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教導員替我扛著行李,我提著洗臉盆等日常用具,離開醫院辦公樓。
教導員指著辦公樓東側的大禮堂說︰「這是全院人員開大會、演節目的地方。一演電影呀,家屬、孩子、工作人員,再加上傷病員,擠得滿滿的。」
我們在大禮堂南面順著馬路往東走。馬路旁有兩排高大的枝葉茂盛的法國梧桐。我說︰「這醫院真不小啊!」
「當然嘍!」教導員說,「光工作人員就有七八百,很多人連我都不認得。」
走了一段路,向南向東拐彎來到一排平房前,有三個大門,門上分別掛著「第七食堂」「第五食堂」和「第六食堂」的牌子。我奇怪地問︰「這麼多食堂呀?」
教導員說︰「這是軍官食堂、戰士食堂和招待食堂。另外還有幾個休養員食堂呢!別看食堂這麼多,就餐的時候,擠著呢!」
過了食堂,是一排排人字形房頂的紅磚平房。我說︰「這些房子比醫院辦公樓那邊的舊多了。」
教導員說︰「這就是舊醫院。過了這舊醫院再往南走才到咱們內四科呢,走吧!」
又走了一段路,向南拐進一條深深的長走廊。教導員說︰「這走廊的西側是內一科、內二科和內三科的病房,東側是病理科、理療科和中藥房。到走廊盡頭,再拐個彎兒才是咱們內四科和內科工作人員住的集體宿舍。」
我跟著教導員走到走廊盡頭向東拐,也是一條走廊。教導員說︰「這南面一間間的房子是內一、內二和內三科的集體宿舍,咱們的宿舍還得往里走。」
我說︰「這醫院太大了。左拐右拐把我都拐糊涂了。」
教導員說︰「到了,前面洗手池子那里就是咱們科的集體宿舍。咱們和內科這一排宿舍叫第七宿舍。」
「好家伙,光宿舍就這麼多。」
「這還不算家屬宿舍呢!算上家屬宿舍還多。對,咱們的宿舍區到了。你看,」他指著走廊一側的一個個房間說,「這間是倉庫,同志們用不著的東西放在里邊。這間是女宿舍,住的是咱們科幾位女戰士(護理員)和沒結婚的女護士。這一間是男宿舍,房間最大,咱們科常在里面開會。再往里走有幾間小房間,你就住在那里。每間可住兩個人。沒結婚的女醫生、護士長,住那里。」
走到里面倒數第二個門前,他放下行李說︰「到了。」
他掏出鑰匙把門打開,說︰「進吧!這就是你的房間。鑰匙給你。」
屋里有張桌子,兩把椅子和兩張床。他把行李提進屋來往床上一放,說︰「這屋里就住你一個人,別人不叫在這屋里住了。」
我說︰「兩個人的房間,我哪能一個人住呀?」
「那張床留著,有機會你愛人來咱們醫院的時候,就住這兒,省得再住招待所了。」
「那,我怎麼好意思呢?」
「什麼好意思不好意思,老同志了,該照顧就照顧嘛!」
「我算什麼老同志?我還不滿三十歲哩!」
教導員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我知道,你一九四七年入伍,一九四九年入黨,到過朝鮮,咱們是老戰友嘛!」
「我,我怎麼能和您稱老戰友呀?您年紀比我大,級別比我高,參加革命一定比我早。」
「不錯,我是一九四二年入伍的。可抗美援朝時期我也到過朝鮮呀!咱們不是老戰友嗎?」
「您也到過朝鮮?」一提抗美援朝的事我就興奮,「您是在東線還是在西線?」
「我在朝鮮當連長,入朝不久就負傷了。他們把我從戰場上抬下來運到離大館不遠的一所兵站醫院里住了幾天,以後就回國了。」
「哎呀!我們兵站醫院一入朝就住在大館附近。說不定那時我還給您換過藥哩!您怎麼在這太行陸軍醫院里當了教導員呢?」
「說起來話長。我從朝鮮回國以後,在安東附近一所醫院里治療了一段時間,因為傷員越來越多,後來就把我們轉到關里來了。我在這太行陸軍醫院治療了幾個月。住院期間醫院的政治處叫我幫了幾天忙。醫院看我工作不錯,我傷好以後就把我留下了。你沒來之前,我到政治處看過你的檔案,咱們科正缺你這樣的老同志,所以我千方百計地向院長、政委提意見把你要來了。」
「謝謝您這麼熱情,以後給您添麻煩了。」
