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泰山氣勢雄偉磅礡,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
其中的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余級,為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
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瓖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
因為山高路陡,平時不多鍛煉的同事都在爬到中天門後選擇坐登山索道上南天門。而梁景秋他們五人卻是堅持爬山,因為小玲說在十八盤途中才能見到更多的景點。
本來鐘名也想坐登山索道的,無奈寧燕要跟著爬山的,他就只好咬牙堅持了。
梁景秋幫他們四人背了水和吃的,以減輕他們的負重。
即管如此,這四人還是累得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特別是小玲、寧燕這兩個女孩。
沿著石級走走停停,他們五人用了六個多時辰終于登上‘仿佛天門自開,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的南天門。
一上來,大家立即高聲叫喊。那種征服大自然,攀登上高山峻嶺的豪情油然而生。
小玲、寧燕這兩個女孩子激動得不斷地揮動手臂,向山梯下面的人群呼喊。
經過簡單的休息,在南天門合影後,他們穿過天街,登上玉皇頂,游覽後山日觀峰,來到了瞻魯台。
瞻魯台,亦名愛身崖,位于日觀峰南。瞻魯台三面陡峭如削,壁立千尺,下臨萬丈深淵,立此下望,令人眩目。此處又稱「舍身崖」,因舊時常有人于此為父母求福而投崖舍身而得名。
「鐘名,快,幫我和小玲在這里拍幾張。」寧燕叫著。
而楊志華一看也立即湊過去要和這兩個美女姐姐一起拍照。
此時是下午三點時分,藍天白雲,陽光普照。
這里游人稀少,除了他們五人和城區組同事外,還有一家人來游玩,一對年輕的父母,五十多歲的老媽媽和五六歲的小男孩。那小男孩一邊叫著一邊跑著。老媽媽樂呵呵地笑著在後面追趕,而那對年輕夫婦在一旁拍照。
站在山頂涯邊,梁景秋心潮澎湃。雖然他有夜晚飛上高空俯瞰大地經歷,但從沒有像這樣如此接近泰山,以如此地高度來看待世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現在才真正體會這句詩的意境。
正當梁景秋心神雲游的時候,後面傳來那個小男孩的叫喊聲︰「媽媽,媽媽……」
梁景秋立即回頭一看,只見那個小男孩滑落在一個突出的岩石上面。他雙手抓住攔桿,嚇得哭起來。
「哎呀,小寶,你不要動,不要動……」老媽媽嚇得一時六神無主。
想也沒想,梁景秋幾個箭步沖了過去。
而這時在遠處拍照的小玲等人听到聲音也趕了過來,大家一看小男孩隨時要跌落山涯時都嚇得氣也不敢喘出來。
梁景秋冷靜地對小男孩說︰「小朋友別怕,哥哥來拉你上去啊。」
說著他小心俯子,慢慢靠近懸涯邊,再趴下來伸出手想去拉住小男孩,但夠不著。
小玲看著梁景秋救人,她雙手捂住嘴巴,眼神慌亂。
這時那對年輕夫婦來了,媽媽嚇得大叫,小男孩一看媽媽來了哭得更加厲害。
一陣大風吹來,小男孩動了一下,大家驚得叫了一聲。
梁景秋看了四周環境,想了想,然後沿著涯邊攀爬下去。
大家包括那對年輕夫婦被梁景秋的動作震驚了,都不敢發出聲音。
「秋哥,危險!」小玲卻忍不住哭叫起來。
梁景秋此時心如止水,眼中只有想到是如何救小男孩。
「小朋友,別怕啊,不要動,等哥哥來救你。」他說著輕輕跳下那塊只有一米寬的突出的石頭,立即抓住小男孩的手。
一看到梁景秋抓住小男孩,楊志華立即蹲子張開雙手叫道︰「大家手拉手,拉他們上來。」
鐘名立即伸出右手拉著他的左手,阿天,阿青和那個小男孩的爸爸也馬上行動起來。
梁景秋托住小男孩的身體往上推,楊志華慢慢探出右手來接,後面的人不敢有絲毫放松。
楊志華一接住小男孩趕緊往回拉,後來的人往後退同時發力,蹬蹬蹬一連退了十幾步,將小男孩拉離了危險區。
那個年輕媽媽立即抱住小男孩,兩人又是哭起來。
「秋哥……」這時小玲又是叫起來。
大家連忙又是手拉手往下走要拉梁景秋上來。
站在那塊突出的石頭上的梁景秋正要爬上來,忽然刮來一陣狂風霧氣。
「哎呀!」他站立不穩,墜下山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