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枯榮長老看來,此時此刻的衛風並不需要他的刻意保護,畢竟,和那位無比神奇的小仙女能扯上關系的人,又怎麼可能那麼容易死去?從之前得到的消息里,有時候,他會覺得黃眉和尚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他早知道黃眉和尚已經走上邪道了的,可是,人又沒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出來,再加上往日也還有些情份在,枯榮長老又哪里會把事情的真相全挑出來?
何苦來哉?
只是,黃眉和尚怎麼說也是武道修行中的一把好手,就這麼去了,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但要走的始終要走,留不住的。
多想也無益。
現在,枯榮長老更多的卻是要面對上大雪山大輪明王鳩摩智這樣的狠人了。
從其一語道出了自己所修枯禪的來歷來看,看得出,人是準備了好久了的。有心算無心,自己這一方不免慌亂了一些。
說起來,這枯榮禪功和六脈神劍比起來,其實還要難以修煉得多……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入滅于拘戶那城婆羅雙樹之間,得悟此禪功。這是很重心性的一門武學,尋常人就是修煉一輩子,也難有寸進,枯榮長老這種大能,修煉數十年,也只是修到「半枯半榮」的境界,還是做不到「亦枯亦榮」的大圓滿之境,在他看來,這禪功應當是絕頂隱秘的,只是不知為何卻是讓這大輪明王一語道破了禪機,心下焉能不驚?
「明王遠來,老衲未克遠迎。明王慈悲
枯榮長老盡量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事實上他也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十分淡泊的迎接道。
雖然心下甚是凜然,但表面上,卻是波瀾不興的,而且,真要說起來,枯榮長老的骨子里,已經慢慢的在聚攏那暴怒護法的金剛之相了。佛家雖講慈悲,但同時,也講渡化,如果佛經不能渡化,那就用武力渡化。
佛雖常顯慈悲相,但也有怒目護法時。
天龍寺的和尚平常都是吃素的,但生來如是,避位而來的這些大能,在世俗時,說是吃過人也不為過,現在何拘用武力懲戒?
當然,那些讀佛經讀到腦子僵化了的就不提了……
何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枯榮長老又和大宋時代的絕大多數出家人是不一樣的。
大輪明王鳩摩智道︰「天龍寺威名,小僧素來敬仰,今日得緣一見,十分歡喜不得不說,從表面上來看,大輪明王鳩摩智還是相當的守禮知節的,並不像是什麼教外化民。除了口音上略有些顯現外來之音之外,其他的,與中原殊無差異。
不過,這些話大抵便只是口水話了,毫無營養。
好戲還在後頭。
本因方丈大師道︰「明王請坐大輪明王鳩摩智還禮後落坐,至于他隨身帶來的那幾個隨從,則是站在了門外相候,等級森嚴,對大輪明王十分的恭敬畏懼,站在那里小心翼翼的。
落坐後,大輪明王鳩摩智便直入正題了,雙手合拾禮敬道︰「佛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小僧愚笨,卻是如何也參不透這佛理,深為苦惱。
小僧昔年有一知交好友,是你們宋朝的姑蘇人氏,復姓慕容,單名一個‘博’字,慕容先生所學極精且極寬,小僧曾與他講武論劍,得他指點二三日,每有精進,于武學一道,受益實多。
深恩厚德,從不敢不記掛于心。
只是,天妒英賢,不意慕容先生已先小僧一步西行極樂,每思及此,夜不能寐,憶往思今,愈加懷念。慕容先生有一夙願,未嘗得以實現,小僧今日有一不請之請,還請眾長老慈悲
言語悲苦,不似作偽。
本因方丈大師卻是從他的話里听出一些弦外之意了,不卑不亢道︰「明王與慕容先生交厚,讓人羨艷,這本已是一場大因緣,只是,此時明王與慕容先生的因緣已盡,又何必苦苦強求?慕容先生既已入極樂世界,又哪里還會戀棧這塵世武學?明王此番作為,是不是太過于畫蛇添足了些?」
本因方丈大師一針見血,駁斥了這番僧的誅心之論。
但人鳩摩智臉皮可不是一般的厚,天下武功大可傷不得它,對于本因方丈大師的話,人根本沒放在心上,依然故我,不羞不臊的說道︰「方丈指點,確為至理。但小僧努力閉關四十余日,卻終是難斷對良友的思念之情,一應努力皆付之東流了。痛定思痛,小僧知道解鈴還需系鈴人,非得了卻了慕容先生的遺願,方能回歸朝佛之本心……唉,慕容先生當年論及天下劍法,首推貴寺的六脈神劍,其拳拳愛慕之意,小僧至今記憶猶新,只是,有生之年,慕容先生是絕對沒辦法一睹以慰平生了,小僧常引以為憾
這一下,話語算是歸于正途了,和那封信上說的一樣,還是為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堂中的眾僧都不免有了些怒意。
心想︰「我寺的鎮寺之寶,這妖僧不但敢惦記,居然還明目張膽的找上門來要強搶了……」
本因方丈大師的涵養還是不錯的,說到正事了,他也就不得不小心了,他是一寺主持,說話辦事,不得不從全局出發,是以,多少還是少了些剛烈的,之前他說起鳩摩智來倒是一點也不留情面,可是到了現在,考量的東西便變得更多了一些。
是以,他也就不得不留那麼一線兩線了。
有介于此,本因方丈大師便沒有針鋒相對的說什麼,而是懷柔道︰「本寺不過是南疆一小寺爾,得慕容先生如此推愛,榮幸之至。只是,慕容先生既然如此抬愛本寺的六脈神劍,生前為何不親自前來呢?」
「唉——」鳩摩智長嘆一聲,差點淚流滿面,情緒幾盡失控,慘然無比,「慕容先生知道這是貴寺的鎮寺之寶,若開口相借,定然不允,是以終是未能成行。慕容先生知大理段氏于天南一方水土實有大福澤,恩及下民……若是****的話,如何又下得了手?明的不行,暗的也不行,是以,慕容先生終是抱恨離世了……」
說到此處,悲傷無比。
本因方丈大師哪里又听不出這番僧的意思?
