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並州是故鄉。請使用訪問本站。’
「並州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太原故國、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門、九邊重鎮、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厚。而且並州自古處于華夏民族與草原民族交往和沖突的中心地帶,從夏商周直至本朝以來,北方先後有群狄、諸戎、匈奴、鮮卑、羯、氐、羌、突厥等民族在此與我族進行過激烈的沖突和征戰。在這種踫撞之中,或緣于仿效,或緣于抵御外敵,保家立國,固然造就了晉中百姓‘人xin勁悍,習于戎馬’的習xin,而且塑造了晉中一帶開放的氛圍,利于各家文化發展與交融。因此,在並州,重現n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燦爛文化氣氛,並非不能實現。因此本王要在並州建立一所書院,盛情邀請各大家前來講學訪談,將來從結業者中,擇其優者而授以其職,舉薦給父皇,為其提供報效朝廷之路。」
不愧是藥王,服過孫思邈開的一方藥劑,楊廣原本還有些暈沉沉的頭腦現在早就清晰了起來,郁結的脈絡也被孫思邈打通,身體里的氣流更加通暢,每流轉一遍,胸口便越舒服,讓楊廣直想申吟。原本蒼白的臉s ,也不知道因為激動,還是病情好轉,顯得十分紅潤。
此刻,說到興奮的地方,楊廣火熱的目光一一從楊約、虞仁孝、孫思邈身上掃過,「而且本王以為百家所言各有所長,互有所短,以一家而滅百家此舉甚不妥當。本王開辦學院之後,將為各家提供一個宣揚自己學說的場所,各家學說只要經過辨析考證,對朝廷、對百姓有利,本王都給其一個實現的機會。擇其優而從之,擇其利民以用之,以彼之長補彼之短,只要其不害國,不傷民,就允許其存在,允其zi
y發展,何愁我大隋國勢不盛?在父皇的統治下,又豈是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所能比擬?」
楊廣想到滅隋而興的大唐,說出這番話時語氣中有一種說不清的雄渾味道。這意味中有幾分不甘,更有無窮憧憬,以及令人無法懷疑的強大自信與感染力。誰不知道,唐承隋制,在隋朝所創立的物質基礎上,建造了一個開放、文明、強盛的帝國?身為楊廣,曾經心中那種對盛唐的向往,早已經被一種屈悶的情緒所代替。此時的楊廣,只想改變那個命運,在自己手中創造出那本應屬于自己的輝煌。
一方勢力、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
人才!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只要有人才,哪怕這個國家貧瘠,也能建立起富庶強大的文明,而人才從哪里來?
一靠吸引外來人才,二靠自己培養。吸收外來人才,楊廣一直是不余遺力,而培養自己的人才,很顯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歷史上,嚴格地說國家培養人才的開端科舉制就在隋朝,如此難得的機會如果不利用,豈非可惜之至?
在楊廣看來,此次回京最大的政治收獲,不是被加封為右神衛大將軍,也不是授命組建雷霆新軍,而是被人忽視,自己說服父皇讓自己在並州設立地位僅在國子監之下的學府,並且求父皇親筆為這座學府題名,並且獲得復制去歲所籌建,用來收藏搜羅了天下所有典籍的文淵閣內所有的書籍的權力。
在楊廣看來,自己勾劃中的書院將是他未來所有夢想起飛的地方,所有其他的東西,包括軍權都是保證這項計劃能夠暢通施展的因素。在這里他將培育將來所需的一系列人才,並且盡最大的可能為歷史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不至于最後扭曲得難以更正。
事實上在九品中正制度下,知道楊廣這項計劃的人中,現在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到楊廣謀劃的這件事情在未來能夠為楊廣帶來多大的政治利益。而門閥大族此時根本就不知道楊廣的打算,因此他這項提議,或被人忽略,或被人嘲笑,出乎楊廣的意料之外,在極其順利的情況下獲得通過。然而九品中正制的衰落已經不可制止,去歲年初,皇帝陛下以詔舉賢良,首次發起毀滅九品中正制的號角,未來不久科舉制度即將到來,將來楊廣書院的學生就是他晉王門生、天子門生,到時無論為王還是為皇,滿朝文武盡出其堂,還有誰還能與他抗衡?
