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雪線 第七章 第六十一節 一炮驚天地

作者 ︰ 思哲文景

強巴在情緒失常的狀態下,放了一炮。請使用訪問本站。這一炮使空氣震顫,大地哭泣,把大家震驚了。炮聲一響,大家就意識到闖了天禍。都伸長了脖子,半張著嘴,張望對面山頭。

煙霧慢慢散去,一切都清晰起來。大家終于看清楚了,炮彈沒有落到對方陣地,而是落到了對面山頭的偏下部,對方幸免遇難。

大家唏噓一陣之後,嘆息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幸虧沒有擊準。要是擊中,有多少人已進入地獄,我們也踏進了鬼門關。」

強巴至今還兼任防雹隊隊長,是炮擊能手,怎麼會擊不中目標呢?大家疑問重重。

原來,在強巴發炮的那一瞬間,在一旁的炮手,怕闖下大禍,把自己牽扯進去,迅速將炮根抬高,使炮彈減少了射程,落到目標下方。避免了一場嚴重災難。

但這一炮卻震懾了對方。這一炮清楚地告訴鍋莽鄉的守衛隊︰對方有炮,有真炮,是六門大炮,而且真的開炮了。

守衛隊員什麼都不顧及了,一個個落荒而逃。突擊挖草的人員,听到劇烈的爆炸聲,看見守衛隊員都在逃跑,也夾著挖草工具,撇下了行李,紛紛逃離。

片刻之間,鍋莽鄉鄉民不見了蹤影,人去山空。

因禍得福,強巴、俊嶺們預設目標——嚇跑他們,在這偶然之中實現了。這是不幸中的萬幸。隊員們為之幸慶。

強巴卻極大不快,依然憤怒地喊道︰「狗日的,便宜他們了!怎麼就沒炸死那群渾蛋!」

俊嶺好言相勸道:「能嚇跑他們,這就足夠了。今天要是炸死了人,明天我倆就要坐牢了。也許連腦袋也保不住。」

強巴仍然擰著一股勁兒︰「難道我完瑪兄弟就白死了?」

俊嶺說︰「不會的。法律會制裁凶手的。」

在俊嶺的勸導下。強巴才逐步冷靜下來,恢復了理智。

「為挖蟲草發生草山糾紛,雙方動用槍炮,造成人員死亡」的特大新聞,不脛而走,無翼而飛,迅速傳遍了各地。

新華社駐當地記者,及時捕捉到這一信息,並迅速趕到當地采訪落實,寫了一個短篇。在當地報刊發表。又寫了一篇詳細報道,在新華內參上刊登。這使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中央有關部門看到這一消息後,感到震驚。國務院電令當地省委、省政府,立即組成調查處理小組,進行調查處理。國家民委、農林部、公安部等組成聯合督辦小組,連夜出發,飛往當地督辦。

當地省委、省政府接到中央電令後。立即召集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緊急會議,成立了處理草山糾紛領導小組,由一名副省長任組長,奔赴現場,在中央督辦組的領導下,介入調查處理。

處理糾紛領導小組一到,首先下死命令,雙方停止打斗。大批武警戰士上山,維持秩序。並宣布,雙方立即停止武斗。如果不服從命令,不停止武斗,誰先動手。就先依法懲處。

抽調了大批公安干警,封鎖了現場,進行現場查勘。法醫對糾紛中犧牲的完瑪,進行驗尸。

收繳武器,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不控制住武器,隨時可能發生傷亡事件。公安干警將收繳武器,作為重中之重。首先進行調查收繳。

鍋莽鄉鄉民反應;夏日鄉挖草隊有六門高射炮,而且他們所有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領導小組派出一個排的警力,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收繳。但到達制高點後,看到只有一門炮,好生懷疑。

