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戈 第300章 三三

作者 ︰ 火棘子

第三百零三章

鄭奕問陶霄意見,陶霄斟酌後道︰「依法處置不容姑息!」

鄭奕滿意道︰「朕最討厭飛揚跋扈的紈褲子弟,厲煜祺雖然有功,也不能壞了國之規矩。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只是,這事論罪必然是大罪,朕怕厲煜祺會因此事心不穩,不如含糊處理。」

陶霄堅定地搖頭︰「不,微臣以為,此事不絕對不能含糊,而應該查個徹徹底底,從頭到尾,給那死去的小官一個清楚的交代,不然何以平民憤?至于定罪,是什麼罪就是什麼罪,按刑法定就可以。」

鄭奕疑惑︰「這事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

陶霄道︰「要讓厲煜祺心服口服,且不生怨念,必須人證物證俱在,才能不生事端。微臣以為,吏部尚書胡孟是個耿直之人,盡職盡責,不畏權勢,不如就讓他徹查此事,最後給出一個公正的處置,聖上以為如何?」

「還是陶愛卿考慮周全。」

陶霄松了一口氣,暗自將胡孟叫來,將此事詳細說了。胡孟生性直接,道︰「厲將軍的小舅子的確為非作歹罪不可赦,陶相,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半點隱瞞。」

陶霄擺手︰「我不是讓你違紀隱瞞,而是徹查。」

「陶相,事情已經很明了了。」

「從那小官的死,到小官家人的折騰;從厲煜祺小舅子的闖禍,到後來為何更加飛揚跋扈威脅他人——是本性如此,還是有人挑撥是非?以及,這事如何在一夜之間就鬧得滿城風雨,還有,這背後還有誰在推波助瀾——胡孟,這些才是你要做的,而定罪,是所有環節最小的一個環節,咱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胡孟幡然醒悟︰「陶相認為這事有蹊蹺?」

「朝中魚龍混雜,總有些人無事生非,以及,為什麼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這會兒就出事了呢?誰在背後煽風點火呢?我從沒有懷疑過事情的真相,我只是想看到真相背後的更真相。胡孟,記住,別讓你的正直成為了別人陰謀的工具。」

胡孟滿臉肅然,恭恭敬敬一鞠躬︰「陶相教訓得有理,下官這就徹查!」

隨後,胡孟緊鑼密鼓,果然查出了許多端倪,比如小官的死就疑點重重。

當開棺驗尸,查出小官是毒死之後,立刻就噤聲了。

大家開始將焦點盯向了小官吏家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糟糠之妻流落街頭,比如寵妾滅妻,比如與鄰居交惡已久等等。如此一來,就不再單純是厲煜祺小舅子作惡之事了。但事實又證明不對,倒是有個侍女說,那天夜里,見了一個陌生的黑衣人,低著頭從灶房里出來,灶房里熬的是當日小官的藥。只是,無論怎麼查,那黑衣人就像憑空失蹤了一樣。

而在推波助瀾的朝臣中,層層揭開,大多都是為一己私利,但每人也只是往火上澆了一小嘬鹽而已,澆的人多了,就成了熊熊烈火。

陶霄放下胡孟的呈則,凝思道︰「胡孟,這黑衣人咱們肯定是逮不著了,但你們可以查查,那日慫恿厲將軍小舅子馳騁鬧事的那幫人中,有沒有新進的人。以及,朝臣的這些事,你我心知肚明就可,無需呈上去,但是,這幾個人你須留心。別人是為蠅頭小利,他們可是挾著私怨,唯恐朝中不亂。」他在冊子上,將三個朝臣的名字一勾。

胡孟收好後,若有所思︰「陶相,你猜誰是幕後主使?九王的余孽?」

陶霄搖頭︰「不如說是遲衡紀策的陰謀,他們才是最希望厲煜祺心內大亂、朝廷大亂的人。這事,已經含糊不了了,必須明明白白的擺出來,反而才是好事。」

「我看聖上的意思,很含糊。」

「聖上目光如炬,必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會默許你我徹查此事的。只是,咱們將事查清就行了,對于朝中的那些暗中發過力的人,一定要當作什麼也不知道。」陶霄飲了一口茶,「既然不是直接致死,至少厲煜祺那邊也好交代了。表面重暗地里輕的分寸,你要把握好。」

胡孟沉默。

陶霄道︰「我知道你嫉惡如仇,不過,必須以大局為重,就像下棋,有取有棄,若只是著眼于一顆棋子,輸的是全局。」

胡孟一拱手︰「下官明白!」

陶霄望著胡孟的背影,心想遲衡紀策不會善罷甘休的,下一場血雨腥風的會是誰呢?

