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第38章 靠山進京了

作者 ︰ 我想吃肉

「二娘,外面冷,別受了風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百*度*搜*四*庫*書*小*說*網*看*最*新*章*節******」

顏神佑一回頭,就看到說話的這個小蘿莉。小蘿莉生得白淨沉穩,一雙細長的眼楮,每一步都跟量過似的。這就是阿方的女兒阿琴了。小姑娘前陣兒接受了上崗培訓,終于拿到了上崗證書,變成了顏神佑的小侍女一枚。

顏神佑被這麼個小蘿莉一念叨,相當地不好意思。一想到自己的瓤子比阿琴要老上那麼多,現在還要讓個小不點兒來擔心她,顏神佑就有點萎。阿蘭她們那是情況特殊,將穿過來那會兒,顏神佑還是個嬰兒,阿蘭幾人就是一種照顧的姿態,這讓她略適應。阿琴不同,空降來的一個小姑娘,且比阿蘭她們都小,更神奇的是顯得特別穩重。

顏神佑敗退在成熟蘿莉的攻擊之下。

在阿琴鎮定的目光里,顏神佑挪挪挪,挪到屋里坐著了。阿琴穿一身干淨的藍色襖裙,小臉兒繃得挺緊。這身衣服的袖子並不甚長,阿琴將兩手縮到袖子里,捏成兩個小拳頭,掌心都是緊張的汗水。阿娘教她要面帶一點點的微笑,她還是有點忐忑,笑不大出來。顏神佑眼里的沉穩,其實是緊張。

看到顏神佑進屋了,阿琴才舒了一口氣,這任務……好像也不太難呢。

因冬天,門窗並不敞開,屋里的光線越發顯得幽暗了。這時候就苦逼了,顏神佑原本是在廊下看書的,現在回屋里,她還得接著看著。忍不住就唉聲嘆氣︰「暗了呢……」

阿琴大人樣地勸她︰「娘子也是這般讀書的,不甚傷眼楮,小娘子到窗下坐著,窗紙亮呢。點燈也亮不到哪里去。」在這年頭,能拿紙來糊窗,在阿琴看來已經很不錯了。略差一點的人家,那窗戶都糊不起來,就是些木頭片子而已。

身邊有這麼個純樸懂事的侍女,顏神佑這個偽兒童實在不好意思,只好看著阿蘭與阿菊將她常用的一張矮案給抬到窗子下面,額外鋪了條褥子給她坐。又在案前給她立了書幾,將那名家法帖安放好。

就听阿蘭一面擺著紙筆一面說︰「小娘子還是先習字罷,趁著日頭足。到了晚間,縱點了燈也沒這會兒亮堂。」

顏神佑繼續敗退,老老實實跪坐著練字。阿菊揭開燻籠往里又添了幾塊炭,阿梅往香爐里再加一把香。幾人看看再無不妥之處,這才互使著眼色,略開了幾步,留著阿竹研墨。顏神佑住的屋子比姜氏的要小,也更易保暖,倒沒有什麼硯池被凍住的事情發生。

一室安靜,顏神佑埋頭苦寫,一旦頭埋得深了,阿竹就要趁她蘸墨的時候提醒︰「小娘子,挺直腰,頭要抬高些。」

特別奢侈!

顏神佑如今字已寫得似模似樣,只礙于年紀筆力尚有不足。寫完了一天的的功課,正待起身活動,卻听到外面有急匆匆的腳步聲。顏神佑將筆往筆洗里一放,阿竹便接手了下面的工作。顏神佑已經站了起來,跺跺腳,揉揉膝蓋,轉轉脖子,這才覺得深身都松快了。

伸手將窗子推開一條縫兒地往外看,姜氏平時治家頗嚴,少有見到這等腳步匆匆的人。但有這等事情,必是有急事了。更何況,顏神佑認得匆匆往里走的這個人,正是阿方。能讓阿方急成這樣,必是大事。

顏神佑眼珠子一轉,見阿竹正在收拾桌子,便對阿蘭道︰「將我後半晌要用的東西準備一下罷。嗯,還有針線笸蘿,我上次做一半兒的那雙襪子……」總是指了幾樣她要用的東西,將阿蘭幾個都支使得有事兒做了。她自己卻帶著阿琴去!偷!听!

