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前世約了你 南屏晚鐘(一)

作者 ︰ 黃成松

南屏晚鐘

那個冬天,我在江城逗留了一個星期。除了去了黃鶴樓,還去了行吟閣,去了歸元寺。

去行吟閣那天,大雪初定,艷陽高照。東湖森林里,還有很厚的積雪。大雪初融,吸收光熱,釋放冷氣,匯成一陣陣雪風,是那種清涼的感覺。為了屈原,為了行吟閣,為了滄浪亭,我來了,東湖的水汽很大,視線看不到很遠,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些小船擱淺在水上。橫七豎八,岸邊湖心,沒有章法的分布著。初雪後,鳥兒們迎來了暖暖的太陽,在林間又唱著婉轉動听的歌謠了。

雲梓是跟我一起去了的,盡管她也怕冷,但為了陪伴好她的戀人,她毅然選擇冒著嚴寒,冒著隨時可能被凍壞的危險跟我渡過東湖,登陸听濤軒,來到湖心島,來到行吟閣。

行吟閣是建于上個世紀50年代,有了一定的年代,古色古香。當年屈原放逐,經過江夏,行吟澤畔,在這里有過重要活動。渡我們過東湖的老漁夫,他就自稱是當年渡屈原過大澤的漁父的後代,讓我很有興趣。

漁夫說,當年他的祖宗在東湖打漁,屈原穿著破爛的衣服一瘸一拐的來了,來到東湖邊,看見水勢如此之大,過不去,就哭了。

漁夫祖宗(以下就簡稱漁父)看見了,就趕忙過去問︰

「你老先生怎麼面黃肌瘦,衣不蔽體啊。在這大澤邊唏噓什麼呢。」

屈原仰天嘆道︰「舉世皆濁,我獨清啊,饞臣當道,妖後弄權,忠臣被誹謗,國君動怒,放逐蠻荒,遂有今日之慘狀。」

漁父听這半文不白的答詞,有些不解其意,但小時候听過故事,意思還能懂,就道︰

「老先生的意思是你被奸臣排擠,國君被蒙騙,把你逐出宮牆。我曾听說我們的三閭大夫屈老夫子也被逐出皇宮若干個月了,不知道你跟他有何關系沒有?莫非你就是屈老夫子?」

屈原一听,又是悲又是喜,悲的是那廟堂之上,鞠躬盡瘁者,盡遭到去國離鄉之苦,喜的是這江湖之遠山野之間,竟還有人識得他屈原的字號。于是,悲喜交加,道︰

「唉,當年三閭大夫,如今卻是一無是處了。」

漁父听了,有意安慰他︰

「我听說了,一個才德兼備的人是不會執著拘泥於外物的,是有著大智慧大謀略的,而且能夠配合時局轉變作為,能夠學會變通理順路途。全天下都污濁了,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為什麼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就放浪形骸吧,為什麼不跟著飲酒享樂呢?為什麼要思慮得那麼深遠,表現得那麼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遭遇災禍呢。這樣做太不值得了。」

屈原听了,嘆道︰

「唉,你不懂的。我听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干淨才戴上;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干淨才穿上。我們怎麼可以用潔淨的身體去承受污穢的東西呢?我是寧可投身到湘江的滾滾流水中,在江水里了此殘生,葬身鱷口魚肚,也不願意在這無道的社會上混了。我怎麼可以放棄尊嚴,放棄追求,違心的用自己清白如水的人格,去蒙受那人世間骯髒的塵土啊。」

漁父听了,微微一笑,感傷道︰

「夫子啊,你看你形容憔悴,食不果月復,你要保重啊。」那時候漁父已經把屈原渡過東湖,屈原已經上岸。漁父就劃起了漿,唱起了歌,離開了。

漁父唱道︰滄浪的水很清澈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衣服,如果滄浪的水渾濁的話,我就用來洗腳呀。歌聲里,似有惋惜屈原太過執著,不懂變通之意。

屈原過了大澤,往西走了,不知去向,幾個月之後,汨羅江邊傳來噩耗,一代人杰懷沙自沉。漁父聞之,搖頭嘆息。

擺渡人為了招徠顧客生意,所講的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出自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但也有人說是屈原所作,是以劉向所編的《楚辭章句》里就收錄進去了。擺渡人能夠隨口說出這個故事,雖然不能證明他真是古代漁父的後代,但這樣來宣傳旅游,還是蠻有水準的。不過我听了卻是有些惆悵的。