直到此刻,楊廣的遠大志向才在人們面前展開了一角,便是楊約也禁不住被楊廣的勾畫所折服,而比其他人,楊約顯然想的要更遠,也更加貼近楊廣的真是打算。他吸了口氣,深深地望了楊廣一眼,受此產生驚艷的感覺,晉王,怕是上天賜予大隋最好的君主,也是最令人憂慮的君主,要麼大隋在他的帶領下超越秦漢,要麼在他天馬行空的才思中,化為灰燼。
孫思邈更是有些匪夷所思地望著晉王,震驚地听著他所描繪的未來盛世藍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楊廣話中剛才反復提到的雙百景象,這是自n秋戰國以來,任何一家被打壓到邊緣化學派所渴望而又不敢想象的事情。
震驚過後,帶給孫思邈的是微微的期盼,那淡然的眼神中終于流露出一絲渴望的神s ,他是醫家、也是道家,看著兩家的衰落,胡教的崛起,孫思邈心中不感慨才是假的,「王爺勾畫的宏圖,實現起來恐怕很難,如此做,不說三教態度,若讓世家大族知曉,王爺將成為所有門閥勢力的敵人。」
楊廣首次在人面前吐露自己的心聲,說罷只覺得通體舒暢,舒服地吐了一口濁氣,更加in神奕奕。他將孫思邈的心動看在眼里,對于他的擔憂不僅微微一笑,小心奕奕地讓蕭薇掏出一個檀木匣子,在眾人火熱目光的注視下,輕輕地在面前小幾上攤開了楊堅的題字,‘龍淵書院’四個氣勢磅礡,張牙舞爪,宛如飛龍般飛揚的大字從紙面躍然而出,震懾人心。
「潛龍在淵,不出則矣,出則翻天覆地,驚世駭俗,不鳴則已,鳴則震驚天下。並州之所以得名,乃起地在兩谷之間,故曰並州。兩谷之間乃其淵也,正是書院這條真龍潛伏的深淵,只要本王一ri沒有倒下,任何門閥勢力都要考慮考慮本王的河北軍馬、想想本王的雷霆新軍!」
楊廣說到此處心中忽然一動,他從沒有想到過從字面以及歷史得名上去想並州,潛龍在淵,自己那便宜表兄這條龍,不就是在並州騰飛地麼?難道並州真的有天龍地脈?楊廣腦海中一閃,隨即把這無稽之談拋之腦後,就算有,現在並州最大的一條真龍也是本王的龍淵書院。只要有龍淵書院在,並州控制權誰也別想從本王手中奪走,以龍淵書院改造國子監,改造天下地方學府,建立完善的科舉制度,這是楊廣最根本的打算。
心里想著,楊廣目光堅毅地望著眾人,毫無顧忌地接著道︰「本王此次回並州,會立即著人立即勘察地形,著手籌建龍淵書院,規格僅次于國子監。本王打算龍淵書院初步預設儒、法、道、算經、格物五院,聘請大儒、律學博士等講學,錄取不分身份地位,只辨才賢愚孝,實現聖人有教無類的構想。現在巧遇先生,本王希望先生能與本王共舉盛世,讓醫家在龍淵書院發揚光大。」
龍淵書院將是建立在當代現實中的一個綜合xin大學,楊廣自然不會放棄以此弘揚一些在這個時代所能實現的先進思想的機會,或者說重要的便是在後者。說到這里楊廣從座位上起身,朝孫思邈抱拳施了一禮,殷切地道︰「先生一向憐惜百姓,志高尚德,然而先生醫術固然起死回生,醫不治之醫,聞名天下,而先生醫術再強,不過一人而已,救得一人,又能救得天下人?」
楊廣不以真人而以先生稱孫思邈,心中便把他當作一個老師看待,在孫思邈意動中,楊廣充滿魅惑地微微一笑,接著誘惑道︰「百家爭鳴,怎麼能少了醫家?醫德之中,怎麼能缺先生的‘人命至重,有貴干金’的大德之思?」
