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人詫異不解的目光中,楊柯繼續說道︰「就是這條河,它是條活水河,現在是汛期,它的水位是四米多深,不到五米的樣子,而張隊長說過,就算是在枯水季節,它的深度仍然會有三米多,周圍會有很多的山水注入這條河,它的水,仍然是活的。所以啊,這條河里,以前的幾十年,流走的不是水,是錢啊!」
听到楊柯這樣說,其他幾人都聚精會神的听了起來,張老頭尤甚,連手中的烤魚都不吃了,靜靜的等著楊柯說下文。真如同楊柯所說的流走的是錢的話,那得流走多少錢?想象著河面上漂浮著一張張花花綠綠的鈔票,張老頭就全身哆嗦,這可真是個大事,關系著錢的問題,總能特別吸引人的注意力。
「活水,養魚最好!活水里養出來的魚,不僅長得快,而且肉質好,比池塘里養出來的魚好吃多了,絕對不愁賣。」
「只要我們在下頭用竹子將河流隔起來,輔以漁網、過濾網的話,水能流走,仍然是活水,魚卻是跑不出去的。當然,為了防止損壞,可以多隔幾道,這樣,上頭的壞了,下面的還能繼續攔著。」
「等把小河隔起來之後,買上幾千尾魚苗甚至更多,就能在這條河里實現活水養魚,只要半年的時間,這些魚就能長大,變成錢了。」
「等這些魚長大能賣錢的時候,就得考慮往外運的問題,這個時候就不能再用挑的了,那太費事了,加上水,一個壯年勞力一趟最多只能挑出去十條魚,不可取。這麼大批魚,必須用車往外拉!到這個時候,路沒修好的話,就阻礙大家伙兒賺錢了,不修路,誰都不會答應。」
楊柯說話的時候,張老頭一直在听著、想著,等楊柯說道這里,他突然用蒲扇拍在大腿上,「對啊,養魚啊,咱們這條河養魚最好了!養出了魚就能修路了,然後……」張老頭在眾目睽睽之下沒能然後個所以然出來,雙眼盯著滿天繁星,眼神充滿了希望,幻想著然後會怎麼樣。
幾人等了好久,張老頭在眾人希冀的目光中對楊柯說道︰「娃子,你繼續說,然後會怎麼樣?」
楊柯笑著說道︰「養活水魚當然是最合適的了,都不用飼料,時不時的扔點雜草在河里,或者是將家畜的糞便倒進去,就是最天然的魚食,基本上除了派人守一守,防止別人偷魚之外,什麼都不用管,省心省事。」
「把話題轉回來,等到魚長大了再修路,就晚了。所以,這些事情都得有個通盤的計劃,怎麼去發動村民?什麼時候買魚苗開始放養?怎麼跟鄉政府打報告要錢修路?這些,都會有個先後順序,一定要捋清楚。」
張老頭再次將楊柯的話打斷︰「等等等等,你不是說政府不會管修路的事嗎?怎麼又能要錢了?」
「當然能要到錢!政府不會管這條路,不會下功夫在這條注定不會有多少人受益的泥土路上是肯定的。但若是張家村自發修路的話,打報告上去,上面必然會批下一筆款子來,雖然不多,但幾萬十多萬意思一下總是有的。因為不管怎麼樣,只要張家村這邊行動起來,下定決心要修這條路的話,政府只需要象征性的投入一小筆錢,其他什麼都不用操心,就能換回幾十公里的鄉村馬路。對領導們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政績,換做誰來,都會批下來的,他們找不到不批的理由!但是,政府看不到你們的行動和決心,就不會管這個事情。」
听到這里,包括張老頭在內的幾人都開始點頭。
「當然,辦這些事情的先後順序要捋順。首先就是要發動鄉親們,大家集資購買魚苗,等將魚苗放下水之後,就得告訴他們修路的重要性。能將多余的糧食很輕松的運出去賣,換回現錢來,能將家畜很輕松的運出去,等將來魚長大了,同樣能很輕松的運出去,將來孩子們要娶媳婦,沒條通車的路,肯定不行的。這些,都是修路的理由,必須得修,不然不只是孩子娶不到媳婦,這些魚也白養了。」
「當然,很可能大家會在集資買魚苗之前就會提出這個問題,不過我想,解釋清楚了的話,鄉親們肯定會答應的,更別說還有政府會撥款的誘惑在後頭呢。」
「退一步來說,如果在之前大家因為沒看到撥款,死活不答應的話,也能換種方式操作。可以先向上面打申請,就說買了幾萬條魚苗,已經放養在河里了,即將產出效益,需要修路,只要上面一批下款子來,連集資都不用了,用這些錢來買魚苗,可以買很多。然後再來動員大家修路,就簡單了。畢竟,只是修一條泥土馬路,只需要勞力,將路基路面擂實就行,買魚苗剩下的錢,可以給大家伙兒發工資,這樣一來,就沒人會不願意修路了。」
「當然,在打申請之前要和鄉親們統一好口徑,上面會派人考察,讓鄉親們配合,做出誓死要修路的樣子,務必要讓考察的干部看到你們修路的決心。」
