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282議和落定

作者 ︰ 君朝西

金國與北廷的和談已經進行了一個半月,雙方互遣使臣在燕京秘密接觸,彼此都嚴防消息外泄,將西夏人和耶律大石以及高麗都瞞得滴水不漏,卻沒有瞞過南廷的秘諜——軍情司潛伏在燕京和西京的間作幾乎同時從金宋兩軍詭異的對峙狀態中覺察出異常,又有潛伏在上京的間作通過策反的權貴侍奴獲利情報,陸陸續續拼出了和談的詳情。

北廷同意停戰的議和條款主要有四項︰

其一,送歸靖康年間擄走的宋廷君臣;

其二,返宋燕雲之地;

其三,向宋稱臣;

其四,每年給宋朝納歲幣馬三十萬匹、金二十萬兩,再加退還燕京租稅一百萬貫,並按十分利計息,還息一百萬貫,合計二百萬貫。

這第四項條款是有來歷的——北宋朝廷每年要給遼國歲幣「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後來遼國衰弱,北宋與金國結盟滅金,同意把每年送給遼國的歲幣如數轉給金國;後來為「買回」燕雲十六州北宋又答應把燕京的租稅每年一百萬貫錢送給金國。即,北宋朝廷每年要給金國三十萬匹絹、二十萬兩銀,另加一百萬貫燕京租稅錢。

衛希顏拍案而笑,「 ,好大一個耳光!——敵若辱我,必十倍還之!」

嘖,「馬」三十萬匹呀,比「絹」三十萬匹貴出十倍不止,還有二十萬「金」,比之二十萬「銀」翻了十倍,至于一百萬貫租稅錢的「十分利」, ,高高利貸。

衛希顏又嘖笑一聲,「這一記耳光懸在金人頭上已久,終于雷霆萬鈞地落下來了

葉清鴻跟隨她日久,听出她話中之意,「……您是說,金人議和是雷動的謀算?」

「這個嘛,八.九不離十,」衛希顏吹了口茶沫,笑悠悠的,「以烈火烹油的局勢逼得金人不得不求和,再拿出這種條款打人臉……豈不是很有趣麼?!——昔日之恥,今日十倍還之換了她,也這麼干。

所謂的「議和」,對金國來說其實就是求和,太丟臉了,這種羞辱自己的事女真人豈能答應?朝上必然有異議——軍情司間作在諜報中道,金臣御前爭吵激烈,喧囂殿外可聞,幾至動手。然而,最終議和派的聲音壓倒了反對派。衛希顏有理由相信,這里面絕對有北廷間諜暗中運作的功勞——買通或者煽動一些金國朝臣推波助瀾。

葉清鴻不相信雷動會議和,以她對雷動的了解,向來打人打到死,絕不會給敵人留下喘息之機,除非有更大的圖謀。便問︰「這個議和別有目的?」

「金人議和是不得已而必須為之;而雷動暗里推動議和,這時便高姿態地同意議和,並提出這四項條款,在國內便能獲得人望——既及時罷止兵戈,又洗雪大宋前恥,符合京城士林輿論的風向,也符合士大夫們的期望……」

葉清鴻蹙了下眉,眼神有些疑惑,停戰議和是北廷士林的期望?

衛希顏聳了下肩,「這就是切身利益的不同,以及著眼點的差異。雖說大宋上下皆恨金虜,但金軍入侵中原肆虐,直接受苦的是河北兩路的百姓,他們恨不得徹底滅了金國。但朝堂決策的核心在京城。就算河北、燕雲打得血流成河,對京城鳳翔府的百姓來說,也是很遙遠的事;只有因此而上漲的物價以及加征的稅收,才會讓他們覺得事關己身,因為戰爭要從他們身上刮錢,所以期望戰爭越早結束越好。而士大夫們的期望也是如此,收復燕雲就是完成了足以告慰祖宗的大功業,迎回被擄的靖康君臣即洗雪前恥,在他們看來,已經取得了戰爭的最大勝利,應該及時罷止兵戈、休養國力,不應該再耗費錢糧打下去

葉清鴻語出如劍,「生死仇敵者,不死不休

衛希顏笑了一聲,「治國可不像殺人那麼簡單,只要不計一切殺死對方就算完了,治國者得顧慮國計民生,如果戰爭導致國家負擔過重,大臣們就會反對。♀縱然雷氏父子能夠把持朝政,也必須顧及京城士林的輿論。所以,議和一定要議,必須逼得金人盡快求和——如此既順應了士林輿論,又拉升了聲望值,這樣的好事能不做麼?」

葉清鴻撇了下唇,心道「虛偽」,再次確定她不喜歡這些。

衛希顏微微一笑,又道︰「不過,雷動議和也不單是迎合國內,主要還是因為議和對北廷有利——

「其一,有利于北軍在連續作戰後恢復元氣;其二,有利于燕雲之地休養生息,恢復生產,保障大軍的糧襪就地供給;其三,北廷提出的四項條款中,‘稱臣’和‘納歲幣’金廷恐難接受,但‘送歸被擄君臣’和‘退出燕雲十六州’應在金廷可承受底限內,如此金軍便將撤出燕雲其余幾州,省了北廷攻打的氣力;其四,如果議和談成,金軍雖然仍會在燕雲邊境駐防兵力,但至少能抽出一半兵員轉移其他戰場,如此北廷袖手觀戰,卻可同時削弱金軍和‘盟友’的兵力,即可得漁人之利

