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河畔 第93章 抗洪英雄獻青春

作者 ︰ 周書祥

()抗洪英雄獻青春

時光在人們繁忙的工作中急匆匆地流逝。

一轉眼,期末各種考試結束。不久,各科分數公榜,洛江中學中考又獲大捷,老師們又向洛江人民交了一張滿含著豐碩教育成果的答卷,全校師生歡欣鼓舞,臉上都掛出了勝利的微笑。

正當老師們準備休息一段時間的時候,洛江地區連日暴雨如注,洛江河水猛漲,與洛江河垂直相連的南面的連湖河水勢更猛,連湖河又與南面的改道河垂直相連。寬闊的改道河水洶涌澎湃,順河遠望,大水浩渺連天,原有的堤面只剩一條窄窄的線條,形勢非常危急。從空中鳥瞰,洛江河與相隔數里的南面的改道河有很長一段大致平行,中間的連湖河將兩條河連接,像一個不規則的「工」字形,而「工」字內外都是大水。

大雨不斷地下,改道河水還在不斷地上漲,河兩岸的幾萬畝農田基本被淹沒,全體人民都緊張地投入了抗洪搶險的斗爭中。洛江中學的老師們也心急如焚,他們決定放棄休息,全體投入此次抗洪搶險的斗爭。

早晨,趙校長先是召開了簡短的領導班子會議,然後召開全體教師會議,他慷慨激昂地講到︰

「老師們,眼前的大水淹沒了家鄉的農田,農民們都投入了緊張的抗洪搶險戰斗,我們也是農民出身,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在這場與大自然的斗爭中,我們豈能袖手旁觀?……剛才召開了一個領導班子會議,我們每一位領導都紛紛表示,堅決地迅速地投入到抗洪搶險的戰斗中去,盡到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左貴庭副校長,經常性地下月復部疼痛,原來準備到武漢協和醫院去檢查身體的,但為了參加抗洪搶險,不去檢查了。還有左新華老師,長期性的胃痛,會前我問他能不能參加此次的抗洪搶險,他堅決地說能參加。秦副校長也是一變天就腰部發疼,他是為學校建房子在高牆上跌下時摔傷的,這個傷情大家都知道,但他也斬釘截鐵地表示要去參加抗洪搶險。老師們,我們拿起粉筆是老師,握著鐵鍬就是農民。……蛇皮袋子由學校統一去買,由分管後勤的左副校長去辦理。關于雨衣,有的老師可能有,如果沒有的,大家想辦法去借,實在借不到的,學校研究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到商店去買,凡是買雨衣的老師,學校補助5元錢,大家買了也是一個家當嘛。……此次搶險,女教師不參加,一則出于身體原因,二則她們不會水,以防出現意外。」

會議結束後,老師們紛紛去做準備了。

中午,二十幾個男老師全部集合,穿著雨衣,提著蛇皮袋子,在趙校長的帶領下,冒雨步行五六里泥濘的堤路,來到位于排湖之濱的張馬院泵站附近的洛江辦事處抗洪搶險指揮部,找到了年青的張友軍主任。張友軍是辦事處副主任,他負責張馬院泵站這一段河堤的搶險工作,指揮這里的築堤排水戰斗。張主任二十三、四歲,中等個子,偏頭發,身體稍瘦,臉上蠟黃,顯然,連日來的搶險勞累已使他疲憊不堪。見到老師們的到來,他疲倦的臉上露出微笑,高興地對老師們說︰

「歡迎老師們,老師們辛苦了!我們又添了一支搶險隊伍。」

秦小恆心里一陣慚愧,張主任才是辛苦呢。老師們接受了任務,提著蛇皮袋子去和農民一道挖土築堤去了。

在一處很寬的堤壩內側,老師們同搶險的農民一道,在淅淅瀝瀝地雨中干起來了。有的一個勁地挖土,有的拼命地拖土。袋裝的泥土一般有五六十斤,重的約有七八十斤,在草地上拖拉,要竭盡全力才能拉到十幾米處的堤壩上,充滿泥土的白色蛇皮袋緊挨著白水淼淼的改道河碼起來,築成一道新的白色堤壩。有時大風吹來,河水卷起,漫過這白色的堤壩,濺到人的身上、臉上。在緊張的勞動中,有的的群眾說︰

