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220倉社青苗

作者 ︰ 君朝西

閣內靜謚,春日暖陽穿過東面八扇清漆楠欞的敞開窗戶,將坐在紫檀書案後的女子染上一層薄薄的金黃光芒,益顯雍容。如講義倉是賦稅之外又加稅,但臣設義倉之意,乃是教民貯糧以備水旱,朝廷為此立法,不是為官府謀利,實行久了以後,百姓必定樂于繳納。

「如講恐招盜賊,但盜賊多為偷搶價高之物,不在偷搶谷粟,今鄉村富室有貯栗數萬石的,不聞有劫掠之虞。且盜賊之起,本由貧困。若鄉設義倉,百姓有貯存谷栗,雖遇水旱災害,亦不愁饑餓之乏,則人人自愛而不犯法,這正是消除盜賊產生的根本。

「如講有常平倉足以賑濟,然朝廷設置常平倉,是平抑糧價之用︰遇豐年時,常平司比市價適當提高糴入,以免谷賤傷農;遇荒年季節,常平司則低價拋售積谷,以免谷貴傷民。如此,使百姓不受糧價過高過低之傷。而遇凶年常平倉發以賑糧,則違背建倉本意,兼且糧谷折輸等花費一應出自常平錢,而今財力積蓄並不豐厚,若再遇大災,則常平倉更加窘迫困乏。

「臣建言恢復慶歷年間義倉制,以上三等戶每年兩稅時加納義倉糧,遇災荒年則免繳。這些上三等戶均是地方富室,每二斗加繳一升不成負擔。臣概以估之,一中等州正稅每年收入十萬石,則義倉可得五千石,推而廣之,其利博矣。

「況乎,田地豪富之戶多為兼並之家,佔有田產為廣,則義倉收富戶之糧亦多;而中下等人家佔有田產往往很少,則義倉收他們的糧亦少。若遇水旱災年,兼並之家未必靠義倉糧賑濟,而中下之民則先受了義倉的好處。如此國家既抑了豪戶兼並田地,又以義倉糧制勻富周貧,降減貧富懸殊過甚而起的怨憎和隱患……」

名可秀看到「勻富周貧」這句時不由微微一笑。

「臣建言在諸鄉建倉貯米,蓋因饑民分布于鄉間,若如常平倉般置于州縣之城,則往往因‘水腳之費,搬運之折,無所從出’,而使村里不敢問縣要,而縣不敢問州要,以致即使有賑倉之糧,卻不可使賑谷遍及村落。是故,臣以為,應在諸鄉建義倉,選鄉中年長有德之輩主管,縣衙惟掌倉谷總量……」

閱畢,她沉思了一會,提筆在留白折頁批道︰

「汝言甚有道理,常平倉主職應為國家平準糧價用,糧谷市價不穩則國不穩,至于災年賑濟則為余糧之兼,不應主以賑事。♀故,可以另置專司賑濟的民社義倉,不由常平司統,隸屬轉運使司,司農寺執督導之責。

「民社義倉既是置于鄉里,其制與前代義倉亦有不同,可另名‘社倉’以示區別。此外,有兩點要詳加斟酌︰其一,社倉既是貯糧賑濟之用,便是國家普惠萬民之舉,僅劃上三等戶加納倉糧,官府難免背上‘劫掠富家’劣名,久之必使富戶怨隙,不利穩定。官府既分民戶五等,可按等級不同各繳不等之糧,如上三等戶每二斗繳一升,四、五等戶可每升繳一合,具體由司農寺會同戶部審慎議定。

「其二,政事堂議說建社倉會擾民,蓋因建倉的木料是向百姓強取,這是歷代因襲的弊習。之前朝廷已明發詔諭,禁止州縣修治郵傳驛舍時向百姓強取木料,建社倉亦當如此。如今谷倉已代以磚石構制,如何做到既建成社倉又不擾民,且花費要少,司農寺要擬出辦法來

她思忖片刻,又落下一句︰「政事堂議後,再發諸路征求意見,務求考慮周全

名雅進來換了盞熱茶,「宗主,歇會再看話音方落,閣內便響起「歇會、歇會、歇會」三聲清脆如鳥鳴的聲音,名雅頓時咯咯笑出來,名可秀也不由莞爾。

鳥鳴聲出自東窗下,窗側靠牆壁新立了一座紫檀木滿雕丹鳳朝陽的落地鐘,鐘座頂端立著一只栩栩如生的精雕翠鳥,「歇會」的鳴叫聲正是隨著翠鳥的一點一啄發出。這是蠡山工研坊制出來的自鳴擺鐘,歷時一年半終于研造成功,正心閣內的即是第一座鐘,今日上午方遠途運到,讓鐵衛都稀奇了一番。

