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發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實驗中時,在他的出租樓里,幾十個技術人員樂翻了天。這是什麼待遇呵,公司的老總孫先生說前一段時間,大家工作很辛苦,決定給大家安排一次菲律賓海島游。同時接受礦業集團其他老總們的接見,並和其他公司部門的人員開個見面會,也好方便以後大家一起工作。
這幾十個人誰享受過出國開會的待遇?誰享受過休假一般的海島游?以前的那些小老板們,不把他們一個人當倆個人用就不錯了。
雖然樂翻了天,但大家都是中年人,誰也沒有在表面上露出心情,只不過大家腳步更加輕盈,眼角上都是帶著笑意。
王強王經理反而很冷靜,一如他以前一樣。
他見過太多莊重地許諾,听過各種領導慷慨激昂的宣誓,他都一笑而過。事實證明,任何容易得到的收獲都是假的。
王強把孫總的話帶給手下們時,心里卻有了些想法。
沒有一個老板會為他們這樣的工作付一毛錢工資!
研究煤氣制氨制純堿制硝酸制硝酸銨制硫酸銨聯合生產工藝?我的神啊,在產煤區,這是可行的,可是在菲律賓這是多麼奇葩的設計。王強敢打賭,他現在打一個電話,兩個小時內,他要一百噸液氨毫無問題,二十四小時,一千噸也能送到。難道國際形勢會壞到這液氨都成了管控產品?
再說硫酸銨哪里有用原料級別的硫酸參與生產?國內哪家焦化廠不是用煙氣或尾氣月兌硫項目中的二氧化硫?
孫總思考了一會兒,堅決地否決了他的建議。
孫總說︰「王經理,我們從來都要以最大的惡意去考慮國外敵對勢力,一定要泛政治化,這是我們的傳統。啊,你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無論多麼奇怪的思路都是有原因的,我重申一遍,原料和各種費用你一定不要考慮,這是重點!」
說完孫總象是突然有事一樣匆匆忙忙地走了。
王強心里很糾結。如果煤資源很豐富很便宜,未嘗不可走這條路子。可菲律賓那地方不是這個樣子的,它本身都缺啊。還有,鐵觸媒,鋨鈀反應網/白金反應網之類的東西也不是便宜的。
隨後的幾天里,孫總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木焦油分離苯酚的工藝了,還要和苦味酸生產結合起來,竟然把它做為一個課題讓他們研究。
當時王強沒敢多說話,他不太懂,所以不敢裝懂。後來打電話問朋友,上網查資料,甚至親自去一些據稱能加工提純木焦油的廠家實地考察,最後得出兩個字的結論︰無聊!
苯酚,木焦油中確實有,可是都不到百分之一的含量!這意味著什麼?一噸合格的木焦油提出不到1公斤來,而且100噸木材蒸餾,才最多能有一噸木焦油!那要有海量的木材供應蒸餾,這太不可思議了。
該用液氨的,要用煤;該用煤焦油制苯酚的,要用木焦油!
倒不能說王強是多麼愛崗敬業,但好容易找到這樣一家待遇高,有強大實力背景的公司也是幸運。如果隨隨便便任由它們折騰,沒幾年完蛋了,他王強又要考慮何去何從了。想要安安穩穩退休真的好難。
反正這些天他們全是在做一些高能耗低產出的設計——甚至只是一個有待爭議的想法,只要能符合極少的設備就能產出,堅決不怕浪費的原則,毫無例外都能得到孫總的認可。
說實話,這一點正適合手下人的發揮。他們大多都有在極其簡陋,或是條件惡劣的小化工廠干過的經歷,當然他們被聘用時,孫總也看重過這一點。
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過大力興建一批小化肥小化工廠的風ch o,幾乎每個交通方便的縣城都有這樣一個小廠。一方面是為了國家建設,另一方面是為了戰備。每一個化肥化工廠都可以很容易地轉為生產軍事用途上,比如火藥,比如炸藥。可以負責任的說,沒有一個帝國主義國家能短時間內摧毀中國的軍工廠。當時這叫全國一盤棋。
改革開放後,這些高耗能低產出的小廠紛紛下馬,由國營轉為集體,進而到了個人的手里,催生出一批老板。
他們有的借用廠房轉行,有的繼續干下去。
在2000年,王強曾見過仍用五六十年代的設備生產化肥的廠子。
車間里的粉塵排放設備是按照六十年代生產能力設計的,產能卻在三班倒的管理下,達到了21世紀初的標準。整個車間粉塵彌漫,到處散發著刺鼻的銨味。工人們一人戴一個防塵面具卻仍能在那堅持工作。
陪同他檢修設備的一個技術人員,是那里的老工人了,他苦笑著說,全縣我們這兒工資最高,想來的,老板還不輕易招人。
王強手下的一個技術員,姓安,也恰好是安徽人,名叫得福。他具有多年一線工作的經驗。走南闖北,東北工作過,海南也干過,形形s s 的老板見過很多。他搞過酸洗行業,又懂一些鹽化工。
听到王強不經意的敘述。他幽幽地說,王經理,你見過酸洗車間沒有集酸設備,只用排風扇的嗎?見過那個車間連酸反應釜都沒有,直接把酸洗件放到稀硫酸池子里,還是人工控制池子的稀硫酸濃度嗎?
