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之後,朱明復又召開了大都督府軍事會議,主要是確定新一輪的人事安排,從此以後每年春季開「兩會」就成了慣例,王真一直奇怪朱明復為什麼一定要在公文中使用「兩會」這個奇怪的詞。♀
會後,陳至德調任錦衣衛指揮使,去貫徹朱明復重整錦衣衛的意圖,畢竟錦衣衛是老牌的特務機構,有它不可比擬的優勢。
這樣的話朱明復已經有了三個特務機構了,最正規的是錦衣衛,最隱秘的是東廠,還有一個收集軍事情報的軍事調查局,這還沒算上圓社社會調查所這個半特務機構。
看來朱明復很認真地讀了徐輝祖大作《好皇帝指南》第二章「極端重視情報工作」。
萬歲軍王倫衛則由新人戚繼光擔任指揮使,金勝淮繼續擔任撫軍使。
原來的指揮使裘明德,由于在「倒徐」中梅殷一樣心神受了創傷,朱明復就把他調為新設立的紫金山軍事學校校長,這個軍校下轄一個軍事技術局,負責研究新技術。
既然是穿越總不能太免俗,不搞出點新發明簡直不能算合格的穿越,不過朱明復是個理科盲,他的數理化水平還停留在初中階段,他只能寄希望于聰明的古人,讓他們自己研究去吧,有成果了老子發獎金就是了。
不是說良好的制度勝過牛叉的個人嘛!
軍事上,朱明復也做出了相應調整。
王倫衛計劃擴編至兩萬人,並派五千人駐守在皇城周圍,代替錦衣衛成為皇帝的扈從部隊,錦衣衛從此成為一個單純的特務機構。
梅家軍五萬人回到淮安駐防,其余五萬人編入禁軍,朱明復嫌「禁軍」這名字說起來拗口,就隆重將其改名為「大明皇家近衛軍」。
有好名字才有好運氣嘛!
當時在京城的部隊共有三十萬人,朱明復選出其中精壯組成了二十個衛,為了便于統計,每個衛編制皆為一萬人,衛的名字也改成了好記的數字命名法,即近衛軍第一衛、近衛軍第二衛,一直到第二十衛,王倫衛特準保留原名,但其正式名稱則為「皇家近衛軍第一衛」,其余挑剩下的十萬人則被派至各軍鎮駐防。
為了彌補去年北征蒙古、南征越南以及徐輝祖西征造成的軍費虧空,朱明復開始賣地殖民,他把在越南、蒙古沒收的大批豪強土地賣給了國內商人,這地土地價格比國內便宜,還免兩年稅,接手的人主要是明教和崇友堂的人,普通商人哪敢到這些地方去啊。
至于商人們是去耕種、養殖、開礦,或者搞野營探險,朱明復不管,你愛干什麼干什麼去,朱明復不僅賺了大把銀子,還創造了海量就業機會,特別是加強了對這些地方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