迷霧多了,身在迷霧中的自己也會看不清的。若非形勢逼人,的確需要一場徹底清查,掃清那些余孽或為非作歹的人,否則他們最容易被利用,而後把整塘水都攪渾。

陶霄當然不知道,當天,朝中多名涉及此事的臣子收到密信。密信點名道姓,說表面是胡孟、實質卻是陶霄正在徹查此事。而收信人在其中的興風作浪,遲早是要被點查出來的。

除此事之外,密信中還隱隱晦晦點明,這些人做的另一些不為人知的齷蹉事。這些臣子各個心懷不軌,見此密信,都心知不妙。一看被牽連,少不了戰戰兢兢,再思慮新皇鄭奕這個人,心思縝密,就算表面不說,還不知什麼時候要下殺手呢。

信中沒有留名,只說好自為之,各自保重。

有人畏懼表現為認罪,有人則會反咬一口以求自保。這些人知道陶霄主查此事,少不了會試探,但陶霄總是淡然地微笑,並不置可否。有幾個人素來與陶霄政見不和,這一來,心底更加怨恨,暗中惡意中傷陶霄。

若說三人成虎,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一陣陣的風吹過來,鄭奕難免也會心思動搖。而陶霄一直專注開州戰事及朝中穩定,反而成了燈下黑,對此事沒有感知到風吹草動。鄭奕偶爾也會試探幾句,陶霄以為他只是生性多疑而已。

恰在此時,硯州傳來緊急信報。

乾元軍的顏翦扈爍麻行之攻得太猛烈,硯州岌岌可危。硯州若破了,可就危及京城了。

因此事,朝中又出了分歧,有人主張出強兵援硯州,其中以大將軍莫問參為首;有人主強兵依舊放在淇州、開州,讓硯州之北的州池往南調兵,以陶霄為主。

陶霄認為,硯州再險也能挺得住,但若抽開州的兵力,會令當下的優勢瞬間瓦解。

陶霄能言善辯,朝廷之上將莫問參駁得啞口無言,莫問參氣得七竅生煙。

朝上,鄭奕出乎意料地,同意了陶霄的主張。

鄭奕這一偏袒,以莫問參為首的主戰派系就惱怒了,他們本就對厲煜祺在開州奪下汗馬功勞很是嫉妒,反觀之,莫問參等人一直守護京城,無過,但也無功,平庸至極。

所以莫問參寄希望于這一戰。

趁此時機,那些對陶霄又忌憚又心懷不滿的臣子趁機和莫問參走近,結黨營私,暗地里商議如何斗過陶霄。

其時,已近過年。

京城繁盛,看似一派紅火和樂融融,但實際上卻明爭暗斗,風起雲涌,針鋒相對越來越明顯。卻說開州信北州,鄭奕軍無往不利,乾元軍節節敗退。但硯州,乾元軍顏翦卻是攻勢凌厲,仿佛拼盡乾元軍所有兵力一樣,在猛攻之下鄭奕軍又失了一個關隘。

莫問參趁機參上一本,直言要出兵硯州,否則京城不保。

陶霄怒,直斥他言重軍情。如今這形勢顯然是乾元軍窮途末路,孤注一擲,若調兵硯州,就中計了。不妨先堅守著,等厲煜祺拿下開州之後再壓上兵力,否則,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將兩手落空。

二人一爭,其余群臣亦各有主見。

形勢如此危急,鄭奕遲疑了。

朝下,陶霄進御書房,特與鄭奕再敘此事,他直言不諱︰「不錯,硯州是很危急,但絕不是挺不過去,就算失了一兩個城池也不要緊,硯州有天然屏障。但開州不同,如果奪下開州,與北向京城夾擊,則拿下淇州易如反掌,如此一來,北線穩坐江山。」

鄭奕凝眉︰「你相信硯州能挺住?如果挺不住,京城就失守了。」

陶霄道︰「聖上必須相信,否則沒有退路。遲衡當初就冒了這種險,把岑破荊的孤軍放在淇州,頂住了我們的京城。現在的形式大抵類似,只要聖上賜權,我相信硯州必然會全力以赴,挺得過這幾個月。」

鄭奕默默從案子上抽了幾個奏本,扔在陶霄面前︰「你自己看看。」

陶霄越看,臉色越青。

這一本本奏折全是彈劾陶霄的,從政見到私事,甚至連陶霄忙于公務疏于對家人照料,多年無子亦成了「不孝」的理由,當然,最多的是說陶霄為一己私利,袒護厲煜祺,置京城安危于不顧一味急功近利等。

鄭奕緩緩道︰「陶霄,朕與你結識十余年,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

「謝聖上明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行戈最新章節 | 行戈全文閱讀 | 行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