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 昔日故人情 反目弒兄恨

作者 ︰ 自蹊

喬峰縱馬一陣狂奔,終覺胸中悶氣略略疏散了一些。♀一邊拉馬緩緩徐行,一邊暗想剛剛那一撥人來的蹊蹺。誰知之後一路行來,竟是風波不斷,時有武人攔截狙擊。初時幾撥還有意隱瞞身份來歷,後來漸有已在江湖上頗有些名氣的人物,竟是沖著喬峰的名氣、再加上有個「殺契丹奸賊」的好名頭而來。接著是有親朋故交死于契丹人手上的,竟來找喬峰這個「契丹人」報仇。再來,甚至有曾經和喬峰見過面的、算得上是點頭之交的,卻不過朋友、親戚情面,也跟著別人一同來找喬峰麻煩。

喬峰一路斗到應天府,雖未受傷,卻也是困乏不堪。當日他初聞身世,固然覺得不堪,也早料到今後必遭人恨,但畢竟還有肝膽相照的幫中兄弟願意不計較他出身、認定他喬峰是個好漢。而他自己心里也覺得是有人故意陷害他,使他不能再留在幫中。這幾日卻是眼睜睜看著人家對自己真真切切的仇恨,這些人里有的是頗負盛名、喬峰本來在心中就十分崇敬的武林前輩,有也曾數次見面、甚是投緣的朋友。連番打斗或許讓人力頹,但喬峰憑著內功深厚倒也撐的下來。只是這心中的苦味,卻是無處言說。喬峰不禁心中暗想,按智光大師和趙錢孫所說,我確是契丹人。那這些人恨我,也不是沒道理。那我就該給他們殺麼?這些年來,我手上也不知損了多少契丹人性命,那我這又算什麼?殘殺同族的惡人麼?那我豈不是比那些契丹人還要壞?

此時喬峰心里正亂,卻听一陣馬蹄聲急。且這隊人馬應是三人,只是當先一馬神速,竟將另兩人遠遠甩在後面。喬峰听得這當先一馬奔騰之際,啼聲不同尋常,卻有些耳熟。♀不禁回頭望去,卻見一綠袍男子,乘著一匹紅棕色、額帶白斑的駿馬,轉瞬奔騰而至。待看清來人,喬峰不禁大喜,喊道,「邢家二弟,一向可好?喬峰在這里。」

來人猛一提韁繩,駿馬即刻停住,卻是跳躍不休,似是見到喬峰很是高興。哪知來者卻是紅著一雙眼楮,睚眥欲裂的瞪著喬峰,嘶聲問道,「喬峰!你可果真是契丹人?」

喬峰聞言立時僵住,低下頭來片刻,才抬起頭來,言道,「邢二弟,說喬某是契丹人,這事我也是剛剛听說不久,正要去跟恩師、雙親問個明白。只是,這事既是前輩高人所說,許是真的,也說不定。」

就見那來者已是流下淚來,喃喃道,「都怪我,是我和大哥錯信了你。」喬峰听了這話心里一陣難過。那來人卻又轉頭厲喝︰「兀那喬峰,我大哥是不是你勾結契丹人害死的?」

喬峰听得此言,雙目爆圓,大喝一聲︰「何人如此誣陷喬某!」道是為何喬峰如此激憤?原來此人乃是秦州「鐵騎門」現任門主,人稱「邢九千」。邢九千的大哥叫邢萬里,和喬峰是生死之交。邢九千自幼喪父,是兄長撫養成人,因而對兄長十分崇敬,常言「若能學得兄長九成本事,做到兄長九成成就,余願足以。」是以他大哥名為「萬里」,他便自號「九千」。喬峰認識邢萬里的時候,尚未加入丐幫,那時邢九千尚未滿十五。如今邢九千騎的這匹神駒的盧,當年還是喬峰幫他馴服的。五年前,邢九千帶人去回鶻買馬,回途上被西夏人截了,邢九千堪堪逃出,卻與其他人失散,又被遼人拿了。♀因為邢家是在神宗年代、推行保馬法時發達起來的飼養軍馬的第一大戶,遼人豈會輕易放他。邢萬里無奈,只得求助喬(色色小說