那日屈原的流放,其實跟我今日的流浪如出一轍。我們所處的環境,其實都很凶險,只不過我是身處信息交通發達的社會,身處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豐富的社會,我雖然沒有像他一樣被折磨得衣不蔽體食不果月復,但卻是同樣的風塵僕僕,同樣的對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有一顆不屈服的心,同樣的專注于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屈原是為了楚國的富強,為了六國的合縱連橫,為了楚國的子民,為了楚國的天下;我是為了自身的追求,為了個性的釋放,為了人格的升華,我也有一顆心懷天下的心。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使命不同,但無疑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讓我們自己的心舒坦,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強有力的說服。我引屈原為知音。我絕對不是附庸風雅,我是將心比心啊,只有吃過黃連的苦的人,才會同情吃過黃連的人,屈原與我,就是這樣的。

那天由于天氣還是很冷,雲梓身體實在是太過單薄,于是我們在閣樓上隨便站了會就下樓來了,沒有停留很長時間。那時候也是傍晚四五點的樣子,太陽已經落山,斜暉照在行吟閣門口的屈原銅像上,泛著金黃色的光,屈原神情安詳,神情的注視著遠方,眼神里充滿期待。

葉劍英元帥曾經來過行吟閣,留下一首詩︰澤畔行吟放屈原,為伊太息有嬋娟。行廉志潔泥無滓,一讀騷經一肅然。這首詩高度概括了屈原的一生,熱情歌頌了屈原高尚的情操和學問。晚年葉帥生活過得比較滋潤,經常吟詩作賦,曾留下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傳世名句,很少有人知道他這首題寫行吟閣的詩。

看看時間還早,我決定帶著雲梓在听濤軒里的音樂房吃點東西。听濤軒里的音樂,大多都是古典抒情的,跟武漢其他地方的景點一樣。武漢是一個情調很高雅的城市,大概是跟它所在地區的歷史遺跡有關,所以武漢是古典音樂的天下。古琴台有《高山流水》,黃鶴樓有編鐘排演的《黃鶴樓》古曲,有笛子獨奏的《聞笛賦》,磨山梅園有《梅花三弄》,楚王宮有《胡笳十八拍》,行吟閣會有些什麼呢?

竟然是《南屏晚鐘》!雲梓跟我不約而同的听出我們耳朵邊的輕音樂是《南屏晚鐘》後,很是驚訝,甚至是激動。且听這帶著幾許鄉愁幾許無奈的絲竹聲,且听這來自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的幽幽訴說︰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只看到那樹搖風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看不到他的行蹤

只听到那南屏鐘南屏晚鐘

隨風飄送

它好象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

南屏晚鐘

隨風飄送

它好象是催呀催醒我相思夢

它催醒了我的相思夢

相思有什麼用

我走出了叢叢森林

又看到了夕陽紅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看不到他的行蹤

只听到那南屏鐘

南屏晚鐘

隨風飄送

它好象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

南屏晚鐘

隨風飄送

它好象是催呀催醒我相思夢

它催醒了我的相思夢

相思有什麼用

我走出了叢叢森林

又看到了夕陽紅

湖心島森林茂密,也是一叢叢,那時候夕陽把東湖水面渲染得「半江瑟瑟半江紅」,此時此景,听這樣唯美的歌,柔軟的敲打心扉,簡直讓人心碎。心碎絕對不是因為絕望,而是希望,這是一首讓人听了容易就惦記塵世美好東西的歌。再怎麼厭世的人,听到這樣純美婉轉的調子,即使是夢碎了,也要給自己找一個夢,從苦海里揚帆啟程,追尋明天的太陽去了。可惜,屈原他沒有機會听見這柔情似水的曲子,這回腸蕩氣的曲子。否則,他怎麼會自尋短見呢。他那時只能听到絕望哀怨的楚歌,在楚歌的悲哀境地里,他只能去自投汨羅了。

雲梓邊听音樂邊說,非默,听到沒有,「相思有什麼用」,呵呵。

我道,走出森林吧,不要老是去看夕陽紅,為了明天,為了很多美好的故事,一定要去找到夢想的行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在前世約了你最新章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文閱讀 | 誰在前世約了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