誠如衛希顏所言,金廷不接受「稱臣」和「納歲幣」的條款,其使臣在上京、燕京兩頭奔波,與北廷使臣討價還價,談了一個半月也未能簽下和約。

但在燕雲戰場上,雙方的大規模交戰已經停止,只有零星的騎兵遭遇戰不時發生,表明雙方仍在「戰斗中」。至于西京大同府,也仍然被宋軍圍困,但金軍沒有再增援解圍,宋軍便隔幾天攻一次城,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雙方都沒什麼損失;西京守軍因為城里有糧,心中不慌,也不急著突圍,仿佛有默契般地打著這種不傷筋骨的攻守戰。

到了九月中,燕京的和談終于達成了協議,雙方各退一步︰北廷同意取消「稱臣」和「納歲幣」的條款,但金國必須支付戰爭賠款金一萬兩、銀五萬兩、錢五十萬貫。

此時正值金國錢糧嘩嘩如流水的時候,雖然議定的戰爭賠款數目相比北宋朝廷每年給金國的歲幣——每年三十萬匹絹,二十萬兩銀,一百萬貫燕京租稅——要少一半多,但對金廷來說無異于割肉,于是和談時便玩了個心眼,答應簽訂和約後先賠付銀一萬兩、錢五十萬貫,余下的金銀則在次年十月再支付——明年的事誰知道呢?

和約就是拿來撕毀的。

***

燕京合約簽訂後,余留在燕雲五州的金軍便開始撤軍撤戶。

九月十二日,燕山府路的金軍攜女真戶撤出薊州遵化城、平州、欒州,退到長城關外的北京路(以遼寧寧城縣為中心,領遼西地區和吉林北部);

九月十三日,圍困西京城的宋軍撤開一線,城內一萬金軍攜所有女真戶從西門出,會合宣化州的金軍和女真戶,退到大同府長城以北的地段;

九月十四日,西京路奉聖州、宣化州的金軍攜女真戶撤出,退到長城以北的宣德州。

至此,長城關內的幽雲之地盡數回歸中原王朝。

金軍大規模撤出燕雲之地的動作不可能瞞過夏人和契卜聯軍,而北廷也派出信使向夏主和耶律大石通報了宋金的「燕京和約」,說,之前「三方盟約」約定宋軍攻打燕雲,而今燕雲打下,與金國議和不算違背盟約;信使還奉命友情提醒,金虜或會抽調兵力攻打汝方,切記提防。

提防個屁……這消息將西夏人和契卜聯軍震了個五雷轟頂,大罵宋人無恥背約,卻又站不住理,正如宋廷信使所說,當初三國盟約的確是那樣約定的,但誰能料到宋人如此凶猛,竟然逼得金國求和,退出燕雲之地呢?!

無論如何暴跳如雷,察哥和耶律大石都很清楚,接下來將面臨金軍的猛烈反撲。

夏主立即詔令從國內增發兩萬兵員,使豐州戰場的夏軍兵力達到六萬左右。

耶律大石也在催促阻卜九部增兵,並派出信使頻繁游走于汪古、室韋等大漠草原諸部,敦促他們盡快發兵……但最終能拉來多少兵力,耶律大石也無把握。唯一讓他欣慰的是,北廷將耶律余睹等契丹降軍兩萬三千余人「送回」給了耶律大石。但這兩萬三千余人只能借道宋夏邊境,迂回繞到他們正在作戰的蘇尼特草原一帶,估計路上就得花去一個多月——最快也要十月底才能抵達,那時已是雪季了。

盡管草原上的雪季時期打仗更艱難,但想速決取勝那是萬難,耶律大石決意必須等到耶律余睹的人馬會合——在此之前仍得堅持游襲作戰,不能與完顏宗翰(粘罕)硬抗。

而在豐州(內蒙呼和浩特)戰場,夏軍統帥察哥卻一改之前的徐戰消耗戰略,當兩萬援軍抵達豐州後,即指揮將近六萬的大軍發動凶猛攻擊,意圖在進入雪季之前,以大軍壓城的氣勢一鼓作氣攻破豐州城,逼得金人後撤議和,割讓雲內、東勝、豐州和宣德四州,使夏國邊境擴張到與金國北京路相鄰。

這時,豐州金營的統帥完顏宗弼(兀術)也在憂慮雪季的到來,當然,相對于守城一方,雪季更不利于攻城方,但完顏宗弼憂慮的是糧草補給。不利于作戰的天氣就意味著兩軍對峙的延長,意味著糧草的消耗,就算再怎麼節儉,一萬六千軍士每日也得消耗四萬斤糧,六千匹戰馬需耗草料二十萬束,每月合計下來,需消耗一百四十萬斤糧和六百萬束草料,這讓完顏宗弼無比痛恨是在自己國土上作戰。

如果他們不能在十一月之前擊潰夏軍,就意味著必須渡過一個不能交戰的雪季,可能一個月,也可能兩個月……時間拖得越久越對他們不利!雖然夏軍也同樣承受著糧襪補給的壓力,但比起金國四面受敵的景況要好得多。

幾乎就在西夏援軍抵達豐州夏營的同時,完顏宗弼也等來了從燕雲抽調出來的一萬人馬,合計二萬六千兵力。和察哥一樣,他也采取了正面硬決的戰術,意圖通過一兩場狠仗摧毀夏軍士氣,使得數萬大軍崩盤……至不濟也要打得夏人怯戰不前,停戰議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凰涅天下最新章節 | 凰涅天下全文閱讀 | 凰涅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