名雅笑嘻嘻道︰「這鐘叫得好呀每過半個時辰鳴叫一次,正好提醒宗主休息。

這主意當然是衛希顏出的。擺鐘初次鳴響時,名可秀忍笑不禁,又因了衛希顏這份體貼而心生暖意。

不好忤了愛人這番心意,她端起茶盞走到窗邊稍作歇息,名雅抿著笑輕步退下。

楓閣四面都植著疏密有度的楓林,到深秋時便盡染霜色成火紅,這個季節卻還是青綠,入眼透著清爽。楓林之外花樹叢叢,小橋流水處處,亭台相連,將江南秀雅之色盡攏其中。

名可秀喝了盞茶,看了會園景,便又坐回書案前,抽出張印了楓葉暗紋的雪白箋紙,提筆寫道︰

「兩淮災事收尾,中樞可有反思此期救荒措置有何得失?各牽連賑災職事的部司衙署要安排專人檢討經驗教訓,撰寫總結報司農寺。司農寺要歸總統合,修訂前代《荒政要略》,編撰更加完整且實用的《荒政全略》,應立綱目︰賑糧倉儲制、災事層報制、水旱蝗疫諸災分類制、賑災流程分責制、災年糧食市易和抑價制,等等。經踐行有效的賑災新措要編進全略中,作為朝廷規制令行,已顯現的弊制要摒棄,或代以革弊之法。

「書成後,明發詔諭頒諸路州縣施行,同時印發太學國子監並諸州學,使學子科舉入仕前即曉民生之務,諸如戶部、司農寺、常平司等與有荒政有涉的部司官員和地方州縣守令之臣,屬新官上任的,其任前教習條目要增列《荒政全略》這項,司農寺執考,未過者不得赴職

她擱筆時抬眸掃了一眼擺鐘,鏤雕成鷹嘴狀的亮銀指針停在申時二刻的刻度上,衙門已經落班。

將楓箋對折封入函內,她叫進鐵十一,將已批的陳奏折和箋函遞去,令道︰「折子遞回陳西山,信函遞送丁擎升

鐵亥應了一聲「是」,回到侍衛閣子換下黑衣勁裝,著了身石青色的杭綢衫褲,出了楓閣不緊不慢地行往陳所住的睦仁坊官舍。

名可秀正看著江寧府守臣楊邦義的言事折子,奏議恢復宣和末年罷卻的青苗法,革其弊後擇地試行。

「臣知江寧府義稽首言︰嘗聞國家承平日久弊政漸顯,太祖開國到神宗嗣位歷有百年,而冗官冗兵冗費之弊已累危社稷。國家財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驕于內。遂有安石執政變法圖強,新政六項中青苗法為其一。是法詔行,令州縣各等田戶于每年夏秋兩稅前向官府借貸現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當年借款隨春秋兩稅歸還,官府每期取息二分。安石立此法,是為青黃不接時救濟百姓之用,並抑田地兼並,然新法行之十六年,流弊從生,朝野攻訐愈甚,神宗薨後即廢。

「哲宗後道君皇帝即位,夫蔡京執政上言恢復神宗新法,名為變法富國,實則揣摩上意行諂媚之實,因是青苗、免役、方田諸法皆復,然根弊未除也。更因蔡京王黼等奸佞之流處政,上貪下腐,朝綱敗壞,諸新法更成害民之政。到道君禪位後,新帝登基即詔令廢止,迄今未復。

「然臣審青苗之法,立法本良,弊害叢生根由于地方執行不善︰官吏為邀功,不問貧富,強行均攤配之,迫逼百姓借貸,且隨意提高利息達四五分甚至八分;貧者無力繳還,吏督之急,則逃散四方;地方豪強則趁時賤買田宅,橫肆兼並,或將借貸轉手而成高利放出;又有為富不仁者,藉安石之名而行凌虐擄掠之實。遂使青苗法反成官府輾轉放高利貸,榨取百姓利息的苛政。

「臣以為,青苗法確可解決農戶青黃不接時節的生計,全然摒棄不用殊為可惜。為踐證此法有效,臣于建炎二年正月,擇治下溧陽縣試行,初僅在每鄉擇四五等戶各十貸以不等量的糧種,少貸者當年夏收即還貸,多貸者分夏秋兩收分期還糧,每期取二分息。初見成效後于次年再擴借貸戶數,又繼續踐行兩年,一百七十借貸戶均連息繳清矣,無有積欠不還者。溧陽縣令因報鄉村有更多田戶申貸,江寧其他幾縣聞之亦請試行。臣不敢妄行推廣,遂稟奏主上……」他在後面一一列了改良後的青苗法,條條皆有數據佐證,分說極為詳盡,顯然經過親自考證。

名可秀沒想到楊邦義竟不作聲地試行青苗法,一時不由感嘆︰「具膽識拓力,斯為良臣

正好衛希顏步入閣內,聞聲笑道︰「可秀說誰是良臣?」目光一轉看見東窗側立的紫檀擺鐘,呀了一聲,哈哈道︰「總算做出來了!上午安的?」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古代關于糧谷的計量單位︰

1石=10斗,(1石=1斛=1擔)

1斗=10升

1升=10合

1合=10勺

1勺=10撮

嗯,這章涉及倉法和青苗法,論折議事是有些枯燥的~~~~~

話說,擺鐘終于制出來了,撒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凰涅天下最新章節 | 凰涅天下全文閱讀 | 凰涅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