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夜行 第七章 晴天可要下雨?

作者 ︰ Feo臨

伏鳳山位于鼓浪江中上游,戰略地位並不突出,附近也沒有大型城鎮,也沒出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仙人,之所以舉世聞名完全是由于建在山腰的國士府。

五王十六國時期群雄割據,當時看來是痴心妄想的王琊想還一個太平盛世給天下,听從蘇儀的建議拉起一股勢力,依附一個中下等實力的諸侯王,羽翼豐滿之後取而代之,逐漸成了天下最強的幾股勢力之一並成為了最後的勝者。可以說正是蘇儀引領的王琊走上一條康莊大道,從南北對峙的格局形成後,蘇儀落戶伏鳳山,坐鎮後方。

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安撫百姓,補給糧草,蘇儀主持伏鳳山一力為之。推演戰局培養人才,伏鳳山隱隱成了臨琊的中樞。有人曾勸李懿繼續北上,一統天下,李懿搖搖頭無奈道︰「伏鳳山存在一r ,臨琊便一r 不倒。打了這麼多年也累了,是時候給天下一個太平了。」

南北爭霸以平局告終後,伏鳳山的無名山莊定名國士府。

蘇無錯自小在這里度過了十二年的光景。

蘇儀雖然很忙,但總會抽出時間來陪這個唯一的兒子。蘇無錯從來沒見過他的母親,奇怪的是竟也從來沒問過。倒是蘇儀時不時地提及,蘇無錯仍是不肯多問。

有一次蘇儀主動問兒子︰「你就不想知道你娘的事情麼?」

蘇無錯語氣平淡,「每次提到娘她,你明明很想卻又一點都不悲傷,反而有幾絲無奈和由此而生的氣憤。我就想娘她一定還在某個你去不了也找不到的地方活著,你都沒辦法,我問了又能怎樣。」

蘇儀啞口無言。

知道自己說中的蘇無錯語氣舒緩下來,露出笑容道︰「能讓爹如此記掛,娘他一定是個極好的女子,也相信娘一定會感受到爹的心意,更相信r 後我們一家一定能團圓。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麼好問的呢,爹也要開心一些才是。」

听著兒子稚女敕悅耳的童音,蘇儀啞然失笑,壓下心頭的巨大震蕩抱起小無錯,堅定道︰「好,爹記住了。」

淑兒,看來我們生了一個不得了的兒子啊。

也是從那時候起,蘇儀再也沒有插手或反對過蘇無錯要做的事。

從不哭鬧,仿佛生來就有思考能力一般,蘇無錯以遠超同齡人的眼光和智慧來認識這個世界。對于兒子那生來妖孽的才能蘇儀仿佛視若不見,從不加以引導,只是任由小無錯自己去看書自己去思考,其實更主要的是伏鳳山養士包羅萬象,解經釋義也並非蘇儀所長的緣故。

因此更多的時候,是蘇無錯看佛問僧,問玄于道,讀詩書的時候就去找儒生,總之是要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才作罷。因為無錯的聰慧好學兼為蘇儀之子,伏鳳山的高士大家們都樂得傾囊以授。

隨著時間流逝,竟又演變成一群人在無錯身上百家爭鳴,來證明自家所學的高低,不過最大的受益者,是始終站在局外梳理百家學術思想的蘇無錯。

很有趣,他這麼覺得。

不過更有趣的當然不是和那些恨不能把學問當成饅頭吃進肚子里的人一起,讀書問禪問道不過是消遣罷了。

姐姐模樣的甄妙辰,同年同月的洛星柔,小他兩歲的月兒,加上後來的比月兒還小兩歲的夜兒,還有現在已經成為臨琊女帝的王琳,就是蘇無錯在伏鳳山的主要玩伴了。

小的時候還不覺得什麼,稍長一些之後,就有人問蘇儀︰這些不會是你為無錯選定的媳婦吧?最為喜歡蘇無錯慧根的無禪僧人是其中代表。

無禪僧人雖向佛五十載,渾身卻好像沒有一絲佛氣,舉止言行更不像一個被譽為當今佛門三活佛之一的高僧。蘇無錯不太喜歡這個毀了他心目中高僧形象的無禪,可是無禪卻極為喜歡他口中的「無錯小子」。

