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緣 636第六十三章

作者 ︰ 墨耳

南安太妃認義女的酒宴還沒擺,福建就傳來捷報。「」漳州之圍解了,要緊的是南安郡王也已被救出。

慶和帝這幾天才算是有了笑臉,滿朝文武百官一直提著的心才敢放回肚子里。

柳湘蓮是太上皇在位時的武進士,又過了這麼些年。慶和帝早就忘了,還以為是哪家的子弟,問︰「是誰家的孩子?」內里有人說了。

慶和帝越發高興,又問年紀,听得不過弱冠之齡,又是連聲夸贊,嘆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再問家鄉,就有人笑道︰「這可得問林大人。」

慶和帝就笑起來,道︰「哦?」說著,看向林海。

林海無法,只得站出來,打了個千兒,道︰「稟皇上,柳將軍是姑蘇人,和臣是同鄉。他父親是泰豐十三年的舉人,第二年就得病沒了。沒兩年,他母親也沒了。這孩子無人管教,出了孝,就賣了家產四處游歷,認識他父親的人都嘆息。誰想這孩子自個兒有主意,不知從哪里學得一身武藝,考了武舉。「」總算沒有辜負皇恩,如今也算是成了才,他父親九泉之下也能放心了。」

慶和帝也跟著嘆氣,擺手道︰「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家教使然。雖然他父親沒了,但家風仍在。」又道︰「他無父無母,竟比好些父母雙全,不愁吃穿的還有出息。」

這話顯然意有所指,眾人轉念一想,就知「父母雙全,不愁吃穿」這話指的是哪些人,頓時都收斂了神色,那些家里有子孫不肖的都低了頭不敢接話。

柳湘蓮的信也到了,信里還提到一個老熟人。

林琰十分高興,「沒想到劉先生還在福建,我們找了這麼些年沒找著,竟讓他遇上了,真該這小子有福。」又抱怨,道︰「他倒是瞞得緊,劉先生在他那里,這麼久了我們竟然一無所知。」說的是柳湘蓮。

老太太不知道劉先生,就問︰「怎麼你知道這個劉先生?」

林琰還沒有說,黛玉就先笑道︰「老太太忘了?就是當初在揚州時教我們的劉先生啊。「」」提到揚州,提到劉先生,黛玉自然而然想起賈敏。那一年,賈敏過世,隨後劉先生辭館。

不止是黛玉,老太太、林琰和盧慧嫻都想到了,但都顧忌著其他人,個個裝作完全沒想到的樣子,決口不提賈敏,只圍著劉先生說。

柳湘蓮領著一個小隊走小道,暗暗潛入敵軍後方,放火燒了倭寇的糧草,與己軍里應外合,解了漳州的圍,更是趁亂救出了南安郡王。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京中無人不歡喜,其中尤以南安太妃為最。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倭人吃了個大虧,失了糧草,又丟了人質,沒了談判的資格。和親的事自然成了水中月鏡中花,誰也說不準。

賈母倒不擔心南安太妃會不認探春,畢竟是南安太妃當著眾人的面親口認下的。「.cn」「」「.cn」不過是個義女,將來多出一副妝奩罷了。比之和親讓南安王府承的人情,天上地下。

因此,听得柳湘蓮是個少年將軍,賈母就動了心思。

便認了南安太妃為母,還是改變不了庶出的身份,若是和親不成,探春的身份就尷尬罷了。好人家必定不肯結親,門第低了,南安太妃面上也不好看,像柳湘蓮這樣的新貴反而合適。若是能結這門親,家里也多了個助力。

她連張鳳娥都忘記了,哪里還記得柳湘蓮,竟然問王熙鳳道︰「柳將軍是哪里人士?」

王熙鳳就笑,道︰「老太太怎麼連自家親戚都忘了?」

賈母十分驚詫,把家里的親朋好友都算了一遍,卻想不起有姓柳的人家。抬眼看時,見王熙鳳舀帕子掩嘴暗笑。頓時笑起來,罵道︰「沒大沒小,連我也敢取笑。」她還以為王熙鳳是在說笑,就沒有當真。

倒是薛姨媽還記得,笑道︰「不怨老太太不記得了,五六年不^H小說

賈母自然記得張鳳娥,不過一時想不到,經薛姨媽一說,她就記起來了。「」至于張鳳娥說的人家,她就不記得了。听言,點了一下頭,道︰「原來是張丫頭,那時就說她是個有福的。這不,果真應驗了。」

一說是張鳳娥的女婿,賈母面上不顯,心里卻不自在,暗怪林海︰「自個兒嫡親的佷女兒不操心,外四路的親戚倒是用了十分的心。」柳湘蓮比迎春大不了幾歲,張鳳娥說親那會子,迎春的年紀也說得親了。

