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之後,由于擔心潞城失守,趙雲領著一千多騎兵渡河後星夜馳援。田靖則和公孫續等人帶領六百後備白馬義從一面照顧傷員,一面押送俘虜南下。
趙雲帶著騎兵趕到潞縣的時候,只見城上樹起了冀州軍的旗幟。一日一夜辛苦行軍,還是沒有趕上。一座擁有三千守軍,數萬人口的城池竟然不到一日就被鞠義的先登營攻破了。趙雲仔細看時,城下既無尸體,城上也沒有戰斗過的痕跡,難道這潞城守軍全部投降了不成。想到這里,心中一寒,三千先登營再加上三千守軍的話,這座堅城至少有六千多人防守,自己帶著一千多騎兵絕對討不到什麼便宜去,還是先撤退的好。
趙雲吩咐部隊退後十里,在城北下寨。等了半日,田靖的後隊以及傷員俘虜才陸續趕到。趙雲和田靖商量,「靖兒,如今潞城失守,月復背受敵,我軍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不知我們下一步該如何啊?」
田靖詳細問了趙雲潞城的情況,對趙雲說道,「師傅我看這潞城被攻破是真,守軍投降卻不盡然。我听說鞠義的先登營軍,除了嚴紀律,擅強弩之外,還多奇士,有很多飛檐走壁,刺探暗殺的人才,估計潞城是在守軍不備的情況下,被深夜攻破的。所以城上沒有過多戰斗過的痕跡。不過城內守軍應當不多,因為如果敵軍數量佔優的話,消滅我軍的最好辦法就是用請君入甕之計,仍然打幽州軍旗號,騙我軍進城之後,再關門,放火箭,從內剿殺,倒時我軍必然全軍覆沒。」
趙雲听完說道,「靖兒分析的確實有些道理。那麼現在我軍該如何應對呢?」
「敵軍守軍不多,也是徒兒猜測,如今倒不好輕易犯陷。不如師傅讓人帶五百人到城下叫陣。敵人若出城迎戰,師傅也好帶兵沖出,斬了敵將,趁機搶關。如果敵人堅守不出,我們再做計較。」田靖說道。
「也好,那為師這就派人前去叫陣。」趙雲這面安排副將帶了五百騎兵去城下叫陣,田靖則去後軍清點軍中的運量車輛,以及馬匹給養。
這面副將叫了半日不見敵軍出城,城上也五人答話,只好領兵回來。趙雲聚將商議對策。田靖說道,「敵人不敢出城應戰,一則可能是城中人馬不足,一則可能是敵人故意消磨我軍銳氣,好晚上劫營。今日晚上當小心防範才是。」
趙雲一听有理,安排騎兵在營外駐扎,步兵埋伏在大營兩側的帳篷之中,衣不解結,刀不離身,只等敵人來襲。
等了一夜,卻也不見敵人有什麼動作。
第二日,副將還去叫陣,田靖對趙雲說,「師傅覺得此番南下撤守易城。我們這不到兩千騎兵,六百後備白馬義從,帶著八百傷兵,一千俘虜,有幾分機會等到達易城。」
「先不說這潞城守軍,即使能安然過了潞城,鞠義的近兩萬人馬,隨便分兵迎擊,我軍也絕難獲勝。」趙雲很客觀的說道。
「如果我們能夠打下潞城會有改變嗎?」田靖又問。
「如今整個幽州,除了薊縣和易京仍在我軍控制之下,各地都反了公孫瓚,支持袁紹和劉和的聯軍。我們即使攻下潞縣,後有閻柔追兵,前有鞠義大軍,關山阻隔,糧草不濟,終是一步死棋。」趙雲嘆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徒兒有一言不吐不快,師傅既然知道此時形勢,何不帶領一千多精銳白馬義從,一人雙騎,輕騎南下。試問趙子龍帶著白馬義從,何人能阻,何人敢擋?到時候馳援易京,公孫將軍與劉和之戰也多一個戰勝的砝碼。如果易京的之戰勝了,那麼幽州之事尚有可為,如果戰敗,這公孫瓚積累下的基業只怕要拱手讓人了。」田靖道。
「為師何嘗不知這個道理,俘虜也還罷了,為師如何能扔下受傷的袍澤。而且軍中馬匹有限,近兩千騎兵,加上六百後備義從,這馬匹也不夠南下之用,如果要帶上傷兵,再套馬車,速度又會受到影響。師傅思來想去也沒有一個好的辦法,所以遲疑不決。」趙雲說道。
听趙雲這麼說,田靖知道了趙雲心中想法,接道,「師傅徒兒有一個辦法,家父在無終縣西的徐無山中建了一座大寨,我田姓宗族以及附近不堪戰亂的百姓萬余人全部居住在大寨之中。家父帶領他們開墾種植,衣食自給,又練了幾百山民保衛山寨,倒也不怕周邊的勢力侵擾。我意領六百後備白馬義從護送八百傷兵去徐無山投靠家父,師傅可帶剩余騎兵精銳南下易京。等傷兵養好傷勢之後,我們在尋機南下與師傅匯合。」
趙雲沉吟半晌,「如此可謂正好,只是不知營中傷兵和其它將領如何想法,畢竟你父田疇不肯出仕公孫瓚也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而且此去為師也怕給你付帶去麻煩,你可能做得了主?」
田靖看趙雲有些猶豫,說道,「家父那面師傅可以放下,家父只是不喜公孫瓚為人,對于傷兵和我等後備白馬義從應當不會有什麼敵意。營中傷兵還有各位將領的意見還要師傅去問。如果此議可行,我倒有一個平安通過潞縣,管教守軍不敢追擊的辦法。」
