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 東都當爐效文君 九州緝惡法周處

作者 ︰ 自蹊

話說阿康母子及葉二娘離了薛慕華的滋生堂,為隱秘行蹤,葉二娘特換了男裝,一身短打扮、更戴了個斗笠遮住臉上的疤,阿康更是戴了青紗兜帽敷面。♀葉二娘到車馬行,買了架騾車,也不另請人,自己勉強駕車,接上阿康母子;這廂阿康已是備好一路上的吃穿用物,即刻離了亳州。

這一路幸苦且不細說,所幸小樂兒日益健康活潑,葉二娘得知自己孩子下落且相認有望,又恢復幾分往日性情,再也看不出半點「無惡不作」的架勢來。阿康這幾日的擔心也緩緩放下,也覺得有葉二娘這麼個強人做伴,總比自己獨自在這麼個世道上模索要穩當的多,倒也有了安心度日的心情。哄哄兒子、看看景,不日便到了洛陽城里。

這日正午,雖說已是暮秋,可這午時的太陽甚毒。阿康一行剛入洛陽城南大門,小樂兒忽然大哭不止。葉二娘見街角有家酒肆,忙停下車來,想去給孩子要碗水。哪知這廂阿康帶著樂兒剛下車,那邊酒肆里便沖出個老婦,抱著阿康又是哭又是喊。葉二娘見阿康掙不月兌、懷里的樂兒更被唬得雙目含淚卻忘了哭了,心中大急。上來就是一記手刀將老婦劈暈,再伸手托住。這是酒肆里已有若干人奔出,還有兩個後生扶著個老漢趕了過來。原來這酒肆是對姓溫的老夫妻開的,老兩口快四十歲上才得了個女兒,卻在幾年前嫁給了個書生。這書生趕考中了科舉,小夫妻一同去外地上任,去年傳來消息說是溫家女兒懷了孕,昨日來信卻是半年前難產母子兩條命都沒了。這老婦一急之下竟 癥了,眼楮還看不清東西。♀可憐這老漢又是悲傷女兒,又是擔心老伴,一下子就病倒了。這溫家酒肆在城南也是多年的老招牌了,這街坊、熟客們見他們可憐,大家這幾日輪流過來幫忙照應一二。大晌午的,老夫妻剛眯瞪下,大家也都歇口氣,卻不想一聲嬰兒的啼聲激到了溫老太。眾人尚未醒過神來,老太太已是沖出去了。

眾人說清了緣由,溫老漢也是過意不去,便請阿康、葉二娘進酒肆去歇歇。大家坐定,飲了茶,有位書塾先生問起阿康、葉二娘來因去往。阿康和葉二娘相視一眼,均覺得葉二娘此時男裝打扮不宜開口。阿康只說自己沒了丈夫,娘家哥哥帶著自己和孩子去投奔親戚未果,想在洛陽暫時落腳,再做打算。

書塾先生听了便出了個主意,請阿康一行先在這酒肆住幾日,對溫老太說女兒外孫回來了,興許老太太一高興,慢慢的就能明白過來。大家都說這主意好,阿康一來覺得老人可憐,二來自己也確實需要個托身之所;葉二娘這幾日更是後悔這些年自己造孽甚深,也願意照顧這對老人,或可贖贖自己身上的罪孽,于是二人便答應下來。

誰想這一住便是兩年多,溫媽媽雖然治好了眼楮,人也不那麼糊涂了,一直幫著帶樂兒,可就是認準了阿康是自己的女兒,樂兒是自己的外孫,誰人若敢說不是,老人家立時就懵了。索性知情、不知情的,大家都叫阿康溫大姑娘,權當作她就是溫家女兒。阿康也認了二老做義父母,做起了溫家酒肆的掌櫃的。♀阿康小時跟著外婆長大,外婆娘家解放前原是大地主,外婆出嫁前是家里的掌家大姑娘,廚藝、女紅都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阿康自小學了點。如今三不五時的露一手,隔個四五個月推出個新的菜式,或是鹵味,或是醬菜。既不惹眼,也可帶領生意小火一把。溫老爹是個敦厚人,常說老天可憐他們老兩口無人送終,又給了他們一個好女兒。更是把自己多年釀酒的手藝傾囊相授,傳給阿康,真真是當她作自己孩子。

阿康被樂兒幼時的那場病嚇怕了,總覺得這古時的醫療條件太差,小孩子成長難免有個磕踫,生怕弄出個發炎發熱、破傷風什麼的。結果學釀酒學得一般般,倒是一門心思的研究提純之法。最後按質量體積、算了算和水的密度比,覺得自己弄出來的酒精應該不低于75%,能當醫用酒精用了,這才略微安心。倒是唬得溫老爹連聲說「賣不得」。原來這中原人好酒的頗多,自家鄰里中就有幾個嗜酒如命的,這酒烈得沾火即著,萬一酒量不好的喝出事端來就麻煩了。阿康本就不想惹人注意,大是贊同老爹的主張,自弄了幾壇子存在那里不提。

葉二娘早就換回女裝,阿康只對溫老夫婦稱是自己寡居多年的姐姐,因怕兩個婦人帶個孩子上路被歹人盯上,故而著了男裝。這兩年里葉二娘視樂兒如己出,除了照顧孩子日常起居,還時常以玄門正宗手法幫孩子按摩經絡,以保孩子體壯少病。偶有空閑便在酒坊或後廚幫幫手,極盡低調。

