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仁深夜至此,莫非有什麼驚喜之事分享?」方苞不等鄔思道開口早已開門見山,捻著頜下的幾根老鼠須,「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共同參詳如何?」
見面而會意,不是說方苞有什麼特異功能。♀但凡那些擅長謀略的,尤其是浸婬于陰謀的,最善察言觀色,觀一葉落而知秋至,看瓶水冰而曉冬臨,察于微毫才能自微毫入手,而後靜待陰謀發酵。
從被安置在此,方苞就在等待著機會,但他也知道這事急不得。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所謂「祀」,既有消災祈福也有答謝,先皇大行,嗣皇舉國喪就屬于答謝為君為父的恩德。而國喪期內,太孫必定留宿宮中,莫說鄔思道,就算任何人為謀也不可能冒險將這樣的消息送進宮里,還要太孫決斷!
但好在有年羹堯的手下往來走動,雖說只能從茶樓酒肆中了解一鱗半爪,但足以讓方苞勾勒出大略朝局。
頭一樁,皇子皇孫皆在乾清宮守靈,這讓他確信「另投新主」的明智。這是因為,哪怕新皇只是「暫時」表演兄友弟恭,穩定朝局糊弄天下,重獲自由的皇子們也必定會像揪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機會,回府頭一件事怕就是重新安排人手行滅口的勾當,再也不給皇上抓小辮子的機會!
第二樁,仁憲皇太後沒有留在紫禁城,反倒是回了暢春園居中。要知道先皇在世,對老太後奉若嫡母,除去每日的早晚問安,不管是暢春園還是熱河行宮都是舉著孝道的名義興土木的,如今先皇去了,她卻躲得遠遠的?是人走茶涼心灰意冷還是躲清靜?
因為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供參考,方苞只能把疑團壓在心底。♀
第三樁便是佟佳氏的幸進,佟國維做了上書房首輔,佟貴妃尊為皇太後,雖說推敲起來勉強也稱合情合理,但想想領辦軍機索額圖,想想緊貼太孫的隆科多,總少不了有些「爭衡」「分化」的味道!
有了這三樁事。再來看鄔思道的深夜前來,細嗅周身還帶著酒氣——作為太孫府西席,還是首席謀士,能讓他陪著喝酒的怕只有太孫一人。為皇嗣,服喪二十七日,必定又累又乏,若沒有天大的好事,他如何能酣飲至今?然單若只有好事,鄔思道的眉頭何必淡鎖?
唯一的解釋就是——福兮禍之所倚!
看鄔思道眉心又是一凝,方苞笑了,「靜仁,方某大膽揣測,是不是太子位定了——又有季孫之憂?」
隨著他的一句話,不管是年羹堯或阿山都面露喜色,就連受傷未愈,半倚打坐的性音大喇嘛猛地睜開雙眼,若仔細審視,會發現所有人的眼底都有爍爍精光,就如出鞘之劍,鋒芒畢露——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心憂炭賤願天寒,投奔弘皙就是盼著這機會呢,如今,正是英雄用武之際!
「靈皋兄果然深諳人心,鄔某佩服!」鄔思道先是拱手做禮,又凝神道︰「但鄔某尚有一言在前,諸君此後,可是信人?」
信人,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上》。文中,孟子听說魯國國君欲任樂正子為相,歡喜的睡不著覺,弟子公孫丑與他有三問三答︰強乎?否!知慮乎?否!多聞乎?否!于是公孫丑就奇怪了,那您有什麼可高興的?
孟子說了,此人喜歡听善言,為「善人」、「信人」,還專門解釋說「可欲之為善,有諸己之謂信」。
按照孟子的的邏輯,因為他是個善于听取和采納意見的人,所以有才能的人就會不遠千里來投奔,提出善言,治理天下。
邏輯雖成立,但究竟什麼是「善言」、什麼是「謬論」。什麼又是「諂媚」,怕是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鄔思道之所以這麼問,不僅是提醒這幾位曾經的朝秦暮楚的「前科」,更是坦白了自己的態度,太孫年幼,或有不更事,但鄔某的眼楮亮著呢!
想想士可殺不可辱的古訓,鄔思道也覺得不好意思,但這話他又不得不說!
