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集
她是世界和平使者。
第二百集
480、她追求世界和平
海倫是一個世界和平的追求者。在她的一生中,有一半的精力是投入到盲人的福利和反對戰爭、追求世界和平的事業中。
海倫先後出版了《我的一生》、《我所居住的世界》、《石壁之歌》等書後,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因而受到社會的如潮如評。作為盲女,她終于躋身于上流社會。雖然這個過程中,她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海倫盡管已步入社會中上層,生活已有保障,名聲越來越好,但她並沒有忘記那些仍然生活在最底層的盲人和窮人。
她通過數次的穿越美中各地,進行演講,了解到還有千千萬萬的盲人,他們在痛苦中掙扎,在黑暗中掙扎,得不到社會的重視,得不到人們的援助。他們的生活十分悲慘。
海倫決定通過自己的筆,為他們呼吁;通過自己的卓有成效的活動,為他們呼吁。
從大學三年級開始,海倫便開始投入到這一偉大的事業中。
波士頓的康培爾先生,他組織了一個名叫「波士頓婦女工商聯盟」的社會團體。該團體以增進盲人福利為宗旨,為盲人的福利事業鼓與呼。也很快就成立了。
接著,他們成立了一個實驗所,專門教育人做些手工藝之類的工作。他們還在波士頓開設了一家專賣店,推銷盲人的產品。不久,馬薩諸塞州等地也設立了好幾家同樣的商店。
海倫決心讓盲人走出困境。
她認為,眼下盲人要解決的困難有兩個,一是如何讓盲人學技術學手藝,然後自食其力;一是如何提高盲人的教育水平。
她認為,應當把世界各地的幾種盲文點字方案統一一下,搞出一個通用的新方案來。
這親不是異想天開。
26歲時,海倫由州長推薦,出任了馬薩諸塞州的盲人教育委員會委員。
美國明星報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海倫.克勒就盲人問題,提起新聞輿論界的重視,希望他們大力宣傳盲人事業。
27歲那年,海倫走進了明星報社。
明星報總編輯尼爾遜先生接待了她。
海倫說︰「您能否在貴扳開闢一定的版面,來討論一下盲童的問題?」
尼爾遜說︰「不行。本報版面有限
海倫並不就此退卻。她反復向總編輯尼爾遜先生闡明這一事情的意義。她軟磨硬,弄得尼爾遜先生實在說服不了她。這時候,尼爾遜先生答應道︰
「那就先試試吧!」
大功告成。
海倫很快寫出了幾個真實的例子,以說明兒童的盲眼與父母的性病有關,她呼吁社會各界注意這個問題。
紐約一位著名醫學博士提出,「預防孩童失明有新的方法」。他進一步指明說,「盲人約有三分之二是因為出生時眼楮受到病菌感染而失明的
所謂「病菌感染」,指的就是因為這些盲人的父母做了不光彩的事,而染上了不可公布的性病。
在當時,醫生、報紙對此都避而不提。
這位博士指出︰「嬰兒一出生就應該做眼楮的消毒,這一點應寫在法律上,要有明文規定,有法可依
他還希望媒介大力宣傳如何預防兒童感染這種病菌。
海倫的文章很受報社頭頭器重,尼爾遜總編將其刊登在明星扳第一版。
立即引起社會的廣泛反響。
《仕女雜志》也刊登了類似文章。
海倫又陸續寫了不少文章,都在美國的的報刊上發表。
《盲人世界》、《盲人雜志》也在這種氣候下順利辦了起來。
海倫還在《教育百科字典》上發表關于盲人問題的論文。
海倫成了一個大忙人。
稿約不斷,她常常工作到夜半。她還要經常去出席各種會議或演講。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訓練,她學會了當眾說話。但仍然十分吃力。
莎莉文老師帶她新澤西州做過一次實驗性的演說。
之後,她常常外出演講。
她首先是將手指放在老師的嘴唇上,向台下人說明她可以經由老師的嘴唇的動作知道她在說些什麼。
然後她就開始回答听眾們提出的新問題。
她常常是現身說法,以自身為例子,說明只要有信心,有恆心,有毅力,人類的潛能往往就能達到充分的發揮。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她的演講技巧也在逐步提高。
