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崗 第二章第三節

作者 ︰ 肖齋

天子崗(西游軼史)

作者肖齋肖應征

第二章陳玄奘書秘籍飛鴿石藏天書

第三節《 魚三品》揚中外

「我們師徒這次從取經途中突然來到此地,主要是受如來佛祖和觀世音菩薩的點化,福渡仙人山子民,為天子崗龍脈聖地備齊‘魚、草、水、酒’四項聖物。」陳玄奘說。

「魚、草、水、酒」四項聖物究竟為何物?蕭(肖)漢卿頭一回听說,迷茫中只有冼耳恭听。

陳玄奘繼續說︰「魚為‘紅石金鯉’,由西海龍王敖閏派鯉魚皇後轉賦予悟淨轉交于我;草為‘瓷瓶仔草’,由嫦娥仙女托賦予悟能轉交于我;水為‘玉瓶聖水’,觀世音菩薩托賦予嫦娥交給悟空轉交給我一個玉瓶,緣者持瓶裝三兩‘冇底井’泉水即可;酒為‘瓢葫龍涎’,太上老君將一個仙酒瓢葫蘆,托賦予白龍馬轉交與我。我離開此地前,會將天書、聖物、秘訣等都授予給你。你要世代傳承,謹小慎微,密而不泄!天時地勢,緣者事成!」

「這是佛祖和觀世音菩薩的旨意,我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直至緣者功到自然成!」蕭(肖)漢卿!

「蕭(肖)主持,時間差不多了,等一會我哪些徒弟們快要回來了。我倆還是先回庵堂,你找來文房四寶,我將有關內容寫到紙上。」陳玄奘說。

「好!我們回庵堂吧!」蕭(肖)漢卿說。

陳玄奘與蕭(肖)漢卿沒下完一盤棋便回到了庵堂中。

在庵堂蕭(肖)漢卿臥室內,陳玄奘獨自用毛筆草書了兩封「天書」︰一封正宗「天書秘訣」;另一封隱真示假的「 魚三品」。

正宗「天書秘訣」的內容為︰龍脈聖地天子崗,如來佛祖和觀世觀世音菩薩點化晚輩師徒遺留「紅石金鯉」、「藍瓷仔草」、「玉瓶聖水」、「瓢葫龍涎」。緣者持「魚、草、水、酒」四聖物陪葬故人于天子崗冢。曰轉星移,有朝一曰,啟冢護魚,魚躍龍門陣,順江入洞庭,金鯉化為龍。給力于手握乾坤,腳點江山之後人,成其開國帝皇,世襲三百載。天機不可泄,神賜有緣人。大唐陳玄奘書。

陳玄奘將「天書」藏于悟空交給他的「青石飛鴿」的底座之中。「青石飛鴿」由悟空變法而成,底座中間有一暗孔空隙,正好藏天書。底座與飛鴿結合得天衣無縫!肉眼凡胎之人,根本發現不了這個天機!

朱元璋和陳友諒當年都有當皇帝的跡象。據民間野史考證︰陳友諒左腳腳心有三顆痦痣,符合「腳點江山」的「仙機」條件。民間野史同時也記載︰朱元璋更勝一籌。朱元璋不僅左腳腳心有七顆痦痣,形似北斗七星。而且右手食指幼年時期與人打架骨折,愈合後較常人長約半公分。更加符合「手握乾坤,腳點江山」的「仙機」條件。

唐僧師徒們離開後,庵堂主持蕭(肖)漢卿也雲游四海。他倆下棋的地方,後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現代稱作地震)的變化。唐僧坐過的野狗岩山南坡為青色岩石;蕭(肖)漢卿坐過的北坡為紅色岩石,棋盤瓖在青色岩石中。野狗岩山成了明符其實的雙色石山。後來,人們就將其改稱仙人山。唐僧與庵堂主持蕭(肖)漢卿下棋的棋盤,便與仙人山主體渾然一體,成為「聖景」。

更讓人永恆不忘的是,陳玄奘向肖漢卿主持公開傳授了一本「天書」。書名《 魚三品》。後來被人誤傳為《天書秘訣》,達到了「以假護真」的目的。陳玄奘當年書寫的「 魚三品」全文如下︰