蘇儀笑了笑,一副你明白的表情,無禪也是了解蘇儀,笑得很怪,「你這是還嫌不夠?明明你自己是個專情之人。」

「正因為我是,才不想讓無錯也是。」

無禪沉思片刻,卻是搖搖頭沒再說什麼。

天是晴天,雲若是好雲,越多看起來便越美。

天雖是晴天,雲卻是雨雲,越多下的雨便越大。

今天是個正兒八經的晴好天,風輕雲淡。

不像蘇無錯,來過幾次的甄妙辰顯然對蘇府格局很熟。雖然她很想看看分別六年不見的蘇無錯,但仍是先去拜見蘇儀。

問過一位的管事,知道此時的蘇儀應該在書閣,告了聲謝就往書閣方向去。

蘇府的管制相當嚴格,凡進府之人不論地位高低不論武力強弱不論是否是客,均不得擅自月兌離規定的活動範圍;每個人分管事務均不同,也不得過問管轄之外的事務。違者輕的踢出府,重的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

除去蘇儀等個別府內之人,唯有府外的四位女子可以例外,剛剛陪蘇無錯外出的夜兒,現在在書閣的月兒,剛抵達蘇府的甄妙辰,還有就是伏鳳山的洛星柔,雖然最後一位一次沒來過。

在去書閣的路上,遇到了一個熟人,若是月兒看了,便會知道他就是昨天在府前迎接少爺的人。

那人看到甄妙辰似乎也很驚訝然後就是驚喜,開口道︰「妙辰姑娘,你怎麼來了?」

甄妙辰聞言打量了一下面前這人,繼而疑惑不確定地問︰「是乘風弟弟?」

雖然莫名的有種心碎的感覺,楚乘風仍是笑著答是。楚乘風要比我們的無錯公子大兩歲,四年前一次意外負傷,尋常醫生無能為力,他父親楚雲之好把他送去蘇府找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妙手醫仙,甄妙辰恰好時在臨安,理所當然地給他醫治。

一貫俗套的劇情,楚乘風被溫柔美麗又單純可人的甄妙辰所吸引,也借著機會拜蘇儀為師,留在蘇府。雖然甄妙辰不久之後就離了臨安,乘風公子的愛慕之心卻絲毫不減,可惜的是這不過是楚公子的一廂情願。再之後飛龍將軍楚雲為兒子向伏鳳山的提親不過被甄妙辰的一個「不」字直接否決了,在當時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甄妙辰沒有察覺,兀地一下站到楚乘風身前,甄妙辰身材的高挑比楚乘風還高出一截使得後者清楚地看著她的紅唇,感受她的鼻息。楚乘風臉一紅,柔聲張口︰「妙辰……」

「哦,比之前長高了不少嘛。」只是為了直觀地感受一下楚乘風身高的變化,心思單純的甄妙辰得出結論之後絲毫沒有自覺地打斷楚乘風的話,擺擺手就踏著輕快的步子繞過楚乘風繼續往書閣走。

楚乘風看著離去的倩影,變幻了幾種表情,最後掛著苦笑搖搖頭嘆了口氣。

他加快步子,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

帶著夜兒出門的蘇無錯逛了會兒臨安城,之後就被人迎著入了皇宮。一路上蘇無錯很像個鄉下人進城模樣地感慨著皇宮的恢弘氣派。行了一段路程之後那領路的太監便退了去,蘇無錯無奈于他的不發一言,也感慨于皇宮制度的森嚴,還有無趣。

面前出現了一個女子,她的穿著較之尋常宮女的裝束更為美觀隨意。唯一讓蘇無錯覺得別扭的點就是她看上去年齡似乎還到十五歲……

那女孩開口,聲音倒是悅耳。「你就是無錯公子吧?陛下等你很久了。」

只見她眨著靈動的大眼楮悄悄打量了蘇無錯一下接著道︰「玉兒可是仰慕已久了呢,公子比玉兒想象的還要好看,那個號稱臨安第一才子的王越完全沒法比嘛。」

看著她的俏皮模樣,蘇無錯不禁莞爾,宮里還是有這樣可愛的家伙的嘛。

「走吧,公子,陛下等候多時了。」

臨安城外。

江湖里頗有名聲的浩宇劍王頡從武當山問劍回來,距離城內只余一百里,經過一條小溪他正準備下馬稍歇。剛喝了一口水的王頡並未覺有何不對勁,但是直覺告訴他危險將至。一點寒芒似乎是從空中突然出現一般以一個刁鑽的角度sh 向王頡,後者抽劍在身前一劃。就如雷聲大雨點小,不似出現的那般詭異,那柄飛刀被輕松彈開。

誰?!

王頡這邊話音剛落,不遠處的樹後走出一個頭發灰白的人。不過那人每走一步甩出的飛刀便多一倍,出現之後走了兩步,便是四柄。王頡一一擋下,也是認出了來人是誰,開口怒道︰「ch n風柳!是你!我王頡與你何仇?何故今r 在此截我!」

來人葉柳!

