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風雲 第四十五章 院試之後的修行

作者 ︰ 愛卿

關家灰飛煙滅,經過一番打點木器廠的所有股份全部歸于黎家手中,不過黎仁超這幾天和兒子陷入了冷戰。若非不想讓妻子知道自己兒子這麼冷血的話,黎仁超會狠狠教訓黎元方一頓的,即使現在他也打定主意要想辦法改變兒子這種x ng格。為此他專門上了一趟白雲山,去能仁寺拜會了師父了塵,定下一番章程。

同治八年二月,又一次縣試來臨,黎元安與吳哲參加,首場皆中。

之後署理南海縣事的陳善圻主動與黎家結親,說是四女兒與黎元安八字很合,兩家當結為秦晉之好。黎元方請求父母尊重大哥的意見,沒想到黎元安自己同意了,事後黎元方很奇怪的問老大︰「你都沒見過他女兒長什麼樣,俊丑不知,怎麼會輕易答應的?」

「父親說若是我答應下來的話對咱們家有好處。」黎元安說道。

黎元方惱火︰「這不是誘導嗎?」

「元方,我知道自己的學問如何,我覺得憑我和阿哲現在的水平縣試未必能過。」黎元安說道,臉上略帶一絲成熟。

黎元方愣了一下︰「你覺得是陳家給你使了力的?」

「恩,陳世伯在縣衙當官,除了他還能有誰?」黎元安說道。

黎元方沒想到老大會這麼想,斟酌說道︰「你也不必覺得就一定是他幫了咱們,你和表哥學習又不差,就算是他那也是他有求于我們黎家。不過……算啦,你都答應做人家女婿了。唉,沒想到家里最終還是要娶個官小姐,而且還是做大婦的,以後有的受了。」

果然,沒過幾天時間‘仁愛善堂’幫陳善圻在省城及佛山籌到兩千多兩銀子,陳善圻又到縣衙向知縣申請,湊足三千兩銀子于三月初三大c o大辦的開始重修三湖書院了。

這件事很是讓‘仁愛善堂’出了回風頭,作為民間自組的慈善組織,‘仁愛善堂’開始在西關行使一些以前十三行行商才有的權力。

同時梁、伍、馬、潘四大行商家族指使依附他們的士紳暫時不再管事,形成短期的行政混亂,企圖干擾七十二行對西關權力的滲透。

所以當月省城安良局召集局紳會議的時候,有一多半十三行控制的士紳沒有到場。潘家正被鹽務官司纏身,因此安良局主事發文只讓另外三大行商家族召人前來,可是三品按察使餃梁綸樞、三品道餃伍崇暉、翰林學士在籍道台馬儀清三人皆以‘聲望不夠,說人亦不听’為理由拒絕召人前往。

西關新一輪的政爭再次開始。

首先開火的是七十二行的另一代言人,在籍河道總督蘇延魁,他在一次官員會面時向總督瑞麟指責梁綸樞的族佷,在籍順天府尹梁肇煌很是目中無人,身為在籍官員卻不替官府分憂,不為鄉人辦事。

接著梁肇煌向府縣官員痛訴,指控李文田等非西關本地士紳聯合起來排擠于他,干擾他為即將到來的雨季做防汛工作。

十三行行商們不知道,在雨季來臨之前,‘仁愛善堂’已經于三元里北面購置了一片荒地大力生產水泥了。此次梁、伍、馬三大家族的不作為給了善堂插手公共事務的可乘之機,等他們反應過來時清理壕溝淤泥已經成為七十二行的拿手業務,並因此得到了向省城居民收捐的權力。

同時黎仁超以把機器局安置到岸邊可以自造火輪船為誘惑,終于說服總督瑞麟同意機器局設在城外黃沙。

三月中旬,省城要舉行院試。

黎元方報考時,得知主考官已經不是杜鳳治的同宗杜聯了,杜聯已于年前交付廣東學政事務回京述職去了。現在廣東學政一職由廣東布政使王凱泰暫時兼任,黎元方專門去同文館原來的同僚哪里查他的底,王凱泰是江蘇人,曾經做為李鴻章的幕僚佐理過淮軍的團練,並且與前任學政杜聯是同年。

查到這些黎元方感覺並沒有可以利用的地方,于是就安心看書,打算考幼童試的時候就老老實實答題,不攀關系了。反正幼童考的是背經或者默經,現在四書五經他都已經背熟,而且作為縣案首考取生員並不困難。