張隊長有些疑慮,「那……要是鎮上的干部來考察,看不到魚苗怎麼辦?」
「這不是最重要的,隨便找個理由就搪塞過去了,他們要看到的是你們修路的決心。只要能確定你們是真想修這條路的話,就算明知道沒有魚苗,鎮上也會批這批款子的。當然,能提前發動大家集資購買魚苗是最好的。」
「最好是能先買魚苗,買個幾千尾魚苗,報告上要夸大十倍,數量越大,批下來的修路款就能多一點。當然,措辭要注意,是在鎮領導的帶領下弄出來的。只要申請寫得好,能往領導們臉上貼金,再加上鄉親們有決心修路的話,這錢,批下來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听到楊柯這樣說,似乎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算計在了里面,大家就笑了起來,不約而同的都露出了那種很奸詐的笑容,仿佛鄉政府和一眾村民都已經掉進大家挖的坑里上不來了似的。
張老頭笑得最開心,露出幾顆殘留的牙齒,臉上的皺紋仿佛都蕩開了。
李小麗那邊的烤魚已經熟了不少,小家伙們圍在灶邊上,大口大口歡快的啃著,完全不知道這邊正有幾個不良分子在算計著他們爹媽。
「泥土路,到時候用拖拉機或者三輪車往外運的話,會不會把魚顛死?」張隊長不放心的問道。
「修路養魚這些我是外行,你應該比我清楚的,不過我想,在框里多裝些河水,這樣的話,就算路面顛簸起來,水里也不會產生很大的動靜。況且,活水里養出來的魚,應該沒那麼嬌貴,不容易死的。實在不行的話,就裝置氧氣,往外運的時候,走到一半,停下來輸氧,等這些魚喘過氣來再走。當然,這些只是初略的建議,我是不懂養魚的,具體的方案,還得你們運輸的時候多模索幾次。」
「不過,這些東西不難,在模索的同時,還可以選擇平整馬路嘛,每隔一段時間就將路面平整一下,只要不下雨,保證不太顛簸就行了。」
「等魚運到鎮上的時候啊,可以在那邊租間店鋪,專門用來賣魚,現在鎮上的店鋪很多都是空的,很好租到手。等到賣幾次之後,活水魚的名氣就打出去了,就更不愁銷路了,大家都會來這里買。就算是比那些池塘里養的魚賣得貴一點,人家同樣會選擇買這里的魚,能吃魚的人就不會在乎這點小錢。」
听到這里,張老頭和張隊長忍不住兩眼放光。團委的幾個小年輕也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听楊柯幫張家村規劃的這個藍圖,比李小麗的烤魚還香。
「所以啊,說一千道一萬,這條路才是根本,必須得修起來。可以想象,等這條路修起來之後,張家村的人,馬上就會變成實打實的地主。糧食能成車的拉出去賣,家畜也能裝車拉出去賣,還有活水魚,你們就等著收錢吧。」說到這里,楊柯心中暗自笑了起來,他想起了第一次忽悠趙邀坑他老爹的情景,似乎效果還不錯。第二次是和楊正和在書房里,他說的招商引資的解決方案,雖然還沒發表出來,但想來父親能從中受益不小。而這次,受益的將是整個張家村的人。
其實,他們真的只需要一條泥土馬路就能打個翻身仗。
「有錢之後啊,村子里的孩子娶媳婦就不用愁了,這條路的用處還多著呢,能從外面運進來紅磚,給孩子們建新房吧?將來村里萬一要是有誰有個病痛之類的,開著車突突突的就能很快的送去醫院……」
楊柯說完,大家就是一陣沉默,都在心里幻想著張家村會因為這條路而發生的變化。楊柯心中暗笑不已,變化肯定會有,這些人也肯定會從中受益,但絕不會在短期內就會有多明顯,畢竟,致富這些事情,都是需要靠長期積累經驗的。如果路修得不好,擂得不實,坑坑窪窪的,到時候前面幾批運出去的魚,起碼得顛死個七七八八。張家村的人,必然會在付出一定代價之後,才會竭盡全力去修整這條馬路。但這條路修好之後,三五年間,張家村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毋庸置疑的。
經濟發展的路上,往往只需要一個足夠刺激人心的誘餌。只要給出的這個誘餌足夠香,張家村的人就一定會自發組織起來修建這條馬路。甚至就是鎮里面不給撥款,他們看到了發財的希望的時候,同樣會行動起來。
因為擔心張隊長和張老頭听不明白,楊柯說得很慢,很多話語都重復了好幾遍,尤其是將道路修好之後村民們能拉出去賣的東西重復得格外多。畢竟,要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這條路修好之後能產生的實際效益,這才是重點。
