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夏也讓江銀荷送了些北京的特產給了宋家,她跟江銀荷說宋曉雅學習好,她以後總要去麻煩宋曉雅教自己功課。請使用訪問本站。江銀荷自己就是讀書少,听了這個還有什麼不同意的。馬上拿了幾盒果脯出來,送了過去。雲伯母推辭不過,後來送了又送了幾碗新包的餃子過來。
林國斌雖是南方人,不過卻是非常鐘情北方的面食,特別是什麼餃子和饅頭什麼的,隔三差五的總是想吃一次。這次見了宋家送過來的餃子,就對江銀荷說道︰「銀荷,咱們哪天也包頓餃子吃啊?」江銀荷論起做飯沒的說,可這面食卻是從來也沒做過。每次林國斌饞這口的時候,她都是想辦法求北方的同事給做些,然後自己送一些南方的吃食給他們。
這次听得林國斌又提起這茬,她又想這回找哪個北方的同事幫忙比較好了。哪知道林初夏卻在這時出聲了︰「媽媽,我這次去北京,楚女乃女乃教我不少做戧面饅頭、餃子、烙餅的方法,您看我們先做個試試,如果好的話以後您就不用老求人家了,說不好還能賣些出去呢。」
江銀荷听了,有些驚喜地看著林初夏︰「真的嗎?好做嗎?自己吃還行,如果賣的話夠嗆,如今每家也就那麼多斤糧票,要賣的話,自己就得省出口糧來,更吃不飽了。」林初夏听得她這樣一說也有些沮喪,自己千算計萬算計,卻是漏算了這個糧票的問題。
她情緒不高地對江銀荷說道︰「媽媽,您先買些面粉回來,我一點點地教您做,我看楚女乃女乃做過幾次,她也告訴我這些東西的要領了,只是沒有實際操作過。」江銀荷點點頭︰「你就告訴我怎麼做,其他的我來動手,想我做飯做得好,我就不相信這面食就做不好。」
林初夏卻是自己琢磨上了,怎樣才能解決這個糧票的問題。想了沒多會,突然腦子里靈光一閃,對哦,到時賣的時候也收糧票不就成了,真是笨死了!居然讓江銀荷一下子將她也帶到溝里去了。暫時不說這個,先讓江銀荷這做面食的本事學好了再說吧!江銀荷學習做饅頭的勁頭倒是十足,還專門去糧店買了十斤面粉,就為了做林初夏說的那個什麼戧面饅頭。
趁著沒開學,每日江銀荷下班後,林初夏就和她兩個開始琢磨怎麼做這個戧面饅頭。先是這面肥,這個時候沒有賣酵母的,都得自己做面肥。林初夏和江銀荷為了這面肥就做了兩天。先是將酒曲在水中泡散,加入面粉調成糊糊狀,放在溫暖處發酵。等面糊發酵起來了,再加入面粉攪拌,重復四五次後糊糊就會越來越粘稠,還會發出一種酸甜的香味。
將這面糊放到陰涼通風處晾面肥,必須是那種能上下通風的器具。為了找這種器具,江銀荷家里試了個遍,終于決定用那種豆包布,將面肥掛在空中,這樣上下都能通風。面糊一塊塊的分別用紗布掛到衣架子上,再在房里拉起一根繩子,將衣架子都掛在繩子上四五天陰干為止。將那些陰干的面糊塊用 面杖輕輕 碎,用油紙分別包好收藏備用。
終于到了能做饅頭的時候了,開始林初夏也不敢多做,只拿出一斤面粉,一兩面肥,是一比十的比例,還有五克的食用堿。先是將面肥放入盆內,放溫水溶化,倒入一半面粉和成面團發酵。待面團發起來,有蜂窩狀的時候,加入食用堿和剩下的一半面粉,再反復揉勻。這個是力氣活,林初夏那小身板是干不了的,只有江銀荷上了,後來林國斌見她們兩個都累了,也加入揉面團的活動中去了,有了他的加盟,這面團倒是很快就揉好了。
將揉好的面團搓成圓條,再揪成十個劑,這揪劑的本事林初夏可是得了曾玉的親傳,左手拿圓條,稍微露出來一些。右手微微握成拳捏著露出的部分向一使勁,很是干脆利落的就揪下一個劑來,仔細听還能听到清脆的「噗」的一聲來。江銀荷和林國斌張著嘴看林初夏手腳利落地揪劑,驚訝女兒這做饅頭的本事還真是厲害,而且揪下的劑非常齊整均勻。
林初夏讓江銀荷將那十個面劑搓揉光滑,做成饅頭坯子稍微餳上十分鐘就可以上鍋蒸了。先是將蒸鍋上火燒開水,在蒸屜上鋪上濕的豆包布,將饅頭坯子逐個碼進蒸屜。江銀荷見過人家蒸饅頭都是要將饅頭坯子隔得老遠,因為一蒸之下,饅頭會發成老大,如果排列過密就會導致沾到一起了。江銀荷提議,將饅頭坯子離得遠一些,省得等會沾到一起。
