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春秋 第二十章 借刀殺人

作者 ︰ 看雲的季節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楚太子建在奮揚的預先泄密之下,帶著腰玉及襁褓中的兒子逃到宋國,一路雖說?j惶,但是城父本是邊城,與宋國接壤,不到兩天就已經逃入了宋境。

而又有遠越來報,伍員偷渡韶關進入了吳地。此二人的成功逃亡讓楚王十分憂慮。楚平王的目光時不時地望著身後的地圖,真是叫個食不甘味、坐不安席。一直視二人為眼中釘肉中刺,一心想除之而後快。

不久就有密探來報,說是太子建因為宋國內亂,如今逃到了鄭國。楚王見有可乘之機,就召來費無極商議。

「鄭國一直在楚國和晉國之間陽奉陰違,左右逢源,力求自保。寡人以為廢太子在鄭國,可以想法除之。」楚王認為太子建在外,隱患極大。只要有諸侯國為他撐腰,難說他不伺機反攻倒算。不除費太子建,這新立的太子珍以後也難坐穩了江山。自己必須為太子珍掃除這個障礙,不然後事難料。

費無極道︰「與鄭國交好的是晉國。現在晉國由上卿荀寅當權,晉頃公多听其謀。而荀寅極為貪財,諸侯皆知。大王欲圖太子建,不如多備些財帛,派使者出使晉國,賄賂于荀寅,讓他設計除之。」

「鄭國之君臣會听荀寅的安排麼?鄭定公守國多年,老奸巨猾。一直在楚國和晉國的夾縫中自保,他定不會輕易做出決定。」楚王認為此計過于簡單,明眼人都知道,殺一個國家的廢太子也得有一個像樣的理由,再說那也是一個政治籌碼,鄭定公肯定不會輕易上鉤。

「老臣听說這荀寅與鄭國有隙,荀寅以前曾索賄于鄭,而鄭國執理相抗,沒送財帛與荀寅,所以荀寅對鄭定公十分不滿。大王如多備些珠寶財物,荀寅定會有除廢太子之策。♀」

楚王思忖良久,不如姑且一試,就從了無極之計。命大夫斗欣為使,出使晉國。

那斗欣到了晉國,只是作為平常的出使禮節朝拜了晉頃公,卻把大量珠寶財物送到了晉國上卿荀寅之家。荀寅得了厚禮,大喜過望,允諾為楚王設謀除掉太子建。

荀寅想了一策,就和斗欣商議。荀寅道︰「鄭國的朝政被游吉把持,此人老邁無能,文不知修政,武不知用兵。今日我有一借刀殺人之計,可以除楚王之憂。」

「請上卿明示,斗欣愚鈍,不知其中有何奧妙?」

「我假意派密使到鄭國去聯絡太子建,約他為內應。告知他晉國將秘密派兵伐鄭。我便給他許諾,說得了鄭國就封予他作為酬勞。太子建為了貪得鄭國,必從我謀。我再泄謀與鄭定公,太子必死無疑,這就叫著借刀殺人之計。」

斗欣听後大喜,此計甚為厲害,只要太子建一起貪心,必定會同意作為內應。如此,此計便可大功告成。

話說那太子建到了鄭國,鄭定公以禮相待,贈與住宅飲食,並命內廷負責他的開支用度。太子建也曾在定公面前哭訴冤情,但定公認為鄭國兵微將寡,沒實力幫助太子建伐楚。而晉國為諸侯的霸主,就讓他去尋求晉國的幫助。恰好,太子建就辭了定公,輾轉到了晉國,來尋求晉國國君的支持。

此時晉為強國,與楚國不合。晉頃公得知楚太子來晉,就于朝堂上接見太子建,叩問楚國之變。太子建便一一向晉頃公痛述了一番,求晉國出兵伐楚,以鏟除奸佞,助自己還國。

荀寅便密奏于頃公︰「鄭國國君一直陰陽于楚國和我晉國之間,今楚太子在鄭,必定會獲得鄭國的信任。不如我晉國起兵伐鄭,以楚太子建為內應。成功之後,就把鄭國封給楚太子。然後我晉國就可以鄭國為跳板,尋機滅楚。」

晉頃公認為此計甚善,把荀寅之策告訴給太子建,太子欣然允諾。

荀寅得知太子建已經允諾,擔心他意志不堅,便親自到了驛館,與他促膝而談。

「如今太子流亡他國,有如水之浮萍。現在我晉國君臣願為太子出力,欲幫助太子還國。奈何晉國與楚國相距甚遠,鞭長莫及。我與大王認為必須先圖鄭國,然後以鄭國為屯兵之所,而後我晉國飲馬長江,征伐無道之楚。如此,太子還國有望,異日攝了楚國大位,望太子不要忘了我君臣今日之力。」

