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余,郭滿子帶上弦子,走上街頭,開始了他的墜子說唱生涯,很快就蜚聲方圓,聲名遠播,深受听眾歡迎。幾個青年也投到郭滿子門下,拜他為師。郭滿子遙想當初,就一一收下。
一曰,郭滿子正在唱書,來了幾個藝人,身強體壯,揮揮手讓郭滿子停下。
郭滿子瞧這陣勢,心里一緊,拱手道︰「幾位找郭某有事?」
對方冷著臉問︰「無事不登三寶殿,敢問郭先生師傅是誰?」
郭滿子想到獨眼劉,可獨眼劉有言在先,不準他稱他為師。
郭滿子只好說︰「沒有。」
對方聞听此言,馬上來了橫的︰「你懂不懂咱們這兒的規矩?沒拜過師的人有什麼資格在街頭賣藝?從今天起,不準上街,除非拜了師!」
幾個人不由分說,掂了郭滿子的弦子,揚長而去。
郭滿子傻了。
無奈,郭滿子只得托人求師。藝人張大元和吳麻子早就看中了郭滿子,爭著收他為徒。這倒讓郭滿子為難了,張、吳二人都是本地有名的人物,拜哪個好呢?
這一曰,是洪山廟大會。張大元和吳麻子等著郭滿子來。郭滿子托人去捎了個信,說他身染重疾,不能起床,其實是有意躲避。
張大元火往上冒,指著吳麻子︰「你這個大麻子臉有什麼本事跟我爭徒弟?」
吳麻子惱羞成怒︰「姓張的,我還沒跟你算賬呢,你倒先問起我了!你說,是誰先注意到的郭滿子?是誰叫人去掂了他的弦子?是我!你半道里殺出來跟老子作對,安的什麼心?」
張大元捋著袖子,一張臉漲成了紫豬肝︰「你是誰的老子?**的活膩歪了!」
兩人撲上去,正要廝打,藝人劉清水上前將他們分開︰「我看,你們兩家誰也別收,我收算了。」
這劉清水藝名金馬駒子,德高望重,名聲在張、吳之上。二人一時無話,盯著劉清水,呼呼吐著長氣。
劉清水悠悠一笑︰「你們說怎麼樣?」
二人張了張嘴,仍是發不出聲,但眼神里分明表露出不情願。
尷尬之際,一個長髯老者走過來,抱抱拳︰「你們三家誰也別爭了,老朽倒有個主意,公平合理。」
三個人一看,這老者正是本地德高望重的老藝人江大洋,已經退隱多年了。
三人便平了心氣道︰「江老請指教。」
江大洋說︰「你們三家和郭滿子比書,誰唱得最好,誰就做郭滿子的師傅。」
三人心里都有點虛,但舍此無他路,便點頭道︰「好,誰怕誰啊!」
穎州城一溜拉開了四個書棚,劉清水、張大元、吳麻子、郭滿子一一亮相,群英薈萃,把個穎州城幾乎翻了個底朝天。百姓們傾巷而出,一飽耳福,數曰不返。
比試了三個月,無人比過郭滿子,听眾把郭滿子的書棚圍得水泄不通。事情更加難辦了,技藝出眾的郭滿子必須挑一個人做師傅,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郭滿子。而郭滿子始終一言不發,只看定了仙風道骨的江大洋。
半晌,江大洋指著劉清水等三人︰「你們誰覺得自己最有資格作郭滿子的老師?」
三人面面相覷,都無以應對。
江大洋捋著長髯笑了︰「老朽以為,郭滿子獨成一家,技藝出眾,何須拜師?」
劉清水道︰「可……可咱們不能壞了規矩啊。」
江大洋朗笑一聲,道︰「藝人藝人,從藝從德,藝高德尚,無師自師,有些舊規矩,該改就改改吧。」
劉清水等人嘆惋一陣,又無辯駁之力,最後只得點頭稱是。
江大洋指著吳麻子,說︰「麻子,有樣東西該物歸原主了吧?」
吳麻子微微一怔,恍然大悟,忙令門徒把弦子交還給了郭滿子。
郭滿子眼含淚水,向江大洋深鞠一躬。
從此,無師不能從藝的百年陳規被打破了。
兩月之後的一天,一個後生忽然找到郭滿子,讓他到江大洋家去一趟。郭滿子一直對江大洋心存感激,忙隨後生前往。到了江家,郭滿子看到江大洋身旁還坐著一個人,那只獨眼讓他不由愣在了地上。天啊,真想不到,這人竟是獨眼劉。
獨眼劉站起來,笑呵呵道︰「滿子,沒想到會是我吧?你在穎州叫響了,我真替你高興啊。」
郭滿子醒過神來︰「是啊,太意外了……您怎麼會到這兒來?」
郭滿子對江大洋拱了拱手︰「我來一為看望師傅,二為見你一面。你有所不知,當年我正是師從于江老師學藝,學成後江老師便逐我出門,如我當初讓你遠走一樣。或許你認為這太過殘忍,可你卻不知老師的良苦用心。不讓你拜師,是怕你一生蒙在老師的影子之下;讓你遠走,是為了讓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實,當初你一離開開封,我便捎信給江老師,對你暗加關照,此番波折,多虧了江老師巧為周旋啊。」
郭滿子這才茅塞頓開,不禁兩眼一熱,躬身施禮道︰「老師淡泊名利,甘做人梯,真可謂德藝雙馨,樹立了一代師風啊!滿子謹遵師訓,平生收徒當效法不二,將師風繼承光大,永昭後人!」
……
當郭滿子听李陶派來的人說潞州開了一家戲莊,想請他來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姜絞原來那七八家貨棧的新任總掌櫃,竟然是一個胖乎乎的孩子。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李陶的好兄弟範長風。最初的時候,不管李陶如何勸說,範長風死活不敢接手,畢竟他從沒有做過生意。最後還是華菁菁一頓臭罵,這才讓範長風苦著臉應承下來。不知是曾經在家中耳濡目染,還是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
範長風經營幾家貨棧,做得順風順水,特別是胭脂和茶葉,成為了盈利最多的兩項。
胭脂作坊由一對夫婦負責,男的叫林童,女的就叫胭脂。胭脂長的眉清目秀,可惜是個瞎子。林童和胭脂原先只是姜絞原來胭脂鋪的普通匠人,可自從李陶听了林童夫婦的經歷後,毫不猶豫讓他們夫妻兩人管理了胭脂鋪,並許諾每年從胭脂的收入中給他們分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