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芷玉玉回到府中,接過隨行陪同女官手中的清單,拆開時,現里面另有一張信紙,上面寫著「珍重,勿念。」
果然,她猜的沒錯,容姨果真打算走了,也沒說要去哪?
簡單的幾個字,還真像容姨的風格。
齊芷玉抿嘴將信紙塞進袖中,將幾頁清單大概的瀏覽了一遍,清單上列了有數百件物件,每一件皆是精挑細選下來的精品,怎麼感覺像嫁女兒時準備的嫁妝一樣。
今日她所擁有的許多東西都是容姨給的,她的恩情不知何日再還,但願有生之年能夠還得起吧,齊芷玉輕嘆一聲,命人將幾大馬車的東西搬進屋中,心突然變得有些沉。
江寧成了齊芷玉封地,很快詔書便下來了,玉印也送到了齊芷玉手中,這件事在在上京迅速傳開了。
一顆石激起千層浪,這事大夏引起軒然大波。
例來皇女少有得封地者,有些受寵的公主亦不過是在出嫁後獲得皇家的莊園土地當嫁妝,但齊芷玉本不是皇家女,一下受封公主,一下又獲封地,無比的榮寵讓不少人嫉妒無比,不少朝臣上書彈劾,但一律被熙和帝給壓了下去,熙和帝借口封賞乃太上皇的決定,他所學的孔孟之道,尊孝悌之義,他雖貴為皇,但亦是子,不會忤逆太上皇的意思。
大夏在太上皇手中,才經過一場血洗,一班老臣新晉臣子哪敢跟太上皇叫板,一場風波就此平息。
而此時等候在齊府的齊子思的新任命又下來了,下放到新竹縣做了縣令,新竹縣乃江寧所屬。熙和帝對熙容公主的事如此上心,讓上京各家心思都活絡起來,想方設法的想與齊家牽上關系。
齊子思如今成了上京四公子之外最熱門的夫婿人選。
每天絡繹不絕上門拜訪的人讓人煩不勝煩。
秀娘還因此累倒了一回。
齊芷玉也頭疼不已,若見了這家不接見那一家,上京又該傳閑話了。
李婆子瞧著這樣算什麼事,又想著齊子思要回江寧為官。且齊子思的婚姻大事還沒解決,她嫌上京的各家小姐太過嬌氣,又個個出身高,齊芷玉雖是公主。但始終有嫁出去的一天,秀娘性子太軟了,指不定以後拿捏不住孫媳,于是便著眼放在江寧。
到江寧地界挑出個孫媳,那孫媳再怎麼能耐也不能翻了天去。
且她年紀大了又有幾分想落葉生根的意思,于是與勞嬤嬤一商量,便將一家人聚在了一起,將她心頭的想法說了。
她要回江寧去。
齊家一家子在上京呆的好好的,沒料到李婆子居然會說想回老家這回事。
齊家貴有些猶豫,現在他的米行。布行在上京展的正好,這時候月兌手回江寧,這麼久辛苦打拼來的事業又要作水漂了不成。
「阿娘,咱們都回江寧了,那這上京的鋪子怎麼辦?現在每家鋪子是盈利頗豐。再過幾年,咱們齊家便成了金字招牌,還有秀娘的繡莊,如今展極好…。」齊家貴斟酌之後對李婆子溫和的說道。
「你那些鋪子就不能交由掌櫃管著,難道江寧就開不了鋪子不成!」李婆子哼了一聲,齊家貴一向沒忤逆過她的意思,這一回居然跟她持相反意見。李婆子心里有些不舒服,說話口氣便重了些。
齊家聲也舍不得上京的繁華,如今大把的人巴結他,正是人生得意時,哪會願意隨著李婆子回江寧。
而且兩個兒子在上京,相信會更有作為。想了想齊家聲便以小樹小木兩人為借口拒絕了李婆子的提議。
齊家俊坐在木椅上抱著小安,半天之後默默的說了句︰「一切隨娘的意思。」
他是要跟李婆子走的,為了小安著想,他也不願留在上京,小安現在還小以不用出去見人。待到年紀大時,這上京的閑言碎語…他哪能讓小安承受這些。
秀娘倒是沒意見的,畢竟她的根在江寧,而且前段時間鄧家老兩夫口便說不適應這上京生活,隨著一商隊回了江寧,現在婆母要回江寧,正好成全了秀娘。
齊興隆小兩口也是同意了,趙小珠念著自個的父母,她是千百個願意回江寧的。
齊芷玉自是支持李婆子的決定的,她對著上京的繁華花花世界沒什麼留戀,現一家子全回了江寧,她一個人在上京該多寂寞啊。
雖說上京有杜桃茗和小絲李家一家子,但杜桃茗如今成了人家媳婦,也三不五時的出門交際應酬,處理李家事務,再不能像以前還在閨中兩個人黏在一起了,齊芷玉對此有些失落,但更多是替杜桃茗感到開心,她有了個好歸宿。
反觀自已,齊芷玉搖頭笑了笑。
最後齊家一家子除了齊家聲那一房,其他人皆決定回到江寧。
說要回去,但上京還是有許多事要先處理好。
齊家貴將上京的米莊布莊交給了幾個信的掌櫃管理,分了一成股給他們,幾個掌櫃感恩戴德保證,絕對會好好管理上京的鋪子。
齊家貴捋須笑了笑,他倒不怕幾個掌櫃的使什麼貓膩,肯下重本也是看重幾個掌櫃的能力。
而秀娘也將繡莊交給了意留在上京的鄧全夫妻,她感念她大哥大嫂一直幫忙,兩人又不是外人,便分了兩成股與鄧全夫妻倆。
平明秀娘便明里暗里的給了不了銀子,如今竟如此大方,鄧全夫妻二人也投桃報李,決心好好幫秀娘顧著繡莊。
眾人都在忙,齊芷玉也沒閑著。
上一次她去牢房時听說不少罪臣之女,姬妾會在秋後充在軍營作軍妓,這逼宮一事于那些女子何干,她雖于心不忍,但這事關朝政,後宮不能干政,她這個所謂的皇女也是。
但那日容姨的一番話卻讓她想到其他事。
若能幫這些女子一把,又能替大夏謀福祉豈不哉。
想用于行,小玉奮筆疾書,寫了一封信。
那些女子皆會文又有些會織布刺繡的還有會醫藥的,若以其才能加以善用,用以教導難民,豈不是件事。
前期將難民集中起來,同吃同住,讓那些女子去教他們讀書識字,裁衣織布,識藥,朝廷出一部分銀子,另一部分則募捐,而其他的便靠難民自給自足。
為了增加說服力,小玉還將陳志青他們成功扶救難民一事,作範本寫了出來。
小玉將自己的想法洋洋灑灑的寫了七八頁紙,最後吹了口氣,命人將信送到宮中,呈到皇上那。
熙和帝看完了小玉的信,揚起信紙笑了笑,他姑姑果真給他留了個妙人,本若按他與朝臣所想,能要三五年後,流民一事才能徹底解決,若按他皇妹的想法來,應該不出半年便能見成效,他登基所遇到的一道難題算是成功解決了。
雖不知後效如何,但不失為一個好法子,那些女子算是物盡其用了,又為他博得了仁慈的名聲。
「秦公公,備筆墨,朕要下旨。」熙和帝將信紙收進袖中,揮袍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