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原異 聯手追賊

作者 ︰ 豬肉刀客

曹操進言︰「如今董卓西去,可乘勝追擊。」伍暄仇人正在眼前,忙回應︰「孟德兄所言甚是,我等在此空費時日,實屬延誤戰機。」袁紹眼中似有慮色︰「兩位勇烈,我等已盡知,奈何我等進兵十數日,士卒疲困不堪,進恐無益。」

曹操急道︰「董賊焚燒帝都,強虜天子西去長安,海內震動,不知所歸。今日兵敗,士氣盡喪,正是我等一戰而定天下之時。」伍暄接道︰「洛陽百姓苦不堪言,探子回報董卓焚燒宮殿、令呂布掘皇室寢陵,取其珠寶,又縱軍婬人妻女、奪人財物。胡加罪名于城中大戶加以劫掠,焚燒民房並強遷民眾數百萬口。百姓哭聲震天,此地猶聞。我等興大義,民眾如此苦難為何尚不營救?」

眾人默默無言,各懷心事。太守喬瑁見兩人言語相逼甚急,道︰「世兄恐不為救百姓,實借我等之手以報父仇罷了。」

伍暄大怒︰「既然如此,我獨自引軍去趕,不敢有勞諸位。告辭!」拂袖而去。曹操見諸侯面帶冷笑,亦怒道︰「豎子不足為謀!」

兩人點起兵馬,于大路相會。曹操對伍暄道︰「小師弟傷亡過大,為兄率先去趕,你部在後接應如何?」伍暄深思一陣︰「董卓此次劫掠甚多,恐有勁旅殿後,師兄獨自去趕,怕是凶險異常。」曹操哈哈一笑︰「日前師弟攻關,為兄未及時增援,心中有愧。前方縱是死路,亦要為師弟掃清路障。我觀董卓實狼狽而逃,師弟多慮了。」

伍暄心頭一暖,暗道曹操怕是不是自己所想那麼不堪,點了點頭︰「便依師兄所言,此行須小心在意,待大勝後我倆定要痛飲一翻。」曹操大笑,引軍先去。

途中夏侯惇不解曹操之意,問︰「揚武將軍所言甚是,主公何故強自追趕?」曹操嘿嘿一笑︰「諸侯不趕,實屬失民心之舉,我若不趕,實屬不智,此為一也。董卓劫掠財物,行軍必然不快,我軍奇缺軍費,趕上定然收獲頗豐,此為二也。至于勁旅殿後問題,怕是小師弟疑兵之計。想那西涼軍士氣盡喪,我軍士氣旺盛,縱是其所料不錯,所謂富貴險中求,所得者太大,冒點險也值得。我這小師弟似已明了,奈何士卒短缺,力有不逮而已。日後若成長,必為我生平大敵。」

曹操諸將大悟,夏侯淵不服︰「諒此黃毛小兒,主公未免將其看得太高。」曹操微笑︰「但願如此。」李典接道︰「主公今已奉聖旨成兗州牧,兗州暫為伍暄根本,兩軍早晚兵戎相見。既然如此,讓其為前驅,待其大敗後我軍再將其滅之,主公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得兗州,豈不是更妙?」

曹操熟視李典一眼︰「我于虎牢關前已是擺了小師弟一道,我心實是不安。伍暄手下猛將極多,如走月兌後死守兗州,我軍與其戰力相當,取勝怕是極為艱難。而且走月兌後必然傳我等趁人之危,追擊董卓所獲聲望怕是損失殆盡,得不償失也。」諸將拜服不已,收拾心情,全力追趕董卓。

伍暄引軍隨後數十里,典韋在身邊道︰「曹孟德還是挺照顧主公的嘛。」伍暄嘆氣不答。趙雲冷笑道︰「那曹操心思極深,不是我等所能料。前翻我等全力攻關,那曹操故意讓我軍主攻,以致我軍損失慘重。等諸侯來到,又全軍壓上,以示相助我等。我觀其必有陰謀,主公須小心在意。」典韋等人醒起,事實果真如此。

伍暄緊握雙拳︰「曹操進軍時間與我軍相差無幾,想必亦是如我等一樣受了聖旨,恐怕諸侯疑惑,故而一早進兵。可惜我年輕性急,貿然進兵,以致我軍重創。只是不知曹操所奉聖旨內容,以董卓給我方條件度之,其所封亦怕厚重。眼前董卓軍十數萬,伍奇又已率千余人先帶傷兵回兗州,我軍兵力只有萬余。小心是必然的,但願那曹操真心相助。」趙雲等人點頭稱是。

追趕至黃昏,遙望滎陽地界。天色已晚,前方又是董卓守軍駐地,伍暄派人前往曹操處打探消息,令人四處警戒,以防董卓探子。令士卒休息一晚,就地扎營造飯。

飯後不久,士卒飛報︰「稟主公,曹軍中了董卓埋伏,被呂布引軍殺得大敗回逃滎陽。滎陽守軍在城外設伏斷了曹軍退路,現曹軍被兩面夾攻,形勢危急。」

伍暄即刻招集諸將于帳內,說明戰況。周倉哈哈大笑︰「那曹操不听主公之言,果然中了埋伏。」樂進嘿嘿一笑︰「那曹操前翻累我軍折損慘重,主公,我等何不依曹操所舉,在此坐同觀虎斗。」趙雲等將亦是深恨曹操,紛紛點頭稱是。

伍暄沉思一陣道︰「前翻攻城受城牆所限,人多也未必有用,這一點諸侯也是明白。但如今我等若見死不救,實是有失大義,曹操是否真是不助我等,目前還不明確。何況西涼軍為我死敵,滎陽守軍並沒探子出現在我等四周,可見其並未發現我軍行蹤,現在殺出,必然大出其意料之外。追上董卓已是不能,此役就當是我等為虎牢關下的我軍英魂復仇之戰。下令全軍拋棄輜重,火速殺向滎陽。」諸將乃服,引軍一並向滎陽快速進發。

路上趙雲問︰「我軍是先攻克滎陽,還是繞城而走,直接增援曹操?」伍暄以手加額應道︰「速令士卒點亮盡數多的火把作疑兵之計!此時滎陽必定空虛,當然是先攻克滎陽再助曹軍。」諸將大悟,紛紛喝令士卒點起三兩個火把握于手中。

趙雲又道︰「傳聞滎陽守將徐榮乃董卓手下不多的忠義之士,本為董卓心月復,因屢次進言董卓善待天子,恢復民生。董卓疑心其不再忠于已,于是派來守滎陽。如若生擒此人,或可勸降。」伍暄深恨董卓,自然包括其手下諸將,冷哼︰「此人助惡已久,能肯降則罷,不肯降則就地正法。」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原異最新章節 | 三國原異全文閱讀 | 三國原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