且說喬峰這一聲爆喝,因被至交好友的親弟冤枉侮辱,一氣之下,無意中竟蘊了三分內力,卻是震得邢九千兩耳嗡嗡作響。這邢九千也自是個倔性子,竟是毫不退縮,硬撐著連個晃都不打,大聲質問道,「那為何我大哥回去助你斷後,大哥折損在里面,而你卻能平安回來,毫發無傷?」他見喬峰一下子噎住,慘然一笑道,「喬峰,你不用嚇唬我。我邢九千知道你的厲害,我是大大不如你。但大哥的仇若不能報,我邢九千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喬峰!你也不必假仁假義,只管出手便是!」說罷挺槍立于馬上。

喬峰心中冤的慌,卻又無法細說。當日遼人是派出大隊騎兵追拿他們,那陣勢是不論生死,一定要把邢家兄弟二人扣下。邢家這邊小小一支十來人的救人隊伍貴在奇、在速,但若一旦真的被人家千軍萬馬圍上來,卻又實實在在不易月兌困。當下喬峰決定一人留下斷後也是兵行險招,心下不無「舍得性命、全了兄弟情義」的念頭。喬峰憑著一雙神掌,苦撐了兩個時辰,料想這邊邢家兄弟應已走遠,方欲月兌身,卻已是被遼兵里三層外三層的圍了個嚴實。日後想起當時情形,當真是九死一生。喬峰拼盡全身力氣剛剛突圍,卻發現追來的遼兵竟然另有一戰團,只見遠處戰團中心的遼兵槍尖槊端挑起一人,相互拋擲。♀此時喬峰身後尚有追兵,他的坐騎卻早已被槍挑刀刺得成了血葫蘆。危機之際,哪得細想,只得運起輕功,向南飛奔。跑了數十丈,卻見一匹駿馬立在那里,地上豎了個不起眼的標記,竟是邢萬里不知何時已做了機關,埋了十丈的絆馬索。喬峰未及多想,縱身上馬便向邢家兄弟追去。哪曾想踫到邢九千方知,邢萬里交待了眾人帶幼弟先走,他自己卻回頭去接應喬峰,孰料一去不返、竟已是命喪黃泉。可嘆喬峰當時已是力竭,連邢萬里的尸身都無法搶回來。日後喬峰常反思當日一役,之前以為邢萬里仗著天生神力、又將一桿槍使得出神入化,覺得當真是有萬夫莫當之勇。待到真正陷入萬軍陣中,方知單憑一人之力,在戰場上與敵軍廝殺,是多麼渺小與愚魯。痛失性命相交的兄弟,喬峰一直耿耿于懷,此事已過經年,喬峰卻仍常思當時困境的破解之法。有時不禁暗想,除非當日指揮捉拿他們的遼兵頭領是個極其位高權重的人、自己若有如今的功力,甫一交手,便以雷霆之勢將其首腦人物制住,如能脅迫遼兵不再追襲,或許能保得己方一干人等。只是這一番話,只能放在自己心里了。如今听得邢九千卻把這莊事算在自己頭上,口口聲聲喊打喊殺,心中的憤恨和不甘,不言而喻。待得喬峰再次開口時,竟是音帶哽咽道,「邢二弟,我喬峰與你們兄弟二人相識多年,可謂患難與共。今日你卻單憑幾句流言,便疑了喬某,實是讓喬某寒心。喬某自認俯仰無愧于天地,你若當真覺得我對不住邢大哥,你且放馬過來。」

邢九千滿臉通紅,目帶赤光,一咬牙,果真縱馬馳來,舉槍便刺。喬峰一錯身,伸手便擒住槍頭,任他邢九千上挑下刺、百般折騰,那槍頭都飛不出喬峰的手掌心。便在這時听得兩騎奔來,一人于馬上大喊,「邢兄弟,莫要動手。」

