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舟競發,投鞭斷流,四萬明軍水陸並進,向贛州進兵!
這是生死攸關的一仗,關系到大明還能不能撐下去,這四萬明軍是隆武帝最後的本錢,關系到他還能不能坐穩皇帝寶座,這也是恭義營第一次和清軍展開正面會戰,關系到汪克凡的通盤計劃能不能貫徹實施。
勝則滿盤皆活,敗則大勢已去。
隆武帝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在誓師出兵的時候,當著數萬將士親口立下誓言,以天之尊與贛州共存亡,絕不會再後退逃回廣東!
三軍將士熱血沸騰,士氣大振。
凡是當兵賣命的,都考慮過自己會不會被殺死,對死亡的恐懼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普通的士兵都是最卑微的,當皇帝表示要和大家一起死戰,所有人都願意拼命了。
能打敗清軍嗎?大家心里還是沒底,但死就死吧,和皇帝一起死,值了!
對于隆武帝親征,並沒有太多的人提出反對意見。
現在跟在隆武帝身邊的,基本上都是比較忠誠的臣,沒有那種專門和皇帝唱對台戲的邀名之徒,凡是有資格提意見的都明白,朝廷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隆武帝必須打贏這一仗,必須親自打贏這一仗。
但在具體的戰術安排上,明軍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最後還是靠隆武帝的權威才實現了統一指揮。
隆武帝到達南雄後的第四天,就誓師出兵,帶領大軍向贛州進發,這遭到了所有官的一致反對,傅冠、郭維經、呂大器和何吾騶都激烈表示。決不能這樣倉促發起贛州戰役。
恭義營離開江西之後,金聲桓又加強了對贛州的攻勢,包圍贛州的兵力有萬多人,這些清軍原來都是大順軍和左良玉的精銳,整體素質比明軍明顯高出一截。而南昌府、吉安府、袁州府一帶還有兩萬多清軍,隨時可以支援贛州前線。
明軍只有四萬人,加上贛州城里萬元吉的部隊,也不過區區五萬來人,以少打多,以弱擊強。明顯沒有勝算,不如在南雄繼續等待援兵,再調集更多的部隊。
廣西的援兵還在半路上,給何騰蛟施加壓力,可以從湖廣再調一些部隊,唐王從福州逃出來的時候。也帶了一些人馬,而廣東方面多少還有些潛力,到處湊一湊的話,應該還能湊出來兩三萬人。
除此之外,水師方面也沒有準備好。
明軍的水師是剛剛招撫的潮州海盜,他們的小型船只都運到了前線,隨時可以通過支流進入贛江。但還有幾十艘大型戰船無法進入贛江流域,正在通過陸路辛苦轉運,最少要等半個月才能趕到……
沒有準備好,怎麼能打仗?
但是隆武只用了一句話,就把他們堵了回去——烏合之眾,利在速戰!
廣西方面對贛州戰役最不熱心,翟式耜用各種理由推月兌延誤,才會造成廣西的部隊遲遲不到,到底哪一天能趕到南雄,甚至最後會不會趕到南雄。都是一個未知數。
湖廣、廣東和唐王的援兵,都是遠水不解近渴。
至于水師方面的問題,少了大型戰船,一樣能打仗。
這四萬明軍都是拼湊而成,素質良莠不齊。如果在南雄停的時間太長,糧餉、軍紀、士氣……都會出問題,互相之間也會鬧矛盾,到最後不用和清軍交手,自己就先跨了。
況且再搞來兩三萬雜牌部隊,效果也好不到哪去,一加一,有時候是小于二的。
在南雄停的時間越長,給清軍的反應時間就越長,等明軍這邊調來幾萬人馬,清軍那邊也會再調來幾萬人馬,最後的結果反而更加不利……
所有的官都無話可說。
隆武帝接著教誨大家——打仗的事情不能一廂情願,要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出發,以弱對強的時候要敢于放手一搏……
官們不再亂提意見了,武將們卻仍然心有疑慮。
按照隆武帝給出的作戰計劃,明軍將沿著章江一路推進,直抵贛州。
這個計劃有點太簡單了吧?!
