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按照長安風俗祭灶過小年。
各家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將長安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長安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摘自百度)
李家在潭州時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來到長安就改為臘月二十三。
今年李家是頭一次在長安過年,由李老實、李雲青主持祭灶,時間定在了下午。
慶王府往年都是何慶主持祭灶,今年長子何敬焱回來了,就成他的事了。
何敬焱接了李晶晶、孿生子進府。
「小的們給小王爺、公主、兩位小少爺請安。」四位門奴及八位親兵瞧到何敬焱一改往常的嚴肅,竟是滿臉笑容,都跟著笑起來。
這是李晶晶定親事之後頭一次來慶王府,明顯感覺到王府的下人瞧著的她的目光里更添了幾分敬畏。
何慶、孔葉早就在主院的正廳等著,見到李晶晶均是喜不自禁迎了上來。
「晶娘見過慶伯伯、孔伯娘。」李晶晶今個特意穿著孔葉做的衣裙。
孿生子跟著鞠躬行禮。
何慶、孔葉一連說了幾個好,請著姐弟三人坐下吃茶吃果子。
孿生子如同哼哈二將一左一右的坐在了李晶晶的身旁。
這時慶王府的三位管家、正副典軍進來,跟姐弟三人行過禮,便說要請何敬焱去王府的主廚房主持祭灶。
大管家叫劉合,生得又矮又胖,像個圓圓的皮球,官職從四品上王府長史,大小事情都管著,在府里的地位僅次于主子。
二管家叫趙社本,中等個子長臉,官職從四品下王府司馬,主管府里的衣食住行。
三管家叫何照,瘦高個方臉,官職跟趙社本一樣,主管府里外邊的事物。
王府典軍鄭高,官職正五品上,身材高大魁梧,長臉生著一雙細長的象眼,不苟言笑,主管王府內外安全,手下有親兵五百。
王府副典軍焦大力,身材不高不矮,體型精瘦,容貌普通,官職從五品上,協助鄭高管理親兵。
五人當中劉合年齡最長,已有五十二歲,比慶王夫妻都大,也是十幾年前何冬親自安排幫著慶王夫妻管家的人。
李晶晶曾在慶王府住了一個月,自是認得這五人,疑惑祭灶的事怎麼都來參加。
何敬焱目光掃過五人,落在劉合身上,特意道︰「這是我未過門的妻子護國公主。你們以後要像敬著我一樣敬著她!」
劉合早就知道三十二條的事,心里暗覺李家人厲害,這未過門的李晶晶更是瞧著表面無害其實是根本不能惹的主。
這樣自是好,她能幫著何敬焱一起撐起慶王、焱王府,讓那些曾經恥笑過慶王府的人都氣死。
他恭敬的道︰「是。」
另外四人自是點頭服從命令,跟著劉合向李晶晶行了跪禮。
李晶晶起身菀爾,道︰「你們是王府的老人,在王府辛苦操持了十幾年,都快起來,以後見了我莫再行此大禮,讓我心里過意不去。」
五人得了李晶晶的肯定,起身後對她更加恭敬。
「晶娘,你與兩個弟弟在此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陪你。」何敬焱在五人震驚的目光之中出了大廳。
「好。」李晶晶又羞又高興,何敬焱這般看重她自是好事,只是傳出去會不會讓世人覺得他太懼內了。她自是在意何敬焱的名聲。
一個胖胖的管事婆子進來稟報,道︰「王爺、王妃,魯地老家的鄉親听說小王爺未過門的妻子護國公主來了,想進來磕個頭。」
何慶覺得這事不大也不小,做不了主,要派奴僕去問何敬焱。
李晶晶開口道︰「焱哥哥正在主持祭灶,還是莫打擾他了。我听說伯伯、伯娘老家在魯地,這些鄉親可是你們老家的故人?」
孔葉有些緊張望向李晶晶,解釋道︰「是的。閨女,這個事是這樣的,魯地老家村子里的鄉親每年年前都來些人給俺們送年貨。往年他們已經返回老家,今年听說敬焱定了親事,就特別想見見你,特意多住了幾天。你看?」
李晶晶未曾听何敬焱說起此事,看著何慶的神色應該也不知道,想著應是孔葉的意思,便道︰「那就讓他們來吧。」
果然孔葉立刻嘴角勾起了笑容。
很快,管事婆子領了四個人進來。
為首的是個頭發胡子全白滿臉皺紋,腰板卻是挺得很直,看上去很精神的老頭。
接著是兩個穿著新衣戴著銀釵的中年婦人,容貌都是非常普通,瞧著皮膚不黑,看樣子在家里不做農活不用曬太陽。