另一人卻喊道︰「契丹狗賊!爾敢傷人?」

喬峰余光一掃,原來前面來的三十五歲上下的白袍男子叫唐誠,是少林俗家弟子出身,後在軍中效力,為人忠肯正義,是少見的、在朝廷江湖上都有些名氣的角色。後面跟著的身著赤衣、燕頷虎須的大漢是「朔光堡」的堡主郭漢唐。這郭漢唐听說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後人,據說當年郭子儀于西北要塞建了這「朔光堡」,世代相傳,如今是以制造兵器聞名。「鐵騎門」的戰馬、「朔光堡」的兵器,那是一等一的好,也正是有這兩樣撐著,如今羸弱的宋軍還勉強能有一戰之力。是以在大宋,江湖豪杰也好,平頭百姓也罷,但凡對此略有耳聞的,無不對「鐵騎門」和「朔光堡」既是敬佩、又是感激。唐誠、郭漢唐、邢九千三人交好,郭漢唐和邢九千听說唐誠老父病重、唐誠要回鄉探望,便一道陪他南來。哪知路上听聞江湖傳言,說是丐幫幫主喬峰竟是個契丹孽種,還害死了副幫主馬大元,因而被逐出幫去。邢九千一听,立時便想起自家兄長死在契丹人手上,便要尋喬峰問個明白。一路上听得傳言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堪,邢九千對喬峰的疑心也越來越大。這一日在茶肆听得一群武人說剛剛在何處與喬峰交手雲雲,邢九千竟不顧他二人勸阻,單槍匹馬的就追喬峰去了。待唐、郭二人趕上,便已是剛剛一幕了。

喬峰見過唐誠,算起來唐誠還該叫喬峰一聲師叔,只是喬峰的師父玄苦一直是私下里教他的,不算正式收為少林弟子,也並未帶他見過少林寺僧,故他從不跟少林弟子同門相稱。此時听他勸阻邢九千,心下倒是頗為感激。

唐誠一見邢九千和喬峰此時的架勢,就知邢九千的功夫差喬峰實在是太多,要不是邢九千一味不要命的胡纏,喬峰又不下狠手,這架十有**都打不下去。可要說動手阻攔,就自己的身手,跟邢九千是不相上下,又如何插得上手?于是高聲道,「邢兄弟,你的功夫可比喬大俠差太多了,喬大俠是不會跟你當真計較的。你快快停手,當心莫要失手誤傷了。」

唐誠這話听著是捧喬峰貶邢九千,實則是拿話擠兌住喬峰,生怕他被邢九千惹急了、出重手傷人。喬峰如何听不出他話外之音,心中不禁憤恨︰邢九千、唐誠也好、徐長老也罷,這些人一听我是契丹人,便立時將我當了惡人。不是千方百計、不辨是非的防備,就是痛下殺手、欲置我于死地而後快。半點舊日情義都不講,一絲腦筋都不用。當真是沒有道理!

邢九千听了卻不由悲從中來,心想自己大哥的深仇,自己這輩子都沒本事報了。紅著雙眼,恨的他牙關緊咬;手上一掣槍桿上的機關,竟從槍桿尾端又彈出一個槍尖來。跟著招式一變,招招狠絕,一式快過一式,竟是不要命的打法。饒是如此,也不曾逼得喬峰有半分慌亂。十三式「柳斷蓮飄」的招式全使完了,邢九千知道自己是報仇無望了。往回猛一掣槍,槍尖直朝自己胸月復扎來,竟是報不了仇便不想活了!——

作者有話要說︰北宋神宗時,王安石等人曾推行新法,在軍事制度方面主要有保甲法、保馬法和將兵法。保甲法規定10家(後改為5家)為1保,5保為1大保,10大保為1都保,「籍鄉村之民,二丁取一」(《宋史-王安石傳》),農隙教戰。保馬法,即與保甲法相配合的牧養軍馬之法。「凡五路義保願養馬者」,由官府給予馬匹,或按市價發錢自買,每戶養1∼2匹,免一定賦役,馬匹如有死病等情須補償。新法初行,頗見成效,但推行不久,隨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而被廢止。

小燕文學網友自行提供更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最新章節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全文閱讀 | 天龍八部之般若陀羅尼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