第2章正文
第13節第六章孫文台死于黃祖,孫伯符負卻周瑜(3)
周瑜用了幾年時間拉起隊伍,整理後勤,然後起身去曲阿和孫策會合,兩個人見面的時候毫無疑都是意氣風發的,孫策用玉璽交換兵將和糧秣非常成功,他先把袁術的胃口吊起來,然後等袁術自己加價,等到袁術確實再也榨不出油水了,孫策裝作不舍的樣子才把玉璽給了袁術。孫策後來對周瑜講這一段的時候,兩人對面撫掌大笑。
但是周瑜是走得很瀟灑,吳夫人的日子卻過得並不好,周瑜帶走了大半家產,一個女人帶幾個兒子頗難守財,何況世道不好,于是一家輾轉到了東治,距離會稽郡很近的地方。其實吳夫人已經帶著三個兒子和一個遺月復的女兒搬到軍中和孫策相聚了,周瑜也曾想過這麼辦,可是一來他練兵打仗,總覺得有家眷不方便,二來宋夫人自己也堅決不肯去找周瑜,說不願意拖累兒子建功立業,但是時常書信往來,周瑜這一手隸書越來越純熟了。建安元年,距離孫堅過世已經五年。
東治。
最近這里特別亂,陶謙、劉繇,王朗,嚴白虎相繼到過這里,他們爭奪的地方是同一個——揚州。
揚州好啊,煙花三月下揚州雖然是唐朝詩人的yy,但從中也不難看出揚州的富庶,這個地方的好,其實漢代就開始了。好地方大家都想要,荊州同理。于是打了個一塌糊涂。那麼作為揚州的輻射區域,會稽東治皆不能幸免。但是東治特殊一點,它太小了,小到大家都懶得理它,所以反而幸運的相對安定,這也是宋夫人帶周家遷居于此的原因。
也正因為東治相對安定,因此成為了很多失敗諸侯暫時的避風港。
孫策已經決心統一江東了,周瑜幫他分析形勢,決定先統一江東,然後以長江為天險和曹操對峙,爭取最後統一全國,至少要保住江東。
孫策心里覺得這個計劃有點太著急了,而且他發現周瑜對荊州有特殊的執念。但他沒說。
周瑜自己也覺得這個計劃太著急了,但是她沒辦法告訴孫策,她是在害怕那個叫劉備的人崛起,她必須趕在劉備崛起之前就扼殺這個萌芽,這樣就能改變歷史,也許孫策最後會稱帝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這個歷史和自己所知道的那個歷史不一樣了,是不是孫策就可以長命百歲下去?
在孫策發展壯大當中,周瑜覺得自己真是操心又操肺,要練軍,要收羅人才,要和孫堅的舊部搞好關系,要勸導孫策別動不動就發怒想殺人。比較欣慰的是人才搜索的不少,江東二張,黃蓋程普韓當周泰甘寧等等等。遺憾的是,魯肅此時還沒有來,周瑜有時候會懷疑是不是他在怨恨自己白拿了一囷糧食的事情,當然人家魯子敬是坦蕩的人,不會這麼干。何況人家還經常給周瑜寫信,最近一次寫信就毫不客氣的指出孫策攻勢凌厲但戾氣太盛,不懂施仁德收人心,如此必有後患。周瑜心說我也知道啊……可我真的害怕歷史君啊。
效率與速度不能兼顧,魯肅說不妨讓劉表也做大,將來的天下也可以三分嘛。
周瑜打了個冷戰。
經過苦戰,揚州被拿下了,嚴白虎等人都被擒斬殺了,但是殘部大部分逃入了東治。
東治雖小,但破壞不大,而且眼看著周圍城池的慘狀,守軍加緊加固城防,修築工事,而且那些殘部混入民間,區分也很困難。
總之孫策圍困東治之後就是面臨這麼一個很棘手的情況——硬攻損失太大,之前的揚州攻堅戰已經損失不小了,圍困又太耗時間,而且破城之後,區分敵人和百姓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孫策打算強攻,先破城再說。
張昭張子布覺得圍困比較好,等城里的人們沒有耐心了自己就會獻出那些殘部。
爭執不下。
周瑜在那里想辦法,她傾向于張子布的方法,代價小,還不傷及無辜,再說宋夫人他們還在城里,也可以保全。但是……她看了看孫策,知道孫策也是被迫的,攻堅戰最要命的就是糧秣問題,而且東治不能迅速攻下,兵力就不能抽調到別處,難保不會有什麼變化。劉表不也一直盯著江東呢麼?他有沒有能力攻打先不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
