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第414章 南疆經略

作者 ︰ 君朝西

兩宋時期的醫學(續)

三、豐富多彩的民間本草著作

宋代本草著作的主流無疑是大型綜合性本草著作,與此同時,在民間還流傳有眾多民間醫藥學家的各種本草著作。♀其中除有最著名、學術價值很高的《證類本草》以外,還有其他不少綜合的專題本草著作,具有內容新穎,見解精闢,風格獨特等不同特點,也是宋代本草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闡明新義的綜合性本草著作

1、《日華子諸家本草》︰簡稱《日華子本草》。為五代十國末期吳越國佚名醫人所作。

該書原已散佚,幸賴《嘉佑本草》中引證大量資料,尚可知其梗概。該書對藥性理論頗為重視,將各種藥物按臨床實際療效分為涼、冷、溫、暖、熱、平等六種,指出同一植物常因部位不同,而藥性相異,如茅性平,茅汁卻性涼;某些藥物由于炮制不同,藥性亦異,如干地黃,日干者平,火干者溫,指出炮制在改變藥性上的作用。此外在藥物新品種介紹、藥物形態基原、產地、采收時月、栽培、飽制等方面也有新記載。總之,該書是一部具有較高價值的綜合性本草著作。

2、《本草衍義》︰北宋末年,寇宗鑒于《嘉佑本草》和《圖經本草》兩書排列和釋義等方面的疏誤,在「從宦南北」十余年間,留意醫藥,廣搜博采,親自觀察實踐,將《嘉佑本草》中的470種釋義未盡的藥物,詳加辯析論述,撰成《本草衍義》20卷,目錄1卷靈域。

該書對藥物的性味、效驗、真偽、鑒別等有不少精闢論述和發明並補充以往本草著作的未備之言,遇有疑問總以實際調查為論斷依據,一時無法解決個別疑點,也實事求是地承認自身的不足,如在︰蠡實條下,「今不敢以蠡實為馬藺子,更俟博識者對後世影響頗大,題為南宋許洪、劉信甫校正的《新編類要圖經本草》就是將該書與《大觀本草)合編而成,金代張存惠重刻《政和本草》時也將該書逐條附入其後。

元代朱丹溪在該書邀礎上加以補充發揮,撰成《本草衍義補遺》一書。

3、《寶慶本草折衷》︰為南宋醫生陳衍所作。

作者基于當時本草書籍「異同雜糅,泛切混淆」,于是「篤志詮評」。他參考了南宋諸家本草著作,芟繁纂要,在寶慶三年(1227)寫成《本草精華》一書,此後又經20年的實際經驗相反復修訂,于淳八年(1248)定稿,易名為《寶慶本草折衷》,約于寶佑五年(1157)籌足資金雕飯印行。全書原20卷,載藥789種。今殘存14卷,藥物523種。該書博采眾長,被征引的南宋醫藥學家有縉雲、艾原甫等十多家,還從一些筆記方志中摘引了有關資料,該書很注重藥性理論,是南宋難得的一部綜合性本草著作,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文獻價值。

此外,南宋還有幾部短小精悍的綜合性本草著作,如張松的《本草節要》、艾原甫的《本草集要》、王夢龍的《本草備要》、黃伯沈的《本草之節》、縉雲的《纂類本草》等,惜皆失傳。從「《寶慶本草折衷》書後,諸家著述年辰」的評價可知這些著作在藥物分類的編排,新品種的介紹都有一定價值。

(二)節要摘抄性著作

節要摘抄性本草著作從北宋時就已開始出現,仁宗時期的宰相文彥博發現藥肆全憑從采藥人手中收購,不能盡識各種藥材,而醫生們也很少有人精通此道,一些貪利妄行之徒便借機制作的藥,將《圖經本草》中「常用要切」者,選擇出若干種,匯編成書,名為《節要本草圖》。又如南宋陳日行的《本草經注節文》。「取本草藥物,刪繁摭穎依《證類本草》編排順序分類編次,或與教學有一定關系。

節要摘抄性本草著作反映了臨床應用的需要,體現了在主流性本草著作基礎上,個人撰著由博返約的趨勢。

(三)專題發揮性本草著作

與處于巔峰的藥典性本草著作和內容豐富的個人撰著的綜合性本草著作相比,宋代專題發揮性的本草著作顯得蒼白貧乏。

1、《神農本草經》研究︰南宋已經出現了現知最早的《神農本草經》輯本——《本草正經》,以《嘉佑本草》為底本,「摭舊輯為三卷」,並對《神農本草經》的內容進行了考證。此書至明代尚存,今已亡佚。南宋另一文人鄭樵曾著《本草成書》24卷,著重對《神農本草經》條文進行了注解疏正。此書為明清以降注疏《神農本草經》之嚆矢。

2、單味藥研究專論︰北宋宰相丁謂的《天香傳》,詳細記述了沉香一藥的品種、形態、產地、采收等情況。楊天惠《彰明附子說》一書,詳細記述了附子的載培方法、植物形態、藥材鑒別等內容。此外宋代還有《菖蒲傳》、《靈芝記》等論述單映藥之書,皆佚。