趙雲喜道,「你這腦子倒是總有些出人意料的點子,快對師傅講講,也省的我心中著急。」
田靖一笑,「計策倒也簡單,師傅可命人將運糧的車輛全部改成推車。明日重傷號全部上車,剩下的人步行,我帶六百後備義從一半推車,一半護送,大搖大擺的從潞城城下通過。兩日叫陣,守軍都不敢出城,必然以為這傷兵是誘敵之計,自然也不會出城。等我們走的遠了,敵人即使反應過來也不敢派兵追擊。而且師傅這近兩千騎兵在此,敵人真要敢追,師傅正好帶兵殺個大敗。我們到了泃河邊,把這些推車拆了改成木筏,正好渡河。然後往東去往徐無山,估計路上不會有什麼阻礙。這兩日師傅依然每日叫陣,等兩日後算定我們已經全部渡河,師傅可帶騎兵分批南下。這大營仍然駐扎在此,可讓這一千俘虜每日操演,等師傅騎兵匯齊南下,敵人發現再想追擊之時,師傅的騎兵應該早過薊縣了。」
「卻是好計。為師這就去與眾將商量。」趙雲在帳中召集眾將,商量了一晚,覺得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剩下的問題就是討論誰去徐無山,誰去易京的問題。李移子、樂何當統領白馬義從,自然南下,公孫續是公孫瓚獨子,自然也要南下。公孫範傷勢過重,不宜顛簸,得去徐無山養傷,田靖提出的辦法,徐無山也必須他去,剩下的陸麒麟願意跟著田靖,劉蓍願意跟著公孫續,李敢、樂平這兩個孩子是想去徐無山的,一個是那里自由,一個是可以去跟師傅學習斧法刀法,但是又怕自己父親不肯,所以不敢多話。倒是公孫續多了一個心眼,心想自己三叔重傷在身,要是田疇有意難為,反倒不好。不如讓李敢樂平這兩人從旁照料。所以便提議讓他們兩人跟著田靖一起去徐無山,多兩個人路上也多個照應。
這面議定了,諸將回去休息。田靖心中總有些不寧,總有種要見不到師傅的感覺,可又想不出這路上會出什麼危險,只好作罷。
第二天一早,六百後備白馬義從打點行裝,推上板車載了傷兵準備起行。田靖對趙雲深深施了一禮,「師傅,此次分別多則半年,少則兩月,徒兒定然帶兵南下與師傅相會,還望師傅保重。冀州兵馬目前兵力士氣均勝于我軍,此去易京如果事有可為,師傅不妨建功;如果事不可為,切莫為了公孫瓚而不惜自家性命。」田靖也是因為昨夜心思不寧才說出這番話來。
趙雲看田靖的模樣十分感動,「為師自會好好照顧自己!為師讓你們去徐無山也是給這些少年一條生路,你們且在徐無山好好休養,不必著急前來易京。真要幽州兵敗,也讓這些少年枉送性命。公孫瓚雖然剛愎自用,任用私人,不過待為師總算不薄。我即是白馬義從的將領,自當與幽州共進退。徒兒多勸無益,帶領這些少年走吧,為師知道你將來定是國家棟梁之才,好自為之。」
田靖拜別趙雲,帶上大隊起行。
那潞城守將乃是鞠義族子校尉鞠演並先登營副將陳雙,兩人偷襲潞城成功之後,派人馳報鞠義,堅城固守,不敢輕易出城。只等幽州軍繞城南下之時,從後追擊,這樣可以和鞠義大軍兩下夾擊。如果幽州軍攻城,也可固守,等漁陽的閻柔帶兵南下之時,幽州軍一樣躲不過大敗的結局。
不過沒想到幽州軍盡然不派騎兵護送,竟讓數百傷兵從城下而過。只間這些人有的互相攙扶,有的躺在板車之上,只有一些半大的孩子推車護送,速度慢的像蝸牛一般。城樓上有心放箭,正好在弓箭射程之外。要是派兵出去剿殺,只怕幽州軍的兩千騎兵趁機沖來,死傷是小,丟了城池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面一猶豫,那面的隊伍眼看就從城下都走了過去。鞠演一想也罷,過些傷兵也不能怎樣,到時候自有鞠義的大軍阻擋。只把全部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趙雲的大營這面。
趙雲這面每日叫陣不斷,兩日後算得田靖等人已經全部渡過泃水,開始點起騎兵準備南下。由于後備白馬義從步行離開,多了六百匹戰馬,加上之前繳獲,基本上能夠一人雙騎。趙雲先讓讓騎兵分三批趁夜南下,約定地點聚齊。自己最後一批出發,那些俘虜也不與他們知會,只讓他們每日在營中操演,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自己埋鍋造飯,只是不發兵器。
趙雲的騎兵全部撤走後第二日,這些俘虜才意識到自己自由了,北上找閻柔一時沒有渡河的工具,去投降潞城的守軍,只怕人家也不相信,好在有吃食,倒也不去管它,只在營中居住。
等潞城守軍發現異常,率軍來攻的時候,田靖等人已到了徐無山下,趙雲的騎兵也快到薊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