只是賈母忘了,六年前的柳湘蓮,不過是個無父無母,沒有根基的武進士罷了。便是林海保這個媒,她恐怕還當林海不安好心成心羞辱迎春呢。

賈母想了會子,自個兒就轉過這個彎來。張鳳娥在林家養了幾年,得了林家的大恩,也是給她叩過頭的,論起來,也不算外人。「」心里緩和過來,態度也改了。少不得顯示一下做長輩的樣方,表達一下關心,道︰「那時,只听說家去了,原來是去了福建。我還記得,當日吩咐你蘀我送了五十兩銀子的儀程,一副珍珠的頭面添妝,這有幾年了。說起來,那孩子的品格行事,真是教人喜歡。不是我們家里沒有合適的孩子,我早留家里了。」

王熙鳳道︰「可不是,有五六年了。」

柳湘蓮人還沒有進京,但很顯然,他已經進了慶和帝的眼,前程已是有了。夫榮妻貴,柳湘蓮有出息,張鳳娥自然也尊貴了。賈母即便心里不喜歡張鳳娥,也只有說好的。何況,她原也愛張鳳娥的品格。王熙鳳並不當真,卻也跟著奉承,道︰「誰說不是?」

賈母又問︰「這孩子,一去這麼些年,連封信也不來,也不知道這些年過得怎麼樣。不知和珗兒媳婦他們有沒有來往,你們常一處說話,她可有提起過?」

王熙鳳點頭道︰「沒听她提過,倒是遇見了兩回。一回是飛哥兒周歲,福建來的人送周歲禮,那回老太太沒去,所以沒見著。第二回是一年的端午,到底是慶和三年還是慶和四年,我就記不得了,林之孝家里的去送節禮,出來時在門外整好踫見,還是那幾個婆子,林之孝家里才認得。」

賈母點了點頭,道︰「是個曉得恩德的人。」又問︰「有幾個孩子了?」

恐怕賈母問起來,王熙鳳來之前,就仔細打听過了。听言,忙道︰「听說,去福建第三年就得了個姐兒,去年又得了個哥兒。」

賈母唏噓不已,連聲道︰「先苦後甜,這話果然不錯,誰能想得到她能有今天。我還記得,她頭一次來我們家里那天。一連幾天沒個好天兒,偏她們姊妹們說要來,天就晴了。就在這屋子里,她和她們姊妹們站在一起,那氣度行事,哪里看得出是小門小戶人家的孩子,分明是我們家的孩子。」

薛姨媽道︰「誰說不是?」

她面上不顯,其實心里十分後悔。當日也是因看中張鳳娥有福相,才想著說給薛蟠。如今看來,她果然沒看走眼,張鳳娥果真是旺夫的命,又好生養。這才幾年,女婿出息,兒女雙全。再想一想自家的那個母老虎,與那張鳳娥一比,真格兒連給人家提鞋都不配。

這會子想到夏金桂,就跟吃了黃連似的,直苦到心里。若是當年娶了張鳳娥,家里哪里是這個樣子。一天天的,沒個安寧的時候。夫妻兩個,也是三天兩頭的吵鬧,薛蟠在家里呆不住,只好整日往外跑。家不成個家,即便薛蟠有上進的心,這麼個鬧法,只怕也在一次次鬧騰中歇了。原指望成了家,不求能有長進,安分些兒也好。如今倒好,比之成家先前,是更不成體統。

如今薛姨媽才真正清楚明白,那句老話——妻賢夫禍少。

南安郡王被俘,慶和帝下了旨,嚴令不許外傳。因此,只有朝中的人知道,平民百姓並不知情。為保全他的名聲,也是保全慶和帝的顏面,保全朝廷的顏面,他被救出來後。仍任元帥。當然,也只是元帥這個名頭。空有元帥之名,卻無元帥的職權。柳湘蓮得了旨意,為先鋒。

很快,福建又傳捷報,倭人已推至福州。照目前這個勢頭,收復福州,也是遲早的事,滿朝無人不歡喜。

與此同時,山東也傳來好訊。在經過近四個月沒下一滴雨後,終于下了一場大雨,一連下了三天三夜,直把地澆透了才停。

雨下來了,地里就可以播種了,這些事自有當地官員。

散館後,林珗留在了翰林院,就開始領差事。去年進了修撰,此回賑災有功,又派了個吏部給事中的差事。

打從他出京,一家人的心就提著。直到聖旨下來,才都松了一口氣,老太太更是一連念了幾聲佛號。倒不是為林珗升了官,只為他平安無事。誰都知道,賑災的差事最不好做,做好了不一定有功,做得不好肯定有過。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緣最新章節 | 紅樓緣全文閱讀 | 紅樓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