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當家 第96胡章 君子與胡斐

作者 ︰ 絡纓1231

送走了王春花,仲秋開始琢磨過完年後,她們家要做的事情。(八、零、書、屋全文字更新)

現在家里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可是,仲秋現在還是有些不滿足啊。因為,她的大姐探春,今年已經十三了,過了年就是十四歲,再過一年就及笄了。那可就是隨時都能夠成親的女孩子了。可是現在家里的情況,要想給大姐一個好的嫁妝,現在還不行啊、

仲秋坐在炕上,盯著本子直嘆氣。惹得對面坐著的子汐只直瞪著大眼楮盯著仲秋看。

「還看什麼,過完年就給我讀書去。」仲秋瞪了一眼子汐,把目光又投向了她的記事本上。

今年的日程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王興文守著火窖,與老宅聯系的也少了。方氏有後院的的土豆粉條作坊在管著,雖然還是比較心軟,但好在請來幫工的人都不錯。

大姐的皮膚和身量今年也開始長高了,臉也變得細白。只是現在家里的人都忙著,大家就得管著一家人的吃喝,這手難免就無法保養。

二姐半夏那就是錯生了女兒身的一個人,潑辣的很,想欺負她。仲秋都覺得不可能,現在帶著二哥子灃跟著學記帳,家里的土豆作坊的帳就全交給了她。

子濱現在已經讀了一年多的書,先生對他很是器重。大概是因為總喝空間里的泉水的關系,家里人的記憶都普遍的好。子濱讀的書全是靠背的,自然就會事半功倍。

明年要下場去試一下,這也得要錢的。

然後就是她和子汐,她是好辦的,不到十八歲,她是不會把自己嫁出去的。

最後就剩下子汐,子汐是她寄于希望最大的一個人。子濱或者不太適合官場上的事,那他就可以弄個舉人什麼的身分隨他去哪里。或者,子濱可以帶她去遠點的地方,見見世面。

子汐她是想著讓他去官場上練練的,子汐的性子機靈,現在才五歲,就知道見人說好話,而且,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強。

「三姐,你做什麼這麼愁眉苦臉的。」子汐握著筆看著仲秋一臉糾結的樣子,很是納悶地問。

「三姐正算你讀書幾年要花的銀子是多少,以後你要做些什麼事來還給我。」仲秋面帶不嚴肅地道。♀

「噢。」子汐沮喪著一張包子臉,扁著小嘴兒,手又開始寫了起來。

傍晚時分,正是子濱要放學的時候。仲秋難得地走出家門,帶著子汐來到大路上,等著子濱。

遠遠的,就見通往鎮上的大路駛來一輛藍蓬的騾車。可看車的樣子並不熟悉,仲秋對子汐道︰「這是誰家的騾車,好有錢啊。」

「不是咱們村的。」子汐可不記得大王莊有這樣的一輛騾車。

像他們這樣的鄉下,有錢人也有,但有馬車的很少很少,一般的都是像這樣的帶著蓬的騾車,有一匹騾子和兩匹騾子拉著的。

騾車慢慢駛近,卻是停在了仲秋兩個人的面前。車夫跳下車子,打開了車簾,子濱從里面鑽了出來。順著車夫放在車下的腳凳,下了車。

「你們怎麼出來了?這麼冷,看凍著了。」子濱迎過來,模模兩個人的臉,才笑著招呼後面跳下車來的少年。

「君玉兄,這就是你常說起的小妹和兄弟吧。」少年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圓圓的臉,看著就喜慶。一身細棉布的長袍,頭上戴著巾子。腰間還掛了一塊淡綠色的玉佩。腳下是一雙厚底的皮靴。

