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迷情 第61章 還有如此像我的

作者 ︰ 昆侖六月雪

第二天一早,四人就出發去八達嶺長城,七月初的北京氣溫也高了,當然比不上南方,盡管這里的白天比南方長,但還是不很高的氣溫,哪像南方這時可是驕陽似火!

譚奮強開著車,文如濤一路欣賞風景,路上旅游的班車可是很是多,但是他們往往都不是急于去長城,而是到路邊的一些什麼廠或店里逗留,這當然是導游人員帶去購物,這樣導游才能獲得更好的效益,誰知道導游帶去的地方,必定是導游定點的地方,可以吃回扣的,但還是許多游人為此大破錢財的。

這還別踫上黑心的導游,若是那樣的話,他們還可能改變原定的旅游線路,縮短線路或時間,擠出時間去自費的旅游項目,這樣又可以賺上一筆呢!

所以他們四人一路上沒有遇到堵車,如果晚一點話就很可能被堵住,特別是去長城的路更是容易堵車的。

到了水關長城後,四人就下來,不想再往前去了,本來文如濤想去買門票,但譚雪拉住了他,從口袋里掏出四張卡,分別遞給大家,稍事準備就登長城了。

一路攀登,文如濤慨嘆先人的偉大了,如此陡峭的山坡硬是砌上了城牆,有的地方坡度大約有七八十度,但依然砌得很是齊整,那可是石塊和磚呢,當年是如何搬上來的?又是用什麼辦法固定的?這一切都讓人對那時的人無法理解。

登上第三個烽火台時,盧雪就說要休息了,已經累得她夠嗆了,真是網上說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是笨蛋!」盧雪一個勁兒地這樣嘟噥著。

既然是休息,大家就拿出相機拍照了,這時的長城雖說人不是很多,但要真正拍張無別人進入鏡頭的照片還是很難的,所以隨意拍了幾張,四人都無興致了,繼續往上攀登吧!

由于譚奮強也累得夠嗆,所以文如濤和譚雪一邊一個攙著盧雪上,讓譚奮強自己跟在後面,這就是缺少鍛煉導致的。這樣他們又攀上了兩個烽火台,來到了看似最高點了,這里有一些小鋪子,在賣飾品和水之類的,這里的礦泉水一瓶沒名氣的都賣到五元,要是如農夫山泉等更是貴得離譜了,同時他們還幫人刻字留念,比如你買長城紀念品,他們會免費給你刻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到長城,並刻上登上的高度等,但紀念品的價格卻是比山下貴多了。

本來文如濤想為自己的那三個女孩各買什麼紀念品,但譚雪攔住,說到山下去買,同樣可以刻字,這里往往是那些初次來的人才會買,因為他們不知道山下也有這樣的服務,自然下山後再逛那些山下小店時才發現上當了。听譚雪這樣解釋,文如濤也就作罷了。

正在準備下山時,旁邊相隔十幾米的地方,三個年輕人攔住了一個中年人,讓那中年人交出相機,旁邊一些不明白情況的人還指責那三個年輕人,說光天化日之下盡然搶劫,制服住中年人後,年輕人中的一個就打開相機,翻看里面的相片,看到相片後就對不明情況的人解釋說︰「我們是在執行特殊任務,不信大家可以看看這相機里拍的是那些人,是風景還是他自己或親人,大家看看,免得大家誤會,掃了大家旅游的興致