凡是打仗,都要講究一個兵力的有效發揮,互相配合,什麼鉗形攻勢,分路合擊,齊頭並進,四面包圍,聲東擊西……,隆武帝給出的這個計劃,完全就像一個外行在指揮,一錘買賣,成不成就是他了。
這麼直接打進去,開始的時候因為兵力集,肯定勢如破竹,但清軍也可以輕易判斷明軍的動向,以主力部隊來迎擊,到最後完全就是拼實力,明軍肯定不是對手。
孤軍深入是很危險的,搞不好的話,明軍就會陷入清軍的包圍圈,整個被包了餃,連隆武帝本人都跑不了。
但是隆武帝的態度非常堅決,沒有對他們多做解釋,直接下令出征。
和官不一樣,武將們比較習慣服從命令,雖然滿心不解,還是老老實實地跟著出兵了。
何吾騶和呂大器留在南雄組織後勤,傅冠和郭維經跟隨隆武帝出征,向北行軍五十里進入江西境內,從章江上游的南安府出發,明軍水陸並進,正式發起贛州戰役。
水師的大型戰船沒有運到,但明軍征集了三十幾艘大型的運輸船,挑選了最大最堅固的一艘艨艟巨艦供隆武帝乘坐。
船頭上插著黃色的龍旗,還臨時安裝了兩門火炮,隆武帝既然是御駕親征,這艘船就成了明軍的帥舟。
這條帥舟雖然很帥,但到底不是真正的戰船,水師的主力部隊是小型的戰船,包括八十條廣東快蟹,八十條長舟,還有二百多條舢板,幾十條竹筏。
水師順流直下,步兵沿著章江兩岸前進,行軍一百多里之後,進入了清軍的控制範圍。
擺在明軍面前的第一道關卡,是章江西岸的南康縣。
南康縣是清軍控制區最南端的要塞,為了防止廣東明軍北上救援贛州,金聲桓早就在這里布有重兵,雖然只是一座小小的縣城,里面卻有千多人的守軍,章江岸邊還有一座水師營寨。
隆武帝在汪克凡的陪同下,親自查看南康縣的城防,隨即下達命令,繞過南康縣城,直接攻打清軍的水師營寨。
「陛下,南康縣不打了麼?」廣東將領梁志仁很不理解,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其他的幾名將領。
「南康縣不好打,跳過去,把他的水師打掉就行了……」隆武帝的回答非常干脆。
「是!」梁志仁不敢多說什麼,心里卻在暗暗嘀咕——這是要玩命啊!
打掉南康縣的水師,清軍就沒有能力攔截明軍的運輸船,明軍可以通過章江進行後勤運輸,但是,章江縣城還在清軍的控制下,明軍的運輸船就無法使用這附近的碼頭渡口,運輸能力會大受影響。
這還是次要的。
南康縣城卡在明軍的後路上,把這麼一大坨清軍扔在這里不管,隨時都是個危險,如果明軍打了敗仗,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不打南康縣城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經過清軍的反復修築,這座縣城的城防非常堅固,里面又有好幾千清軍把守,三五天之內很難破城,在這里耽誤的時間太多,後面的仗就不好打了。
總而言之,隆武帝是在弄險,根本沒有考慮退路。
「梁將軍,你是不是有些擔心呀?」隆武帝突然發問。
「哦,微臣不敢,但置南康不顧,的確不合兵法常理……」梁志仁是武將性格,心里有話藏不住,打仗不是鬧著玩的,看到問題就必須提出來,哪怕對方是皇帝。
「朕也知道這里面的風險,但不得不如此。」隆武帝對梁志仁諄諄教導︰「我軍以弱對強,只能出奇制勝,集全力攻敵之要害,才是唯一的勝機。」
「願聞陛下高見!」梁志仁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在心里也暗暗點了點頭,隆武帝這幾句話說得有些道理。
但這還不夠,出奇制勝什麼的太虛,到底要怎麼出奇制勝,怎麼攻打敵人的要害,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朕的老家有句俗話,宰牛要宰喉嚨,我這套戰法,就叫牛刀戰術,要知道,五個指頭按跳蚤,一個也按不住的……」
隆武帝一本正經地解釋著,語氣壓不住有些興奮,梁志仁等將領則目瞪口呆,不明白堂堂大明皇帝為什麼對宰牛這麼在行,為什麼又對跳蚤這麼熟悉。
分路合擊,鉗形攻勢,都不適合明軍的現狀,力分則弱,明軍本來就是弱勢一方,再分成幾路發起進攻,就成了劉伯承所說的五個指頭按跳蚤,一個也按不住。
牛刀戰術,是解放軍的寶貴軍事財富,是許世友一生最輝煌的戰績,非常適合贛州戰役的情況。
在蠻牛面前,人是弱小的,要想把牛殺死,就要一刀刺它的要害。
金聲桓長槍圍困贛州,在贛州周圍修築了大量的營寨據點,工事堅固,防御縱深很長,如果按部就班地展開陣地戰,會被清軍的優勢兵力拖住,打成一場對明軍不利的消耗戰。
所以明軍要集所有的力量,從清軍的包圍圈里殺開一條血路,鑽進去打,像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插清軍的哽嗓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