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82 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上 二

作者 ︰ 陳家公子

()大都,宋帝被俘以後,忽必烈也不知道是為了籠絡人心還是真的什麼把這個落難的小皇帝封為瀛國公,倒是好吃好喝的養了起來,算是不錯,和那金國皇帝對待前朝皇帝不是一樣,待遇那是相當的好,當然唯一的一點就是沒有人身自由,看的很緊。

要說這小皇帝雖然生于帝王之家,卻也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度宗于咸淳十年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七歲,全皇後所生的宋恭帝四歲,俞修容所生趙昺三歲。謝太後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後都主張立嫡子,于是宋恭帝被立為帝。恭帝此時年紀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後謝氏垂簾听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統治時期,宋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于孤兒寡母之手。也算是天意。小皇帝即位之時,宋室江山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蒙古鐵騎大舉南下,局勢失去控制,宋王朝的統治已經陷入了癱瘓狀態。咸淳十年九月,元軍向南宋發起了總攻。十二月,伯顏率兵進逼鄂州,在青山磯擊敗宋將夏貴率領的鄂、漢守軍,漢陽、鄂州相繼陷落。伯顏留下部分士兵守衛鄂州,自己率領主力部隊,以宋朝降將呂文煥為前部,繼續東下。沿江城池的守將多是呂氏舊部,元軍所到之處,這些人紛紛歸降,元軍得以順利地突破長江防線,于德祐元年春攻克軍事重鎮安慶和池州,兵臨建康城下。鄂州陷落後,長江防線洞開,南宋朝野內外大震,京師各界都把希望寄托于賈似道身上,呼吁「師臣」親征,指望他能像理宗朝那樣取得「再造」之功。賈似道不得已,在臨安設都督府,準備出征。蒙軍的一路統帥劉整原系宋朝驍將,理宗末年,賈似道在武將中推行「打算法」來排斥異己,劉整為其上司利用「打算法」迫害,被迫歸降蒙古。賈似道對劉整的能力知道得一清二楚,由于懼怕劉整,他遲遲不敢出兵,直到德祐元年正月,听說劉整死後,他才高興地說︰「吾得天助也。」上表恭帝,請求出征。

隨著蒙古鐵騎的逼近,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為保身家性命,帶頭逃跑。同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等幾十名大臣乘夜逃走。簽樞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簽樞密院事倪普等人,竟暗中指使御史台和諫院彈劾自己,以便卸任逃走,御史章未上,二人已先逃跑。謝太後嚴厲譴責了這些不忠之臣,下詔說︰「我大宋朝建國三百余年來,對士大夫從來以禮相待。現在我與繼位的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有一人一語號召救國。內有官僚叛離,外有郡守、縣令棄印丟城,耳目之司不能為我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群工,竟然內外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聖賢,所許謂何!卻于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面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然而,太後的譴責在蒙古鐵騎的威脅之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不能激起內外官員為宋室而戰的信心。德祐二年正月短暫的休戰後,僅有六名官員出現在朝堂上。官員的逃跑瓦解了軍心、民心,使宋王朝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皇室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小皇帝就是這般的失去了帝位做了俘虜,從小也算是體驗到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趙蘭看著高牆之內的小皇帝,嘆道「龍子龍孫淪落至此,真是變幻無常啊。」趙蘭用著輕功中最為高強的分光掠影式立于高牆之上無人知曉。身後的那名全真教的道士卻顯的很是吃力。

那道士道「郡主娘娘,聖上這幾日恐怕就要北行了,韃子朝廷傳來消息,忽必烈已然決定將聖上送往和林。」

趙蘭冷聲道「那便到了韃子的草原便動手,各方人馬已然安置完畢,看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什麼消息都能知曉。」

那道士道「我全真的子弟已然聯系那高麗的道門,這些人相當的可靠,定然能給予接應,扶桑之行只要能到了高麗就應該沒什麼問題,那韃子在高麗的布置並沒有多強大,而高麗已然在計劃達到之後,中原高手便大批的潛伏在高麗,我道門,佛家,兩河的好漢已然完全控制了高麗的江湖,那里就是我們的天下,這點請郡主娘娘放心。」

趙蘭道「好,那就先看看那太行山上的快刀是否真的能為韃子做那等大事情,半月之內定然要救回皇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元1282最新章節 | 公元1282全文閱讀 | 公元1282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