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殤 第四十八章 兄弟相認

作者 ︰ 似風追雲

三日後,易成站在趙家門外,看著眼前百年老宅,易成心想,若非戰亂,自己的家也應該是這個樣子吧。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

對于過去的家,自己早已沒多少印象了,如今父母已經不再,弟弟妹妹也找都已經到了,他們各自也都有了不錯的生活,自己也可以稍微安些心了。

微嘆一聲,易成收起心思,走進趙家。

門子听說是蕭逸來訪,似是早已得了主人吩咐,也不通報,就帶著易成朝著客廳走去。

來到客廳,自有侍女奉上茶水,家人也忙去通知趙德源。

一盞茶功夫,趙德源即來到客廳,兩人寒暄幾句,易成就拿出一只玉盒,雙手交給趙德源,口中道︰「今日初來貴府,略備薄利,還請笑納。」

趙德源伸手接過,口中道謝,玉盒入手冰涼,竟是由上好的寒玉所制,以趙德源身份,自是識貨,這寒玉十分珍惜,一寸大小的也值千金,現在手中這玉盒有一尺來場,怕是需要數萬兩白銀之多。

玉盒尚且如此,盒中之物可想而知,趙德源心中一驚,揭開玉盒,但聞一陣清香飄出,只是吸了一口就覺一陣清香,神清氣爽,定眼看去,盒中乃是一株靈芝,看大小少說也有五六百年。

趙德源見此,就要將玉盒還回,口中直道︰「易少俠此物太過貴重,我絕不能收。」

易成所送之物的確不是凡品,乃是找天風商行專門購得一株七百年靈芝,其功效雖不及那日拍賣會那只千年人參,但也相差不遠,易成花光身上百萬積蓄,還是天風商行看在易成面子上才賣的。

但易成是真心感激趙德源,送出之物哪里有收回的道理。

易成對著趙德源道︰「趙大人,您收留天賜,十余年對其照顧有加,如今天賜長大成人,文武全才,皆是趙大人教導有方。父母早亡,我這做兄長的也未盡到任何責任,這小小靈芝只是略表謝意,怎及得趙家對我兄弟大恩之萬一,趙大人既是天賜父親,我也就換您一聲趙叔,此物我既已送出,豈有再收回之理?」

趙德源又推辭幾句,見易成堅決不肯收回,也是真心感謝,于是就收了下來,對著易成道︰「昨日我已將事情告訴了天賜,只說你叫易成,並未提你父親之事。他知道之後也是有些不知所措,經我一番開導,倒也平靜下來,現在也是急著想要見你。我剛剛已派人去叫他了,應該馬上就到。」

兩人正說話間,就听得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向門口處望去,只見趙天賜已經站在那里,雙目緊緊盯著易成,卻不知如何開口。

良久天賜才道︰「你真的是我大哥?」眼神中滿是忐忑。

易成微笑著道︰「是的,你難道不記得我跟你說過,你和我弟弟長得很像,你很快就能見到他了,現在覺得如何,我沒有騙你吧。」

趙天賜被易成笑意感染,氣氛看起來輕松不少,只听他喊道︰「大哥,你竟是我大哥,真是有些意外啊。大哥!」說完跑過來給易成一個熊抱。

兩人都是男子漢,雖心中有些激動,卻沒有落下淚來,易成也是緊緊抱著弟弟,重重的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小子,不錯,來來來,先坐下,我們兄弟好好聊聊。」說完拉著趙天賜坐在身邊。

趙德源見兩人相處融洽,也不打擾他們,道︰「你們兄弟慢慢聊,我還有事要去宮中,這幾日你就住在家里吧,和天賜多親近些。」

易成起身道︰「如此就打擾趙叔了。」

隨後趙德源就起身離開,去宮中議事。

易成與弟弟在此敘談往事,他將這些年來的所做說了,趙天賜也知道了哥哥的不易,對易成更是佩服。

卻說趙德源離家後來到皇宮,徑直去皇帝書房求見,立刻就有內監帶他進去。

來到御房中除了皇帝還有三人,一個就是大將軍周康,另一人易成也是見過的,正是易成那日沖撞的碩王爺。

第三人是一個老者,已是花甲之年,坐在那里半眯著眼楮似是在打盹,趙德源進來也只是眼楮微睜,看了一眼就又閉目養神了。

此人正是當朝左相關伊。

趙德源進來先給皇帝行了禮,又對著幾人打過招呼,就在那關伊下位坐著。

見趙德源到此,皇帝開口問道︰「如何,說說吧,你認為那易成是怎樣的人?」

趙德源見皇帝問話,即刻答道︰「啟稟陛下,那易成此刻正在家中與天賜敘舊,我觀其知書達理,為人謙恭,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今日表現與前幾日我與周將軍所見之事有些不同,毫無傲慢之色。只怕他之前表現只是為了遠離朝廷視線,故意表現出來的吧。」