排長分別調查了炮手和在場人員,大家都說,只有一門。炮是上級調給他們防冰雹用的。

排長納悶地問︰「對方反映是六門炮,怎麼突然變成了一門?」

在場人員哈哈大笑了一陣。說︰「是一門,確實是一門。」並將對方誤認為「六門」的緣由,詳細進行了解釋。

排長听了後,又將現場進行了細致勘查。發現山路上留有很多車輪印,經過比對,是一台拖拉機和一台高射炮反復碾壓的。

疑慮就此排出。

經法醫驗尸。和現場分析,鍋莽鄉守衛隊有槍,並致死人命,似乎是不可爭議的事實。因此,也派了一個排的警力,對守衛隊員逐個進行排查,搜尋。但誰也沒有槍支,都說沒有看見過誰拿槍。這就怪了。究竟槍是哪里來的?槍到底有幾支?是誰帶它上山?誰又是打死完瑪的凶手?都成了一個個的謎團。

槍是否在他們逃跑時丟失或藏匿?民警對其守衛陣地及周圍山坡,進行地毯式搜查,也沒有發現。

自從實施《槍支管理條例》以來,牧民手里的槍支全部收繳;民兵用槍也收集到鄉武裝部,統一保管,並逐一登號造冊,不在集訓或特殊用處時,不得拿出。

民警提出要清點武器庫,鄉長堅決反對,說︰「武器庫有嚴格的保管制度,絕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我看沒有檢查的必要。」

這更加引起了民警的懷疑;「莫不是槍擊案與鄉長有關?」于是,將想法立即匯報了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決定馬上查武器庫,並指示︰不管查到誰,都嚴格按制度處理。

按照領導指示,民警立刻打開武器庫。按造冊逐一核對,槍一支也不少。

是不是槍用完之後,又放回了庫房呢?民警又逐一檢查每一支槍,從槍管里可以看到,每支槍都沒有用過的跡象。入庫時槍都進行了擦拭,上了槍油,現在都是原封未動。

武器庫既然沒有問題,為什麼鄉長不讓檢查呢?他到底心懷什麼鬼胎呢?

參加領導小組的州長親自找鄉長談話。經州長反復啟發談心之後,鄉長說出了原委︰一開始他也有點心虛,怕其他同志為佔草山動用了槍支。要是那樣,怕牽涉面廣。在武器管理方面出了問題,自己首先有責任。所以在自己位弄清之前,不願意讓人檢查。

州長又問道︰「這次草山糾紛。你是否提前知情?」

鄉長賭咒發誓說︰「不知情。我可用黨性擔保,提前一點一點消息也未得到。」

州長說︰「你要是提前知情或有所參與,還是談清楚好。等檢查出來,那就被動了。」

鄉長說︰「我沒有參與。我可向組織保證。」

州長說︰「好,先不要把話說死了。你回去再想想,想好了再找領導小組談。」

鄉長低頭不語。

槍案一時處于僵局。

這時,突然發生一件使人料想不到的事情。部落長萬德扎西來到領導小組辦公室,投案自首。

萬德扎西一進門,就說︰「各位領導,我是來投案自首的。你們也不要查了。這次草山糾紛是我一手策劃和指揮的。槍是我的,人也是我打死的。是償命還是坐牢,都由我一人承擔,跟別人沒有關系。」

領導小組對萬德扎西已展開了調查,發現這次草山糾紛中許多問題與他有關。正準備對他采取強制措施,他卻自動找上門來。于是趁機將她行政拘留。

州公安局局長迎上去,說︰「萬德扎西同志,你來自首。我們表示歡迎。現在有些事情需要你的配合。請跟我走一趟。」

話音一落,兩名民警走上前來,一付冰涼的手銬「 嚓」一聲,戴在了他的手腕。

州局局長和兩位民警押解萬德扎西,走出了院子。眼前一幕,使他們驚愕不已。門前黑壓壓一片,站滿了鄉民。民警怕鬧出事來,本能地伸手掏槍。局長立即示意不要掏槍。

局長勸說道︰「鄉親們,請讓開一條道。我們是執行公務的。請不要防礙公務。」

鄉民們不但不讓步,而且一步步向前擁擠,擠了個水泄不通。

局長耐心地解說︰「鄉親們,請理解我們,我們在執行公務。誰妨礙執行公務,是犯法的。處理好草山糾紛,于國于民都是一件好事。務請大家不要妨礙。」

突然間。鄉民齊刷刷地跪在地上,爭著說︰

「警官同志,我們不是阻擋你們執行公務。而是為部落長求情來了。他是有錯誤的。但不是為了他個人,而是為了我們大伙,為了我們全鄉鄉民的利益。」

「是的,他是好人,是我們的好帶頭人。」

「你們要治他得罪,我們願意代他受過。」

「就是死罪,我們也替他去死。」

……。

局長說︰「鄉親們,處理事情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誰的錯。就是誰的錯,不要互相代替。他現在是去配合我們調查。等調查清楚了,會給大家一個交待的。」