說完他像是自言自語一樣地說︰「太嚇人了,我只穿過車間,走了一趟,就好像怎麼都洗不掉身上的酸味,真的,當時我想,人要是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算了,不提那些了,我這次來是想問一下,公司什麼時候能和我們簽正式合同啊?我听說整個公司就您一個人簽了?」
「工資沒有正式和試用之分吧?各種待遇我有你們也有。」
「以前老板給開工資,我就干活,沒什麼正式合同一樣干,不行我就走人。」
他搖了搖頭,有點不好意思地接著說,「現在不一樣,我說我愛上這份工作了,您信嗎?可不是為什麼海島游。我在海南住了四年,那里人活得也沒意思,沒啥工業也沒支柱產業,怎麼炒做也炒不起來,物價貴工資低,破地方。為什麼鬧出旅游糾紛,還不是平常賺錢太少的原因?」
王強連忙把要跑題的話題搶回來︰
「知道知道,大家都一樣,我會把大家的反應匯報給孫總。按孫總的脾氣,你要相信,他一定會認真考慮。听說去菲律賓海島搞拓展活動時就能定下來。」
王強又好言說道︰「大家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哪能我一個人特立獨行?」
「真的啊?我們都這麼大歲數了,搞什麼拓展,白浪費錢。」
「這是集團的要求,我們總得听吧?好了,你回去多和同事們說,我們很有實力的。」
這個技術人員可是孫總眼里的人才,他使用曾在一家鄉鎮企業工作時用的土辦法,紙面上解決了王強設計的硫酸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尾氣里二氧化硫含量過高的問題。
在王強看來,這個土辦法匪夷所思,很新奇。沒有多年在一線上的技術人員想不出來。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
表面上這方法彌補了自己設計的工藝流程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高的缺點,同時回收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二氧化硫,但它耗費了十倍以上的工業用水,同時又加一項水污染。
安得福也笑著說,沒辦法,當時那個廠子周圍八成群眾反映空氣污染嚴重,老板花錢也罩不住。我當時想了這麼一個辦法應付過去了。我明白自己缺德,可是拿老板工資就要替老板做事——現在也不知道那條河怎麼樣了。我只能安慰自己說,幸好這個廠子產能低。
當設計方案匯總到孫總那里後,孫總拍案叫絕。他和王經理踫頭後,大力贊揚這一項技術改進,連連稱道,反復說人才都在一線。王經理看到孫總如此高興,本來強忍著不想說,但最後,他又不得不把實情說出。
孫總想了想說,你不要在意,在那個地方,水污染不是大事,一千噸水一萬噸水換一噸硫化物都合適,何況還如此純淨。
王強迅速在心里算了一下成本,更加加深了不對勁的感覺。
他不停地上網搜索集團總部在菲律賓的投資情況,甚至動用翻牆的冒險手法。結果表明,比他最好的預想還要好。菲律賓東達爾沃省對他們這次的投資計劃報以極高的熱情,差不多虛席以待了。
r 本有關方面還有酸溜溜地說中國正在四處掠奪資源的評論,這個他也搜出來了。
難道是政治方面的用意?
王強迅速下網,把他經常用來翻牆的光牒點燃銷毀。
他只是個打工者,就算當經理他也是。他只想好好生活下去,什麼政治,什麼內幕,他可以听,但絕不理會。給誰干不是干?只要有工作,能開出工資就行了。安安穩穩過一生才是正道。
上一章我錯誤的把一位台灣書友的名字寫成李斯特,以後糾正為林唯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