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特工皇帝 第278章 刺客

作者 ︰ 諱岩

鄧展並沒有拋下劉辯離開長安,在劉辯對他說了那番掏心窩子的話後,經過一整夜的思量,他最終決定,留在劉辯身邊。

因董卓一案而被牽連的足有三千余人,長安城內監牢一時人滿為患。

被抓的人之中,不僅有曾附逆董卓的官員和商賈,甚至還有許多平民。三千余人之中,至少有兩千人是老人、孩子和婦孺。

若是朝廷決定將這些人連坐,長安城將會血流成河,尸骨遍地。

雖說無論前生還是今世,劉辯殺的人都不在少數。可要讓他眼睜睜的看著數千老弱婦孺被屠殺,他還真是有些不忍心。

長安皇宮,靜靜的佇立于這座古老的古城之中。高大的樓閣殿堂鱗次櫛比、飛檐連天,雖說尚未修葺完畢,卻已是透著無盡的厚重。

未央宮正殿,年僅十二歲的劉協端坐于正殿之上,因董卓伏誅,皇權再次回歸漢室手中,且又有劉辯大軍即將開赴長安為後盾,劉協雖是年幼,滿朝文武卻並無一人再敢小覷于他。此時的他,是滿面紅光,與往日相比,倒是多了幾分帝王威儀。

「洛陽王請奏,赦免董卓一黨之家眷,不知眾位愛卿以為如何?」端坐于朝堂之上,劉協環顧著大殿內坐著的朝臣,向朝臣們問了一句。

他的嗓音很是稚女敕,可大殿之上的朝臣,卻沒有一個人敢小覷這位雖然尚未成人,卻已然大權在握的小皇帝。

「萬萬不可!」劉協的話音剛落,王允就起身抱拳對他說道︰「啟稟陛下,董卓逆黨往日禍亂朝綱,致使皇權孱弱、朝堂不振。而今董卓已然伏誅,正是誅殺逆黨,重振威儀之時,如何可將逆黨家眷放過?」

「臣附議!」此時的王允,身為錄尚書事,掌管一朝國政,在朝堂之上儼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殿之上的朝臣大多是唯他馬首是瞻,他起身反對劉辯的請奏,立刻便有十多名朝臣起身附議。♀

跪坐于左側上首的劉辯,見王允等朝臣起身反對他的請奏,微微一笑,也站了起來,跨步走到大殿中央,先是給劉協行了一禮,隨後扭身面朝王允,對王允說道︰「敢問司徒,可是唯有殺戮才能震懾天下?」

「早先與劉辯聯合起來誅殺董卓,二人尚在一條戰線,可如今王允大權在握,掌管舉國朝政,與劉辯見解卻是有許多不同之處,二人難免會疏遠了許多。

洛陽王!」王允抱拳朝劉辯拱了拱,隨後對劉協和朝堂上的眾大臣說道︰「洛陽王問老臣,怎樣殺戮,才可震懾天下。老臣今日便如實陳明。濫殺並不可震懾天下,但與逆賊有所勾連,曾禍亂朝綱者,卻要將其宗族盡滅,否則難以使得天下臣民信服。賈詡乃是董卓帳前軍師,洛陽王為其開月兌罪名,留于帳下听用,朝廷尚可以賈詡乃是暗中忠于朝廷為名,為其開月兌。可中郎蔡邕,當街伏董卓之尸慟哭,舉城軍民盡皆目睹,洛陽王依然將他保護于王府之中,不知該當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留下賈詡、保護蔡邕,正是要服天下之人!」王允連番發問,劉辯不僅沒有被問住,反倒底氣十足的說道︰「賈詡運籌帷幄,有經天緯地之才,用兵更是出神入化,小王也曾數次吃過其苦頭。如今董卓雖已伏誅,可西涼軍尚在,天下間擁兵自重者甚眾。用人之際,如何能將此治世之賢才誅殺于市?只要賈詡願為朝廷所用,當可允他戴罪立功,其必感念朝廷恩德,死命效力!」

說著話,劉辯又轉過身抱拳朝劉協深深一躬,對劉協說道︰「至于蔡邕,乃是當今名士。其文章練達,才名遠播天下。文人耿直,董卓曾對蔡邕有提攜之恩,蔡邕伏尸慟哭,不過是因感念董卓恩情,與悖逆朝廷並無半點關聯。若是誅殺此人,恐怕天下人並非認可朝廷清剿有罪,反倒會以為朝廷容不得名士。敢問如此,何人還敢效命朝廷?」

「洛陽王與那蔡邕乃有翁婿之情……」劉辯的話音才落,王允就冷冷一笑,話只說了一半,便死盯著他,再沒開口。

王允雖是沒有把話說完,大殿中的眾人卻都曉得他所要說的是什麼。在大殿之中的朝臣看來,劉辯護住蔡邕,確實並非因為考慮到天下人,而是因蔡邕是劉辯的岳丈。

劉辯並未因王允這句話而顯露出半分惱怒,他只是微微一笑,朝王允擺了擺手,對王允說道︰「王司徒如此說,未免小覷了小王。蔡邕雖是小王岳丈,可在小王心中,大漢宗室與當今陛下,才是最為緊要。小王保住蔡邕,正是不欲天下人對大漢宗室、對陛下有半點微詞……」