林初夏也同意了她的建議,將饅頭坯子少放了幾個進去,盡量離得遠一些。放好了饅頭坯子,就蓋上蓋用大火蒸上十多二十分鐘的樣子。三人齊齊坐著等這鍋饅頭出來,好不容易看時間到了,林國斌將蒸鍋從火上搬了下來,又燜了一會兒才打開鍋蓋。這一打開把三人都逗樂了,原來那饅頭坯子多大,蒸出來還是多大,那空蕩蕩的距離,提示著此次做戧面饅頭失敗。林初夏也知道這個羅馬不是一天蓋成的,到底是這麼長時間沒做,肯定有些地方還是生疏了,出了問題。可這也激發了江銀荷的斗志,一家三口又鼓搗了幾天,終于蒸出了筋道好吃的戧面饅頭。林國斌這個假北方人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饅頭,只覺得光嘴吃都好吃。
江銀荷將這些饅頭,分別送給了幾個北方的同事,沒想到效果奇好,吃完後每個人都高興地問這饅頭是在哪里買的,有家鄉的味道很是好吃。江銀荷笑著告訴他們這都是自己做的,幾人都不敢相信,因為這饅頭做起來非常費事,做好更不容易。幾個北方同事都鼓動江銀荷還做,他們以後就在江銀荷家里買這戧面饅頭好了。
有了第一批顧客,江銀荷又有些不淡定了,這饅頭定價多少合適。現在市的饅頭是兩分錢一個,可是那饅頭看著雖大,用手一捏就得小一半,用北方人的說法沒有嚼頭。
一家人為了定價開了一個會,商量來商量去的,最後由林初夏提議五分錢外加三兩糧票一個,因為自己家這饅頭確實是比市的饅頭瓷實多了,像南方人兩個人吃一個饅頭就飽了。這個提議得到了林國斌和江銀荷的支持,三人就將這個價決定了。
江銀荷將價格說給同事們听,他們都覺得不貴挺實惠的,每家每日定三個,一共是十家。也就是每日里要蒸三十個饅頭,每個饅頭去掉成本能掙兩分錢,一天下來就是六毛錢,一個月按三十天算,也就是能掙十八元錢。這可是比江銀荷半個月的工資還要多,一年下來那就是兩百多元。有了這個動力江銀荷每日里就如打了雞血一般,每日里晚上下班回家,就開始做饅頭,每日早上將做好的饅頭帶給要買的同事,樂此不疲的。
後來發展到南方的同事也要買,江銀荷不得不擴大生產,每日里從蒸三鍋饅頭到了每日里要蒸五鍋饅頭,到了周日三人加班加點地多蒸一些出來,這樣非周末的晚上能少干一些。
在這期間,林初夏開學了,每日里除了上課就是回家幫忙多做一些面肥。就連給楚曉雲和刑杰的信都是開學一周後才記起給他們寫了發了出去,當然得到了楚曉雲的嚴厲批評。
而周大松領著周紅橋和李曉峰也來了市,江銀荷為了給他們接風,做了滿滿一桌子的好菜,如今有了賣饅頭的錢,她也財大氣粗起來。周大松等人得了這樣高級別的接風,都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周大松拍胸脯保證有什麼要幫忙的找他就是了。
等林國斌將他們領到工地,又告訴他們每月工資十五元,每周還有一天休息時,他們更是覺得林國斌就如再生父母一般了。農村人要東西都有,可要現錢卻是很少有,可有些像煤油燈的燈油和洗衣洗澡的肥皂什麼的都是必須用錢去供銷社買的。
這一年能掙一百八十元對于鄉下來說還是很好的事,他們一年的糧食賣了也就這些錢,可這是一家子一年的辛勞才能掙來的。如今一人就可以掙那麼多錢,像周家出來兩個,就有兩個這樣多的收入,怎麼不讓周大松笑得合不攏嘴,干起活來更是來勁。
有了這賣饅頭的生意,林家的藕煤用量急劇增大,所以周大松幾人在有個沒有下雨的周末被林國斌請了來幫著做些藕煤,林初夏這才知道家里的藕煤都是怎樣做出來的。
林國斌先是買了散媒回來,又讓廠里的司機班開大貨車的司機幫忙從郊外運了些黃泥回來。這樣都準備好了以後,才去行政科借了篩子和做煤的模具回來,就開始做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