《 魚三品》口訣︰

天庭 魚菜

書錄精釀術

秘腌豆竦醬

籍載煲湯方

藏香魚肚內

于火熬白漿

青水下涼鍋

石板燒魚雜

飛點花椒粉

鴿肉輔老湯

底料蔥姜蒜

座品 魚宴

玄僧書三品

奘聖揚美名

一品紅椒豆豉蒸 頭。主料︰2—3斤 魚頭。輔料︰紅椒豆豉。調料︰茶油、八角、花椒、姜、蔥、蒜、鹽。籠屜蒸2個時辰。

二品」黨古」清煲 湯。主料︰3至4斤 魚肉。輔料︰「聖水」。調料︰食鹽、料酒、陳醋、蔥、蒜、姜、干紅尖辣椒、干桔子皮、桂元干、荔枝干、黃 、杓杞、黨參等。中火熬2——3個時辰。

三品糯粉勾 雜糗。主料︰魚腸、魚膘半斤八兩。輔料

糯米粉。調料︰食鹽、料酒、陳醋、蔥、蒜、姜絲、青紅辣椒絲。做法︰魚雜3公分,調料爆炒,加「老湯」、糯米粉勾欠成糗。石板加熱盛裝。

大唐陳玄奘書贈梅塘蕭(肖)漢卿

梅塘當地盛產 魚。陳玄奘將「 魚三品」絕技,書寫成集,傳授給予仙人山的子民。如今,在全球有華人的地方,「剁椒胖頭魚」、「清蒸 魚頭」等,雖菜名叫法不一,但都是 魚「三品」的延續,也是唐僧福渡湘人湘菜的「仙道奇葩」。

仙人山與庵堂緊緊相連。仙人山是雙色岩石山,庵堂卻建在紅色岩石的山崗上。仙人山腳下有一股冬暖夏涼、潺流不息的泉水,當地人稱「冇底井」。「冇底井」水清澈溫淨,冬暖夏涼。「冇底井」水流出的地方,有大小十余口魚塘(1958年修水庫後淹沒),魚塘中盛產 魚。用「冇底井」水煮「冇底井」水養的魚,味鮮味美,天下一絕,中外聞名。今天,本人作為蕭(肖)漢卿主持的QX代傳人,用現代漢語將唐僧當年向庵堂主持傳授的 魚「三品」絕技,奉獻給廣大讀者!

仙人山與庵堂緊緊相連。仙人山是雙色岩石山,庵堂卻建在紅色岩石的山崗上。仙人山腳下有一股冬暖夏涼、潺流不息的泉水,當地人稱「冇底井」。「冇底井」水清澈溫淨,冬暖夏涼。「冇底井」水流出的地方,有大小十余口魚塘(1958年修水庫後淹沒),魚塘中盛產 魚。用「冇底井」水煮「冇底井」水養的魚,味鮮味美,天下一絕,中外聞名。今天,本人作為蕭(肖)漢卿主持的QX代傳人,用現代漢語將唐僧當年向庵堂主持傳授的 魚「三品」絕技,奉獻給廣大讀者!

一品豆辣醬蒸 魚頭,又鮮又女敕的口感使你總吃不夠

 魚「三品」中的第一品現己聞名中外。主要是料好;水好;火候好。料好,就是 魚好和豆醬好。「冇底井」水屬于紅、青兩大地球板塊之縫隙之源,屬純天然礦泉水。全球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沒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態淡水資源,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當地人養得最多的、產量最高的是 魚。蒸 魚頭用的豆辣醬,現在屬于傳統工藝,當地就是自己加工。豆辣醬的制作非常復雜。每年的八月份,先將新鮮的黃豆煮熟發酵裝壇。這種壇子有外沿,蓋蓋後加水起密封作用︰壇內的氣體能出來,壇外的空氣進不去。秋天,按黃豆與辣椒1︰3的比例,購買皮厚、又長又圓的紅辣椒剁碎(含紅辣椒水)與壇內黃豆攪拌均勻。秘決是要加鹽、上等米酒、大料、干姜片、陳皮等調味品。爾後就是一年四季保持壇沿不缺水,密封二年後才能開壇食用。用這種工藝制作的豆辣醬,在籠屜的瓷盤中墊上干荷葉,放置用茶油、料酒煎炒好的——2至3斤重的——用「冇底井」水養的—— 魚頭,以前用木柴、如今用塊煤蒸3小時。凡是品嘗過豆辣醬蒸 魚頭的中外顧客都有一種美妙的口感︰那就是微微有點辣味中含有絲絲甜味;在絲絲的甜味中透著純天然的清香鮮味。無論男女老少,只要品嘗過 魚頭部的兩片腮肉及腦髓,又鮮又女敕的口感讓你回味無窮。品嘗過一次的顧客,總想品嘗第二次+X次;品嘗不到第二次的顧客,對第一次品嘗的感覺,將伴隨他(她)終生不忘。