宋夫人、周家人、宋夫人、周家人……
周瑜眼前一亮,她有辦法了。
周瑜在大帳里說了自己的打算,然後向孫策討要赦免書。
孫策猶豫著,當時沒給,散帳後說去更衣把周瑜偷偷叫來,答應給這東西。周瑜也明白將領們有不服的,孫策當時不表態,也是有原因的。
于是周瑜高高興興的去布置計劃了。
從此江東的領導不當面表態而是說要去更衣然後暗地里開小會拍板做決定也就成為了江東一項領導傳統。
周瑜派小股部隊煞有介事的和東治打了一仗,然後故意敗了,其實也不算故意的,就那麼點人能勝才怪,東治的守軍很受鼓舞,打開城門追擊了一番,搶奪了一些軍械馬匹和糧食,其實這也是東治守軍冒險追擊的原因——他們也有缺糧的隱憂,然後東治軍得勝回城。
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周瑜身邊的一個裨將攜帶周瑜的親筆信悄悄換了東治軍的衣服,跟著混進了東治城。
這個裨將進城後很容易就找到了宋夫人和周瑜的弟弟妹妹,呈上了周瑜的書信。宋夫人展開看,原來周瑜想請母親利用周家的人望呼吁大家獻城,保證孫策的大軍入城之後會保證普通百姓的安全,最後結尾寫了一個「女」字。夫人開始還在猶豫,看到這個標記後知道這封信確是周瑜親筆。原來周瑜離家前曾經和母親秘密商定,家信中普通內容用正常方式寫,如果遇到十分緊急的事情,周瑜會在寫完正文所有內容後,再寫一個「女」字。這事只有周瑜和母親知道的秘密,連弟弟妹妹都不知道,而且這才是第一次使用。
裨將又說︰「周將軍命我對夫人說︰十分思念夫人及家中幾位公子,請夫人早作決斷。若夫人以為不可,亦不必強求,總要萬全為是
宋夫人想了想,命人去請周家其他成員,商量了一日,第二天公推一人去見了東治守城官,曉以利害,守城官也知道守不住,不過是擔心獻城後被追究故而只有反抗到底,周家人見此情景遂再三保證城內諸人安全,說孫策已經答應叛黨之流可以慢慢查,最終,守城官派使者去見孫策,約定了獻城的時間地點,就在第二天。
周瑜太高興了,馬上就可以見到母親和弟弟妹妹,于是在看起來同樣很高興地孫策的建議下晚上多喝了幾杯。
周瑜覺得自己的酒量似乎也沒有這麼差啊,但是事實她喝了五杯就醉了。
也許我太高興了吧……周瑜這麼想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周瑜醒來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她大驚失色,因為軍中的規定,若沒有應卯那是死罪,剛穿戴好,孫策的貼身小僕在外通報求見。
周瑜想幸好自己穿戴好了不然非穿幫不可。召進來詢問,才知道是孫策特別準許周瑜今天不必點卯不必參加獻城儀式的。小僕說孫將軍說了,您幾時醒來都不妨。
周瑜有點奇怪,不點卯也就罷了,奪城的計策是自己出的,為什麼沒讓自己參與呢?轉念再一想,也許孫策就是看自己醉了想讓自己多睡一會兒吧。
于是周瑜問現在東治怎麼樣了?城已經接收過來了吧。
小僕說此事不知,孫將軍還未歸。
周瑜沉吟了一會兒,給母親寫了封信,然後命傳一個裨將來,接著當面把封好的信遞給他,說︰你現在去城中,拿著這封信,把我母親和弟弟們還有那些家里人都接來。
結果裨將奇怪的臉色先是變白,然後漲的通紅,也不接信,也不得令,只在那里一言不發的站著。
周瑜覺得奇怪,老實說從醒來周圍的氛圍就一直很詭異。
為何不接信?周瑜喝道。
裨將的臉白一陣紅一陣,最後終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周將軍,東治城……已破!」
周瑜更奇怪了︰我知道已經破城了啊,不是說今天接收嗎?這個主意還是我出的啊。
裨將低下頭去,根本不敢看周瑜的眼楮︰「將軍,東治城……已破城了!」這個「破」字咬的極重。
