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地球 第156章忠誠乃為人之本道德是必由之路

作者 ︰ 吳勝林

()第156章忠誠乃為人之本

道德是必由之路

接著,女媧又講了一個關于忠誠的故事。(全文字小說更新最快)一位獵人,他為了冬天吃肉,便攜帶毒箭,離開自己的住所,前往鹿群集中地方,群鹿聚在一處大森林里。

獵人到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不遠處有一只鹿,他就把箭搭在弓上,飛快地射出一箭。但是,毒箭卻飛向了一棵大樹。由于帶毒的箭十分銳利,射出的力量也很大,箭頭與箭身深深刺入樹干里邊,巨大的沖擊力讓果實和樹葉紛紛墜落,毒計順著樹干的脈絡,向樹的四周擴散,樹很快就枯萎了。

有一只鸚鵡一直住在這棵大樹的樹洞中,對大樹產生了深深的感情。盡管能夠體會到大樹枯萎下去,它還是不肯離開。這只生性仁義、心懷感激的鸚鵡,甚至不吃不喝,不言不語,靜靜地呆在樹上,一動不動,身體也同大樹一樣逐漸衰弱下去,好像要同它的家共存亡。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了這里,看到了這只品行高貴、個性偉大的鸚鵡,此時,它渾身已經瘦弱不堪,全身上下有氣無力,只有鋒利的雙爪緊緊抓住樹干。盡管有氣息的生命在危難時刻,都有這種執著的精神,但能夠把苦樂置之度外,還十分少見。于是,我走上前去,問道︰「鸚鵡呀!禽鳥中的優秀者,你為什麼不離開這棵正在枯萎的樹呢?」

見到有人在問它,這只皮包骨頭的鳥中翹楚已經無力睜開眼楮,仍然點頭施禮,然後,緩慢地說道︰「這里是我的家,是我成長的地方,我不能夠離他而去!」

我又問︰「這棵干枯的樹,既沒有樹葉,也沒有果實,已經不可能作為鳥兒的庇護所。況且,樹林這麼大,為什麼一定要固守在這里?在這個廣闊的樹林里,樹洞被稠葉覆蓋的樹木那麼多,一顆茁壯成長而又足夠你在上面往來嬉戲的大樹實在不難找到,這棵樹的樹液即將耗盡,已經繁榮不再,執著者啊,趕快依照自己的判斷力,放棄這棵靠不住的大樹吧!」

這只意志堅定的鸚鵡听了我的話,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用微弱的聲音說道︰「無論存在還是毀滅,都是天命確定的。但無論如何,我是在這棵樹上誕生的,在這里,我獲得了優良的品德。在這里,我度過了難忘的幼年時期。是這棵樹,保護了我,讓我免受敵人的襲擊。我以這棵樹為師,以仁慈為我的不倦追求,以平淡的心看待一切,以堅韌為自己的動力。在我的感覺中,沒有什麼比這棵樹能夠讓我感動和佩服了。現在他正處于危難時機,需要關愛與友誼,我為什麼要拋棄它呢?」

沒有什麼能夠比這樸實的話更讓我感動了,什麼叫文化?就是把樸實的感情表達出來,造物主可以創造文化,人類可以創造文化,任何可以表達語言的生命,都同樣能夠創造文化!

此時,我深深意識到,文化就是感情的表述。對于鸚鵡的表現,我心存感激。是它讓我認識到,生態系統是造物者多麼殘酷無情的設計啊!這是一個懶惰的體系,我必須利用其他生命的力量,尤其是人類,來彌補我所設計的不足。這就是我要想方設法保存人類的原因!同時,我還要利用自己的法力,彌補造物的缺陷。很快,在鸚鵡倒下之前,我利用渾身的力量,來拯救這棵奄奄一息的樹木。不久,大樹上布滿了甘露,枯萎的樹葉重新枝繁葉茂,果實累累,因為鸚鵡的忠誠,大樹恢復了原來的魅力。鸚鵡也開始進食了

講完故事後,女媧分析道,忠誠是德的範疇。德包括忠誠、善良、友愛。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一個方面,沒有德可以有道,但這個沒有德的道是邪門歪道。邪門歪道不是正道,也不是我所提倡的道,是能夠把人類帶入毀滅的道。沒有德的道可能在短時間內讓人類進步更快,但此時人類所創造的就不是財富,而是罪惡。人類由于在智商方面僅次于造物主,在自然能力方面,比任何生命的自然生存能力都低下,人類比任何生命都應該重視德。這不是說教,不是可有可無的事,而是人類的必然選擇,必由之路。

任何生命都可以無德,那是他們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生存能力,最關鍵的一點,它們都不貪婪。而人類由于能力底下而貪婪,必須有德!

