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正文
第9節第一節日本的突起及蔣介石成長為戰爭主角
笫一節日本的突起及蔣介石成長為戰爭主角
島國日本,中國之近鄰。♀兩國歷史關系久遠,丟開傳說不講,至少可認為是同文同種。早年中國比日本發達先進,但從西方資本主義打進東亞後,日本門戶開放,向西方學習,搞了明治維新;中國閉關自守,妄稱老大,日漸落後。究其根源,前文初探說與「水清終有了竭」有關,而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認為︰中國人在傳統上「自秦始皇杜絕了爭論的根源以後」,從此實行了專治政治,歷朝歷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並未改變,仍然是以至尊的地位,最高的權力集中于一身而支配社會。在日本並非把自尊和自強兩種要素都集中在最高權力于一身的國度。「任何一種思想都不能壟斷,既然不能壟斷,這時自然要產生一種自由的風氣、、、、、、」(見《關于反對封建主義》)筆者認為福澤諭吉有他的道理,自由風氣實在太重要了,這是日本由落後變先進的原因;但為什麼它因「自由的風氣」發達了就要侵略中國呢?倒是《推背圖》「旭初升,人都哭」還簡明扼要,故本文仍從「旭初升,人都哭」來說日本給中國帶來的災難而抒已見,以拋磚引玉。
日本向西方學習發展強大後,很快實施向外侵略的政策,並把矛頭主要指向中國。1871年日本議約使臣伊達宗城來華,清廷諭令李鴻章與日使在天津談判,談判中甚至使李鴻章不惜罷議;1894年中日《修好條規》換約不到一年,日本就著手吞並明清兩代都是中國朝貢國流球流島,並借口進攻台灣,進而染指隸屬于中國上千年的鄰邦朝鮮,導致甲午中日陸海決戰。
當年9月15日,日軍少將大島義昌率混成旅團三千六百余陸軍進攻駐守平壤城南船橋里的中**;馬玉崑、衛汝貴率兩千余兵士苦戰,重創日軍。日本詩人杉浦梅潭的詩︰「此役不克旗下死,嗚呼苦戰船橋里可以作證;平壤城北之戰也斃傷日軍685人。但因清軍主將葉志超力主撤退,夜路遭伏而大敗。北洋艦隊運兵而引發海戰。
有名的甲午海戰︰參戰的日艦十二艘,總頓位40849頓,並裝有先進的速射炮97門;北洋水師軍艦十艘,總頓位31366頓,全是舊式退膛炮。所以如此,據說中國海軍的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結果中國首戰即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五艦,死624人、傷105人;日艦無一被擊沉,只死96人、傷208人。笫二次于威海衛海域中國最後五艦又全被擊沉、、、、、、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命令已大火熊熊燃燒著的軍艦沖向敵旗艦,水師提督丁汝昌負傷堅持指揮、軍艦被擊沉後他也自殺殉國,亦為可歌可泣。
甲午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喪失了台灣、澎湖的領土主權,並賠款兩億三千萬兩白銀。
更有甚者,1905年,日本和沙俄在中國領土上戰爭,俄國戰敗後,日本攫取沙俄在中國東北佔據的南滿鐵路及遼東半島等管轄權,並將此地段闢為「關東洲」,駐扎軍隊——關東軍,給中日大決戰埋下禍根。
中日大決戰與蔣介石有異乎尋常的關系。本章,甚至本篇與蔣介石也聯系多多,特稍敘其有關簡歷如下︰1887年10月31日,蔣介石出生于浙江省奉化縣,即古吳越之地。兒時在家讀些古書,十七歲入新式學校,不久轉箭金學堂,十九歲進龍津中學,二十歲曾赴日本學軍而未如願。至此前後共約三年接受新式學校教育,論學歷相當小學三年級。為人熟知的是蔣到日本學軍,而正是他從日本回國不久考取全國陸軍學堂;次年卻被保送到日本振武學堂(相當于陸軍小學)。在赴日學軍如願後,蔣介石寫過一首七言絕句︰
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
1910年24歲的蔣介石被分到駐新謁高田炮兵笫13師團實習,為再升入高一級軍校做準備。但辛亥革命暴發,他即請假回上海參加革命。這樣就整個結束了他的讀書和學軍的歷程,恰好都約三年。
