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趙宏偉和在深圳,廣州的幾個發了財的高中同學,組織了一場同學會。
紀念高中畢業二十周年。
據說,有兩種人不喜歡參加同學會,一種是混得特別好的,一種是混得特別差的。
另外有兩個,一個在廣州做外貿,賺了不少。
一個在深圳做電子行業,也是發展的不錯。
在其它同學里,混得風生水起的,趙宏偉要算一個。
這場班會準備的並不久。
由廣州的做外貿的同學負責聯系廣州的同學。
深圳的由趙宏偉聯系。
另一個同學則通過人找人,把在客家老家,和在外地發展的同學,也聯系上了。
班級當時才二十多個同學。女生更是一個手伸出來就能數得清楚的。
高一入學的時候還多些,好象有四十來個,但讀著讀著,有的人跟不上學業,自己不讀了;有的人家里條件不好,想讓孩子早些外出打工賺錢,也半路退出;真正讀完的,最後連一半都不夠。
畢竟那時候,女孩子早早外出打工,賺錢,嫁人才是正經路子。
肯讓家里女孩子讀那麼高文化的家庭,幾乎是鳳毛麟角。
現在要找人,比以前容易多了。
網上有校友錄。可以聯系一部分人。
家里一發消息,就算找不到那個人,但鄉下親戚往來的,總能通過一定的關系,把外面的聯系方式要到。
張羅了一個來月,同學會就舉辦了。
三個「有錢人」為本次的聚會,承擔了酒店的住宿和酒宴。湊了二十來萬出來,計劃是一個人身上大概花一萬塊。
但為了給同學們留一些面子,他們並沒有把全部費用一起結掉,而是提出,還需要印刷紀念冊,需要同學們的捐款。
大家一個人象征性的交了一百元,二百元的。錢多的交一千,二千,說到時候開完同學會,若是還有剩余,就建立一個基金會,幫貧助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