3、良療類本草著作︰宋代有不少與食療有關的著作,如黃庭堅的《食時五觀),鄭樵的《食鑒》等,多已亡佚。其中《四時養頤錄》為尚藥奉御趙自化所撰,書成後獻給宋真宗,真宗大悅,改名為《調膳飲食圖》是一部簡明食療養生著作。南宋末年杭州人林洪以山林農村常見食物為內容,撰成《山家清供》2卷,其中有不少與食療有關內容,如柳葉韭「能利小水,治淋閉土芝丹「冷則破血,用鹽則泄精,取其溫補」。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本草著作之未備。

4、本草圖譜類︰除前已提及的《圖經本草》,《節要本草圖》等外,現存南宋的彩繪本草圖譜有嘉定十三年(1220)畫家王介繪制的一抄繪本草圖譜。該書是王介調查臨安慈雲嶺附近的藥用植物,逐藥考訂名休、品種及分布,就地取材寫生,繪制了206種藥物;藥圖比例勻稱,形態逼真,其文字部分簡要,記載藥物性味、功能、單萬及別名等,是一部杭州地區的地方性本草著作——是現存最古的彩繪藥物圖譜韓娛之冬末憂傷全文閱讀。

四、方劑學的成就

宋代方書空前之多,方劑理論也日益豐富。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轉折點,方書定上由博返約的道路,理論也日益受到重視。使方劑向標準化、規範化前進一大步。

(一)國家組織整理編纂方書

1、《太平聖惠方》,宋太宗敕令王懷隱等人集體編纂,于淳化三年(992年)成書,100卷,是繼《千金》、《外台秘要》之後的又一部方書巨著。它載方16834首,以門統方,每門之前以《諸病源候論》有關理論冠其首,然後匯集方藥,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藥完整體系的醫書,對後世有不小影響。

慶歷六年(1046)何希彭為普及醫學知識,破除巫術迷信,《太平聖惠方》進行認真篩選,輯為《聖惠選方》一被作為教本沿用數百年。皇祐三年(1051)官頒方書《簡要濟眾方》5卷,是宋仁宗有感地方缺少良醫而令醫官周應從《太平聖惠方》中選摘切要方劑而成書。

2、《神醫普救方》,又稱《雍熙神醫普救方》,共1000卷,是北宋初繼《太平聖惠方》後的又一次方劑大薈萃,該書由貫黃中領餃編纂。參與編寫的人員還有宗訥、劉錫、吳淑、呂文仲、杜鎬、舒雅等,歷時五年,于雍熙三年(公元986)完成這部醫學巨著。惜因本書卷帙過繁,不易流行,至南宋初年即已失傳了。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宋政府編成並頒行的我國第一部成藥制劑手冊。

最初為「熟藥所」的配方底冊,因熟藥所原因太醫局下,故被稱為《太醫局方》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改名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和劑局方》或《局方》。該書經多次修訂補充直到淳v年間(1241∼1252)定型,現通行本為南宋許洪校訂本,全書10卷,將各方分成諸風、傷寒、諸氣等14門,醫方788首,每方之後除詳列主治和藥物外,尤其對藥物的炮制印制劑作了詳細說明。既有配方手冊作用,也便于醫生和病人選購合適成藥,在歷代方書中,《和劑局方》實為繼《傷寒雜病論》之後校醫家選用最多影響最大的方書之一,其中所載有效方劑至今仍為臨床常用。

4、《聖濟總錄》︰北宋末年,宋徽宗詔令由政府組織醫家歷時七年廣泛征集歷代方書和民間用藥編成的又一部方200卷,載方近2萬首。

《聖濟總錄》成書後即遭靖康之難,鏤版雖成,未及頒布,終南宋一代江南不見流傳。

金大定(1161∼1189)年間再刻,元大德(1297∼1308)年間三刻,北方地區可以見到這部巨著,但終未引起足夠重視。

﹝二)個人方書著作不斷涌現

受政府重視醫學的影響,宋代文人編撰方書風氣盛行,或整理家藏及個人秘方,或搜集民間驗方,其中有的著作在宋代方劑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如,沈括撰集《良方》,且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後人將此方與蘇軾的經驗方合刻,名《蘇沈良方》,影響很大。

王碩撰有《易簡方》,因此醫名大振,該書迎合了簡便易行的客觀需要,很快盛行于天下,甚至有取代《局方》之勢。

宋代著名的方書還有嚴用和的《濟生方》,許叔微著《普濟本事方》,張銳《雞峰普濟方》等等,不勝枚舉,呈現出宋代方劑學蒸蒸日上蓬勃旺盛的景象。

——接上篇資料章,未完。

作者有話要說︰這是資料章,請在正文更新後,再回看本章︰)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凰涅天下最新章節 | 凰涅天下全文閱讀 | 凰涅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