二品生鐵鍋煲 魚湯,又香又甜的口感使你總喝不夠

 魚「三品」中的第二品是,」黨古」煲 魚湯。這種用生鐵鑄成的鐵鍋(祁東方言:」黨古」.這個發音也不準.我這個在祁東生活了二十年、在東北生活了四十年的中國語音通之人,卻找不出一個現代拼音的同音字)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黨古」為圓形,直徑約30公分;高度約40公分;鍋底直徑約20公分;厚度約一公分。鍋蓋也是生鐵鑄成,厚度約一公分,中間的鐵把手旁邊有一透氣孔。「冇底井」水養的 魚,一般三年以上約有6至8斤重,去掉3至4斤頭部後,剩下的3至4斤 魚肉,全部用來煲湯。唐僧傳授的煲湯「秘訣」是「涼水下鍋」。也就是將剁去魚頭的 魚肉用水洗盡後,不用解刀剁成小塊,直接放入當地傳統的」黨古」中;爾後添加自家門前的「冇底井」流出的泉水。往鍋中添加調料時,特別注意一點是不能放油,包括豬油、茶油、菜籽油、黃豆油等。煲 魚湯放的調料主要有︰食鹽、料酒、陳醋、蔥、蒜、姜、干紅尖辣椒、干桔子皮、桂元干、荔枝干、黃 、杓杞、黨參等。將全部調料放好後,再將」黨古」放至蜂窩煤爐子(以前是柴火灶)上,用中火熬4個小時。由于:」黨古」的鍋蓋較重,鍋內有一定的氣壓,半條3—4斤重的生 魚肉,在鍋內熬得魚肉與魚刺全部分離,出鍋前只需將魚刺挑出,用大湯碗(小盆)盛上全部魚湯。在湯面上加少許香菜末或大蒜末即可。這種魚湯是色、香、味俱全。湯是鮮白的湯;香是清鮮的香;味道是喝在口中,「醉」在心田。哪種感覺,讀者只能怨本人才學疏淺,無法用文字準確地表述出來,最好是到現場品味;現場感覺;現場體驗!

三品糯米粉勾魚雜糊,又粉又脆的口感使你總品不夠

唐僧傳授的 魚第「三品」,真正稱得上是美味中的珍品。6至8斤重的 魚,在純天然的淡水中,生長期都超過了三年以上。 魚的內髒除膽不宜食用外,其它魚腸、魚膘等魚雜都是上等的菜肴。一條 魚的內髒收拾干淨後約有七、八兩重,能做一小盤上等佳肴,只能細品慢嘗。加工制作這道菜的關鍵環節是冼好 魚腸。現在傳統做法是︰用一根圓竹筷先將魚腸翻過來,用食鹽攪拌,爾後用清水冼淨。南方人吃魚雜,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用新鮮的青、紅辣椒爆炒;二是用當年種的新鮮生姜切絲加干辣椒爆炒。唐僧傳授的 魚第「三品」絕技是,用糯米粉將爆炒的 魚雜勾欠成糊,吸取了前兩種傳統做法的精華,獨創出一種新穎的吃法。將魚腸等切成約3公分長的絲段,先放料酒;陳醋;新鮮的青、紅辣椒絲;新鮮生姜絲等調料用火爆炒,爾後加鮮豬骨頭熬制的「老湯」;開鍋後放入用石磨磨碎的當年稻田生產的糯米粉勾欠成糊。用「石板碗」盛裝,在桌上加熱(相當于如今的鐵板牛肉)味道更美。這種「糗狀」 魚雜,每吃一口都有魚雜的脆軟、糯米的清香。如今,「冇底井」流出的泉水,成了梅塘水庫的水源.,梅塘水庫的水照樣能養6—8斤重的 魚。當地老人還繼承著陳玄奘傳授給肖漢卿主持的「 魚三品」的傳統做法

陳玄奘公開傳授的 魚三品秘訣,其實也暗藏著隱藏「天書」的玄機。 魚三品口訣,十四句中的前十二句頭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天書秘籍藏于青石飛鴿底座」,後兩個字是「玄奘」。這個菜譜中隱藏的秘訣,在人間傳流傳了上千年也無人解讀弄懂其中的奧秘。

陳玄奘暗藏「青石飛鴿」底座的「天書」,後來被陳姓人氏——陳楚杰,在當差辦案過程中,清繳兩個小偷的贓物查看「青石飛鴿」時,不慎打破了底座,從而獲知了「天書」內情。

欲知「金鱗紅鯉」與「青石飛鴿」的來龍去脈,請繼續閱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子崗最新章節 | 天子崗全文閱讀 | 天子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