「添麻煩?哈哈哈……」他高興得笑了,低下聲來對我說,「你知道嗎?咱們科里十多個黨員,科領導、護士、護理員中都有黨員,就是醫生里沒有。你來以後,咱們醫生里就有骨干了。我怎麼能不高興呢?」他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老同志,老戰友,為了革命工作,為了黨的事業,你就好好干吧!上班以後,我和咱們劉主任好好給你介紹介紹咱們科的情況。」
「這宿舍里好安靜啊!」
「現在是上班時間。上班的上班,值夜班的睡覺。所以很安靜。」他指著窗外遠處的兩排房子說,「你看,那里就是咱們科的病房。劉主任她們就在那里上班。」
「劉主任叫什麼名字?」來到內四科不能不知道主任的名字。
「主任叫劉蘭筠,女的,比你大三歲。也是老同志,一九四六年入伍,入伍就在白求恩醫校也就是當時的華北醫大學習,華北醫大後來改為第一軍醫大學了。」
我說︰「我就是第一軍醫大學的學生。」
「這麼說來,你們還是同學呢!她畢業以後一直在這醫院工作。這位同志不錯,工作非常積極,講話、寫總結很有水平。只是,有個別醫生看不起她。」
「什麼人呀,這麼驕傲?」
「此人叫鞏學謙,和我一般大歲數,解放前是國民黨一所醫學院的學生。在上大學的時候集體參加過國民黨的三青團。一九四九年解放以後,我們接管了這所醫學院,把它改為我軍的軍醫學校,他也就隨著我軍的接管入伍參軍了。咱們科懂英文的就他一個。喂!你懂英文嗎?」
「我們在學校里學俄語,沒學英語。自從咱們和蘇聯鬧僵了以後,俄語也不學了。現在我什麼外國語都不會,只會講兩句朝鮮話——‘巧思米達’!」
「哈哈哈……」我們倆都笑了。
我問︰「咱們科的醫生里怎麼沒有黨員呀?」
「咱們科的醫生,一個叫潘志偉,和你歲數差不多,男的,一九五○年參軍,軍醫中學學習三年,工作倒是挺積極,靠近組織,要求入黨,就是太直,直來直去,他把自己稱為棒槌,說話不注意影響。另外,他是富農出身。現在正培養他,因為出身不好,對他要求比較嚴,目前看來,入黨條件還不成熟。還有兩名軍醫中學畢業的女醫生,都是抗美援朝期間參軍的,臨床工作都不錯,同志間的關系也很好,就是出身不好。一位叫楊彩霞,河南開封人。她父親是國民黨的少校團長。另一位叫甄彩玲,湖南益陽人,家庭是房屋出租者,剝削階級,人很聰明,就是心眼兒太多。此外,還有一位剛從山西醫學院畢業的年輕女醫生,叫張水蓮,青年團員,年紀還輕,入伍時間不長。所以,你到咱們科來我是萬分的高興。今後我這政治教導員的工作就好做多嘍!」說完,他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老同志,老戰友,好好干吧!」
正說著,推門進來一位個兒不高,長得非常秀氣的中年女同志,大尉軍餃。範教導員向我介紹︰「這就是咱們科的劉主任。」
「劉蘭筠。」劉主任伸出手和我握了握,說,「本打算和教導員一起去接你,科里來了個急診病人,腦膜炎,忙活到現在才從病房里出來。」
我說︰「教導員親自給我扛行李,我就不落忍了,怎麼還能麻煩您哪!」
劉主任說︰「客氣啥?你已經到自己家了,以後咱們還要長期在一起工作,有什麼事就直說,我就喜歡直來直去的,有啥說啥。咱們都是入伍多年的老同志了,別客氣。來,我幫你拾掇拾掇這個家。」說著就要為我整理床鋪、打水和擦窗台。
我忙攔住她︰「這些事我來。您歇會兒。」
劉主任對教導員說︰「今天晚上政治學習之前,咱們開個會吧!歡迎曹醫生。」
「好,我讓鄒正平買點兒糖,買點兒花生、瓜子兒,準備準備。」
我說︰「可別!國家經濟這麼困難,一斤水果糖好幾塊錢,千萬別為我花那麼多錢。」
教導員又拍了拍我的肩膀︰「不愧為我們黨的好同志,保持著我黨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我的好同志呀,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