荀寅的言語很快讓太子建更為心動,就向荀寅保證,回鄭國之後,做為內應,助晉國滅鄭。

太子建辭了荀寅,重返鄭國。鄭定公待太子如故,飲食起居很是盡心。那日太子建回到內室,臉上依然笑意猶存。

腰玉見太子臉上有欣然之色,就好奇地問道︰「夫君喜色盈面,不知今日有何可賀之事麼?」

太子心念得鄭,便把此次自己去晉國的一番經歷細細說來。並把荀寅之計全盤相告︰「晉國君臣準備秘密出兵伐鄭,待得了鄭國,晉國國君已經許諾封與我作為伐楚之本。晉國與楚國離得太遠,只有鄭國居于中間,可以作為伐楚的跳板,真是上天有眼!」

腰玉覺得不妥,諫道︰「鄭國好心收留我們,夫君卻要合謀滅他之國,夫君必將失信于諸侯。事情如有泄露,必將惹殺身之禍!他人以忠信待我,為何圖之?」

太子建說道︰「不如此,我將一事無成,只能苟活于世。再說我已經答應了晉國君臣,不能反悔。」

腰玉又道︰「只要夫君不為內應,我們就無罪。如果謀鄭,我們信義全失,以後何以為人?請夫君深思。」

太子建貪欲得國,遂不听腰玉之言。

荀寅一邊派密使穿梭于晉、鄭之間,與太子建約會動手的日期。一邊卻派人泄謀與鄭上卿游吉。太子建之謀就被鄭定公知曉。

鄭定公得到游吉的報告之後怒氣勃勃,就與游吉商議。

定公道︰「寡人待楚太子不薄,他卻不知報效,有滅我之心,與禽獸何異!」

游吉奏道︰「楚太子無信無義,君王可以殺他泄憤。老臣只是有些擔心,如果君王殺了太子建,怕以後晉國會發兵問罪。」

定公思索良久道︰「荀寅既然來泄其謀,肯定沒有圖我鄭國之心。不然,他何必泄謀與我?楚太子恩將仇報,寡人絕不饒他!」

于是定公與游吉商議,召太子建入宮赴宴。

定公在宮內設好宴席,以客禮相待,游吉作陪。席上獨此三人,侍從皆不得入內。酒過三巡,定公直言道︰「寡人好意收留太子,也從沒怠慢,奈何太子有圖我之心?」

太子建听後大驚,起身惶然答道︰「君王從何處听說如此妖言?我寄身君王羽下,暫且貪生,怎會做那不義之事?請君王明察,別是有奸人在君王之前讒言蠱惑?我絕無此意!」

游吉從袖內拿出荀寅通告之信,太子才知中了荀寅的奸計。此時只有垂頭不言,無以分辨。

定公大怒,喝令力士擒拿太子建與席上,拖出宮外斬之。

太子建貪于得國,置信義于不顧,至有此禍。

那荀寅得了消息,就快馬報與楚國,楚王見太子被殺,心內稍安。那伍員逃往吳國,吳國是楚之世仇,自己鞭長莫及,只得作罷。

楚王見太子建被鄭國誅殺,滅了心頭之患,更是享樂不休,不理朝政。費無極把持朝中大權,性又貪婪,楚國大小國事都由他自專。那相國陽丐老邁,懦弱無能;又怕費無極向楚王讒言,只得任費無極為所欲為,把楚國上下整得怨聲載道,民憤沸騰。

一日,孟嬴與楚王在宮內花園賞花。孟嬴見楚王鬢發已灰,更顯得老態龍鐘。心中擔憂太子珍年齒尚幼,如楚王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太子後事無靠。又想著費無極此人民怨極大,官聲不佳。其勢必不能長久,心中憂慮。對楚王道︰「大王不理朝政,朝政由費無極把持,妾擔心此人被同僚詬病,又多奸計。而太子珍年幼,以後我們母子依靠何人?請大王早做打算。」

楚王低頭一想,孟嬴所言不差。這費無極雖說對自己還算忠心,但自己千秋過後,那時母寡子幼。費無極見無人能加掣肘,必定會生異志,不可不防。遍覽朝中之臣,楚王決定出手改變局勢,為太子珍今後的順利接班鋪好道路。

楚王于是通報朝臣,將于次日臨朝。

百官列班站定,山呼拜舞畢。楚王就頒布詔命︰罷陽丐相位,任命囊瓦為相國,授予政事。任?s宛為左尹,鄢將師為右尹以分囊瓦和費無極之權。任沈尹戍為左司馬、遠越為右司馬掌管軍政大事。

雖然楚王有力挽狂瀾之心,奈何楚國在楚平王以前的折騰下,人才凋零,奸臣當政,國勢逐漸衰退,泱泱大國彌漫出一種不詳的氣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千古道理皆然。

但那東邊的吳國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崛起。再加上一個豪杰的加入,一個曾經的楚國逃亡之臣,歷史將改變自己的走向,楚國注定要接受自己釀下的苦果。在那個遙遠的年代,那些鏗鏘戈語,如今依然發出幽幽沉吟之聲,讓我們去細細展開。

對于楚國來說,一切都已經有些太晚……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二卷《奪命襲殺之魚炙篇》。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吳楚春秋最新章節 | 吳楚春秋全文閱讀 | 吳楚春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