有道的德可能讓人類發展很緩慢,但卻使人類發展很穩健,很持久,很有價值,生命也很有意義。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是為了創造,也不是為了財富,更不是為了征服,只是在時間與空間這個坐標中的一個匆匆的過客,短時間,肯有一點痕跡,在無窮無盡的時空中,都是毫無意義的一個閃現。如同掛在樹上的花朵,被秋風掃過,都會變成泥土。不要說飛黃騰達的個別人,就是造物主,包括我,都會被大家忘記。人生的價值就是追求快樂,成為幸福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幸福的奴隸。從這個意義來講,德其實是讓人愉悅的手段,是讓人獲得長久幸福的一個道。

忠誠包括信、智。忠誠不是傻,不是無能,不而是對一種機會的感激,包括周圍的環境,可愛的小生命,自己的親人,朋友等各種社會關系。在茫茫人海中,在芸芸眾生中,在互不相識的眾生中,單個的個體,由于緣分,大家能夠相聚在,除了感激,還能夠如何表達?這是生命的機緣,這是感激不盡的世界,除了忠誠,就對不起這個世界。忠誠是一種智慧,是人類輕松自如生活的一種狀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能夠節約多少社會成本?相互忠誠,都可以在無憂無慮中,沒身心疲憊的擔憂,沒有防人之心的顧慮,沒有被玩弄的提心吊膽,生活豈不是更加美好?

人類之所以不喜歡忠誠,與不喜歡正法是一個道理。因為小聰明在短時間可以獲得想象中地好處,一旦社會形成不忠誠的風氣,每個人都生活得很累,每個人也會很苦悶。這種好處只是暫時的、局部的、是在其他生命犧牲的基礎上的。小聰明並不能夠增加社會財富,也無法創造價值,是一種搶劫行為。是生命之間的內耗,是相互之間的蹂躪與踐踏。

當每個人都意識到,不忠誠給誰有帶不來絲毫的好處的時候,人類可能已經繞了很大的彎路,社會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個簡單的道,人類剛開始為什麼不去執著呢?為什麼要去付出不必要的精力呢?因此,忠誠與其說是一種智慧,倒不如說是人類無奈的選擇。是自我**的拋棄,德中的道。

善良包含仁、禮、慈惠、中正、恭遜、寬弘、溫直,是一種生活狀態。這種狀態,控制了自己的沖動,拋棄了惡言、惡語、惡行,是生命在愛河中浸泡,發酵,拋棄了暴戾之氣,讓人擺月兌生命中的野蠻、好斗、寸步不讓,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是追求長遠幸福與美好的方式。是人類的自我覺醒、覺悟,是生命的主動選擇,也是生命的境界。

人可以不選擇善良,可以把惡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惡的氛圍下,人類在內心的折磨下,如同在霧霾天氣下生存,身心受到傷害,在侵害別人內心世界的同時,也在傷害自己。身心疲憊,看不到美好,看不到希望,只能夠心力交瘁,既無法感受人生的目標,意義,快樂,也無力掙月兌,心中充滿著仇恨。自然界提供的美好環境,慷慨奉獻,自己看不到,感受不到,人類社會的真善美體現不出來,讓外界以為這個種類,是社會的污染源,是垃圾,無論奔跑的、飛行的,游動的,潛入的,都唯恐避之不及。這樣的族群,生存還有什麼價值?

人類作為完全依托自然的元素生存的生命,對這個世界獲得的太多,而付出的很少。人類借助宇宙的能量,讓自己飛黃騰達,生命中有許多值得感動的事情,有許多值得感激的元素,想起來就會讓人淒然淚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些都會促成善的觀念,善的理念,善的行動,善的回饋,滋養著善,讓善一往無前。

感動,是人類的動力,來自于內心世界,能夠產生沖動,作出善行,把內心中最美好的一面體現出來,讓自己禮待眾生,仁義行事,寬厚仁慈,溫柔善良

惡是人類的墮落,是自我毀滅,也是嚴重的內耗,是自我進步的阻力。是人性中最無恥的力量發揮了最無用的作用,是個人利益、集團利益凌駕于人類共同利益的結果。是一種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丑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人類不能夠因為惡人沒有受到懲治而向往惡,不能夠因為惡人得到短期利益而羨慕惡。因為選擇惡,必定傳播惡,在讓更多的人受害的同時,也會傷及自己,傷及他人,傷及無辜的人。最後,大家只好從頭再來,棄惡揚善。惡,很難長久,很難一直持續下去。惡行,會造成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如果你不相信報應,世界還有因果。善有善果,惡有惡果,這是一種必然的聯系。