‘自來熟’仲秋一看這個少年,就下了這樣的評語。倒不是仲秋有多反感這個人,而是,她一向對自來熟的人都挺佩服的,不認識的人都能說得像是老朋友一樣。

「是啊,這是我的小妹仲秋,還有小弟子汐。」子濱微笑著向仲秋兩個介紹了這位同學,「這是我的同窗。」

「弟弟妹妹好,我是君玉的同窗,我姓胡名斐,還沒有字。早就想來你們家看看,只是一直君玉兄都說沒有時間,今天正好和君玉兄一起回來,就過來打個招呼。」

「君玉?」仲秋轉頭看向子濱。

「這是先生給君玉兄起的字,因為君玉兄現在的學問很不錯,先生只夸君玉兄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少年,而明年,先生還想讓君玉兄下場試練,所以,才會給君玉兄起了個字。我雖然也想早早就有個字,可是,哎,自家的學問不如人啊!」胡斐長長地嘆息了一聲,樣子卻是有些作怪。

仲秋差一點笑出聲來,這個叫胡斐的,竟然是這樣的好玩兒。♀

「哥,你都有字了,可是先生說你君子如玉,才會起的君玉嗎?」仲秋也很高興,在古代她不知道男人的字是什麼時候起,由誰起。但是這邊,她卻知道。

男子成人之後,若是有些學問的,就會由父親或者師長起個有意義的字,也表示著,這人是有學問的。

像他們這些農人,不識字的,沒有人會有字。

「哎,妹妹,你怎麼知道的。」胡斐突然拍手,一臉驚訝地道,「當時先生可不就是這般說的,只說君玉兄是君子風範,如美玉一般的人,所以,才會起了個君玉的字。妹妹,你也好有學問啊。」胡斐一邊說一邊沖著子濱道,「君玉兄,真想不到,原來你的家識淵博啊,真是讓小弟我佩服之致啊。」胡斐向著子濱就行了一禮,起身又道,「君玉兄,以後在學問上,小弟若是有不明白的,可是要向君玉兄請教的,到時候,君玉兄可不要推辭噢。」

