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帝之爭霸三國 第三章 長沙,張仲景

作者 ︰ 憶然曖你

看到寇氏終于是答應,寇封心中的懸著的一塊石頭也是放了下來,他緩緩地長舒了口氣,雖然他知道,寇氏劉氏若是不死這個結果可能對這群雄並起的亂世不會產生什麼變化,不過他卻是明白,他此刻只是一個兒子,一個應該孝順父母的兒子,他履行的,不過是一個兒子應盡的責任,至于改變那亂世什麼的,他倒是沒想太多,畢竟,那對于現在的他,太過于飄渺。

「封兒,不知道,你要為爹請的,是哪位大夫?你說南郡的大夫沒有能治好爹的病,既然如此,何處才有?」寇氏逐漸按下心中的那股暖流,問道,他還不知道,寇封要請什麼大夫來醫治他。

一旁的寇封听得這話,倒也是回過神來,向著寇氏彎了彎身,拱手道︰「這個大夫,這個神醫來頭可不小,恐怕是爹和娘得親自去一趟了。

寇氏抿了口茶,扭過頭來,像是對自己兒子口中的神醫有著不小的興趣,道︰「哦?那這位神醫是何人?若是能治好你娘,爹就算拼了這副老骨頭,也得去請一請!」

「這位神醫的名字,爹可能也听說過,他叫,張仲景!是如今的長沙郡太守。」寇封一字一頓道,自己的父親,不大可能听過這個張神醫的名字,因為,根據他的推算,現在已經是建安196年三月,而根據一些史料所記載,張仲景便是在推舉為孝廉以後踏入官場,于建安四年一月任職長沙太守,可在這信息流通不算很迅速的時代,寇氏不知道也是正常。

寇氏听了,看了看寇封,旋即臉上便是有著狐疑之s 閃現,心中奇怪,為什麼封兒會知道長沙有神醫,以封兒的年紀,怎麼可能會知道這些事情,難道?

一旁的寇封,則是拿起了桌上的被添熱的茶,向著寇氏遞去,眼光則是偷偷瞥到寇氏臉上的狐疑,心中大驚,自己一時說出的話實在太不符合自己的年齡,惹起了寇氏的懷疑,腦筋一轉,便拱手道︰「父親,這是封兒從鄧管家那里听來的,他的母親患了一種奇特的病癥,見了許多大夫,都醫治不了,後來,鄧管家听說長沙郡的孫堅北上,于是長沙郡新上任了一位太守,名叫張仲景,此人的醫術堪稱絕技,鄧管家便把母親移到長沙郡,請求張仲景醫治,令人驚奇的是,鄧管家母親的病,卻是在張仲景的醫治下,一r r 地變好了,到現在,原本不能下床走動的鄧管家母親,卻是已經能行走了,此等醫術,堪稱神醫呀!」言語間,滿是一絲絲的震動,那真誠的目光,倒是令得寇氏的懷疑,也是隨煙塵一般打消了去。

寇氏拿起茶,往嘴中抿了抿,便是淡淡道︰「既然如此,那數天後便啟程去長沙,反正在長沙,你舅舅也是湘南的縣令,到得那里,或許也能得些平靜,也好,南郡恐怕將來也不平靜了,就當是提前搬家吧。」

見到寇氏沒有深究其中,寇封也是暗暗輕輕松了口氣,畢竟,這事一旦被揭破,那他就很難解釋了,幸虧躲過去了,以後得謹言慎行些了,想到剛才,寇封心中也是有點後怕。

「那,父親的意思是,要把南郡的羅侯封地,便是不要了?這,難免太可惜了吧?」寇封試探道,他不知道寇氏會為何做出這個決定,歷史上的寇氏,可沒這番搬家啊。

「不要了,錢財再多,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這南郡的兵,可是來得越來越頻繁了,這十幾年,寇家也積聚了些財產,把封地賣給縣城,或許還能得個安定,長沙可遠比南郡穩定多了,況且,爹活的時候也不長了,將來這寇家,也是留給你的。」寇氏又是抿了一口茶,便是逐漸向著室外走去,悠悠道。

「爹……」寇封看著寇氏逐漸消失在門外的背影,心中也是有點無奈,他能想象到,寇氏心中的無奈,也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旭r 初升,遠方的太陽,泛起一抹魚肚白,那標志著新一天的太陽,便是緩緩升起,照耀著那有點衰老的古老庭院。

寇氏族院中的眾人,听得從族長口中所說的遷移,也是有點驚訝,但是驚訝過後,卻是緩緩地開始收拾行裝,一副收斂家財,遠行離開的樣子,令得周圍的縣城,也是有些訝異。

當附近縣城的人,听得是寇族的族長,要和其夫人遠行長沙的時候,心中的疑惑,也是猶如懸著的石頭一般放了下來,目光,緩緩轉向那傳承已有百年的羅侯封地。

幾天後,寇氏便是售賣了那羅侯封地以及把幾座古宅賣給了枝江的縣令,然後寇族一族兩百多人,連同數十隨從,乘上了前往長沙的舫船。

「爹,你把家宅和封地都賣了,那得來的錢財會不會不能用啊?」寇封看著身前的寇氏疑問道,三國歷史從小是劉封就是最為關注的事情,因為他家所傳的那些兵法史書和槍法什麼的,便都是從三國時候輾轉流傳下來的,即使不是真品也是那種由真品而來的拓本,其中有一本野史,便是記載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經濟狀況。