「本王聞真人搜集天下醫典,不惜身份請教于未名,期望著出心得,惠及天下百姓。此刻大好機會就在眼前,本王希望真人能于龍淵書院任教,著書立說,一則弘揚醫家。二則教訓弟子,多教弟子人人化身先生,則神州巨億百姓惠及先生之德。三則著書立說,留名青史,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筆重要的財富。本王已經向父皇請旨,龍淵書院將備份文淵閣所收藏的所有經典,其中許多乃是皇家孤本!本王代天下有志弘揚醫術的才俊向先生求情,望先生不棄?」
楊廣這番話可謂利之以誘,動之一情,聞之以名,如孫思邈這般闊達隨和的心情都被他打動。龍淵書院,有教無類,這是前所未聞的盛世,孫思邈可以不貪財、不惜名,然而一生著書立說豐碩的他,又豈會真的是一個無私無y的真人?只要想想這樣一個盛世就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卻沒有參與,這是多大的一個遺憾?!
想到這里孫思邈再也坐不住,豁然在坐墊上站了起來,伸手扶起楊廣,「王爺請起,吾不敢當此重禮,吾尚有一些俗世未理,王爺現行回並州,只要吾听說龍淵書院籌建完畢,必定邀請幾位好友,一同前往。到時還望王爺不要嫌棄我們愚魯,誤了涔涔學子,而將我們掃出書院才好,哈哈……」
「哈哈……真人說笑,我家王爺歡迎還來不及!」虞仁孝也被楊廣勾畫的藍圖說的激動的不能自持地道。
「先生醫術本王親眼所見,親身體驗。十卷《千金要方》聞世,是天下醫者爭相傳誦,若先生愚魯,天下誰還敢為人看病?本王在並州洗門掃榻,靜待先生佳音!」楊廣微微一笑,喜不自勝地連連道。
「王爺……王爺,先生,晚生家到了,酒筵已經準備妥當。恭請王爺、先生、與諸位大人享用。」正在此時馬車忽然停下,稍有片刻,李承晚的怯怯地聲音從外面傳了過來。
「走,李家主人 辦喜事,咱們備上一份厚禮,吃他一口水酒也是應該!」楊廣不由分說地一手把著孫思邈,一手拉著楊約地手臂,趁人不備朝蕭薇一笑,in神振奮地率先朝走下了馬車。
人逢喜事in神爽,今天一天,先遇楊約這位大才,又遇孫思邈這樣的大賢,一ri之內,解決了兩件、不應該是三件原本棘手的事情,楊廣怎麼會不高興。
「還請王爺不棄,晚生家中世代工部歷職,做些木具買賣。」李承晚一見楊廣下車,連忙跪倒在地,開口解釋道。他生怕楊廣看到自己家里情景後,以為自己欺騙王駕,判他一個大不敬之罪,又怕楊廣以為他是商旅鄙俗而拂袖而去。說來尷尬,他剛才說自家是士族的確沒有騙人,不過卻是早已經破落到不知道從何說起的士族後人。
「起來!做買賣只要不欺妄詐騙,憑本事掙口飯吃,有何丟人?」楊廣耳中听著轉為喜慶的吹打樂聲,感興趣地迎面看著眼前李家鎮高大雄偉壯觀的碑樓,看著上面對李家鎮的介紹,心中一動,向跪在地面上的李承晚瞧去,「唔,你家祖上師承工祖魯班?這代人可有人在朝為官?」!!!!!又是四千字,也算是為今天一更的補償了,明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