除了性音這個粗通漢話卻不懂文字博大的,不管是方苞、年羹堯或阿山都讀書明典,也通曉鄔思道的意思,相互對視,苦笑中臉上也覺得陣陣火燒火燎,但既在屋檐下蹲著,早沒了負氣而去的勇氣,方苞干笑兩聲替幾位做了發言人——
「呵呵,此語雖叫我等難堪,但當問!換做方某怕要說得更狠些!」旋兒又嘆氣道︰「古人有推己及人,靜仁兄不妨站在方某等人的立場再想,喪家之犬,除去奢望太孫收留,還有其他活路嗎?」
想方苞成名甚早,一貫心高氣傲,偏是投錯了主子,走錯了路子,委曲求全至此,這番話不僅說的可憐,悲愴的語調更將無奈之下的祈求表現的淋灕盡致,剛說完早已扭頭,借著轉身,以衣袖逝去委屈的濁淚!
此情此景,鄔思道由不得就想到自己曾經的走投無路,一時也是動了真情,「也罷,鄔某今夜也不多言,就此代太子殿下留下諸位,今後和衷共濟風雨同行,他日——」一拍輪椅的扶手,「大不了,再還太子一雙眸子!」
他日如何雖未說透,但誰也知道鄔思道吞下去的半句是什麼,為謀士,當思報主,識人不明,還眼是為謝罪。如此勇擔風險,鄔思道的人情可就大了,感動之余,方苞長揖到地,「方靈皋謝過靜任先生高義!」
「鄔某不敢當靈皋兄此禮!」
鄔思道掙扎著從輪椅上站起來,若不是小尹攙扶的及時,險些栽倒在地!
激動至此,緣于方苞的禮節。儒家子弟只拜天地君親師,長揖僅此于拜禮,又為半師之禮,非極尊敬者不用。方苞如此,不僅是感謝,更是當面向鄔思道表示此後甘居人後願為驅策。兩人曾在伯倫樓有過一番交往,鄔思道自然也曉得方某人的錦繡華章,否則他今夜也不可能過來問計于人,見他如此自然是心神蕩漾。
有方苞打樣,年羹堯、阿山自是不敢落後,單膝跪地打千口稱先生,就連性音大喇嘛也雙掌合十。
相比方苞,鄔思道的反應就淡然了許多,同人之所以不同命,卻又因為命不同,他與方苞首先是文人相重,但這三位麼,年羹堯,雖是曾經的從一品,還有殺人如麻的名頭,但鄔思道首先不是嗜殺之人,其次麼,文武之所以相輕是君上的制衡之策,他可不想給太殿下留尾大不掉的憂慮。至于第三,沒瞧他跪地打千的時候那腿子拜的如此別捏麼,膝蓋有沒有沾地都得兩說,有這三條,年羹堯還是由太子親自收服的好!
而阿山,按照儒家撫我則後虐我則仇的邏輯,分明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即便留下也不過農戶用泔水像養豬一樣,等著哪天用到了才拖出來殺,給他多高的待遇,有必要嗎?
性音更不用提了,信仰上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說,太子當日曾在四阿哥府上大殺四方,這位保不齊就是漏網之魚,留下的是不是人頭還真不確定呢!
思量多緒,面上卻是不露聲色,雙手虛扶,,「三位快請起!」淡淡一笑,道︰「鄔某方才還說和衷共濟風雨同行,戮力同心方可斷金,可不能將鄔某一人架在火上烤啊!」
「鄔先生有什麼難處不妨說出來,年某別的不敢說,手下的幾百兒郎早就等不及了呢!」知道自己被區別對待了,曾經的年提督難免慍怒,第一個站起身搶先說話,嘴里的幾百兒郎就是提醒這個瘸子呢,莫以為你是太子身邊第一得力之人,真刀真槍的陣仗還得咱們老年出手!
「年軍門莫急,且听鄔某一敘詳情,總有您為太子效力的時候不是?」
鄔思道听出了年羹堯的憤憤之意,笑呵呵一語讓他的滿腔憤懣落到了空處,轉而開始與方苞詳述隆科多的「異常」與自己的憂慮,被華麗麗無視的年羹堯只能把拳頭攥緊,再松開,在攥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