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原異 冀州亂

作者 ︰ 豬肉刀客

過去月余時間,蔡琰終日與左伯探討如何造出更精美的紙。偶爾來找找伍暄,閑話數句後便是索要人才及經費。伍暄自然知道紙在這個時代的用處,見蔡琰有此興趣,但有要求,無有不允。唐琳無事便當起蔡琰的副手,何婉協助楊霜處理府中事務。伍暄也樂得諸女各有所忙,每日各種政務後便在營中和士兵一起操練並與諸將切磋武藝,閑暇時調戲下諸女,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自從融合心法後,伍暄進展甚快,漸漸與張義等武藝稍遜等將打成平手。但體內似有兩股內勁涌動,卻是不那麼明顯,伍暄在武藝精進的情況下也不以為意。

趙雲等人大是驚奇,紛紛贊自家主公是練武奇才,自身更是發奮勤練至于合練之法,暫時未曾定好,畢竟如何才是最合適的進攻方式,還需要戰爭檢驗。目前伍暄令眾將分兵按三角,四角等形狀練兵,效果頗為理想,再不如前一窩蜂般向前攻。營中由下至上一片訓練熱潮迭起,兗州軍整體戰力提高不少。

就在此時,袁紹回至駐地,軍資短缺,手下謀士逢紀進言︰「冀州韓馥每每資助我軍,實非縱橫天下之輩。冀州地廣糧足,主公何不謀之?」袁紹長嘆︰「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因我家門顯赫,處事公道方被推為盟主。如今無故伐人之地,恐失民望,墮了威名。」

逢紀胸有成足︰「聞公孫瓚覬覦冀州已久,主公可約其共取冀州。事成後各分地一半。公孫瓚必定答應。又聞冀州太守韓馥膽小懦弱,主公可令瓚先出兵,借故推遲不攻。卑職鄉人荀諶于韓馥處任謀士,早想投入主公麾下,主公可修書一封于彼,必然出計相助。到時主公或可兵不血刃而得冀州。如若其不向我等求助,便合力攻打,再作計較。」

袁紹大喜,當即揮筆致書公孫瓚。公孫瓚得書大喜,率先出兵冀州。劉備身在平原縣,聞知公孫瓚出兵冀州,舉兵會合。關、張兩人于虎牢一戰成名,公孫瓚深知其勇,大喜之下令劉備為前部,以取冀州。

韓馥探知大驚,問計于手下謀士,謀士荀諶躬身︰「公孫瓚長年與外族戰于邊關,手下士卒極為悍勇,更兼有劉備等人相助,實難抵敵。屬下聞袁本初手下猛將極多,士卒精銳無匹。討伐董卓之時,諸侯心服其能推為盟主。何不請其入駐冀州以驅公孫瓚?」

長史耿武冷笑︰「袁紹糧食早乏,公孫瓚只有騎兵之利。我冀州城高厚實,據守有余,只要我等不出戰。守其三兩月,敵軍自退,何愁不勝?」

韓馥長嘆︰「我才疏學淺,暫時守住冀州又有何用?袁氏一族助我良多,且袁本初才能遠勝于我,當是報恩也罷,讓賢也好。且袁本初仁義之名在外,不一定吞我之地。公不必再言,吾意已決。」耿武及其好友別駕閔純大驚,還待再言,韓馥擺手制止,于案上直書一封,言明請袁紹軍入冀州城。

閔純至耿武府中議事,耿武仍是氣憤不平︰「主公太糊涂,竟然以地送人。那荀諶必然與袁紹早有勾結,身為謀士,豈能出此下策。」閔純點點頭︰「那我們怎麼辦?半路伏擊袁紹可好?殺了他主公就不會出讓冀州了。」兩人正商議間,下人稟報,從事辛評來訪。兩人平日與辛評交好,一並起身迎入。辛評坐定︰「今日之事,兩位認為如何?」

耿武便將兩人剛議之事告知,辛評沉吟此刻︰「如今大勢已定,韓將軍必然獻出冀州與袁紹,但那荀諶平日與我等不合,如若一並歸降,恐怕袁紹處不能重用我等。如若不降,依關大人之見設伏袁紹,無疑自尋死路。」

耿武听得不耐︰「這又不行,那又不行,你有何良策?」閔純見辛評胸有成竹,問︰「公可有高見?」

辛評嘿嘿一笑︰「公以為我等追隨劉備如何?」

耿武听得雲里霧里︰「劉備?那個最小的諸侯?可是听說他只是一個小小縣令,老兄你沒毛病吧?此人職務比我等低太多了,還要我等追隨?」

辛評哈哈一笑︰「正是,其實這事還是舍弟辛毗之見。初時我也和你們一樣的反應,但听下去覺得大有可為。」

閔純大奇︰「願聞其詳。」

辛評一整衣冠,正色道︰「劉備貴為皇叔,如今天下人心仍是思漢,手下眾人必然會被認為是大漢正統,其身份便是最大的本錢。如今天下大亂,皇室日微,劉備有此身份,或攻或守順理成章,不會招天下百姓不滿,如其舉止得到,甚至會得到更廣大的民心。」

耿武不以為然︰「其身份尚未確認,貿然想投未免草率。」

閔純卻是不認同︰「皇室的身份豈能亂認?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劉備怕是不至于假冒吧?就算是假冒,如今天子勢微,有人以皇室之名招賢納士,正是求之不得的事。」

耿武一拍大腿︰「正是如此,我怎麼想不到呢?請仁兄說下去。」

辛評續道︰「現劉備兵微將寡,正是起步之時,如我等此時去投,無疑必受重用。本來打算投公孫瓚,但公孫瓚此人重武輕文,對我等文人待遇甚低,劉備在平原深得民心,禮賢下士,日後必然飛黃騰達,瓚實是遠不及劉玄德雄才。」

閔純點點頭︰「如今我等走投無路,倒不如追隨劉備一博前程。」

耿武再無疑慮,又想起一事︰「兗州太守伍暄年紀輕輕,討伐董卓之時戰功卓著。在兗州更是深得民心,追隨其或是比劉備更好。」

辛評嘆道︰「兄之言,吾弟亦是有提及,奈何其年紀實在太輕,處世為人怕是未成熟,未成事怕已是遭人所滅,實在太過冒險。且離此地又遠,此去兗州賊人甚多,我等拖家帶口去恐怕會遭不測。思來想去,還是劉備最近最佳。」

閔純又問︰「除兄之弟辛毗外,可有人隨我等一同往投劉使君?」

辛評接道︰「還有騎都尉沮授,治中李歷。」

耿武似有疑慮︰「這麼多人離去,怕是韓馥不許。」

閔純哈哈大笑︰「韓將軍連州事都交付給袁紹,還會阻攔我等?我等過一會便請辭,必能應允。」

耿武一行六人向韓馥請辭,韓馥連眾人去向也未問,便斷然放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原異最新章節 | 三國原異全文閱讀 | 三國原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