反正也問不出來,不如先自己來听∼

出了門來,阿琴要幫顏神佑穿鞋子,這個顏神佑就堅定地拒絕了。兩人穿好鞋,阿琴一看顏神佑提起衣衫下擺,就猜出她要干什麼來了——這是怕走路下擺太長來回摩擦聲音大,這是要去偷听啊!

阿琴道︰「小娘子,你要偷听?這樣不好。」

「……」小朋友要這麼聰明做什麼?顏神佑擺出欺騙小朋友的嘴臉,道︰「你看,你娘走得這樣急,一定有事,你不擔心嗎?」

阿琴一板一眼地道︰「小娘子,偷听不好。但有事,自有娘子處置。」

跟她說不明白!時間不等人!顏神佑神勇地抄起下擺、踮著腳尖,就一跟小跑溜了過去。將听到一句「……三房娘子要尋人再卜過……」阿琴就追到她身後了。

阿琴畢竟年紀小,又急著追顏神佑,步子就不那麼輕。被里面的阿方听到了,一推窗︰「誰?」

顏神佑從這震撼的消息里回過神來,反射性地擺了個笑臉︰「哦,我,我寫完功課了,來看看阿娘。阿娘你好嗎?我好想你呀∼」

這話一听就在胡說八道!姜氏見天兒地在家里,上午才給她布置完了功課,就這麼一會兒功夫,有這麼想的嗎?

姜氏一挑眉︰「你又要做什麼了?」

姜氏算是看明白了,顏神佑可真是顏肅之的親閨女!外面看著光鮮,內里全是作怪!好在顏神佑年紀還小,作起夭來比較有分寸而已。

顏神佑已經滿臉諂笑了起來︰「我看阿方走得這樣快,以為有要緊事。阿娘,有事要我做麼?」

姜氏心里確實有事,卻不動聲色地道︰「能有什麼事要你做?你舅公一家將回,你與我將禮節背熟。」

顏神佑已經听到實信兒了,也不再磨姜氏,卻又故意裝作很想知道的樣子。姜氏胡亂搪塞道︰「你一個小娘子,還要學擊劍,哪里尋來師傅與你?方才是尋到一個師傅,又不肯來了。」

顏神佑這才低下了頭,裝作怏怏不快的樣子,小步挪了回去。

心里卻活動了開了︰三房這是想翻盤?

至于消息來源可不可靠,顏神佑是毫不懷疑的。趙氏失勢,以她的作風,身邊的奴婢但凡有沾染一二的,就特別容易背主。無論是當家人楚氏,還是一直盯著三房的姜氏,都不可能不利用這個機會。只是不知道她們要怎麼收場了。

————————————————————————————————

顏神佑猜得不假,趙氏被軟禁這幾個月里,身邊早就被策反了數人。這邊趙氏跟她阿姨哭訴,又討計策的時候,那邊不但姜氏知道了,連楚氏,也知道了。恰在此時,出公差的顏孝之也帶了好消息回來了。

顏孝之繳完旨,匯報了行程,說明了楚豐不日啟程。只因帶著兵馬,人數且不少,會走得略慢,不能同行。皇帝听了倒是十分開懷,一面給了顏孝之的假期,讓他休息,準備迎接他舅舅。一面卻又命將太尉府修葺整齊,數數自己荷包里的錢,忍痛又頒賞。做得十分體面。

顏孝之回來見楚氏,听說這趙忠家里辦白事兒,趙氏居然帶著孩子也回去了。忍不住對楚氏道︰「阿娘,怎地……」還讓他們活著?難道不應該一擊必中,搞死了賬的嗎?

楚氏擺一擺手,顏孝之卻急了︰「打蛇不死反成仇。如今仇已結下,一家和睦是不能夠了,便不能令其生事。」

楚氏冷笑道︰「你道我不知道麼?然三房還連著趙家,你道是吳家,死了都沒人問?」

顏孝之猶豫片刻,道︰「顏家血脈,不能有污!」

楚氏道︰「那個另說,有人還想再卜一回呢。內宅陰私,原不想說與你,不過……你還是曉得些兒好。她們倒是想尋一會做手腳的,卜個無礙的結果出來呢。」

顏孝之一點便透︰「原來如此!」困擾多日而不敢問的迷題,終于解開了。

楚氏道︰「想作死,便由她們去。」

顏孝之這一回卻比較堅持了︰「請阿娘明示。」

楚氏看了長子一眼︰「想收買卜筮之人?她也得有那個功夫。」

「?」

這一回,楚氏卻不肯再解釋了。第二天,答案就自動跑到了顏孝之的面前——顏平之的獨子,三房的命根子,病了。病得很重。

小男孩子原本就難養活,這年頭的醫療條件還不是特別地好。趙氏帶著孩子去她娘家哭喪,喪事上亂哄哄,又吵鬧。天已入冬,且又不好。更坑爹的是,趙氏帶去的人里,還有被楚氏策反的。這孩子要是不大病上一場,那才真是有神仙保佑了。

