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愚笨之處在于他老是搞不清狀況,太後活著的時候,趙王還小,蕭黨也沒有現在這般勢力龐大。請使用訪問本站。皇上又是罕見寬厚,對于權力**也不如太祖和太宗那樣痴迷,若太子以儲君的名義,拉攏大臣,打好班底,把自己的太子黨盡量做大,到時候就是皇上忌憚他了,也拿他無可奈何。
成功案例參照葉邑辰。葉邑辰通過一次次的勝利,積攢起空前的威望,也將大楚過半的軍權牢牢抓在手里。正統皇帝鎮日夜不能寐,卻拿他毫無辦法。
軍制改革,三大營改為十二團營,正統不想用葉邑辰,可是不用都不行——換了別人誰也沒有那個威望,除了王爺誰也壓不服那些驕兵悍將。
如今軍中泰辦將領都出自葉邑辰門下,正統甚至懷疑葉邑辰只要振臂一呼,這些大老粗就敢跟著葉邑辰打進紫禁城來。
越是這樣,正統越不敢輕易動他,只能一再示好加恩,連王爺一個續娶的小媳婦都封了安國夫人的尊號。
若是太子有了這般勢力,到時候正統想不讓他當太子都不成。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自己軍權政權一把抓,唐高祖是不想叫他當皇帝,不想叫他當皇帝的下場就是自己提前下台。
今天也是,太子的表現和葉敏昭比較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正統皇帝正在暴怒的當口,太子還不趕緊起來逃跑,等著皇帝氣消了,再來解釋也就成了,結果太子當時嚇得傻在那里,眼看著皇帝的寶劍就要砍到他的身上了。
葉敏昭本來打定主意在一旁看熱鬧的,這時候也不由暗罵一聲晦氣。正統皇帝要是真砍死了太子,日後必定是要後悔滴,那時候葉敏昭也免不了落下埋怨。
葉敏昭當機立斷,立即沖上前去,一把抱住正統肥碩的身子,大聲喊道︰「小受大走,大哥你還不快跑!」小受大走的意思就是,老子要打你的時候,輕的你就受著,要是太重了,甚至危及生命就趕緊跑吧。
因為老子要是一頓暴打把你打死了,你固然得了孝子的美名,你老子打死了你卻要背負不義之名。所以這時的禮教認為,小受大走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
太子听見葉敏昭的提醒,這才反應過來,慌慌張張地爬起來往外跑,只想著過些日子等皇帝氣消了,再進宮來給皇上解釋清楚。
等太子逃出了乾清宮,葉敏昭也就放開了皇帝。跪下請罪︰「兒臣剛才慌亂之中沖撞了父皇,還請父皇降罪!」
正統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他就是再生氣也不會真的就想殺了太子,他頹然地將寶劍扔在地上,疲憊地道︰「你這般為兄長著想,不欲陷朕于不義,如此懂事,朕怎麼會怪你!」
葉敏昭這才起身,扶著正統在龍床上躺好。又聞言勸慰道︰「父皇您消消氣,為了這點子事情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的!」遲疑了一下,他還是為太子說了句話︰「大哥雖然有時也會犯糊涂,想來還不至于這樣故意詛咒父皇!」
「這個逆子!真是越來越不知所謂了!」正統想起葉敏昭辦出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無不令他失望。他培養這個太子也花費了不少心血,沒成想太子卻越長越大越成了一顆歪脖樹,正統只覺得無比失望。
葉敏昭勸慰了半天,正統總算消了點氣,他對太子失望極了,就問葉敏昭︰「昭兒,若是有一日你的兩位哥哥之一當上了皇帝,你會如何?」
葉敏昭心中一跳,皇帝問的是「你的兩位哥哥之一」而不是「太子」,這就說明他心中廢太子的心思又開始活動了。
葉敏昭用最誠摯的語氣說道︰「將來不管是哪個哥哥做了皇帝,我都會盡心輔佐于他,努力成就一代賢王!」
正統連連點頭。總算三個兒子中有一個沒有野心的,這他也就放心了。
陳嘉听得在心里月復誹,這話打死他他都不信。不過他信不信不要緊,只要正統相信就行了。
正統的病本來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結果叫太子氣了一頓,又多纏綿病榻幾天,正統皇帝一旦大好了,就立刻頒下聖旨,將太子狠狠罵了一頓,最後勒令太子閉門讀書,沒有皇命不得出府半步。
這是變相把太子監禁了。
這道聖旨一出,朝堂之中就是一片大嘩。本來之前因為皇帝壓下了蕭宗昌關于官員升遷調動的奏本,大家以為皇上心意變了,又開始傾向于太子了,原本已經靠向蕭黨的官員便又開始和不著痕跡地拉開和蕭黨的距離了,哪知道皇上一道聖旨又把太子給監禁起來了。
皇上,您能不能給個明確點的態度啊!朝中無數騎牆的官員欲哭無淚了!
延慶郡王的外書房里,延慶郡王葉楓仁和兒子葉敏淳對面而坐,旁邊還站著一個眉頭深鎖的延慶王妃。葉敏淳回來已經有段日子了,延慶王妃本來想著等他一回京,就去戶部尚書府里將親事定下來。哪里知道葉敏淳回來之後,卻是死活不肯答應。
戶部尚書是和蕭家穿一條褲子的,他卻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若是娶了戶部尚書的女兒,他成什麼了?