「即便如此,洛陽王只管保住賈詡與蔡邕便是,如何要為逆賊家眷開月兌?」大殿之上的朝臣,也都曉得劉辯要保蔡邕和賈詡的決心是異常強大,也深知劉協如今對劉辯有所依托,除王允之外,別的大臣都不願直接在這個問題上開罪劉辯,不過對劉辯要為董卓逆黨的家眷說情,朝臣們還是有些不解,楊瓚更是站了起來,先是給劉協行了一禮,隨後向劉辯抱拳提出了質問。

扭頭朝楊瓚看了一眼,劉辯先是朝他拱了拱手,隨後轉身面朝劉協,抱拳躬身,對劉協說道︰「陛下明鑒,董卓亂政,致使朝綱不振。而今董卓伏誅,大漢由亂而穩,正是收攏人心之時。臣竊以為,誅殺董卓逆黨首惡,勢在必行,與附逆無干之家眷,可發配為奴,以示懲戒,卻不可輕言殺戮。三千余人,乃是三千余條性命,上天且有好生之德,陛下為君,當以臣民為念,屠戮子民,不過自弱國力而已!」

端坐于朝堂之上,劉協低著頭,沉吟了片刻,才擺了下手,對劉辯和殿堂上的大臣們說道︰「今日朝議且到此為止,眾卿所議,朕自有計較!退朝!」

劉協宣布退朝,劉辯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不過他隱隱感覺的到,這一次,恐怕那三千多人的腦袋,是保不住了。

果然,劉協起身後,對正躬身抱拳恭送他的王允說道︰「王尚書,請隨本王至殿後一敘。」

立于朝堂之上,劉辯雙手抱拳,深深躬著身子,看著轉身往殿後走去的劉協,心內不免輕輕一嘆。

看來賈詡所言不假,董卓伏誅,劉辯若非有大軍開赴長安,恐怕此時劉協要對付的就是他了。

待到劉協離去,劉辯隨眾人一同出了朝堂,徑直走出皇宮。

朝臣們的衛士、親隨都等待在皇宮外,依舊是劍客裝扮的鄧展見劉辯出來,趕忙迎了上來,小聲向劉辯問道︰「殿下,逆黨家眷之事陛下如何說?」

「本王人微言輕,恐怕……」劉辯搖了搖頭,輕嘆一聲,話並未說完,就小聲向鄧展問道︰「大軍趕赴長安尚有多久路程?」

「今日晚間當可到達!」從劉辯的話中,鄧展听出那三千余人的性命恐怕是保不住了,臉上不免現出了一絲悲憤,抱拳對劉辯說道︰「殿下,若陛下真要屠殺無辜,不若待到大軍進城,直接將那些人救下……」

「胡說!」不等鄧展把話說完,劉辯就朝他瞪了一眼,沒好氣的說道︰「那些人皆為董卓逆黨,雖說其中多為家眷,可陛下要殺,我等又能再說些甚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領兵劫人,雖是可救三千余條性命,可我等便成了叛軍逆臣。屆時兵禍連天,會死的便不是只有三千余人而已。」

被劉辯訓斥了一句,鄧展低下頭,沒敢再多說什麼,可表情里卻還透著幾分不甘。

與劉辯相處日久,鄧展也曉得,這位洛陽王雖說往日征伐沙場,雙手已是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可他卻絕不是個無故嗜殺的人。

救不下那三千余人,恐怕也只能說是那些人命數當盡。若真如鄧展所說,發兵營救,不只是朝野震動,就連天下群雄之間,恐怕也是要掀起一場血腥征伐,屆時會死的絕不會只有三千人而已。劉辯不願蹚這趟渾水,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被抓的人,都是曾經與董卓有千絲萬縷聯系的,他去營救,名不正而言不順。

如果被抓的是他麾下兵馬的親眷,恐怕不用鄧展說,劉辯都會當即下令大軍進城,逼迫劉協赦免眾人罪責。

一名親兵牽著馬到了劉辯身旁,劉辯翻身上馬,將手一擺,對等在宮外的鄧展和整隊親兵說道︰「回府!」

隊伍緩緩的沿著街道行進,劉辯騎著馬,走在隊伍最前面。

剛走過兩條街道,眼見就要到達洛陽王府,策馬跟在他身後的鄧展突然大叫了一聲︰「殿下小心!」

話音剛落,鄧展就縱身朝劉辯撲了過來。于此同時,一支箭矢「嗖」的一聲飛向了劉辯,卻扎進了鄧展的肩胛。

「保護殿下!」陡然出現刺客,一群親兵趕忙沖上前將被鄧展撲下馬的劉辯護在中間,全都抽出長劍,一雙雙眼楮警覺的觀望著四周。

箭矢刺入鄧展肩胛,劉辯摟著鄧展,把他護在身後,早已將長劍抽出劍鞘,與親兵們一同尋找著刺客的蹤跡。

肩胛中箭,鄧展咬著牙,猛的將箭矢拔出,一把抽出長劍,另一只手捂住還汩汩冒血的傷口,挺身從劉辯身後走出,反倒是把劉辯又給護在了身後。

經過官兵搜捕,平民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街道上一片空曠,劉辯與親兵環顧了許久,也沒見到刺客蹤影。

在鄧展被箭矢射中的那一剎,幾名親兵已然縱身躥上了兩側街道的房頂,四下尋找著刺客。

想來那刺客是發射箭矢之後立即逃走,親兵們雖是極力想要將他找到並挫骨揚灰,卻哪里還能見到他的蹤跡?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特工皇帝最新章節 | 三國之特工皇帝全文閱讀 | 三國之特工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