趙氏慌得將什麼再請個算命先生來作弊的事情都拋下了,與她阿姨兩個人都圍著小兒子團團轉。她阿姨到底也沒生出個兒子來,想抱別人的兒子,人家也不肯給。母女兩個全將希望放到這孩子身上,急得跟什麼似的。

在趙家延醫問藥顯是不合適,然喪事還未完,趙老爹頭七還沒過呢,為了兒子就不管祖父的喪禮,這也不合適。要把孩子送回顏家靜養,母女兩個都不放心。

便在此時,顏孝之又來登門吊唁。他畢竟不放心,必要親自過來看上一看。遇到顏平之,還關切地問了幾句︰「這里人多事雜,你可歇得還好?」

如果說顏平之先前是習慣性地踩他二哥,對他大哥就是習慣性的羨慕嫉妒性。他既羨慕顏孝之有個好母親,又最討厭這貨的裝逼樣兒。都撕破臉了,還在這里裝什麼好人呢?有意思嗎?一直作個好哥哥樣兒,可從來沒見過顏孝之讓他過一分半毫。可顏孝之這樣關切地問他,眾目睽睽之下,他還得作個識趣的弟弟樣兒,好聲好氣地感謝兄長關懷。

真是比顏肅之開口諷刺他,還要讓人覺得憋屈。

顏孝之還不肯罷休,還要見一見他佷子。顏平之正好以︰「他受了風寒,且在後頭安置,不敢抱到前頭來。後面又是女眷,不方便請大郎過去看。待我們回家再看罷。」

顏孝之滿面憂慮地答應了,轉眼就領了倆郎中來給他佷子看病。來吊唁的都是趙忠的老弟兄之流,一看這顏孝之真是個心疼弟弟的好哥哥,十分難得。眾人都說︰「顏家阿嫂真是個好人。」可不是,這般維護顏平之,又關心佷子,顏孝之真是個好人。把他教養得這樣好的楚氏,自然也是好人。

至于弄死吳氏,那可以歸為吃醋一類。更有一等明白些禮法的知道,當年的事兒,怪就該怪顏啟和皇帝。竟是都在夸這楚氏一系,連顏肅之與三房翻臉,也說是顏平之兩口子不懂事兒了。

趙氏母女兩個「精通」宅斗,哪里肯用顏孝之帶來的郎中?竟推月兌了。顏孝之也不生氣,又大方提供了藥材,親自帶到了趙家來。

顏平之接受了趙氏的意見,恐其做手腳,顏孝之這才嚴肅了臉︰「我不過是看顏家骨血面上。你既不用,便好自為之。」

總是他將面子上的情份能做到的全做到了,帶著贊譽光榮退場。場得瀟灑又光彩。

然而小孩子到底是死了,就在趙老爹頭七這一天。

三房里趙氏號啕的時候,顏孝之卻命柴氏上了一壺酒,賞花自飲。他平素很是自律,便是在家,也少飲酒。柴氏勸他道︰「有白事,休這樣。」

顏孝之笑道︰「有喜事,如何不得飲?」

柴氏心中驚駭非比尋常︰「這……這……你我皆知,此事……恐怕……另有玄機。」

顏孝之卻頗為冷淡地道︰「有此疑慮,他便不得活。姜、郁、唐皆知,又怎能留下他們?」

柴氏道︰「難道……旁的……」

顏孝之搖搖頭︰「你不要多想,從阿爹迎吳氏入府老三不知勸阻時起,終歸是要走到這一步的。許多事情,還沒開始,就已注定結局了。我做我該做的,剩下的,她們好自為之罷。」

柴氏嘆了一口氣︰「這又是何苦?」

「阿爹當時甜。」

柴氏驚愕地看了一眼丈夫,只見顏孝之眸色微冷︰「一家之主,當明事理。」

柴氏听他這般說,便不再多言。

因孩子未過周歲,夭折的小孩子喪事也不得大操大辦。一口小棺材一裝,尋墓園里一個角落埋下便罷。趙氏自然又被接回顏家來,又傷心過度為由,再度「養病」了。這一手釜底抽薪實在可怕,趙氏連兒子都沒了,還弄什麼卜卦呢?卜完了又有什麼用呢?