前章已敘蔣介石辛亥革命初即在杭州建功立業,後來又多次向孫中山提交作戰計劃和策略︰如《上總理陳述歐戰趨勢並倒袁計劃書》、,《今後南北兩軍行動之判斷》、《粵軍笫二期作戰計劃》等。陳炯民叛變前蔣向孫提出對陳不能輕信;陳炯民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避難于永豐艦,蔣趕至該艦,追隨孫中山達五十六天。孫中山說︰「蔣君一人來此,不啻增加二萬援軍(見《民國春秋》);孫中山視蔣介石為「如身之臂,如駿之靳」,說蔣「昂昂千里之資,雖夷險不測,成敗無定,而守經達變,如江河之自適、山岳之不移(見《孫大總統祭蔣太夫人文》);蔣母病逝,介石回籍守孝三月。其間,孫中山多電望他回粵輔佐。蔣回粵孫即說︰「你來了就好,我正準備北伐,有你在軍中指揮,北伐定能成功(見師永剛、楊素《蔣介石傳》);孫中山決定辦黃埔軍校,廣東實力派不同意蔣介石當校長,孫中山當即表示︰「新辦的軍校,如果不叫蔣介石當校長,寧可不辦(見《民國春秋》、、、、、、以上就是蔣介石後來飛黃騰達之基礎。
1923年1月26日,孫中山與蘇俄外交副人民委員(副外長)聯合發表《孫文越飛宣言》,8月由蔣介石任團長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俄考察,蔣特別關注蘇紅軍的情況,並稱贊其「陸軍學校和部隊組織嚴密、軍容整齊」;1925年5月孫中山正式任命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蘇聯在軍校建設,特別是急需的武器裝備方面及時提供幫助,又遣派多名軍事顧問和教員到校工作,蔣介石與顧問加倫後來還結為好朋友。1926年2月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季諾維也夫在莫斯科第六次擴大會儀上報告︰「有四十萬黨員的國民黨,歷史的明天將使它在全中國掌權共產國際根據聯共(布)的建議,批準國民黨參加共產國標,並推選蔣介石為共產國際主席團名譽委員。(見《民國春秋》)不可思議,蔣介石對蘇卻另有看法了,以致孫中山對其旅俄考察匯報還當面批評「未免顧慮過甚」,蔣介石給廖仲凱寫信說︰「以弟觀察,俄黨殊無誠意可言、、、、、、俄黨對中國之唯一方針乃造成中國**為正統、、、、、」。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校長、建黨軍、東征、平定商團叛亂及陳炯民叛亂、進而統一廣東,勢力迅速壯大。1924年4月12日,孫中山頒布的「民族復興大綱」被蔣介石稱為「國民革命基本憲章」(見布賴恩-克羅澤《蔣介石》)。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蔣介石繼續主張北伐。不想這卻與蘇聯顧問產生原則分歧︰蘇聯顧問認為1926年春北伐時機尚不成熟,北伐不能搞成單純軍事行動,而要在發動群眾的基礎上進行;**又善長發動群眾,蔣怕為他人作嫁衣裳。
蘇聯顧問組長季山嘉便竭力拉籠汪精衛對蔣進行壓制。「上午11時,季山嘉(顧問)就談政局與軍事組織,語多諷刺,又若甚疑懼吾者」,「自懼習成軍閥,急思解除軍職(心甚決也)(見張季章《蔣介石日記揭秘》2月7日之日記)此書還說︰「本欲北伐的蔣介石卻被迎頭潑下冷水,季山嘉又勸蔣到北方去幫助馮玉祥練兵,這就更加激怒了蔣介石「27日,蔣介石訪汪精衛︰「明告其如不準我辭職,就今季山嘉回俄「汪精衛不置可否,季山嘉又表示願意辭職且書中蔣介石當天日記是︰「上午,往訪汪主席,報告要事,及對季山嘉處置意見。(以季山嘉之專橫矛盾,如不免去,非唯危害黨國,且必牽動中俄幫交,然其個人行為決非蘇俄當局意也。)有頃,季聞之,知過,並願辭退,甚疑之後來,蔣在《蘇俄在中國》中說︰「我們的談話,季山嘉很快就知道了,我才知道,汪共勾結已深這大概為「南山有雀北山羅」的第一階段的情況;而汪精衛又不讓蔣介石自動解除軍職等等,大概也是歷史要造就這中日戰爭主角所致。這樣便發生了「3.20事件」,使汪精衛與蘇使團被蔣兵圍,**受到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