一些人真的拿起相機看了看,發現竟是拍的幾個年輕人男女,而且就是旁邊的四人,這時第四個烽火台也同樣出現了這樣的場景。

文如濤和盧雪兩人好奇,也走前看了看照片,一看照片。盧雪一腳踹在中年人的上,說道︰「誰讓你拍我們的?你是什麼人?有什麼權利私自拍我們?」

中年人一個踉蹌,差點兒栽倒了,好在另外的兩個年輕人拉住,中年人說︰「是山下一個店里的人出錢讓我們做的,說是拍你們可以給我們一千元報酬

听到他這樣說,為頭的年輕人問道︰「他在哪個店里,快說,長得怎樣?」

中年人說了那人長得怎麼樣?在什麼店里,年輕人就迅速通知山下的人快到那店里去抓人。

他做完這些後,譚雪才笑眯眯地走過來,說道︰「劉帥哥,好久不見了,剛才我還納悶呢?才分開幾個月就不認識我了

「那能呢?我還記得你這古怪精靈的譚大小姐,想想以前,……噢!別說了,這是盧大嬸的兒子和女兒嗎?這是你哥?」年輕人說道。

「是的,呃,我還沒介紹呢,如濤、盧雪,這是你媽的手下劉建,也是以前我的搭檔譚雪介紹道。

「你好,認識你很高興,听說只有你才降伏這古怪精靈的丫頭,哈哈,兄弟,你可要為我報仇啊!以前我可是受盡了她的氣了,唔!惡人自有惡人磨劉建伸出手與如濤握手說笑道。♀

「嘿嘿!兄弟說笑了,現在她是我的未婚妻了如濤不管譚雪怎麼使眼色就是大大方方地說出來。

「哦!那恭喜兄弟了,你們是上去還是準備下山了?」劉建說道,同時他又對另外兩個年輕人說︰「把他押回去審一審,我隨後就來

听到劉建這樣吩咐,兩個年輕人就押著中年人先下山了。

「我看我們也下山吧,盧雪也累得可以了,怎麼樣?譚雪,你覺得要不要過那邊玩?」文如濤看到妹妹氣喘吁吁地就這樣提議道。

「好吧!讓那些家伙這樣一鬧,玩的興致也沒有了,就下山吧譚雪說道。

一行人就這樣下山了,下到第三個烽火台時,文如濤發現一對中老年夫婦和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女孩往上攀登,文如濤發現那女孩子非常像盧雪,如果不是盧雪就在身邊,絕對會認為她就是盧雪了。

「盧雪,譚雪,你們看下面那個女孩像誰?奮強,你也看看,會不會讓你弄錯?」文如濤看到後問道。

其余四人都隨他的問話,看下去,他們也發現了這女孩子怎麼如此像身邊的人,盧雪首先說︰「哥,怎麼回事?世上還有如此像我的人?怪了!不會是……」她差點說是她老爸在外另外生的了。

「呃!怎麼如此相像呢?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如此像的劉建也奇怪了。文如濤在其他人打量那女孩子時,發現她身旁的兩個中老年人似曾相識,好像在哪兒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他快速地轉動腦筋,同時想用第六感覺預測一下,但好像沒有用。

待大家都下到烽火台時,那女孩子也詫異了,盯著盧雪看了又看,最終她先發問了,「這位姐姐,貴姓,怎麼我們倆會如此相像?」一口香港口音問道。

「哦!我也奇怪啊!我免貴姓盧,那你貴姓盧雪听到她是香港口音也客氣地問道。

「哦!盧姐姐,我姓文,叫文如雨,你好,認識你真高興,這幾位是……」文如雨又問旁邊的文如濤等人是誰。

「噢!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哥,如濤盧雪手指著哥哥說道,接著又介紹了譚雪和譚奮強,而這時劉建早已躲到旁邊去觀察了,注意這里的所有人。

听到盧雪介紹她哥時,文如雨旁邊的人早就仔細打量他了,這時文如雨指著身邊介紹道︰「這是我父母,文麗萍、江如海

听到文如雨介紹她父母時,文如濤才想起去年丹霞山那對夫婦,仔細又看了看,說道︰「大叔、大嬸,真是何處不相逢啊,我們又見面了!」

江如海、文麗萍听到他這樣說,又重新仔細打量了一番,江如海笑呵呵地說道︰「是啊!人生何處不相逢,還不到一年呢?麗萍,你想起了嗎?在丹霞山爬那個台階時的小伙子

文麗萍看了看文如濤,想了想,說道︰「我想起來了,是就是你,那個好小伙子,怎麼你也來北京旅游了?我們怎麼這麼有緣啊?嗯!看來我們得照張相片紀念紀念,怎麼樣?可以嗎?」