周瑜說是啊,我知道,所以我讓你……
周瑜倒抽了一口冷氣,然後就往帳外跑。
營地里人已經不多,周瑜揪著抱柴牽馬的小兵問是什麼也問不出的,最後終于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程普程德謀。
「老將軍!」
程普轉身看到周瑜,頗有些訝異︰「公瑾?」
「老將軍!東治……如何了!」周瑜牽著程普的衣袖,無比懇切的問道。
程普不說話。然後轉身看別處。
周瑜心里不好的預感越來越重,或者不如說心里好的預感越來越少。她不由分說,轉身奔馬廄,牽出自己那匹白色的照夜,翻身上馬就要沖出營盤。兩下里早有孫策留駐的親兵看到,急忙上來阻止︰「周將軍留步!」「周將軍不可!」
「讓開!我要去接我娘!你們誰敢阻擋!」周瑜怒不可遏。
就在僵持不下的當口,有人在後面喚道︰「公瑾!」
周瑜听了渾身一震——來的是孫策。
不情願的翻身下馬,周瑜看向孫策,心迅速的向深淵墜去——孫策還好,但孫策身後跟的那些人,一個個都渾身浴血,那當然不是他們的血了。
孫策已經走到近前,周瑜勉強一拱手︰「拜見主公
「公瑾欲往何處?」
「往東治城,搬取老母全家
「公瑾……不必親去,孤命人搜尋就是
周瑜第一次在心底對著孫策冷笑,好啊!果然好啊!這就稱孤道寡了啊!
「瑜目前只有老母幼弟,還望主公允我去接全家來。主公若執意不允……」周瑜又拱了拱手,「難道有不可說之事?」
孫策沉默了。這時,有一個校尉跑來附在孫策耳邊說了幾句什麼,孫策臉色大變,轉頭又看看周瑜︰「公瑾,可隨此人去然後就轉身走掉了。
周瑜見家人有了下落,便心急如焚的催促快行。
然後……
在軍營外面,周瑜見到了很多尸首和活人,其中一個穿草綠襦裙的女人,她最熟悉。
周瑜張口結舌,想說什麼,說不出,只有腳不受控制的走去。
那是宋夫人,此時已經躺在地上,沒了氣息,七竅有血,胸月復部都有血印子,那是馬蹄踐踏過後留下的痕跡,內傷太重才會七竅出血。
宋夫人旁邊還有一具尸體,那是周瑜不怎麼見面的弟弟,是周異的一個侍妾所生。
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身體,正趴在宋夫人身上大哭,那是周瑜的堂弟。他听見了背後的腳步聲,驚恐的轉頭看去,一見是周瑜,眼楮里幾乎冒出火來。
「弟……」周瑜想喚他,那小孩卻惡狠狠的啐了她一口︰「汝害死親母幼弟,有何面目來此相見!吾非汝弟,汝亦非吾兄!」
這幾句話沉重非常,周瑜不敢往前走了,就停在原地,眼睜睜看著一切發生,但什麼都沒做。有兵士來把宋夫人裝殮,小孩拼命護著不讓,最後敵不過幾個大人的力氣,被拖走了,傷心的大哭起來。周瑜靜靜站在原地,不覺風起,周瑜奇怪自己怎麼一點也不傷心,只是十分惆悵,周圍好似一場大夢,卻怎麼都醒不過來——周瑜發現自己沒有眼淚。
附近軍士呵斥的聲音傳來,周瑜本能而茫然的轉頭看去,見是幾個兵士在驅趕一個人,這人儀表不俗,原來想必是個士子,衣服是深衣,頭上還有冠,不過此時深衣上有好幾條口子,冠也歪了,頭發散亂。
這幾個人走到近前,周瑜本能的認出了對方,她像夢游一般拱拱手︰「陸先生
來人是陸駿,當初在廬江另起武裝爐灶的陸家成員,他哥是陸家族長,但名氣不如他。
陸駿看了看周瑜,似笑非笑︰「久聞公瑾大名,王佐之才……」
「豈敢豈敢……」
陸駿聲音陡然高了八度︰「原來這般不堪!」
周瑜一驚,似乎從夢中醒來。
陸駿開始數落了︰「天子蒙難不思報效猶自爭奪州郡是為不忠,計策毒辣以致害死老母是為不孝,慫恿主公屠盡東治百姓是為不仁,出爾反爾大行騙術是為不義!似汝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空生于天地之間!」
這話像炸雷一樣,周瑜突然清醒了︰屠盡東治百姓,他說屠盡東治百姓!