最後是一個五、六歲穿著紅衣紅褲,右眼下面長著一顆綠豆大黑痣的小男孩,皮膚黑紅,大鼻子大嘴,因為心里害怕,眼楮瞅著地不敢看人。
老頭剛走進門幾步,離著大廳中央還有兩丈距離,瞧到了坐在孔葉下首的容貌美麗貴氣逼人的李晶晶,想著她爺爺臥虎先生的威名,立刻無比恭敬的跪下磕頭,操著魯地的口音有些局促的道︰「青州小滿鎮棗山村里正何三山見過護國公主。」
里正是一村之長,卻是沒有官職,連從九品都不是,可是一個村里有什麼事就得找里正。
兩個中年婦人跟著跪下磕頭,之前早就想好的話竟是說不出來了,又愧又急,兩張大圓臉都憋紅了。
何三山扭頭跟小男孩小聲道︰「豆豆,還不快跪下給公主磕頭。」
何豆豆撲通跪下咚咚咚磕頭。
何慶、孔葉起身走上前,李晶晶已搶在她們之前將老頭扶起來,柔聲道︰「老人家快請起。請問老人家今年高壽?」
何三山站起來不敢正視李晶晶,答道︰「小人今年八十一歲,過了年就八十二歲。」
李晶晶道︰「瞧著您身子硬朗,必是子孫非常孝順你,讓您的日子過得舒心。」
何三山听到李晶晶用的是「您」這個尊稱,又听她夸贊子孫孝順,不由得放松些,露出無齒的嘴,微笑道︰「公主說對了。小人共有三子二女,他們都很孝順。」
李晶晶又去扶起了兩位中年婦人,使眼色讓賀繼業扶起了何豆豆。
何慶右手攙扶著何三山,跟李晶晶道︰「閨女,這是俺的三伯。以前俺三伯與村里人幫著俺們瞞騙過開朝的軍隊,還給俺們吃食。俺們這才活了下來。」
何三山忙道︰「小人做的沒有那麼好,只是給開朝的軍隊錯指路,冬天給了慶王幾捧玉米面。」
李晶晶望著何三山的目光多了感激與敬意,鞠躬行禮道︰「晚輩晶晶見過三爺爺。」
何三山激動的搖手道︰「公主,您是金枝玉葉,小人只是個不入流的里正,這可使不得。」
李晶晶笑道︰「三爺爺,今個不講官職,只講輩份。」又給何三山介紹孿生子。
孿生子跟著一起向何三山行禮叫道︰「三爺爺。」
何三山笑呵可道︰「這就是臥虎先生的兩個小孫子,長得可真好。」
孔葉紅光滿面,麋鹿似的大眼楮瞧著李晶晶都是寵溺,拍拍她的小手,道︰「這兩位是俺三伯的小女兒與小兒媳。俺平素叫她們姐姐。」
李晶晶朝兩位中年婦人點頭笑道︰「晶娘見過兩位伯娘。」
孔葉指著豆豆道︰「這是俺三爺爺的最小的孫子,小名豆豆,過了年就六歲了。」
李晶晶從荷包里取出一個二兩的小金錠,放在豆豆手里,道︰「這是見面禮。」
她來時只帶了給何義何敬鑫、何敬淼的見面禮,不知道還有個老家的小孩子豆豆。
二兩小金錠就是二十兩銀子。對于棗山村的人家來說,是很大的一筆銀錢。
豆豆是頭一次來長安,在家里時被爹娘教導了好些天,到了王府不能亂收禮物。
他自是不敢收,想要還給李晶晶,一緊張金錠就從手里掉在地毯上面。
豆豆娘嚇得叫道︰「豆豆!」
李晶晶把金錠揀起來,仍是放在害怕的快要哭出來的豆豆手里,模模他的包子頭,柔聲道︰「豆豆,我的一點小心意。你收下帶回去買紙筆好好讀書。」
何慶笑道︰「收下無妨。」
何三山不想給慶王家丟了面子,讓李晶晶瞧不起,見慶王同意了,方開口道︰「豆豆,你的手松,快讓你娘給你收著公主給你的見面禮。」
李晶晶問道︰「豆豆,你是不是會爬樹?」
豆豆抬起頭來驚詫的道︰「你怎麼知道的?」
李晶晶眨眨眼楮,接著問道︰「你還會掏鳥蛋?」
豆豆更加驚訝,點頭道︰「對啊。」來長安之前還因為掏鳥蛋差點從樹上掉下來,當時可把他嚇壞了。
李晶晶把孿生子拉到跟前,笑道︰「我這兩個弟弟在潭州時偷偷學會爬樹,到了長安被長輩拘著不能爬樹了。」
李雲飛眼楮射出精光,道︰「豆豆,走,咱們三個去後面院子比爬樹去。」
慶王府有幾棵幾百年的石榴樹,不高但是也能爬著玩,還有十幾棵近百年的玉蘭樹,這樹高就是樹桿細,每次只能爬一人。
賀繼業激動的搓著小手,興奮的道︰「我好久沒爬樹了。」
李晶晶立刻道︰「爬樹把衣服掛破了。不許爬。」
孿生子立刻蔫了。
豆豆熱情的道︰「我帶了好幾身厚布衣服,你們穿我的衣服爬。」
李晶晶這才允了。
三個小家伙蹦蹦跳跳由下人帶著去爬樹了。
何慶請著何三山、兩個姐姐坐下說話,三人見李晶晶平易近人沒有端著架子,便坐了下來。
李晶晶听著何慶夫妻與三人的對話才知道,棗山村的人都姓何,可是何慶的爺爺女乃女乃不是棗山村人,而是是小滿鎮人。
何三山跟何慶沒有半點親戚關系。
原來當年何冬起義,開朝軍隊將何慶生父在小滿鎮的親戚都殺光了。
