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風雲 第五十一章 鄉試內幕

作者 ︰ 愛卿

黎元方在貢院自己那間號舍睡了一覺,再醒來時發現已經到了下午。

起身整理了一下,把兩塊充當床鋪的木板分開,分別橫搭在釘于左右牆壁上的兩層搭頭上,這就是桌椅了。然後黎元方拿水壺向巷口負責看門落鎖的差官討了一壺熱水,又取面餅榨菜泡了碗面條吃下去填了填肚子。

吃飽了以後靜坐了一會,小聲地哼了幾首歌娛樂自己,接著把‘桌椅’豎起靠在牆上打開空間開始做運動。因為不允許出去隨意走動,所以黎元方只能在號舍里做了兩節廣播體c o以保持良好的狀態。

好在以他現在的身量在里面做運動還能施展的開。

做完廣播體c o又在這臥牛之地把七星拳練了四遍,然後才重新坐下,開始回憶自己學的《四書》經義。

鄉試雖然分為三場,每場又考幾樣不同的內容,但這其中之重點仍然是在這第一場,而第一場的重點就是開頭的三道《四書》題。這三道四書題發揮好了,被考官取中後即使後面的題做得略顯平平也只是影響名次,而不會被摘奪。若是第一場考得不好,那基本上就沒太多希望在第二場、第三場扳回名次了。

可以說首場發揮要是發揮失常的話,那你就回家等三年再來重新考過吧,這絕非說笑。

天s 漸黑,黎元方借著月光在號舍繼續練拳,一直把自己練乏了就用毛巾沾水抹了把臉然後躺下再去睡覺。

初九凌晨梆子聲響,官差打開號門公布考題,黎元方點上蠟燭看看手中的題目紙。三道四書題那是必選的,五經題黎元方選了《禮記》上的四道,選擇完畢差官鎖門離去黎元方開始答題。

面前七道題,黎元方先做了四書題中的第三道題︰《孟子曰︰y 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于己者,弗思耳》。

做完第三道題趁著狀態還好接著做第一道題,兩道題做完,已至丑時三刻。黎元方因為昨天j ng神養得極好,此時仍不覺困倦,所以接著又把四書題的第二道題做完,然後又去做了兩道五經題。就這樣在還剩兩道五經題的時候,天s 大亮了。

黎元方吹熄蠟燭,起身去百步之外的廁所小解了一下,回來討水洗漱,吃了兩個橘子開始睡覺。

睡到半上午起來又把最後兩道五經題做完,這才回頭檢查修改。修改完畢通讀了三遍,覺著這七道題句式都很通順了就謄抄到答題紙上,謄抄完畢就交卷等待開門離開。

戌時開門,黎元方出了貢院,見沈強與譚嗣昌在門口等候。這兩人一見黎元方出來就靠上前來,沈強問道︰「出來啦元方。」

「恩,下午是你倆在這值班啊。」黎元方晃晃有些發昏的腦袋。這種大型考試的重要時刻,貢院門口一直會有黎仁超派的人等著,陳平與雲劍、沈強與譚嗣昌輪換著等。

「是啊,」沈強答應一聲,回身又拉過人力車來︰「咱們快回去吧,也許現在城門還沒上鎖。」

「那就走。」黎元方上車。

西城城門確實沒關,出城回家。家中父親未歸,兄弟們都在做作業,黎韻與吳楠幫母親看孩子。

黎文氏拉著兒子在身邊坐下,問︰「考得怎麼樣?」

「還行吧,文章能不能被考官看上眼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保持著狀態一氣呵成全部寫完的。」黎元方說道。

黎文氏點頭︰「那就好,你要是能考中舉人的話咱們黎家可就光宗耀祖了。」

「母親大人放心,考不中咱們黎家以後也有的是光宗耀祖的機會。」黎元方打了個哈欠說道。

黎文氏伸手模模黎元方的腦袋︰「累了吧,我讓梅姐趕快炖雞湯,吃了飯你就去休息。」說著起身要去廚房。

「讓梅姨多做幾個素菜,我現在需要補充各種維生素。」黎元方說道。

在家休息了兩天之後,八月十一下午黎元方提著考籃又來轉戰第二場。這一場等候搜檢的考生討論的話題明顯多了起來,不像第一場是那麼沉悶了,黎元方听見有人抱怨自己第一場發揮的不好,也有人說頭場的試題有的是以前自己做過的應該能輕松過關。

