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帝的大皇子,秦王李淳有兩個兒子,李卓瑜、李卓瑾,分別被封為瑜王和瑾王,皆每日入朝參政,頗得明帝李卓璃信任,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如今那位故去多年的齊王的女兒一夜之間冒了出來,被明帝下旨封為女王爺,承襲齊王封號,並且也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入朝參政的資格,雖然這新封的齊王殿下目前看似閑散,但是馮太尉知道,明帝心中十分信任這位堂妹,假以時日,定會委以重任。
如此一來,朝中一共有三位王爺,瑜王、瑾王還有齊王,皆是明帝的堂弟堂妹,且頗得明帝信任,如果這三位王爺同明帝擰成了一股繩,那麼像沈家、馮家、藍家、栗家這樣的世家,就岌岌可危了。馮太尉深知明帝與其父皇孝帝不同,不僅不倚仗外戚和世家,而且流露出除去外戚和世家的意圖,這次封堂妹為女王爺並令其入朝參政就是一個開始的信號!待到齊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逐步掌握了實權,時機一成熟,那麼明帝便會同這三位王爺里應外合、齊心協力,一舉鏟除權勢過大的外戚與世家!
想到這里,身為馮家家主的馮太尉覺出了一種深深的危機感,他絕不能坐以待斃,落了一個被動的局面,應該先發制人,搶佔主動的先機!
既然明帝欲同三位王爺聯盟,那麼他就來暗中破壞好了!三位王爺中,瑜王和瑾王參政時間很久。根基較深,不好下手,而這位新封的女王爺初來乍到,在朝中根基尚淺。很容易對付,思及此,馮太尉計上心來,明帝新封齊王,必然想要歷練這位堂妹,並且助她在朝中樹立威信,他何不順水推舟,主動給明帝提供一個這樣的機會?
正巧藍家嫡孫藍越琳剛從幽州歸來,上奏說幽州邊境,烏蘇、扶勒兩國有異動。于是他便借由昨日朔城瘋傳的「戰神」一說。提議讓曾經是寧國戰神的這位女王爺同韓將軍一同去邊境探查此事。
亦菱略微審視了一下這位馮太尉。心里已經對他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雖說她比較閑散,平日里不用處理什麼政務,但是去百里酒館坐等荊先生現身之余。她每日都要查看關于朝廷百官的資料,對江國的各大世家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低調是一方面,必要的了解也是應該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整個局勢和所有人員都有所了解之後,她就知道應該如何處事,應當小心地避開哪些人。而這位馮太尉就是應該避開的那些人之一,卻不知他今日為何主動找上了她。
亦菱略帶幾分歉疚地道︰「馮大人。實在不好意思,本王方才沒有听清馮大人的話,還麻煩馮大人再說一遍
馮太尉不屑地一笑,道︰「沒听清?在老臣看來,齊王殿下是壓根兒就沒在听吧!」
馮太尉面露不屑,語氣也十分強硬,顯然根本就沒把這位十六歲的女王爺放在眼里。百官皆垂手而立,有的看朝堂上情況不對,低下頭連大氣都不敢出,有的同馮太尉一樣,用不屑的嘲諷的目光看著亦菱,還有的一副等著看好戲的樣子。站在亦菱不遠處的沈彥真瞟了一眼馮太尉,略微蹙了蹙眉。
亦菱雖然年輕,沒有什麼立身于朝堂的經驗,但是以她的聰明伶俐和玲瓏心思也猜出了七八分,這馮太尉怕是早就覺察到堂兄想要動外戚世家,所以十分緊張,又怕她這個女王爺有了實權,同其他三位堂兄聯手除掉這些世家,因此先拿她這個初來乍到、根基尚淺的齊王開刀。所以她聞言並不生氣,仍舊客氣地微笑道︰「馮大人真是慧眼如炬熬王一向閑散無事,又對這些政務之事不甚了解,因此方才走了一下神兒,沒有听到大人說的話
馮太尉哼了一聲,看著亦菱的目光也愈加不屑,不過他並沒有再為難亦菱,給她一個下馬威,點到為止就夠了,太過分的話,恐怕龍椅上的明帝也不答應。
倒是沈丞相旁邊的栗御史,轉頭看了看亦菱,目光之中多了幾分審視。
藍越琳一看朝堂上氣氛不對,忙站出來打圓場,微笑道︰「殿下,方才下官向皇上和幾位大人匯報了這次去幽州查賬的結果,處理了幽州刺史貪贓枉法、私吞官銀的案子,同時發現了幽州邊境,我江國同北部兩個小國的邊界處,有軍隊異動,方才馮大人向皇上提議讓殿下同韓將軍一道去幽州邊境查探情況
馮太尉在一旁哼了一聲,「不知齊王殿下意下如何?」