考試期至,仍然是早早起來,送至考場。

不過一番搜檢之後,黎元方拿著考卷來到的卻是學政大人所在的學宮正堂。因為作為府試前十名之一,作為幼童考生,他現在考的是‘提堂’,將由學政當面出題。

考試開始,兼職學政王凱泰先給考場全部及冠考生出題,出完了正式題目他才面對整個廣州府考出來的二十多名幼童點名道︰「南海縣幼童考生——黎元方。」

「學台大人。」黎元方站起來躬身行禮道。

「哀公問政——」王凱泰點了下頭直接說出四個字來。

黎元方怔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這就是出題了,接著對道︰「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這是《中庸》中的一篇,黎元方迅速背出,毫無凝滯。

這一篇快背完的時候,王凱泰舉手︰「好了黎元方,本官問你,現在可習五經?」

「學生現已習了《禮記》、《詩經》。」黎元方答道,這是謙虛一點的說,其實他還習了《易經》。

王凱泰點道︰「以‘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始,默寫三百字出來。」

這是讓默寫《禮記》啊,黎元方坐下開始在稿紙上默寫。王凱泰又給別的幼童考生一一出題,當他二十多個考生基本出完的時候,黎元方一篇三百字的節選《禮記》也差不多默寫完了。

默寫完了檢查一遍,發下沒有錯別字之後,黎元方才謄抄到卷子上。抄完之後又檢查一遍,然後直接交出。

前後不到一個時辰,黎元方交卷,王凱泰接過卷子看了一遍。

「本官听聞你在洋務上有些不凡的作為,以為你會忘了本分,把祖宗所學撂下了,如今看來答得還算得體。」王凱泰放下卷子說道。

原來考自己五經題是為了這個,黎元方想起歷史課本中的一句話,就拿來應對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生豈敢忘了儒生本分。」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好,說得好,你能有如此認識說明你沒有被洋夷之學晃花了眼。此次院試你考的是幼童,這案首本官是不好給你的,但是可以將你補為縣學生。你下去吧。」王凱泰笑道。

這就成為廩膳生員了?成為秀才老爺了?偶也是統治階級底層的一員了?黎元方心中暗喜,行禮下去。

所謂縣學生,就是要到縣學去讀書的秀才,不過現在已經沒有硬x ng規定讓人一定要天天在那里讀書了,只是每個月有一次小考,每年有一次大考,考試優秀的會有幾兩銀子的獎勵。縣學生分為廩膳生員、增廣生員,附學生員,廩生每月有錢糧領取,增生和附生沒錢可拿但考試優秀可以轉為廩生。按規定只有廩生和鄉試之前預考合格的才能考舉人,但現在只要是個生員就能參加鄉試,科舉至此已經沒落。

黎元方從考場出來,很高興的告訴父母這件喜事,可沒想到這高興勁持續了不到三天就郁悶了。

他實在沒想到他父親會送他去寺廟受沙彌戒。

「你師公在能仁寺年紀大了,你其他師叔伯又不在省城,床前無人盡孝。為父要忙洋務,而且火柴廠和糖廠也都在籌備之中,實在無暇分身,所以只能讓你去能仁寺住幾個月了。也不需要你做什麼,到了那里多陪他老人家說說話,幫他抄抄經書就行了。」黎仁超拿著已經準備好的小包裹對黎元方說道,包裹里有幾件緇衣,幾本書經。

沙彌戒有十條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y n、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花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唱伎亦不觀听、不坐臥高床、不非時食、不持金銀寶物。這十條戒律之前黎元方至少犯過九條,而且還有好幾條是他的愛好,若讓他遵守豈不如殺了他一般。

戒了七情六y 的和尚需要有人在他身邊盡孝嗎?這麼爛的借口父親怎麼也想得出來。

黎元方愁眉苦臉的看著他母親,希望他母親能幫他說句好話。

黎文氏雖然也不舍得讓兒子出幾個月的家,但想想兒子的妖孽,只好說道︰「你去多听听你師公講經也好,反正離家不過幾里的路,倦了就經常回家看看。」

「可我每個月都要到縣學去考試。」黎元方說道。

黎仁超搖頭︰「我已經與邦止(陳善圻的字)兄說好了,他幫你去與縣學教諭請假,鄉試之前你都不用去了。」

「可是我去給師公盡孝會耽擱明年的鄉試的。」黎元方繼續想不去的借口。

「你已經有秀才的功名,耽擱幾年也沒什麼。」黎仁超仍然不松口。

黎元方想到黃沙糖廠的那些孤兒︰「黃沙糖廠的孩子呢,我黎家是想把他們培養成有能力的親信的,可文理皆通的人除了我有誰適合做他們老師?」

「前幾天我已經把他們送去受了沙彌戒,你到了能仁寺盡可在你師公面前教他們。」黎仁超說道,若是沒個有佛心的人看著,黎仁超還真怕兒子把這些小孩子教成冷血殺手,為了把這些孩子送進寺廟他專門給寺里添了一百兩香油錢。

一切借口都被堵住了,黎元方只好乖乖地跟著父親去能仁寺受戒,從此開始了他在寺廟的傳道之旅。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