沉默半晌之後,張軍問道︰「那,楊組長,你能等咱們把路修好了再來建學校不?建磚房的!」
這個年代的紅磚房,在農村是很令人羨慕的,似乎住在里面,人的心情都能舒暢不少。
「可以啊,只是這樣一來,你們就得抓緊了。」
「這沒問題啊,別看咱們張家村人少,嫁出去的閨女可不少,到時候只要修路能開工資,就算少點也沒關系,能拉來不少人呢。」張軍信誓旦旦的說道︰「明天我就去叫他們來咱們這里商量這個事情,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幫我解說,將這個事情落實下來。還有啊,那個什麼報告,怕還得你們幫忙才行,咱們村的人,都沒多少文化,書理最高的就是我,還是以前在部隊里學了一點知識,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張隊長,這些事情啊,我們可以在背後幫你出出主意,甚至可以幫你寫好申請書,但我們畢竟是團委的人,管不到這一攤子上來,不能出面的。況且,發動鄉親們的事情,我們是外人,說的話在鄉親們耳朵里,可信度不高。所以,我們能幫的只有這麼多了,等下讓小葉幫忙寫份申請,你拿去抄一遍,這樣可以不?」楊柯笑著對張軍道。
听到楊柯點名讓自己幫忙寫申請,葉祥華就有些激動。畢竟,不管是誰,能為鄉民們辦點實事,都會很樂意的,寫個申請又不是什麼麻煩事。
「可以可以,已經幫了大忙了。」張軍忙不迭點頭道好,隨即扭頭對張老頭說道︰「爹啊,你說,人家楊組長這腦子咋長的,一來就能想出這麼好的注意,咱們在這幾十年了,就沒想到養活水魚這上面去。每年就知道從河里撈魚,咋就從沒想過要自己養呢?」
楊柯笑笑,這些事情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了,張隊長等人是從小就生活在這里的,對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但正是因為太熟悉了,才想不到這些,從潛意識里就不想去改變身邊的環境,尤其是那條有感情的小河。而他,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事情的,自然一目了然。
張老頭老臉上也樂開了花,顯然,他對楊柯提出來的這個誘餌還是很看好的,畢竟,村民們自發修路的話,需要的就是這麼個誘餌而已。听得兒子的話,張老頭笑眯眯的點頭道︰「城里的娃子,腦子就是好使。」
楊柯輕輕咬著烤魚,轉頭看了正忙活的李小麗一眼,別說,這小丫頭手藝還真不錯,就一點菜油和豆瓣醬做調料,烤出來的魚還挺香的。
幾人閑聊之中,時間逐漸轉向深夜,夜空中繁星點點,看上去環宇清澈,特別漂亮。孩子們一個個吃飽了,拍著肚皮滿足的跑回家去。李小麗將最後一批魚烤熟,正準備坐過來听呢,張老頭突然發瘋似的大笑起來,看上去有些老懷寬慰的樣子,對兒子吩咐道︰「去,將桌子抬出來,取酒來,今天咱們跟楊組長好好喝喝。小英,你去看看廚房里,還有什麼菜能烤的,取出來讓李丫頭繼續烤,小丫頭手藝不錯,錯過今天,以後可沒得吃了,嘿嘿嘿……」
于是,小英嫂又從廚房取出些絲瓜和冬瓜來,為人民服務了老半天的李小麗只得又委委屈屈的坐在露天灶前,拿起油刷子繼續忙活起來。忙里偷閑中,抽空啃一口烤魚。
張老頭滿滿的給楊柯倒了一碗酒,「剛剛你有些話我沒听得太明白,你重新說說看,咱們到底應該怎麼弄。用你的話說,咱們再給捋捋,好好把這個事情給捋順了。」
張家村不通公路這個事情堵在張老頭心口已經幾十年了,如今听楊柯一說,看到了修路的希望,自然是最為開心的。轉頭吩咐兒子道︰「把我的二胡也拿出來,今天晚上給楊組長唱兩曲兒。」
楊柯喝著酒,吃著花生和烤魚,還有李小麗時不時送過來的烤絲瓜和冬瓜,又慢慢的說了起來。
到後來,楊柯都不清楚到底說了些什麼,張老頭到底有沒有听明白他也不清楚,因為他被老頭和張軍等人灌下去整整三大碗,耳邊隱約傳來張老頭淒厲的二胡聲,還有幾句有些走調的京劇唱腔,好像是「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听我言……」還夾雜著幾句亂七八糟的「清心茶,解憂酒,冷冷似清秋,一醉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