亦菱頓了一下,正要說話,馮太尉旁邊的韓將軍突然站了出來,對李卓璃行禮道︰「皇上,自延光六年,我江國大軍在幽州北部重創烏蘇、扶勒兩國聯軍以來,他們已經有五年不敢來犯了,為何今年又突然有所動作?此事恐怕另有隱情,應當再議
亦菱聞言看向韓將軍。韓毅風,江國韓家家主之嫡孫,江國現任正一品鎮國大將軍,五國四大戰神之首。
韓家子孫,歷代為將,且每一位皆是叱 風雲的鐵血神將,立功無數,堪稱江國李氏皇族的守護者,而且韓家雖然功勞無數,卻從不因此驕傲膨脹、肆意橫行,能夠在朝堂官場之中把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分寸。為了避免功高蓋主,家族權勢過大,引起皇帝猜忌,每一代的韓家子孫,在朝堂之中為官的並不多,身居高位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一代韓毅風便是在朝堂中唯一一位身居正一品大將軍之位的韓家子孫,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有效的自保方式,很多權貴都明白這一點,但是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仕族世家卻是極少。而韓家每一代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不得不讓亦菱刮目相看,對韓家也生出了幾分崇敬之情。
韓家正是憑借著名將輩出和低調處世這兩點而穩穩地立足于江國,百年興盛不衰,可謂江國的一大世家。而韓家不僅僅是在江國有名,在其他四國也是極負盛名。
韓毅風的祖父,當前的韓家家主,曾是聞名五國的索命將軍,只要是讓他帶兵出征,沒有不勝之戰,而每每出戰,必直搗敵軍巢穴,百萬軍中,必直取上將首級!索命將軍的名號正是由此而來。虎父無犬子,其子絕不遜于其父,驍勇善戰,智勇雙全,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只可惜十年前同烏蘇、扶勒兩國聯軍一戰,不幸中了敵軍的一根毒箭,最後中毒至深,不治身亡。
韓毅風,作為嫡孫,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少年便隨祖父和父親征戰沙場,到如今尚未至而立之年,卻已是身經百戰,在軍中深得將士們尊敬愛戴。五年前,即延光六年,韓毅風率三十萬大軍,于幽州邊境對戰烏蘇、扶勒兩國八十萬大軍,縱使兩方人數相差甚多,韓毅風仍舊率江國大軍一舉重創兩個小國的聯軍,致使其幾年來再不敢來犯,成為五國戰事之中的一個神話,而韓毅風也因此位列四大戰神之首。
韓家不僅是男兒勇武善戰,女兒更是芳名遠播。韓毅風的兩位姑姑,一位在多年前的一次五國盟會寧莊帝來訪江國之時,被寧莊帝看中,遠嫁寧國,成為寵冠六宮的韓夫人,其子皇甫如今成為了寧昭帝,另一位則嫁入了一向與洛氏一族交好的言氏一族,其子言熙明即是寧國當今丞相。
亦菱把腦中所記住的信息迅速地過了一遍,看向韓毅風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景仰。四大戰神之首的稱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來的。雖然她也被冠上了一個什麼戰神的稱號,但是她自己清楚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戰神的稱號她是擔不起的。的確,她也在戰場上立了功,在許多人看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能夠在戰場上立下那樣的功勞已經算是奇功了,但是她心里清楚,如果當初沒有四大戰神其中兩位的岳悠然和皇甫祉,沒有神機妙算的二皇兄趙子安,沒有後來支援的洛沉碧和容卿,沒有經歷戰事比她多得多的曹沅、陳格、李沐陽、李沐陽等副將,她根本不可能在戰場上發揮出自己的武藝與才能。因此她深知得來這一稱號的難處。亦菱面露崇敬地看著韓毅風,若非有真正的實力,又怎能摘得四大戰神之冠?
李卓璃听到韓毅風的話後點了點頭,道︰「韓將軍所言極是,雖然藍尚書此次去幽州,察覺到了邊境軍隊異動,但是我江國也不可輕舉妄動,畢竟我國與他們兩國已經有幾年不開戰了,若是我們率先行動了,恰好給了他們一個出擊的理由,所以此事還是日後再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