話說這年初冬第一場雪,路上行人稀少,日暮時分更是人跡罕見,大家都趕著回家暖一暖。♀倒是溫家酒肆門前頗有積分熱鬧,躲雪的、取暖的、路過喝一口閑聊的,各色人等,倒是挺齊全。誰也沒留意哪里過來了個老丐,瘦骨嶙峋、衣不蔽體,哆哆嗦嗦的湊上前來。有人性子燥的,已是嘴里不干不淨的開口攆人了。溫老爹性子敦厚,見他可憐,趕忙弄了點殘羹剩飯給他。誰知老丐不接,一邊莽莽撞撞的往里走,一邊見人就問,「可見著我家六兒了?」

阿康見他這模樣頗像溫媽媽當初犯 癥的架勢,怕他鬧將起來,忙出來問,「你家六兒多大了?什麼模樣?可是走丟了?」

「我家六兒十一了,可聰明了,認路認得準著呢,不會走丟。一定是賊人見他可漂亮,把他擄了去。」老丐苦尋了孫兒多日,沒有眉目,總算有人肯認真听他一句,立馬像捉住了希望一般,上前抓住阿康的袖子,「你見過他麼?他很乖、很孝順,你見了一定能認出來!」

阿康冷不丁的被這顛三倒四的老丐抓住,嚇了一跳,眾人忙上前扯開老。有不厚道的笑罵道,「可是長得和你這麼漂亮才被人劫得?」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有個常在城里走街串巷的貨郎一邊喝酒,一邊嘆道,「可也怪,咱城里這個月多了好多討飯的,年歲都不大,竟是些少手缺腳、奇模怪樣的,慘得很。也不知誰家這麼倒霉,淨生怪孩子?」說著搖搖頭,又灌了一大口下去。

隔桌的行腳商王掌櫃的接上話茬,(色色小說

阿康听了這話不由心中一動。這時代資訊不發達,在阿康那個世界里這種事並不新鮮,電視、報章都報過,拐孩子、弄殘了、逼迫行乞、博人同情、斂黑心財。正想著,忽听屋角一桌的外地客人說話了,「你們不知道。這江湖上有個惡婆娘叫葉二娘的,專搶人家孩子,玩一天就弄死,人稱‘無惡不作’!這些丟孩子的地方肯定是葉二娘剛去過的。」

阿康一听,壞了,這幾年二娘的名聲剛剛靜下來,怎麼又被人提起來了。果然,大家都罵開了。阿康又看了看才剛提起二娘的外地人的長相,覺得不像江湖中人,又似乎帶著幾分匪氣,隱隱覺得不妥,悄悄退到里間。

此時二娘正在後廚燒水,想是又在惦念什麼,怔怔出神。阿康不由輕輕嘆氣,走過去,挨著二娘肩膀坐在她身旁,把剛剛的事情大致說給她。

二娘听後又氣又怒,阿康連忙握住二娘的手,說,「姐姐切勿沖動,若單是給姐姐惹氣,小妹就不把這事說給姐姐了。小妹倒覺得這是老天給姐姐贖罪的機會。」于是阿康便把自己以前听說有人拐孩子逼其行乞的事說給二娘听,猜測這洛陽城里恐怕是有這麼個團伙。並勸二娘出手除惡,為自己正名。二娘這些年一直心心念念這玄慈和尚,心知那人定是把二娘曾做下的惡事都當作自己的罪孽並為之日夜煎熬。此時二娘心想,若是他日後知道我為贖罪也是盡了力的,他心里該會好過一些吧。當下二人議定,由二娘跟蹤城里的傷殘乞兒,找到其藏身之所,查清原委,或是報官,或是直接救人,再酌情處理。

誰知這一查,竟翻出了個驚天大案。這作案團伙自七年前一次黃河水災後,收了一批孤兒,迫其行乞,謀取錢財。後來嘗到甜頭,竟喪心病狂的拐騙孩童、傷其肢體、弄出一群殘丐來,案及十幾個郡縣,救出的孩童竟有百十人。

葉二娘初時查清洛陽殘乞兒的落腳處及為首的幾名匪徒後,便將其線索報官。因見其間慘事,又悔于自己當年行事,日夜難安。于是給阿康留書一封,言及為贖罪過,欲將余生致力于解救被拐孩童。就此離去,追查月余。後來因此案牽扯太大,葉二娘既不願與官府之人正面交涉;不知怎的,丐幫中也有人出面追查,葉二娘更不欲見到這些武林正派人士,因而偵查、傳遞消息之時還須隱藏行跡,大為辛苦。直到此案諸犯落網,阿康才見到二娘。自此,葉二娘又開始行走江湖,听說哪有拐賣孩子的,便去追查一番,阿康與她往往月余才能得一見。

當初尋孫的瘋癲老丐洪老四終于得與孫子重逢,葉二娘當日親手將小六送到阿康處,養了幾天。萬幸的是小六一路上發燒,剛到洛陽城,匪徒們還未及在他身上施為,總算保得手腳俱全。洪老四呆病一犯,竟自從阿康給了他個好臉那天起,時不時就守在溫家酒肆。阿康暗道這老頭的直覺倒是靈,簡直就是守株待兔。小六病好後,和老四就一直在附近行乞,有時也幫人跑個腿,晚上住到城外破廟里。阿康因原著里康敏究竟是死在丐幫前幫主「手上」,所以對丐幫人士避之唯恐不及。但見這祖孫二人與丐幫實在扯不上關系,連做個要飯的都沒夠上專業級別,委實可憐。故而常常施舍個舊衣舊物,剩的飯菜也必是未曾腐壞的、溫好了,才給他們。街坊四鄰都說,這溫大姑娘和溫家二老是大善人,日後必有福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最新章節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全文閱讀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