33歲那年,她決定︰前往華盛頓去演講。
在華盛頓,她親自參加了葳爾遜總統就職典禮。她「觀看」了雄壯的閱兵式。
海倫在華盛頓演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社會反響強烈。一時間,海倫名聲大振,各方飛來邀請函,請她去演講。她變得更忙了。
《海倫.凱勒》一書第93頁這樣描述她們當時的情景︰
她們除經常奔走于華盛頓和紐約兩地外,還到得克薩斯和路易斯安那等地演講。
有一次,她們坐火車到路易斯安那州去,正值洪水剛過不久,鐵路仍有不少路段被洪水淹沒。她們坐的火車要從水中駛過,洪水沖打著車廂,忽然傳來「踫!」一聲巨響,乘客們紛紛探頭外望,原來有一截粗大的浮木撞在車廂上。水面上漂著許多牛啊、馬啊的尸體,令人觸目驚心。她們搭乘的那列火車的火車頭,竟然拖了一株連根拔起的樹木走了好長一段路。
邀請她們去演講的有城市里的學校、婦女團體,也有農村或礦區的組織,有時也到工業集中的都市去對勞工團體演講。
如此深入各個階層後,海倫對人生又有一番不同的認識,而且覺悟到自己過去的想法失之天真。
以往她常常想,雖然自己又盲又聾,可是仍然可以獲得相當幸福的生活,可見天下無難事,只要肯認真去做,所謂的命運是奈何不了有決心有毅力的人士的。
可是她忘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她之所以能克服許多困難都得力于別人的幫助。與千萬其他的盲童相比,她得天獨厚,是命運的寵兒,她出生在一個有錢的家庭里,有疼愛她的父母親,然後又得到有獻身精神的莎莉文老師的高明的教育,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所以她才能幸運地接受了高等教育。
可是一開始她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
現在,她深刻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地達到自己的理想,環境的影響仍然很大。在看過工業區、礦區中那些貧苦的勞工後,她尤其深刻地體會到環境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壓力。
她的這種想法逐漸變成一種很深的信仰,不過她並不因此感到悲觀,只是更加強了她認為人類應該抱持希望,不斷地奮斗,至于那些處于順境的人更是有義務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1914年1月,海倫首次有機會橫越美國大陸作演講旅行,最令她高興的是母親能夠與她同行,給她不少方便。母親喜歡旅行,而她終于有機會讓她一覽東起大西洋濱、西迄太平洋岸的美國大陸風光。
演講旅行的第一站是從加拿大的渥太華開始,然後是俄亥俄州。途中曾一度轉往倫敦,再回到密歇根州,隨後是明尼蘇達、愛荷華,如此一路向中西部行進。
她們最後到達加利福尼亞,她母親特別喜歡加州,尤其愛上了舊金山的海濱,經常在黃昏時徜徉于沙灘上。
她和母親曾搭汽船出海,她母親還是個天生的詩人,她以吟詩般的口吻向海倫描述落日余暉下的金門橋。
她無限感慨地對海倫說︰「看了如此宜人的景色後,我過去的悲哀、不快都有一掃而空了
從1924年開始,海倫的演講旅行日益繁忙,而莎莉文老師常常生病,不能隨行。
她們自從得到卡耐基先生那筆捐款後,生活較穩定,于是海倫又聘請了一位女秘書,幫助她工作這位女秘書湯姆遜,因為她沒結婚,所以人們稱她為湯姆小姐。
1914年10月,海倫從事第二次橫越大陸的演講旅行,這一次旅行就是由湯姆遜小姐陪同。
秘書的工作委實不輕松,從演講的接洽、訂約,乃至修改日程,收拾善後等等各類事情,不論巨細皆由秘書一手包辦。這些事情有時相當煩人,幸好湯姆遜小姐非常能干,做事利落,處理任何事情皆井井有條,行有余力還能照顧海倫的生活起居、整理內務。
從此湯姆遜小姐一直在海倫身邊工作,陪伴她四十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