子濱讓胡斐說得有些臉紅,先生是那樣說的沒錯。可是子濱卻不是個愛表現的人,讓胡斐這麼一說,真心的有些不自在。

「胡公子,你別這樣說,咱們一起學習就好。」子濱搖手。

仲秋在一邊站著靜靜地觀察著這個自來熟的胡斐,人不大,可這話頭子卻是滿惹人喜歡的。子濱與他比起來,真是差了一大截啊。

不過,子濱若是跟著這樣的人時間長了,也許可以改一改他端正的性格。

「哥,既然你同窗來了,要不要一起回家?」仲秋接到了子濱,自然不想在外面凍著。

話說,她們家雖然現在的日子好起來,每個人也都做了一套新的冬衣,可是,冬天依舊是冬天,外面還是冷的。

「妹妹,這個今天就不打擾了。改天再行拜會,今天就先告辭了。」胡斐向著仲秋和子濱拱了拱手,「君玉兄我們明天學堂見。」

車夫扶著胡斐上車,把腳凳收回去,跳上車子就走。

騾聲達達,車子漸行漸遠,車窗里伸出個小腦袋,向著路邊目送的三個人揮著手。

「哥,這是誰啊,你交的朋友?」仲秋回程的時候問子濱。

子濱抱著子汐,仲秋幫著子濱拿著書袋。

「他家就是玉家坪的,離咱們這兒不遠。腦子靈,先生也總是夸他,因為先生最近說讓我好好地復習一下,明年下場,所以,他就與我漸漸地熟悉起來。」

「噢。」仲秋對子濱的朋友不置可否,反正子濱他總是有屬于自己的人生的,沒有風雨的歷程,他又怎麼知道生活的苦辣酸甜呢。

回到家,仲秋把想讓子濱臘月初一請一天假回來幫著她忙活一天的事和子濱說了。

子濱二話沒說,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會影響到哥你讀書嗎?先生會準嗎?」

「沒事,初一不是咱們家出菜的日子嗎?那天肯定你們忙不過來,我也想著要請假的,事情已經和先生說過了。先生也是個農家出身的人,今天已經答應了我。」子濱笑著道。

「那就好,還不知道那天怎麼亂呢。」仲秋掃了一眼子濱,「明天我們也要忙一天,那些出的菜,都要裝起來,大姐已經把請的人都叫來,到時候幫不過來,還是要我們出手的。」

「咱們家真是累著妹妹你了。」子濱說得很真誠,說起來沒有小妹的話,他們家還真過不了現在的日子。而且,他更不可能去鎮上讀書。

第二天一早,探春就把飯都做好了。仲秋和王興文及子汐匆匆地吃好,就往火窖那邊去了。

探春也和半夏帶著子灃和子滄幫忙著把稱和保溫箱子都搬到了堂屋子里。

堂屋里還特意地升起了火盆,三間屋,一間用做裝稱好裝箱的箱子,一間是用來稱菜裝菜的屋子。

仲秋為了節省稱菜的時間,把提稱改了一下,直接吊起來,稱砣固定。只要把菜往稱盤子里一放,稱桿打直就是一斤。拿一下來直接就可以打把裝箱,很是迅速。

沒一會兒,王興文已經推著一個保溫的推車進了堂屋,子灃和子滄幫忙把車上的菜卸下來。已經到的姑娘們就開始各自坐在一樣菜的跟前,稱菜裝箱。

開始還有些慢,漸漸的,大家都熟悉了。也就快了起來,不過是一上午的時間,五個姑娘已經裝好了五十多箱。

子滄和子灃都幫忙著把箱子抬進了堂屋後面的道廈里,仲秋這邊在火窖里把空間里的菜同火窖時的菜參在一起,由王興文推進堂屋。

仲秋中午過來把放到後道廈里的箱子收進空間里,進行保鮮。也可以進一步的減少蔬菜的時間。

大家一直干到了晚上天黑,才算是把六千多斤菜整理好裝箱。

結算了工錢,姑娘們都笑呵呵地離開了仲秋家,說好第二批菜下來的時候,請大家再來。

第二日,仲秋家的人剛剛起來,天還灰著,就已經有人在外面叫門。

王興文出去開了門,就看到門外已經來了好幾個人,都趕著車,車上放著棉被。

讓進了眾人,仲秋家的人也顧不上吃飯了。把定貨的本子拿出來,和來人拿的條子一對,對上了直接收錢取貨。說好下批貨要的數量,收下定金,然後走人。

一整天,仲秋一家子都忙著付貨收錢,記帳,再收錢。每個人連午飯都沒吃上。一直忙到了下午,才算是把來的人都打發走了。雖然有些人是抱著能夠多要些的主意來的,可是除了州府的,仲秋多給了之外,其他的縣城之內的都是原來的數目。

不過,這樣也不錯了。一個人基本最少的都得到了三箱子的貨物,看著箱子里面水靈靈的蔬菜,貨主們的眼珠子都是綠的了。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把箱子小心又小心地裹了又裹,蓋了又蓋。又向仲秋請教了蔬菜的保鮮方法,這才高高興興地離開。

一天忙下來,家里幾個人都累得快攤在地上了。

于氏在後院做完了工,看著仲秋家忙成那樣,心里是真的羨慕。就留下來幫著做飯,自然,子滄和子灃都沒有回去。子滄幫著王興文整理火窖。子灃幫忙著算帳,總算是在忙完之後坐了下來,吃上了熱飯。

于氏帶著兩個兒子從仲秋家回來,一路叮囑著子灃,讓他用心,若是能得到他大伯的看重,以後就能過上像仲秋家的日子了。

子灃自然是點頭不止,他也羨慕仲秋家的生活啊。

「娘,我想和大伯學習火窖種菜。」半天,快到家的時候,子滄悶聲地對于氏道。

作者有話要說︰這珊瑚不能雙更了,肩膀好疼啊。

ps︰在這里,鄭重地感謝一下幾位親親的地雷。

leyou扔了一顆地雷

anniedai扔了一顆地雷

想進化的毛毛蟲扔了一顆地雷

子曰扔了一顆地雷

百度搜或,,更新更快anniedai扔7一穎地雷子日扔了一穎地雷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女當家最新章節 | 農女當家全文閱讀 | 農女當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