孩子的大伯父卻結束了假期,一臉鄭重地去迎接新任太尉去了。

————————————————————————————————

楚豐是楚氏之長兄,兄妹倆的年齡差比姜戎與姜氏還要大著些,如今須發已是白得多、黑得少了,看著卻十分精神。

以往皇帝是恨不得他死,現在是恨不得他多活幾年。現在看著他這麼精神,皇帝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羨慕嫉妒恨了。控制了自己的情緒,皇帝很是溫言撫慰了他一番。

楚豐的禮儀不因京城二十余載而有所退步,更因身材保持得不錯,舉動間還帶著一股子的飄逸,看得人心馳神往。皇帝又說了各種優待,言及賜第等事,又與楚豐劃了營盤。楚豐也一一謝過。

楚氏已將太尉府灑掃已畢,卻發現楚豐並不曾將家眷人等一齊帶來,只帶了次子一家,心里便有了些數。估模著皇帝也知道了,只是如今也沒辦法。楚豐畢竟與皇帝有過節,還真不大敢信皇帝。

兄妹兩個見面,饒是楚豐鎮定、楚氏冷靜,也是四目含淚,頗有些欲語還休的意思。好一會兒,還是楚豐道︰「我已回來了,往後必不令你再受委屈了。」

楚氏拿手絹兒按了按眼角︰「我在大郎眼里,便是這等無能之輩?」

楚豐無奈道︰「你若無能,天下便無能人了。只可惜……」可惜陰差陽錯地被顏啟給糟蹋了!楚家當年亦是旺族,又不曾受兵禍之害,原本是將楚氏的姐姐與顏啟,使楚氏去競爭一下太子妃的。哪知出了這等變故,楚家真是虧大發了!當時若依計行事,如今只怕天下也不是這麼個格局了。

楚氏道︰「往事已矣,且看眼前。如今那位聖上急了呢,怕毛孩子對付不了如狼似虎的叔父們,又想拿大郎來頂缸。大郎休要用力太猛了。」

楚豐道︰「我明白。今日我且歇一日,許要見一見人。明日……你將外甥們都帶來看看。顏驃騎,哼,也請他來,我倒要見見他!」

楚氏听了,忙將家里近日之事說了︰「我總算仁至而義盡了,大郎心里有數才好,不須對那個廢人客氣了。」

楚豐道︰「我醒得。反是你,須得小心著些兒,外甥們雖已成家立業,卻還是有些女敕了。也罷,總歸我回來了。二郎那里,也該收心做正事了。都有我。」

楚氏終于流下了眼淚︰「這麼些年,我有夫不如無夫,孩兒們有父不如無父,總沒個人教導,終于盼來大郎了。若不是我兒須要個出身,若不是憂心部曲離散,我也不須熬他這些年。」

楚豐也流淚道︰「此後你便不用多費心,哥哥回來了。」

楚豐卻又說︰「禮數做足。」封了些土儀,命楚氏帶回去給顏老娘。兄妹兩個說完話,楚氏又將些京城事務擇要說了,這才匆匆離去。送走楚氏,楚豐自見訪客不提。

第二日上,楚氏便喚來全家,要往太尉府里去,連出嫁的女兒都使人接了來。顏啟原本不大想動彈,他近來頗類困獸,心緒又差。不想新來的長史卻又勁他去︰「是夫人娘家兄長,二十余年不見,如何不去拜見呢?恐有損將軍聲望。」好勸歹勸,把他也勸了來。

似楚豐這般親戚,又是許久不見,全家老幼都要拜見這一位長輩的。連著三房,也要拖家帶口地過去。趙氏是根本不想去的,她這心里,將這顏家上下都恨上了。楚氏也不強求,只問顏平之去不去。

顏平之是怕了這個女人了,生怕她要下套兒,可又覺得這「舅舅」來了,他這個做外甥的不過府去,恐于聲名有損,便帶著女兒一起去了。

————————————————————————————————

到得太尉府上,楚豐正在家里,他近來頗忙,卻又空出一天的時間來專為接待妹子,明眼人都瞧得出他是極重視這妹子的。楚豐待這顏家一行人也是十分有禮,命兒子楚源拜過姑父、姑母。

楚氏也命兒女來見舅父。顏神佑輩份靠後,跟在顏肅之身後,抬頭一看,嘖,這簡直就是《哪吒鬧海》里那個太乙真人嘛!

