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見孫武所著兵法自成一家,有泱泱之風,擊節贊嘆不已。♀雖說自己聘得孫武這樣的曠世奇才,但想著吳國的現實處境,不由得轉喜為憂。
「先生以為,吳國伐楚的條件成熟了麼?」因為在這一點上,闔閭和伍員是有分歧的,也為了這一點,君臣心里還有些小隔閡。旁觀者清,問問軍師的意見也很必要。
「臣以為,兵者,凶器也!一個國家應該在五個方面達到要求時再考慮用兵。用兵就如同庖人做魚炙︰了解魚的特性,把握恰當的火候,有配料可用,再加上一個好的庖人,其理皆然。」
「哪五個方面?請先生賜教。」
「一為‘道’,就是上至君臣、下至百姓能夠上下同心,凝聚成一個整體,有百姓支持的用兵才合乎‘道’的標準;二是‘天’,就是天時。要順應天時,什麼季節需要什麼樣的後勤保障,這些都要有數。三是‘地’,就是地利。既然出兵,就要對路線、地形都要有所了解,合理地運用地形為自己創造良好的作戰條件;四是‘將’,就是要有一個合適的能夠勝任這次行動的統帥;五是‘時’,便是恰當的用兵時機。」
「以先生之見,怎樣才算是合適的出兵時機?」
「楚國的國力遠遠強于我國,只有等待楚國出現政局動蕩、民心潰散、發生內亂的情況才算合適的時機。一個國家常常是不容易被外面的勢力所滅的,而經常來自于內部的消耗對國家的打擊會更大,這種內斗對國家的傷害遠比丟城失地來得更加猛烈。♀所以等待楚國出現這樣的時刻才是我們以弱勝強的絕佳時機。依臣的觀察,這一天的到來並不太久了。」
闔閭點頭頷首,微笑道︰
「雖然,孫武子雄才蓋世,有通天徹地之能,奈何我吳國偏居一隅,國小兵微,縱然君臣相得,軍民同氣,又能怎樣呢?寡人一直沒有輕易出兵伐楚,就是楚國和吳國之間的國力相差太大,風險極高。不知軍師對此有何看法?」
「君王已經定下抑制越國,合力伐楚的國策。雖然楚國人口眾多,國土廣闊,但是臣的兵法不僅適用于軍隊行伍,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是婦女,接受一定的訓練也能形成一定的戰斗力。」
吳王不禁鼓掌失笑︰「先生之意,寡人以為有些夸大之詞。從古至今,寡人也不曾听說過婦人能夠拿起刀槍,列成行伍,形成戰力的。先生的理論和實際情形應該是有分別的,理論必須要有實踐的檢驗方才知道理論的真偽。」
孫武面色微紅,力爭道︰「大王如果認為臣所說的有些迂闊,臣請大王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