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魂傳 第八百九十六章 千秋原來夢一場(10)

作者 ︰ 九三六

羅真轉眼便翻至半腰之間,心下頗為得意,再去看馬陵時,卻不免在心中噫了一聲。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只見馬陵不但也已到這半腰之間,而且剛剛頭腳轉過,招式與他如出一轍。

馬陵正使著絕技「登峰造極」,也是頭腳來回調轉翻越的法子。他在此道也是一學既通,一通既精,甚為得意,轉看羅真時,也是一驚,心道花的時間相同也就罷了,怎地招式也如此相似?

原來二人都不知道其中原委。成都講武堂,自先秦時代便有,乃是秦國名將司馬錯在打下巴蜀時所設。然而當時此地偏僻,並非諸侯攻戰的中心,所以武風一向不盛,這講武堂手段也極平常。到得近世劉璋之時,民風孱弱,講武堂更是可有可無的擺設一般。直至諸葛亮掌政時期,親自主持重建講武堂事務,講武堂這才在蜀國鼎盛起來。諸葛亮出身鬼谷,號為「鬼谷三聖」之一,雖然後來又在水鏡門自修,終于悟出了「武侯八卦」,然而少年學藝之時潛移默化的許多東西,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消除的了。成都講武堂這招「七上八下」,正是源于鬼谷門的「登峰造極」,只不過按了蜀中風土人情,略加變化而已。諸葛亮一生謹慎謙遜,此招既非自己獨創,也就不願起個過分招搖的名字,于是便冠了個簡潔的七上八下。

兩招雖然源于一脈,但實則還是有所不同。蜀國地處西南,人物不似鬼谷所處的北方那般高大,所以諸葛亮加以改進,頭腳相轉之時,加了一些腿部的彈勁,是以這招用將開來,更類似壁虎游牆功一類的功夫,和馬陵並不會太過相似。但巧便巧在,羅真人高馬大,比馬陵更高些,所以他自己用來,這招便更類似于「登峰造極」了,故而兩人彼此看來竟是一招。

又翻數次,兩人都不免暗暗佩服起對方來,羅真本來覺得馬陵風流成性,甚是油滑,這實打實的較量起打底功夫來,必然不如自己,卻沒想到馬陵雖然看起來愛胡鬧,實則在正事之上一板一眼,絕不含胡,這底子打的極為牢固,絕不在自己之下。馬陵卻尋思,羅真看起來木木訥訥,只道他必是不擅變通,哪知卻是膽大心細,在蜀中和他並稱雙璧,也不枉了。

眼見這一番較量又是平手,馬上便要翻過關頭,忽見一陣白光閃過,二人抬頭驚看,卻是左修飛身而過,到了關頭,將那守關的哨兵殺了,對關下悄聲叫道︰「兩位將軍,快快上來!」

馬陵一怔,而後心下便大是光火。原來這霧關建在山頂之上,高山竣嶺,本就是天險,所以關卡建的並不算高。左修最擅輕功,縱地白光固然可以一縱既過,馬陵素帶影騎,輕功亦且不凡,也能翻身既過,並無必要如此刻板的頭上腳下。不過他一直只想著和羅真較量,便把這事兒給忘了,不由的大悔。羅真卻也長出一口氣,心想若論輕身功夫,自己確是不如馬陵,好在他一時失了計較,兩人才又打成平手,天幸,天幸。

兩人縱身一翻,也到了關頭,三人在上面悄然解決了余下的哨兵,尋了路到得關門外,羅真馬陵探了探頭,確定了關門守衛的位置,搶身而出,兩道雄渾之極的掌力劈過,數名守衛促不極防,筋骨盡裂而死。三人開了門,打了事先約定好的暗好,皇甫仲凌手一招,帶著部隊奔入關來。

劉瑤出師北伐之際,雄兵十萬,一路凱歌高奏,輔天蓋地,刀劍如林,燦燦如雪,何等威風?如今一朝落敗,殘兵敗將展轉,眼下能戰者,便只剩下了這八千來人,眾人想起前後雲泥之別,都不免愁雲密布,心里窩囊。然而血戰之中能剩下來的,必是一等一的強將勁兵,被魏軍趕的久了,都憋了一肚子的氣,如今好容易有了個機會重展雄風,哪個不爭先上前?

羅真馬陵王武皇甫一干人也便罷了,就是其下「乾風八營」「二十八校」「虎尉狼官」等等,也自不凡。乾風八營是玉正平剛進蜀地領兵時的最早班底。起初他仗著有周瑜將魂在,終日價混天聊日,胡作非為,終于有馬府一敗,被潘英殺了個全軍覆沒,高劉王程四大家將也因他而死,這才痛定思痛,矢志再起,終于悟得九柳八陣,也開始了最早的兵力組建。

乾風八營,與風雷六營一樣,其源頭都是他當年身為校尉時的手下將兵。他當時按著九柳八陣之法,立下軍規一十三條,層層篩選,去粗留精,去枝存干,方選得一批精銳之兵。而後慢慢在實戰中摔打,其中更為卓著者,便成為了日後的「風雷六營」,是為精兵中的精兵,余下的雖然不及風雷六營,卻也是一等一的戰士,漸漸便成了這八部精銳,因為當時曾憲鐸一時胡鬧,每戰必打著「乾坤風林,火山陰雷」八字大旗,玉正平部有了「乾風軍」的名頭,所以玉正平擔任主帥後,軍中便一直稱他們為乾風八營,意為玉帥的本部老班底。

其他如「二十八校」「虎尉狼官」等,卻不止是玉正平親訓的本部精兵了。劉備得建蜀國,千里展轉,殊為不易,其下各地、各族人士都有,既有作豫州刺史時的北方驍騎,也有在曹操帳下屈身時的青州健兒,至于聯吳抗曹時的荊州兵、打下益州後的川軍將士,那更是兩大派系,人員無算了,正如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所言︰「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

這些將校尉官們,都是數十年來血戰所成的勇士之部,不但地方、兵種各異,所使的功夫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不止兵家之獨大,實則百花之齊放,墨、道、法、儒、雜,乃至陰陽、方士,各門功夫都有,甚至連農林、園藝等派,習練者也不乏其人。

一時之間,大有百家爭鳴之勢,兵家的刀槍劍戟,墨家的棍杵鞭圈,道法儒雜的各色法寶,陰陽方士的五行術法,乃至鋤頭、鐮刀雲雲,月光下閃閃生輝。戰馬、梅花鹿、獐子、豹子,飛禽走獸,一股腦兒盡皆涌入關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將魂傳最新章節 | 三國將魂傳全文閱讀 | 三國將魂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