楚豐的脾氣也跟太乙真人十分相似——他護短!

別看現在還笑眯眯的,他笑眯眯的就把人給整了,能從皇帝手里帶兵跑掉,還滋滋潤潤活了二十幾年,又熬到皇帝把他請回來的人……他能簡單了麼?

開始拜見的時候都特別順利,楚豐也笑眯眯地說︰「好好好!」還對顏啟道,「我這妹子小我十余歲,長兄如父,我就怕她嬌慣壞了,過不好日子。如今一看,兒孫滿堂,甚好,甚好!」

顏啟也被他這仙風道骨笑眯眯的模樣兒給感染了,難得也笑了出來︰「您家的人,自然是好的。」

說著說著,輪到顏平之了。楚豐特別壞,看到了他,還驚訝了一下︰「外甥像舅,你怎地不像我哩?」

顏啟尷尬地道︰「這是當年阿吳所出之子。」

楚豐當場就翻臉了︰「旁人的兒子,如何就成了我的外甥了?」

顏啟雖然因為卜算之事心里不痛快,卻依舊是護著吳氏這一脈的,也冷下了臉來︰「阿吳入我家門,生的自然是我的兒子。」

楚豐也干脆︰「這事兒我沒答應過。」

顏啟大怒︰「我的兒子,何須旁人答應?你縱為太尉,也須管不得我的家事!」

楚豐倒沒有與他卷袖子爭執,只說︰「如此,你雖是驃騎,也管不了我的家事。」我有沒有外甥,不用你來管!

納妾這事兒,姜氏說得明白,妾生的孩子,那就是正室的孩子,管正室叫媽,管正室的兄弟叫舅舅,跟妾家沒關系。你總得叫人知道什麼時候添了個外甥吧?不能你從犄角旮旯里模個人來,說,這是我兒子,是你外甥。這事兒不對啊。

顏啟拂袖,楚豐卻好聲好氣地吩咐楚源︰「請這位走錯了門的,出去。」

楚源會意,直接招呼了倆小廝便要將顏平之叉出去。顏啟先不干了︰「何以欺人太甚?!」他跟著三兒子一起走了。

楚源有這樣一個爹,又豈是易與之輩?太尉府眼下便是眾人矚目的地方,看熱鬧的、打听消息的著實不少。街坊鄰居也都是高官,左鄰就是御史大夫蔡峰。楚源大門上就說︰「未見過不說與親家便擅納妾的,如今又要令孽種來認親麼?」

顏平之又鬧一個沒臉。

偏偏……大家都十分贊同楚源。

這里卻是有個典故的,此時哪怕是謀反,也沒有什麼誅連九族,頂天就是三族刑。所謂「三族」,指的乃是父、母、妻。母,指的不是什麼生母,而是嫡母。就像顏神佑疑惑的那樣,如果顏平之謀反,要處死的也是楚氏,哪怕吳氏活著,至少法律上是不會砍她的頭的。而楚家,也要為顏平之背書,吳家就不用。

這麼利害的關系,顏啟就這麼給安到楚家頭上了,楚家要是認了,那才是有鬼了!雖然即使他不認,這妾顏啟照納,庶子照生,顏平之犯了法,楚家說不定也要吃瓜落。可楚家得表明一個態度。這一點上,大家都明白。

怎麼說呢,也沒有哪一家要納妾是必得親家批準,不批準不給納的。可問題是……好歹你得好聲好氣跟人家說一聲吧?顏啟這態度,這二、三十年來的表現,真是相當沒有說服力。

唯有顏神佑十分擔心︰這三房死了兒子丟了臉,加上先前受到的打擊,這仇是結定了。還不知道三房要怎麼瘋呢。但願阿婆、舅公能hold住啊!

這會兒她壓根沒把自己算上戰斗力,實在是吳表妹事件里,她都寫好劇本了,愣沒人捧場。顏小編劇兼主演,只當了個群眾演員而已。可人生就是這麼處處有驚奇,給三房壓上最後一根稻草的,就是她。連帶的把她爹,也給弄得正常了起來。

顏神佑事後每每感嘆,真是世事無常啊!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詩酒趁年華最新章節 | 詩酒趁年華全文閱讀 | 詩酒趁年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