在局長和民警們的反復勸說下,群眾沒有一人站起來,但慢慢讓開了一條道。

萬德扎西被帶出人群,壓上一輛警車帶走了。

一路上。州局局長回顧著今天所發生的一切,對這里的鄉民悠然產生一種仰慕之情,內心一陣陣贊嘆︰他們太團結了!是個很好的團體!

萬德扎西被帶到州公安局後,州局局長親自進行了詳細審訊。

在問到草山糾紛的起因時,他如實闡述︰他們部落的人如何去偷挖蟲草,如何受到夏日鄉的人的毒打,如何被剝光衣服後趕回等過程。接著說︰「我看見被打弟兄的慘狀,听了他們辛酸的訴說,感到十分氣憤,就親自組織了報復性反攻。因此擴大為一場嚴重的草山糾紛。我犯了嚴重錯誤,請求組織嚴處。」

州局局長听了後,感到與他們事前調查的基本吻合,也無多問,便一一記錄在案。

當問到槍擊事件時,萬德說︰「完瑪之死直接與我有關,我願負法律責任。」

局長緊追不舍,問︰「打死人的槍,是誰的?」

回答︰「是我的。」

問︰「你是從哪里來的?」

答︰「這……這……。」

問︰「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答︰「買來的。」

問︰「是從誰的手里買來的?」

萬德啃啃吧吧說不上來。

局長繼續追問︰「你把槍給了誰?是誰用槍打死了完瑪?」

萬德毫不猶豫地答︰「是我把槍帶上了山。我親手開槍打死了完瑪。」

局長又問:「那麼,你帶的是什麼槍?哪里造的?」

萬德︰「這個……這個……,想不起來了。」

這顯然是假話,而且與領導小組掌握的情況不符。

局長說︰「萬德扎西同志,說話要實事求是。是誰的問題就是誰的問題,不要自己大包大攬。」

萬德扎西︰「就是我干的。我願負一切責任。」

局長說︰「你可要想好了!這是人命關天,要負刑事責任的。」

萬德︰「這我知道,我願負刑事責任。」

局長見他在這件事上遮遮掩掩,不如實交待,也不再多問,又轉了個話題。問︰「那麼,這件事你提前向鄉長匯報了沒有?鄉長是如何指示的?」

萬德撒謊說︰「沒有匯報。他提前一點也不知道。」

萬德扎西的供詞,真真假假。他策劃領導了糾紛案件,是真的,與領導小組掌握的情況,是相符的;但涉及到槍擊案時,不肯說真話,似乎是在袒護著某些人。這使槍擊案的調查陷入了僵局。

但從他的供詞中,有一點引起了領導小組的注意,就是那句「槍是買來的」。既然鄉武器庫中的槍沒有動過,那就有可能使從黑市上買來的。

領導小組立刻布置警力,開展調查,看有沒有啥人知道倒販槍支的線索。

調查警員深入到群眾中,經一番仔細調查,發現一條重要線索。近期有人以推銷藥品為掩護,秘密販賣槍支。這人就住在鍋莽鎮的一家旅館里。曾給附近多位牧民賣過槍支。

這時,槍擊案件出現轉機。而且從槍擊案引發出一起涉槍大案。使領導小組激動不已,也許可以從涉槍案,偵破槍擊案。這是一箭雙雕的好事。因此決定︰立即分出一部分警力,去偵破這起涉槍大案。

ps︰

一炮硝煙遮望眼,真真假假難分辨;一案引出又一案,曲曲折折,難理清個中由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沖擊雪線最新章節 | 沖擊雪線全文閱讀 | 沖擊雪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