皇帝聞言,也低頭沉思起來。

此時那碩王爺也對皇帝道︰「皇兄,我看右相所言有理,我仔細回想那日所見,那易成與天風商行掌櫃有說有笑,態度也是極好,只是我前去拉攏他,卻對我表現的不屑一顧,似乎並不想與我走進。現在想來應是我的身份使他有此表現。」

皇帝听了兩人之言,沉思片刻,對這幾人問道︰「根據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情報,你們認為該如何做?」

周康見皇上問幾人意見,當先道︰「陛下,那易成絕對有武王修為,我們行事定要謹慎,若稍有差池,怕是會惹下大禍。」

其他幾人听了心中更是凝重,只听那碩王爺道︰「哼,就是武王修為又如何,我就不信就他一人能有多大本事。此人危險極大,此時他雖說修為不弱,但畢竟年紀還輕,若此時不拔除這個危險,日後怕難以掌控!」說完他一臉狠戾之色,望向皇帝。

皇帝此時並不發表意見,只是眼光望向了兩位丞相。

趙德源見此,先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急不得,按照易成先前表現,他不是那種只知仇恨不計後果之人,此時他即在猶豫,我再從旁勸慰,定能讓他回心轉意,而且此時天賜與易成乃是親兄弟,天賜自幼隨古大師習武,深受影響,對陛下不會有二心,易成也要顧慮天賜的感受,所以我認為此時不宜用強,以我們此時的尖端武力,要留下一名武王,很難,不說能不能將其留下,我們所要承受的損失將會如何,這些我們不能不考慮。」

碩親王見趙德源如此說,他反駁道︰「右相,說句你不愛听的話,天賜雖是你的兒子,古大師的弟子,但是你不要忘了,他也是易成的親弟弟,易安國的親生兒子,若易成執意報仇,天賜到底幫誰還說不定呢,皇兄的安危豈能放在一個對齊國心懷怨恨之人手中。任何損失都不能與皇兄的安危相比。」

趙德源听了此話,心中也是有些怒意,口中冷冷道︰「王爺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連我兒天賜也要除去嗎?」

碩王爺此時也不退讓,道︰「為了皇兄安危,如發現任何人要對其不利,都要以絕後患。」

趙德源氣的渾身哆嗦,站起身來指著碩王爺道︰「你你」竟是說不出下文。

皇帝見他們越爭執越不像話,就道︰「好了,都別說了,天賜是我看著長大的,他是古大師唯一弟子,也是我大齊未來的希望,今日只是商議易成之事,左相,你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此時皇帝將話題遞給了那個昏昏欲睡的左相關伊。

只見左相委靡的眼楮緩緩睜開,閃過一絲精光,而後又恢復朦朧,開口道︰「陛下勵精圖治十余年,以仁義治理天下,如今天下安定,百姓皆念陛下仁義。楚國百萬將士死在我齊國大軍之下,他們又有多少遺孤?難道那些人就對陛下沒有恨意,對我大齊沒有恨意嗎?今日殺一個易成,明日若是再出來一個韓成、張成呢,我們殺得過來嗎?況且此前易成救助滄州數百萬災民,滄州百姓對其敬若神明,天下也都傳其俠名,我們此時殺他,師出無名,天下寒心,陛下三思!」

說完這些,似乎耗費了他極多的力氣,又是一副半睡半醒的狀態,在哪里打起盹來。

在場眾人听了也是暗暗點頭,心道︰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皇帝此時心中也有了打算,對著趙德源道︰「好好招待易成,有機會我也想見見這個不世的天才,如此年紀竟有這般修為,還是計略過人之輩。哎,可惜不能為我所用!」眼中滿是失望之色。

趙德源回到家中,對易成更是親熱,當晚即設宴款待,只有他們夫妻及天賜參加,足見未將易成當外人。

之後幾日易成都呆在趙府,與天賜說說往事,也切磋一下武藝。

趙天賜得古南心悉心教導,基礎功夫理論比易成這個一路自己模索的武王還要深厚,讓易成倒是從弟弟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而趙天賜獲益更是巨大,易成豪不藏私,將師傅傳于自己的那些感悟及自己這些年的心得也都交給天賜,讓他短時間內就有了極大提升,不再拘泥于先前所學,慢慢模索屬于自己的東西。

兩人就這麼相互切磋印證,七日時間轉眼即過,易成也沒忘記雲非煙的約定,這日清晨,出了趙府,獨自騎馬奔潛龍湖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道之殤最新章節 | 天道之殤全文閱讀 | 天道之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