「行啊!我們七個人先來照一張,請個人幫我們,嗯!就你來吧文如濤說完,就把自己的相機遞給在自己後面觀察的劉建。

照完後,文如雨又把她的相機交給劉建,讓他再照一張。

而後文如濤兄妹又應文如雨一家的邀請拍了一張,之後文如雨又與盧雪拍了一張,不過是每拍一次都要換不同相機拍兩下,來回拍了多張後才算完,最後文如雨和盧雪互相交換了聯系方式才戀戀不舍地分開。

他們繼續上攀,而文如濤等人則下山了,當他們上攀時,趁他們不注意,文如濤迅速搶拍了幾張他們攀長城的鏡頭以及他們的背影,因為他忽然想到了什麼,所以才從盧雪手里搶過相機這樣做。

譚雪看他這樣做就知道他一定有什麼新發現,同樣劉建也似乎明白他為什麼這樣做,倒是盧雪和譚奮強不明白他為什麼拍人家背影,但他們卻沒說什麼,只在一旁掩護他拍照,盡可能不讓游人知道。

回到山下,劉建的小分隊已經集中了,在那個店里等他們了。

他們一行人到了後,小分隊就押著三人進了車子,本來文如濤想看看是什麼人,但劉建說在這里不好,等回辦里會讓他們來看的,這時還要去那人在北京的住處搜查,所以只好作罷。

文如濤等人又逛了一下這里的特產店,買了些紀念品和禮物,都是準備給那幾個女孩和公司主要職員的,兩個女孩還去享受了一下格格和皇後的味道,讓這里專門從事這種娛樂的人抬著走了幾圈。當然這樣的場景要錄像了,反正自己帶了,自然拍攝啦!

看看已經十一點多了,所以就駕車走了,來到離長城較遠的地方,找了一家飯店吃了午飯,在店里稍事休息,大家又提議去十三陵看看,看十三陵本來想去長陵看的,但想到定陵才開挖了,所以改道去定陵了。

在定陵,他們沿著神道一直往前走,一路說說笑笑,因來路人和游人駐足觀看,他們反而成了別人的風景了,一些獨自旅游的年輕人很是羨慕他們,年紀大的又感到了他們充滿青春的活力。

說到定陵,有必要介紹一下,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後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北10公里的大峪山下,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座按計劃發掘的皇陵。明定陵建築精巧雄偉,為中國歷代皇陵之冠,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之瑰寶,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

陵園始建于萬歷十二年(1584年),萬歷十八年(1590年)落成,建築規模宏大,用材考究。明樓、寶城、陵門等主要建築歷經400余年至今保存完整。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開始發掘定陵,1957年打開地官,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了博物館,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定陵地下玄官,殿室分布仿皇官內廷「九重法宮」格局,由前、中、後、左、右五座石結構殿宇組成,其頂部均為條石拱券,斷面呈尖頂、兩弧相交的「鍋底券」形制。地下玄宮高大恢宏,五殿總面積達950平方米,其頂高最高處達9.5米。五座石殿共設七座石門,其中前、中、後三殿石門制作極其精致。三門之前均有隨牆式白石門樓。門券之內設對開門扇,門扇上雕刻鋪首餃環及乳狀門釘。門釘縱橫九九分布,用以顯示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為了讓門扇開啟自如,門扇被設計成門軸一端較厚,鋪首一端較薄。門軸下端也采用半球形狀。合理的構思設計,使重約4噸的門扇開啟十分省力。

定陵地宮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采用「前朝後寢」的制度。前殿沒有任何擺設,相當于宮前廣場,中殿相當于前朝(即宮殿的正殿),內有三個用漢白玉雕成的「寶座」,呈品字形排列,座前各有一座黃色琉璃「五供」,即香、燭、花,還有青花雲紋大瓷缸各一口,缸盛滿香油,專供長明燈使用。左右配殿無任何隨葬器物。後殿相當于寢殿,稱為「玄堂」,是地宮的主要部分,為放置棺槨之處所。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春光迷情最新章節 | 春光迷情全文閱讀 | 春光迷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