這怎麼會這樣!我還以為是接接收城池時突起兵變,不得已殺入東治破城,原來從一開始伯符就存了屠城的心思了麼!
怪不得,怪不得……
周瑜什麼都想明白了,也——什麼都來不及了。
押解陸駿的小兵大概看出了周瑜窘迫,用環首刀的刀背給陸駿來了一下叫他閉嘴,陸駿慘叫一聲,摔倒在地,那一下並不重,但對于一直養尊處優的陸駿來說就夠瞧了。小兵還準備再來一下,後面程普趕來喝止了,恭恭敬敬的對陸駿行禮,說主公請先生到帳中一敘。陸駿冷笑一聲︰想讓我們陸家給孫家賣命,你叫那個豎子死了這條心!別說我,我兒子,我孫子,他一概別想用!
陸駿這麼罵著的時候,周瑜發現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走到了自己旁邊,她認得這是孫權,孫權此時正用怨毒的眼光看著陸駿。
周瑜現在還不知道,但很快就會知道了,陸駿有個兒子,叫陸議,這不算什麼,關鍵這孩子後來改了名,叫陸遜……
「大哥找你孫權牽了牽周瑜的衣服,低聲說。
周瑜看了看遠處已經點燈的大帳,深吸一口氣——空氣里有很重的血腥味。
「好,我就去
周瑜沒有像很多戲劇性的小說里寫的那樣,沖進大帳里去揪住孫策的脖領子,大聲喊「為什麼騙我為什麼這是為什麼」或者「告訴我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又或者「我要殺了你我一定要殺了你」
這是三國,一開始就說了,這不是個好時候,想穿越的都不要來這里,當炮灰的概率極大。亂世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那些英雄和功業要踏著足夠多的炮灰才能成就——這些炮灰里有一大半是親戚朋友之類。
周瑜很清楚,孫策是主公,他會決斷他認為對的事情,包括屠城,從孫策的角度來講,這確實是很完美的計策,所有的計劃都實現了,自己的人沒死多少,又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殺死敵人,雖然有點玉石俱焚的意思。但這算什麼呢?很正常,這個事兒,曹孟德也經常干,干還不算,還要高調的寫詩宣揚,比如「千里無雞鳴」,後來有個人為了向他致敬,基本把曹孟德干的事兒又干了一遍,包括屠城,包括寫詩紀念屠城,包括屠殺大臣,也包括封王,然後打算讓兒子篡位。
這個人叫司馬懿。
當然這太遠了,周瑜想我也未必看得見這一天。周瑜覺得自己懶懶的,已經不那麼排斥真正的歷史了,她想真的按歷史來未必是壞事。人萬念俱灰時都這樣,不稀奇。
這天晚上為了慶祝攻打的東治的軍事目標全部實現,大家繼續喝酒,孫策派人去跟周瑜說不舒服可以不參加。周瑜說不,我肯定去。
周瑜真去了,跟將領們談笑風生,大家都覺得她沒心沒肺,然後喝酒喝得特豪邁,來者不拒。
周瑜這次是真的喝醉了,這也是她最後一次喝醉,以後她再也沒喝醉過,假醉當然不算。後來周瑜對諸葛亮道出了其中緣由︰「每次喝酒的時候,心里都發酸,喝酒就像受酷刑,你想這樣能醉麼?」
酒宴散去,將領們各自辭歸,孫策回到寢帳——他也沒有醉,酒量大是一個原因,也因為別的。
寢帳里點著大個的青銅樹燭台,照的很亮,孫策眯著眼楮看,他覺得自己似乎是看見一個女人坐在自己臥榻上。
孫策模上了腰間的佩刀,但下一秒他就認出了那張臉,一下子酒意全消︰「公瑾?!」
周瑜沐浴過了,頭發松松的扎起來,身上就裹了一條毯子,她站起來,松手,毯子唰一下落在席子上。
孫策沖過來撿起毯子一把裹住周瑜,他還沒從巨大的震驚中回過神來︰「你……你……」
周瑜反手死死抓住孫策的腕子,近乎耳語的對孫策說︰「周家,我回不去了
孫策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以後就只有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