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原異 恢復漢初制度

作者 ︰ 豬肉刀客

「莫非子仲兄所圖甚大?」伍暄見糜竺不接任命,吃了一驚。

「子仲既已奉主公,便是無官亦是甘願。如今天下大亂,漢室日微,將來必然更為混亂。以主公之能,或早有了解。徐州刺史陶謙欲用我為從事,陶謙徐州治理還算尚可,但年已老邁,恐不久于人世,且無雄才大略,徐州早晚被人所圖。我欲回徐州廣宣主公之德,為日後主公謀取徐州。」糜竺說出自己對天下形勢分析,原來想為伍暄圖謀徐州。伍暄不禁砰然心動。

「子仲忠義之心可昭日月。既然你意已決,便隨你吧。如需人手,子仲但說無妨。只是我對經商之事一竅不通,要你那麼多物業也沒什麼用處。不如還是由你來運轉,到時我需要錢糧等物,你再給予支持就可以了。」伍暄暗地感嘆,糜竺此人忠心當真沒得說。

「如此也好。我府上亦有忠于我之人,人手方面就不必了。主公新聚之軍,還須多多檢驗才是,以免有奸猾之輩混入軍中。我弟糜芳亦是有些武藝,等我回到徐州後對他言明今日之事。想必會贊成我的做法。只是此事事關機密,還萬主公萬萬不可泄漏給第四人。」糜竺見伍暄答應自己請求,對伍暄的軍隊提出一些建議。

「你說的正是我下步計劃,我決定招入新軍後,對全軍進行一次大整頓。至于保密方面,霜兒肯定是沒問題。」伍暄說完看了看楊霜,楊霜報以甜甜一笑。

「如此最好,還有件私事不知當不當講。」兩人再商議一些細節後,臨別時糜竺又有話想說。

「子仲直言,都說你我不用拘謹。」伍暄心情大佳,對糜竺仍是恭敬有禮似是不滿。

「好,不知主公是否婚配,舍妹今年十四,美而賢慧。欲配以主公,不知主公意下如何?」糜竺臉略略帶紅。

「啊!這個……,我才十二歲,此時商議這些會不會太早?」伍暄一時不知所措,這糜竺送地送錢還罷了,居然還將自己的妹妹送上。看來是在自己身上壓上了平生最大的賭注。楊霜在伍暄身後顯得有點不自然,想起自己身世,暗嘆一聲,玉首埋于胸前。可惜兩人都沒注意到她。

「不早了,我十五歲就已成婚,現在孩子都兩歲了。在下小妹真是天資國色,還請主公不要推遲。」糜竺見伍暄猶豫未決,忙道。

「現在議這些為時尚早,待日後相見,小姐覺得我還過得去。而且也未知小姐意下如何,我等總要遵從小姐的意思吧?」伍暄沉吟一會,並非完全拒絕。

「雖說長兄為父,在下亦是極為疼愛舍妹,既是主公想日後再議,那便日後吧。萬一小妹有意主公,還請主公收納。」糜竺不敢勉強,只好求伍暄日後一個諾言。

「美人有意,我不會推遲的。但願子仲那時沒把小姐嫁出去才好。哈哈!」伍暄哈哈一笑。

「在與主公相見前,子仲肯定不會嫁舍妹出去的。」糜竺大喜,吁了口氣。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楊霜默然退出房門。兩人竟未留意。兩人再閑話一陣,糜竺辭別。

伍暄回到房中躺了一會,楊霜還是沒回來。暗想楊霜可能又去服侍何婉等人,也不在意,沉沉睡下。

「但凡有地平民官府各賜每人地一畝,原大戶中分割出來的佃農,賜地五分。沒有戶籍流民登記後賜地三分,收成後稅賦三十稅一。其余稅收只收以往兩成。各人不夠耕種,可到縣衙作登記,領取租地,租金二十稅一。」次日,城門布告前,一文人模樣的人大聲讀出布告主要內容,百姓歡聲雷動,熱淚盈眶,終于在亂世中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有了盼頭,對伍暄感恩戴德不已。

「所謂無軍難以保家,本將兵微將寡,極其渴望州中英才加入。但凡當兵入伍,經我軍挑選合格者,分地二畝,軍晌每月錢一百。武藝高強者,憑勇力授以軍職。報名處在城北大營。」另一人在人群中大聲讀出另一份布告內容。一群健壯熱血青年听聞,蜂擁擁去城北。

「初到貴地,縣衙人手極其不足,請各位有識之士到縣衙參加考試,考試分作三次。士族權貴及有功名在身者直接進入第二輪,平民百姓須參加三次考核。自即日起連續五日可參加報名。考試五日後進行。」第三人讀出最後一份布告內容,自負才學過人之士撥腿便往刺史府方向跑去。絲毫沒覺得此布告有何不合理之處,反而覺得伍暄禮賢下士。

三份公告也許是近百年來最大的利好消息,百姓歡呼鼓舞。各處府衙辦公之地密密全是人。除趙雲在兵營招兵外,其余眾將領兵巡視各處,維持秩序。伍暄所到之處,伍奇領三百騎步兵護衛,不離半步。百姓早就听說新任刺史是個少年,見伍暄氣度,排場就知是施仁政的刺史大人。盡數下跪拜謝,弄得伍暄手忙腳亂。

好不容易來到軍營,營前又是一大群壯漢。見是伍暄駕臨,亦是跪下行禮。伍暄又是下馬拱手還了一禮,眾人方起。

望著一群群滿是擁戴的眼神望住自己的百姓,心里一陣感慨。自己只是減低了一些稅賦,百姓反應如此熱烈,一時間將自己聲望推向高峰。暗想日後出行,是否不要太張揚,以免百姓次次對自己行禮。

「諸位如此對待本將如此熱誠,暄銘記于心。只是我軍中考核較為嚴格,而且軍規甚嚴。我丑話說在前頭,如有違反,必定重罰。」伍暄來到招兵場,趙雲等人向伍暄行禮。目視應征眾人,神情嚴肅。

「如大人不棄,我等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一眾應征者齊拱手。

「既如此,本將靜候諸位佳音。」伍暄揮了揮手,與應征者作別,與趙雲步入營中。

「今日招兵之事進展如何?」伍暄到營帳內坐下,目視趙雲。

「稟主公,二十處應征點均有數百人排隊。征兵一至兩萬不成問題,只是應征者多是各地流民,按漢律,流民不得應征入伍。」趙雲躬身抱拳應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原異最新章節 | 三國原異全文閱讀 | 三國原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