何慶的爺爺女乃女乃及生父生母帶著何慶逃到了棗山村的山里避難,這樣才跟棗山村的村民熟識。
後來何冬登基,何家為了感激棗山村的村民,免了百年的稅,還給每家賜了二百兩銀錢。
棗山村的人只認得何慶夫妻,何三山做為里正,每年都帶著村里的土特產來長安給何慶拜早年,感激朝廷免了全村的稅。
何慶夫妻不會讓何三山空手回去,給他帶些長安的特產,還會讓三位管家給棗山村的村民解決一些困難。
數年前慶王府幫著棗山村辦起了學堂,今年已有村里的少年考上了秀才、舉人得了功名。
如今棗山村是周邊百里最富裕的村子,外村女嫁進來、外村男娶棗山女都是很榮耀的事。
何三山恭敬的道︰「公主,這次來的還有小人的小兒子、小女婿,小人怕他們驚了您的駕,就沒讓他們進來跟您磕頭。」
李晶晶深覺何三山懂理,對棗山村村民影響更好了些。
棗山村的村民相比起秦家在潭州本家強太多了。這樣的老鄉親每年走動是好的。
孔葉趁熱打鐵,問道︰「閨女,三伯伯患有風濕,一到陰雨下雪天疼痛難忍,你能幫著給他瞧瞧嗎?」
何三山事先沒有得了孔葉的口信說李晶晶給他瞧病,忙搖手道︰「這怎麼使得,公主怎麼能給小人瞧病。」
「怎麼就使不得。我以前在潭州時,就常給曲家村的村民贈藥治病。」李晶晶走過去要給何三山把脈。
何慶跟三人道︰「閨女是大藥師,她的藥術特別高明,醫術也是好的。俺親眼瞧到她救活好幾個人。」
孔葉自豪的道︰「俺們夫妻的腳氣還是閨女給治好的呢。」
何三山听了覺得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就站起來把左手伸了出來,感激道︰「小人勞煩公主了。」
「您老坐下。」李晶晶請著何三山坐下保持自然狀態,給他把了脈之後,又問了十幾個問題,夸贊道︰「您老患了三十幾年的風濕,腰板還能挺得這麼直,真是有毅力。」
孔葉關切的問道︰「閨女,可有藥治好三伯伯的病?」
吃水不忘打井人,何況當年何三山曾經庇護過何慶一家幾口子,幫著他們在深山里活了下來。
孔葉這麼做,李晶晶理解。
「有的。用獸骨藥酒搓就能治好。以前在潭州此酒治好三十幾個患者的風濕病。」李晶晶當即就派了李歡回李府取獸骨藥酒。
何三山非常感激。何大姐、豆豆娘再次給李晶晶磕頭道謝,被她攔住了。
何敬焱主持祭灶儀式結束返回,棗山村的三人連忙起身行禮。
孔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敬焱,你三爺爺、兩位伯娘一直想見見閨女。正好閨女來了,我就讓他們見了。我還讓閨女給你三爺爺瞧了風濕病。」
何敬焱自是知道老娘想顯擺準長兒媳的心思,反正以後成親了府里對外的人際交往也是都交給李晶晶,她早一天知道棗山村的村民也好,道︰「無妨。」
何三山對何敬焱敬畏的程度不亞于對當今皇帝,壯著膽子道︰「小王爺真是定了門極好的親事。」
何敬焱眼楮精亮笑著點頭,請了何三山坐下,跟李晶晶道︰「晶娘,我帶你去見我弟弟妹妹。」
棗山村的三人等著何敬焱、李晶晶走後,這才放開聲音說話。
魯地人說話嗓音大,棗山村的人都是恨不得站在山上喊一嗓子,隔座山都能听到的主。
何三山激動的道︰「護國公主可真是跟天上的仙女一樣。王爺、王妃可真是有福了。」
豆豆娘高聲道︰「俺說小王爺怎麼這麼多年都未定親事,原來一直在等著護國公主。」
「俺們可不是沒見過貴女的,前幾次來王府見到的十幾個都遠不如護國公主。」何大姐特意比劃著金錠的大小,道︰「護國公主給俺佷子豆豆的見面禮就是一大砣金子。」
她說的是皇室的公主、郡主及劉麗清、胡冰嵐、胡冰月、歐陽秀。
那時幾位公主、郡主幫著母族家的嫡女牽線,希望劉麗清、胡冰嵐、胡冰月、歐陽秀能嫁給何敬焱,就帶著她們到了慶王府。
這些皇室女、貴女別說棗山村的人,就連何慶、孔葉都沒放在眼里。
何慶、孔葉哈哈笑著,只是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李晶晶見了何敬鑫、何敬淼會不會瞧不起何家。
------題外話------
本文在月票榜名次上下伏動,很快就要掉榜了。我看著心里著急。
親們,把手里的票票都投給本文。謝!
推薦我的完結文軍醫重生貴女寶瞳,女主是軍醫,情節非常緊湊,值得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