歷史上,由于東漢末年的政治極不穩定,皇權旁落,加之亂軍四起,大漢王朝的經濟體系,也是處于一種極端不穩定的狀態,曾經標志著光武中興的輝煌成果的五銖錢早已毫無用處,人們之間的交易,甚至州縣之間的交易,也用布匹谷物和白銀代替,後來又經過董卓鑄董卓無文小錢的鬧劇,終于是使到後漢王朝本已岌岌可危的經濟體系轟然崩塌,人們經此以後便只是采用谷物和布匹作為交易,金屬貨幣最後變得如同廢物一般。

「放心吧,那些封地和家宅,大多被我換成黃金了,剩下的一部分,便是換成了谷物和布匹,這些家財,足夠寇族使用三十年了。」寇氏撫了撫臉上的那截有些斑白的胡須,道。

「黃金現在還能使用?爹,這東西不是說沒有了麼?」寇封附耳向著寇氏,小聲道,東漢以來的黃金,比西漢的儲存量減少了一半還多,加之東漢末年戰亂頻繁,怎麼可能黃金還能用,這一下,通讀史書的劉封也是有點疑惑。

寇氏走進了舫船的船艙中,坐在了船艙中的木椅上,寇封便是附耳在旁,寇氏見到四周沒有別人,便是小聲說道︰「封兒啊,爹先要教你一件事,黃金這事千萬不要張揚,這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黃金可是大麻煩啊,你這麼聰明,該不會不知道吧?」

寇封沉思片刻,然後便是在寇氏的目光中,重重地點了下頭。他知道,盡管東漢的黃金所有量因為王莽掌權貨幣改制強行兌換大量黃金而下降許多,但不代表除了國家,市民之間就沒有黃金在流通,這其間,應該也是有著一些貓膩。

見到寇封謹慎點頭,心中一邊在感嘆寇封的聰明,一邊也是感到幸運,上天給了一個如此聰明的兒子自己,反正將來寇族也是自己的兒子寇封來繼承,而自己也不知道能活多久,眼中閃過一絲毅然,便是下了決心,在剩下的時間內,先要將寇封培養成下一代的寇族族長,那麼,萬一自己哪天兩腳一伸,以寇封的聰明才智,怎麼也能保得寇族安然存活。

見寇氏想得出神,寇封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手掌在寇氏那有些深邃的眼瞳前晃了晃,寇氏這才回過神來,向著寇封附耳道︰「封兒,以你的聰明才智,只要稍加培養,這下一代的寇族族長,恐怕是非你莫屬,不是想知道這黃金的事麼?爹慢慢給你道來。」

兩父子便是坐在船艙中一直從白天談到夜深,其間寇氏下令任何人不得打擾,連飯菜和和茶水,都是由寇封走出船艙喚來丫環奉上的,經過長時間的談話,寇封知道了許多從史書上沒有記載的秘辛,不過幸好,在交通不大發達的古代,從南郡到長沙,至少需要一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足夠寇封對這個紛亂的東漢末年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從寇氏的解釋中,寇封得知,原來自東漢漢明帝繼位時,黃金已經在市面上沒有流通了,但是民間還有少量的黃金流通,而後從益州南部和交州又有黃金流入,雖然市民之間已經不再用黃金進行交易,但黃金曾經在秦漢作為一種等價的交換物品,在市民之間的交易,仍然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s ,而有能力弄到黃金的人或者家族,來頭絕對不小。

「爹說,寇族于漢章帝中期賜封羅侯,獲封地,後從長沙羅侯封地遷出,遷到枝江,但仍保留羅侯之名及賜枝江東邊為其封地,那麼歷史上寇族自枝江遷于長沙便是真的了。」寇封在自己的艙房內沉思著。

寇封躺在床上,一邊在消化著寇氏所說的此時天下的一些狀況,一邊也在思考著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歷史上的劉封實在太悲哀,現在的劉封可不想自己像他那樣的結局。

r 起月落,寇封便是在舫船上度過了二十多天,長沙郡,也是逐漸地踏入其範圍內。

以上所引用資料,一些是從網上搜尋所得,一些摘自經過考證暫未知真假的野史,關于經濟的那部分,有些摘自《後漢書》,有些摘自《中國古代經濟史》,有些摘自關于漢代到三國的史書。

至于羅侯封地的由來已經很難追尋,也很難找到,憶然小小的聯想了一下,寇族的確有從南郡枝江遷到長沙羅縣的記錄,至于關于漢章帝的那段封羅侯的歷史,是憶然根據《後漢書》一些簡短的字句聯想出來的,真假難以保證,若是有關于這方面的資料的大大可以向憶然反映,憶然可以改進一下。

至于張仲景的文段,這位醫聖的確是替代孫堅之職于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6年上任長沙太守的,其實張仲景早在孫堅于公元190年北伐時便被劉表上奏表奏他為長沙太守,但由于張仲景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所以在公元188年被荊州牧劉表舉為孝廉之後,足足推了數年,最後在公元196年由朝廷指派上任長沙太守,後來因為東漢末年戰火紛亂,群雄並起,加之這位醫聖要撰寫《傷寒雜病論》,所以于公元205年離任,後由長沙大族韓玄繼任,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就是劉備奪荊州,與諸葛亮,張飛,趙雲逼平荊南四郡,韓玄被殺,黃忠被降,長沙郡便是歸于劉備手中。

另外,憶然跪求點擊和推薦!!!!!!!!各位大大如果覺得好的話就請扔張票子給憶然吧。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造帝之爭霸三國最新章節 | 造帝之爭霸三國全文閱讀 | 造帝之爭霸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