選擇善是對自然、宇宙、眾生的感激,是對向往未來、主動進取的表現,是生命綜合各種利弊得失的結果,也是一種智慧。選擇善,是人類之祖失樂園以後,能夠在這個世界存活下來的理由、原因,是人類走向光明的道。在這個道中,人類得到了眾生無微不至的幫助,人類之祖利用自己的智慧,從渀生做起,一步步成長起來。試想,如果沒有選擇善,這個種族能否在地球上生存下來,還是個未知數。

友愛包含孝、梯、智。生命權是至高無上的權利,需要愛才能夠讓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愛是生命的酵母,是生命進取的表現,是自信心、能力、包容的綜合反映。愛是力量,是能力,是自信,是進取,是回饋,是明證,是善的行動,是仁的具體化,是為了善果而布下的因。人類因為愛而偉大,因為愛而陽光,因為愛而燦爛,因為愛而精神煥發,朝氣蓬勃。愛是人類的階梯,是食糧,是黑暗中的光明,是指路明燈。因為有愛,人類才去思考為什麼活下去,而不至于渾渾噩噩,晨昏顛倒,因為愛采取積極行動,而不至于無所事事,白白浪費美好的光陰。

友愛反映了人的進取心、向往、追求,只要有愛,人就不會害怕逆境,就能夠從逆境中走出去,而不被逆境擊垮。只要有愛,就會在順境中越走越好,能夠尋找到成就事業的道。只要有愛,生活就不會孤獨,心靈就不會陰暗,就會大刀闊斧地行善。只要有愛,就會淨化內心的齷齪。

動物都已經甘願接受命運的安排與擺布,其抗爭,只是為了生存,為了活命,為了溫飽,只有人類,不願接受命運的安排。眾生的要求這麼低,這麼值得珍惜,作為有愛心的人類,為什麼不能夠獻出愛心,甚至平常心,別去傷害他們,別去搶奪它們的空間,別去損壞它們生存的環境,給他們活下去的機會?它們的存在,是整個生命鏈、食物鏈、生命相互依存的需要,是人類走向美好的條件。每個生命,都包含不盡的智慧,人類不能夠通過渀生,學會了它們的外在智慧,過河拆橋,就對它們進行傷害。要知道,渀生。只是知道眾生的外在,動物內部所蘊含的智慧,就如同人類豐富的內心世界,永遠都有值得揣摩的地方。

久居芝蘭之室,不覺其香;久居鮑魚之肆,不覺其臭。人類不能夠把傷害習以為常,不能夠把只為自己當成聰明。整個世界需要大智慧,需要包容一切的智慧,需要從人類根本利益出發的智慧,否則,人類自己也很難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錯綜復雜的世界,只有愛心才能夠找到人類的根本之道。

與愛對立的是仇恨。仇恨讓人目光短淺,自私自利,鼠目寸光,殘忍無道。仇恨是人類的自殺行為,如同瘟疫一樣,到處傳播傷害的理由、自殺的好處、殘暴的原因,冤冤相報的合規,讓人類惶惶不安地生活,讓自己的追求目標混亂,讓生命的質量下降,讓人類異化,最終,人類徹底回歸動物的獸性、野蠻性、貪婪性,讓人喪失自己的人格。

人有犯賤的毛病,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當顛沛流離、食不果月復的時候,思念平穩。當生活平穩的時候,卻喜歡沒事找事,當天下太平的時候,又無端滋事,把平靜的生活打破,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當身體健康的時候,徹夜折騰,知道把身體摧殘。然後,再去向往美好,這不是折騰,而是犯賤,是對自己自然能力、自然生存能力底下的反映,是對自己曾經寵物地位的回味,是對人類歷程中長時間窩窩囊囊狀態的再現,是人類自然狀態的情不自禁的反應。而且是畸形的、扭曲的生活狀態,是人類誤入歧途的表現。

不殺生是尊重生命的秩序,尊重造物主的安排,是符合正法的體現。愛,就是在追求自己美好的同時,給別的生追求美好的機會。生命的權力是最高的權力,一旦生命消失,任何機會都會失去。

總的來說,善是獲得道的狀態,忠誠是等待道的機會,愛是獲得道的途徑。這樣德可以得道,可以護道,可以養道,何以擴充道,德與道互為因果,相互提供機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人類到地球最新章節 | 人類到地球全文閱讀 | 人類到地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