「元方小弟。」有人在旁邊喊黎元方道。

黎元方轉頭看看,這人雖然有些面熟但自己不認識啊,看起來也就二十歲露頭,濃眉闊口,方面大耳,年紀輕輕的就一副官相。

「這位兄台是?」黎元方問。

這人回答︰「在下戴鴻慈,我前幾天在省城文會上見過你一面,當時文會上你是年齡最小的。」黎元方去文會之前他是最小的,所以他注意到了黎元方。

「戴學長。」黎元方大悟拱手,這不就是那個比自己早一屆入縣學的學長嗎,只是自己身為縣學生卻從未去過縣學,所以一直沒有結識同學的機會。

話說,听傳聞這位學長十五歲考中秀才補為縣學生,現在應該才十七歲吧,怎麼長得這麼老成。

戴鴻慈拱手道︰「正是在下,在下一直在縣學讀書,听說與元方你也是同學,不過你一直請假沒去過縣學,是否在外面跟哪位大儒學習?」

「唉,哪里是跟人學習,小弟年少氣躁,去年中了秀才後就有些忘乎所以了。家父說小弟這心x ng太過狂狷,于是把小弟送進寺廟磨礪了一番,近r 才得以出來。」黎元方解釋道。

戴鴻慈這才了然,同時心中又覺著有趣,他還是第一次听見有人謙虛地說自己狂狷的,笑道︰「原來如此,那元方你來參加這科的鄉試,可有把握考中?」

黎元方搖頭苦笑︰「小弟第一次參加這麼盛大的考試,心中惶惶然,把握談不上,只是想增加些閱歷罷了。戴學長你呢?想必磨劍近三年,應該是有十足把握吧?」

「我也沒有,說實話我本想再苦讀三年,等下一科再考的。其實還是在文會上見到你之後,向同學打听得知你要參加今年的鄉試,這才跟著報了名。」戴鴻慈笑著說道。

「哦。」黎元方沒想到是受他的影響人家才報名的,這位戴學長想必看到一個比自己還小的學生都報名了,自己也就忍不住想來試試了吧。

黎元方點點頭︰「那小弟就在這祝學長能夠一舉高中了。」

「一舉高中,這四個字在下也送給元方你。」戴鴻慈說道。

之後兩人就在貢院前街交換表字,敘了幼長,以兄弟相稱了。

臨到南海縣考生搜檢時,黎元方被先點了名,于是對戴鴻慈說道︰「光孺兄,小弟就先進去了。」

兩人就此別過,黎元方去考了第二場,這一場考的是政務運用的學問,好在黎元方在機器局也見過不少這類文章,還算應付得來。比如一篇擬詔題︰《擬漢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苦教化之要》。

這題與黎元方看到的總督府發給機器局,讓機器局招募外國技師時的公文意境相合,于是就借鑒總督府公文很快的寫了一篇。

八月十二下午黎元方結束了第二場,交卷回家休息。

八月十四再考第三場,八月十五,黎元方早早做完試題提前交了卷子回家與家人一起過了個中秋節。

八月十五,也是正副考官一邊賞月,一邊評定鄉試第一場頭名的r 子,這個頭名叫‘草元’,若是能在第二、三場考試仍然保持名次不墜的話,就可以成為‘解元’了。

同治庚午年廣東鄉試的正副考官分別是咸豐十年庚申恩科狀元鐘駿聲,和同治元年壬戌科二甲第五十二名謝維藩,這兩人與一眾同考官今晚就要商議出第一場排名的結果來。

貢院zh ngy ng的一處廳堂此刻燈火通明,廳堂里擺著兩排長幾,長幾上用鎮紙壓著百十余篇第一場考試的試卷。

兩位考官此刻正在爭論第一場的頭名該落在誰頭上。

鐘駿聲先說道︰「麟伯兄,本官認為新會縣考生劉子的文章寫得極為j ng要,字字璇璣,可評為本場頭名。」

謝維藩先是點頭表示同意,接著說道︰「劉子的文章確實寫得極為華美,但若論句句切中時事,文章意境不凡來本官認為還是這黎元方的文章更好一些。」

「黎元方?他的八股做的總歸還是稚女敕了些,相比之下戴鴻慈的這篇其實也可與之媲美。」鐘駿聲說道。

兩人討論了一番,最終還是副考官做出了讓步,‘草元’之名落在了新會縣考生劉子的頭上。

黎元方暫時排在了第二,戴鴻慈位居第三名,接著就是後面的排名。

排完名後兩位考官一團和氣的邀眾同考官一同賞月吟詩,放松這一晚上,明天還要批閱第二場考試的試卷。

飲酒賞月的詩會結束後,謝維藩領著自己的親隨去了在貢院的住處,由親隨伺候著洗了把臉然後看著窗外明月不知想些什麼。

「老爺,還不休息嗎?」親隨問。

謝維藩回過身︰「明天廣東的鄉試就要結束了,到時候貢院開了鎖你出去幫我往福州送封信。告訴胡光墉,他讓我幫的忙我幫了,同治六年我在左帥帳下听用時留下的糧草虧空他要幫我補上。」

「是老爺。」親隨答應,服侍謝維藩去休息。

黎元方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穩中舉人了,正撐著j ng神與家人一起賞月,小表妹讓他彈琴唱個歌給大家听,黎元方說道︰「好,那就唱一首經典的給你們听听。」說著領兄弟姐妹們一起進屋,坐下彈琴唱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y 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表弟唱的真好听。」表姐周芸琪說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