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便是剛剛夜華弦的一舉一動皆在他眼底下進行,之所以能夠有暗殺的機會,也是在他的默許之下的。
夜華弦的情緒沒多少波動,一點都不心虛地垂眸道︰「攝政王費心了,希望此次和貴天朝談判能夠圓滿進行
既然對方不打算挑明,君非冥也配合,「本王也是如此希望,夜太子請
夜華弦不冷不淡地點了點頭,「攝政王請
……
待兩人同行抵達議政大殿,眾朝臣已經等得有些急切,終于見到兩人踏入殿內,立即起身恭迎,不過一會,皆安靜入座。
太後見眾人皆入座,便正色道︰「夜太子前來我朝一路長途跋涉,想必已經有些疲累,哀家便直接入正題
掃視了夜華弦淡淡點頭,太後繼續道︰「我朝已經收服浚川一帶,堯北曾經統治的區域,而如今形勢北邊也僅剩下堯北一方勢力,若是以實力論,堯北絕敵不過我昭雲天朝。但我朝不想浪費兵力,導致兩國生靈涂炭,今日之所以接受這次與堯北的談判,是想勸堯北歸降……」
太後話未說完,便被夜華弦冷峻的聲音覆蓋,「太後,父皇提出此次談判的原因並非為了歸降,而是希望兩國友好聯盟,世世代代永不戰爭
一話既出,底下朝臣已經百般質疑。
「貴國是否太過天真,我朝豈會和區區堯北聯盟?」
「正是,堯北如今拿什麼來跟我朝談判?」
「夜太子會否太過自視過高了?堯北如今已經孤立無援,談何聯盟?」
……
當然,在提出這些質疑的期間,眼神是紛紛尊崇地望向一言不發,默默聆听的君非冥,在近乎默認下,朝臣反對的聲響愈來愈大。
太後會意地似為難道︰「眾愛卿所言也並非無道理,若是想談聯盟,哀家問夜太子一句,何為利,何為弊?」
「太後,聯盟對貴天朝自然是利大于弊夜華弦顯然已經胸有成竹,冷靜娓娓道來,「其一,貴天朝在這兩年來不斷侵入北邊,雖說近乎吞並了整個北邊勢力,但肯定損兵折將不在少數,特別是在半年前與我堯北一戰,雖然堯北暫且失利,但想必那次貴天朝也損失了不少,經過這兩年的戰亂,貴天朝的兵力以及民生難道不需要修養?再繼續戰亂下去,肯定民不聊生,想必攝政王和太後體恤民情,暫且修身養息對貴天朝是利;
其二,若是貴天朝執意要向我堯北開戰,父皇和本太子亦不會退縮半點,絕不會歸降。只是若是開戰,東南西三邊境勢力虎視眈眈,萬一一個突襲,貴天朝還有何精力防守?到時候得不償失,豈不為弊?這一斃一利,如何取舍還看太後和攝政王
語畢,夜華弦鎮靜自若地喝著桑要遞過來,銀針檢驗過的酒水,眸底是清冷一片,若是被這些朝臣和太後幾番話就唬住,那他還拿什麼跟君非冥斗。
眾朝臣被這一番解釋糊弄得一愣一愣,硬是沒有話反駁,饒是太後也微微一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