不過……出于大局考慮不好太過于把話說得太尖銳罷了。
對于鳩摩智的這番做作,本因方丈大師是絲毫不為所動的,行禮謝道︰「多承慕容先生夸獎。既然慕容先生如此瞧得起我大理段氏,而大輪明王又是慕容先生的至交好友,想必定會遵從慕容行生的遺願吧?」
本因方丈大師想用這話來堵住鳩摩智,不得不說,好傻,好天真的說……
或許他自己也不相信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吧。
鳩摩智上前一步,道︰「只是那日與慕容先生想談時,小僧曾許下宏願︰‘小僧是吐蕃國師,于大理素無親厚,兩國亦無甚邦交。這樣的話,慕容先生既然不便去取,那就由小僧代勞便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小僧絕不敢做那食言而肥之人
說著雙手相擊,發出了暗號,外面早有準備的隨從上前,把一只檀木箱子放在了地上,然後再次退了下去。
本因方丈大師心想︰「大理段氏窮得就只剩下錢了,哪里會把一個小小的檀木箱子里裝的東西放在眼里?金銀器玩麼?還是別拿出來丟人了
然後,他就看到了,鳩摩智從箱子里取出了三本舊書出來,淚水終是滴落下來。
對此,本因方丈大師頗為詫異,本能的諷刺道︰「明王塵緣不盡,豈不愧對‘高僧’的稱呼?」
鳩摩智棉里藏針道︰「本因大師具大智慧,大神通,小僧不及隨後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只是,這卻是慕容先生手書,闡述少林寺七十二門絕技的修煉旨要,以及破解之法,倒也不是什麼尋常物事
眾人一听,心下皆是一驚︰「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絕技七十二,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真要說起來,嵩山少林寺自創派以來,除了有宋一代初年,一位高僧同時修煉了二十三門絕技之外,從未有人同時修煉至二十門以上。這慕容博的大才,竟是恐怖如斯,不但能闡述少林七十二門絕技的旨要,而且,居然還能找出破解之法……當真是逆天的存在了……」
大抵上,眾人已是震驚得腦袋亂哄哄的了。
而這個時候,衛風也是緩緩的睜開了雙眼,正好听到了鳩摩智的話。從黃眉僧生前與他的交談中,衛風就已經相當懷疑慕容博還活在世上了,而且,說不定就是在少林寺偷襲自己的那人……現在,又听到鳩摩智提起這茬,衛風就不得不上心了……很快,他就想要激一激這鳩摩智了,看能不能套出什麼有用的話出來……
鳩摩智續道︰「當年慕容先生將手書交于小僧,小僧鑽研之下,獲益良多。現在,為了完成慕容先生的遺願,小僧願將此手書奉上,與貴寺交換六脈神劍寶經
本因方丈大師默然不語,心下向往之︰「一但得到了這本逆天的手書,那麼,天龍寺在武功上不但可以和少林比肩,而且,少林會的,我們天龍寺會,同時,還能死死的克制住對方,到時候,天龍寺就是實實在在的天下第一大寺了……」不得不說,于和尚們來說,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意婬,縱是貴為天龍寺的主持方丈的本因,也難免會著了相。
一時間,少有的,牟尼堂中沒了聲音。
靜得出奇。
突然,一個少年的聲音意外的出現了︰「這手書,只怕來路不正吧?也不知是從哪里偷來搶來——嗯,只能是偷來的,搶?肯定是不敢的了,這樣得來的東西,我就只能‘呵呵’了……」
這聲音,鄙薄至極。
尤其是那一聲「呵呵」,雖然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一听之下,就感覺到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