被認出來的葉柳也不搭話,只是仍往前走,仍是每踏出一步飛刀多一倍。柄柄刁鑽也就罷了,王頡愈發感覺飛刀的速度更勝先前。葉柳沒給王頡喘息的機會,飛刀丟不完似的往外扔。憋屈的王頡只能揮舞著手中那柄劍名浩宇的名劍,劍身周圍漸漸有了一層肉眼不可見但確實存在的壁障。

武當山一行問劍問出劍氣來,王頡劍道天資不容小覷。深知此點的葉柳也微微皺眉,以現身之後最快的速度再踏出兩步。

一步一揚手。

九十六柄飛刀如鋪天蓋地而來。

王頡只能且擋且退。

「噗」地一聲,退無可退。

王頡手中一頓,身上插了數十把飛刀。他緩緩低下頭,一桿長槍穿心透了他的胸腔。被染紅的槍頭滴血,王頡模糊地辨認出了槍頭上的龍頭圖案。

「這槍……你是……」話沒說完,那不知何時立在王頡身後等著他被步步逼退的男人拔出槍頭。

葉柳對多此一舉的那使槍男人埋怨道︰「以前你不是喜歡偷襲的人啊,怎麼地,換口味改吃現成的了?」

那人也不生氣,只是道了一句︰「跟你一起行動,突然覺得偷襲真省事。我們也要快點了。」正要繼續趕往下一處,瞥見葉柳看著一地的飛刀像是在犯愁。笑罵道︰「瞧你那樣,別以為我不知道這次你用的都是量產的便宜貨,還是別人提供的要多少有多少心疼個什麼勁。磨蹭什麼趕路了,要是輸給那黑白兩人組可別怪做弟弟的怪哥哥。」

「我怎麼會計較這些,你放心好了,贏他們那還不是十拿九穩?剛剛我只是想起之前無錯有一次問我說能不能把飛刀像暴雨梨花針一樣甩出來,我一直想試試來著,剛剛用看起來氣勢是有了,卻不實用還很累,一口氣提著著差點沒憋死我,待會兒我認真點不這樣玩了。」葉柳揉揉手,剛剛他雙手十指的活動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規模,很累是真的。

自稱弟弟的那人笑道︰「魚和熊掌哪有那麼容易兼得,耍帥自然要付出代價。對了,說到無錯,你一路上都在夸,真有那麼好?」

「和蘇儀年輕時候比,猶有過之。」

好一個猶有過之!那人听了朗聲笑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弄得我現在是極想看看蘇四哥的兒子是怎樣一個小家伙了。」

「不急,就快了。下一個殺誰來著?」

「王家明面上的幾個高手多半都被我們處理了,留在城里的還有王家暗地里養的幾個供奉蘇四哥那邊會派人處理,我們去王家後院放把火就行。」那人說的很輕松,不過突然嘆口氣道︰「你說當初無錯怎麼就選了那種野狐禪呢?要是跟我學槍該多好。」

一听這話葉柳怒目道︰「怎麼的,你三哥我學的也是野狐禪!我們比劃比劃?」

那人听罷說了聲「今天天氣不錯啊」就急急趕路,只留下爽朗的笑聲。

站在原地的葉柳表情安靜下來,神情有些疑惑且頗為憂郁。看了眼天,便追著先前那人而去。

天,現在依舊晴。

臨安城東門,五十里開外有一支人、馬皆著銀盔銀甲的部隊,歇了有半個時辰後浩浩蕩蕩向臨安城開拔,從那整齊無有一絲雜亂的馬蹄聲可知,這絕對是一支百戰j ng騎!行伍間有旗,上書一個「楚」字,當今世上,楚姓的百戰驍騎唯有楚雲麾下飛龍軍!

忽的從隊中走出一騎止住隊伍,然後全軍漸次停下,馬蹄聲未亂。

那人橫馬在前,披著白袍,內里穿了件軟甲,英姿勃發!和年輕時的楚雲一般無二。

走出的那一騎駕馬上前,見過那攔路人手中令符後翻身下馬,「末將石達才參見少將軍。」

所謂少將軍即是楚乘風,不過這個名號可不是因為他的父親楚雲,而是他率軍平定制造叛亂的諸國余黨,靠著實打實的軍功掙來的,就是那次中的毒箭,受的重傷。

「奉聖上之命,今急調五萬銀甲飛龍騎,石將軍,你率兩萬人馬封鎖城南,其余眾將士隨我入城,鏟除叛逆!」

攘除亂黨!

「飛龍軍!出發!」

楚乘風一騎當先,三萬銀甲飛龍騎在後,蹄聲若雷。

朗朗晴天下有滾滾奔雷。

是預示下雨?

……

血雨,還是淚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錯夜行最新章節 | 錯夜行全文閱讀 | 錯夜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