延慶郡王夫婦兩個只能輪番上陣說服葉敏淳。戶部尚書家里一拖再拖,人家已經很有怨言了。
延慶郡王臉色鐵青︰「如今太子已經被皇上禁足在家,被廢只在不遠的將來,你還在猶豫什麼?」
當初延慶郡王不問政事,只讓二兒子跟著太子辦差,想得就是葉敏淳又不是世子,他跟著太子混,萬一太子倒台了容易摘出來。哪里知道原來看著還算靠譜的太子,自從太後去世之後,在不靠譜的路上漸行漸遠,拉都拉不住了。
眼看著太子要完蛋了,延慶郡王不想讓兒子跟著他陪葬,也不想王府受到牽連,趁著趙王如今立足未穩,決定將寶壓在趙王身上。和戶部尚書的聯姻就是延慶郡王府的投名狀。
葉敏淳天資聰穎,又歷練多年,這些事情怎麼會不懂。可是他真有些過不了自己這個坎。「太子雖然不肖,可也提拔栽培兒子這麼多年。父親這些年一直教育兒子忠君愛國,從一而終!如今太子剛剛顯出頹勢,咱們就立刻拋棄他投入趙王的陣營,兒子實在是……」
延慶郡王被兒子頂得一愣一愣的。這個兒子向來孝順听話,今天說出的話來又句句在理,延慶郡王雖然是父親,可一時也想不出理由駁斥他。
延慶王妃在這對父子中間充當潤滑油的角色,連忙勸說道︰「兒啊,娘知道你是個重情重義的,你要認定了一個主子一輩子跟著他這沒有錯,可你也得看看太子值不值得你跟著他。這些年你為他做了多少事兒,就說去年通州轉運糧草的那件事,他是正欽差,女真人打過來,他就拋下你一個人逃回京城了。這樣的主子,怎麼值得你跟著他一輩子?」
延慶王妃越說越激動︰「何況,你年紀也不小了,你看看和你差不多大的,哪家不是已經都抱上孫子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就听你父王的一句吧。那李尚書的孫女品貌皆是上乘的,就是比起安國夫人來,也不差什麼?那可是娘千挑萬選才給你選中的,你若是連她也看不上,娘可真的沒有辦法了!」
這番話說完,在場的三個人全楞了。延慶王妃也不由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是真急了,把心里話全都說出口了。
葉敏淳則是滿臉通紅,眼中有幾分懊悔,也有幾分失意。那個聰慧靈透的女子,他永遠地與她失諸交臂了。
延慶郡王狠狠瞪了王妃一眼︰「胡鬧,雖是近親,晉王妃也不是這樣議論的!」葉邑辰的脾氣延慶郡王清楚得很,看他對雨瀾的那份體貼關愛,比之前頭的王妃不知要好多少倍,連延慶郡王都看出來那是「真愛」呀「真愛」,這話要是傳進葉邑辰的耳朵里,他非給延慶郡王府記上一筆不可。
這個人,不但佔有欲極強,而且最是記仇!
延慶王妃也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請罪︰「王爺恕罪,臣妾一時失言了!」
王爺並沒有怪罪王妃的意思,只是轉向葉邑辰,直接給他下了最後通牒︰「你的婚事事關王府未來的興衰,由不得你不答應。況且自來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你插嘴的余地。和李家的婚事就這樣定下了。你若是再敢多言,休怪我不念父子情分,對你動用家法!」
葉敏淳低下頭,他也知道這樁婚事對于家族來說非常必要,可他就是非常抵觸,尤其得知了母親是按照雨瀾的標準相中了李家的姑娘,他就更是抵觸。
只是事到如今,他也反抗無能了。
第二日,延慶郡王就親自去李家提親,李尚書一口答應下來。兩家以極快的速度換了庚帖合了八字,將這門婚事定了下來。
葉敏淳和李家小姐定親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師。太子被拘在家中讀書思過,听了這個消息,連他也覺得自己日暮途窮,距離倒台不遠了。
晉親王府里的雨瀾也听說了表哥定親的消息。葉敏淳對她一直有那麼點意思,被這麼一個大帥哥惦記著,雨瀾心里暗爽之余,其實還是多少有點壓力的。如今她和葉邑辰過得蜜里調油,她就希望身邊的人個個都像自己一樣幸福。
所以她也衷心祝福葉敏淳和那位沒見過面的李小姐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祝福完了葉敏淳她又開始擔心雨馨。太子明顯就是要倒台的節奏,連人品過硬的敏淳表哥都拋棄了他。可他倒台不打緊,雨馨該怎麼辦?
這簡直就是一個無解的題目。
中秋節過完了,接近著就有一件大事——秋闈。
楊家可是有承祖和承宗兩個秀才憋著勁兒的要考舉人呢。
像楊家這種沒有爵位傳承的家族,要想保持幾代的興旺,就必須不斷有子弟從舉業上出來。指望著每一代都能出個老太爺那樣的天才,拜相入閣是不現實的,可是家族要想一直興旺發達,就必須代代都有子弟做官,別管官大官小,總不能斷了才成。
因此大老爺雖然越發的糊涂,可是臨近秋闈也不敢怠慢,一直拘著承宗在府里讀書。至于二老爺,承祖是他的長子,更是被他寄予厚望。雨瀾本來就想去看看三弟弟,結果楊家又送來喜訊︰五太太懷孕了。
五老爺房里沒有小妾通房,五太太膝下又只有一個成哥兒,前頭夭折了一個恩哥兒,五太太就把成哥兒看得眼珠子似的,五太太一直沒給五老爺納妾,其實心里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如今肚子里又懷了一個,想來她的日子就好過得多了。
雨瀾听了這個消息高興了好一陣子。這段時間楊家一件接著一件,不好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壓得她都透不過氣來了。現在總算有件喜事轉換一下心情了。
雨瀾心中高興,就叫管庫房的媽媽拿來單子,準備選些溫補的藥材親自給五太太送去,又選了幾樣禮物帶去送給承祖和承宗。然後雨瀾便坐上馬車去了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