「老師們真不錯,干起活兒來,不像個老師。我原以為秀才們拉不動的,看來你們還可以。」

「我們本身就是農民出身,放下粉筆和你們是一樣的。」秦小恆邊拉土邊笑著說。其實,他的腰部酸疼得要命,只是咬著牙在拉著沉重的泥土袋子。

鄉親們知道老師們一定很累了,便提議輪換著干——拉土的換為挖土,挖土的換為拉土,這樣,可以調節一力。

張友軍主任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他到各處巡查後,又來到這里同鄉親們一道拖泥土。他的軍褲沾滿了泥水,腳上穿著的深筒膠鞋里也有水在哇啦哇啦地響著,他也沒顧上把水倒出來。

整整一個下午,他們這一處搶險隊伍,築起了八十多米長,一米多寬的白色新堤壩。

當老師們回校時,張友軍主任關心地對趙校長說︰

「感謝老師們的大力支持!老師們畢竟是拿粉筆的秀才,經不住天天這樣強體力勞動。指揮部決定,從明天起,老師們每天只來十個人,也就是輪換著干。不要把秀才們累壞了。」說著,笑了笑,朝另一處搶險地段巡視去了。

晚上,校領導在辦公室召開了會議,會上,學校調整了搶險部署,每天參加的十人中,一定都要有領導。鑒于秦小恆腰部經常發疼,左副校長經常性地下月復部疼痛,趙校長和羅副校長要求他們休息或者兩天只去一天,但秦小恆和左貴庭堅持要同大家一樣。最後決定,趙校長、羅副校長,秦副校長、左副校長4個主要領導天天出勤,老師們輪換著出勤,每天只去6人。

秦小恆腰部疼得厲害,不聲不響地回到寢室,馬馬虎虎地洗了一下,渾身疲軟地躺倒在床上。妻子愛琳既心疼又打趣地說︰

「平常沒有吃這大的虧,今天只巴(一定)會累死!……夜里還有沒有勁啦?」

「夜里?……夜里實在不行!要好好休息,明天還要搶險。」他笑著說。

「那……明天,我換你去,你在家休息一天。我怕你的腰部受不了。」她擔心地說。

「不行,不行,你又不會游泳,要是掉到水里,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我怎麼辦啦?」他感激地說。

「哎喲!這真是貓哭老鼠,你心里是巴不得,我死了,還有李佳晶在等著呢!」

「別瞎說,你是我的愛妻,這個家,少不了你。」

愛琳心里甜滋滋的,來到丈夫身邊,伸出手溫柔地說︰

「腰部疼嗎?我給你揉揉。」

……

以後的日子里,堅持天天出勤搶險的還有左新華老師,原來他見左副校長帶病堅持搶險,很受感動,他說,我家的責任田也在那個地方,我也要天天同大家一起參加搶險勞動。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根本不是他天天要去參加抗洪搶險的理由,他是出于一種純樸的感情、崇高的精神境界。

秦小恆們和群眾在一起搶險勞動時,時常听到鄉親們在議論著張友軍主任︰

「張主任這個人,真是個好干部,他日日夜夜在泵站這里守候,吃、住都在這抗洪搶險的最前線,沒有回辦事處。」

「只回過一次,那是衣服實在不能再穿了,才回到距搶險地段5里路遠的辦事處換了一次衣服,一去一來只用了約三小時。」

「這個娃呀,十幾個日日夜夜都在堤段上,他上身老是一件紅白相間的t恤衫,下穿一條軍褲,那軍褲是干的穿濕,濕的又穿干,為了搶險的事,他根本沒想到換衣服。」

「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水里,他的小腿以下發炎潰爛,我們看了都心里疼。」

「這個娃呀,為了指揮搶險,夜里根本沒有睡好覺,這多日子,他的雙眼凹進,面黃肌瘦,一張朝氣蓬勃的臉變得憔悴不堪了。」

「我听張杏枝、蔡美秀、萬望英等老大娘說,她們幾個都勸他好好睡一覺,可他怎麼說,‘大媽啊,我睡不著啊,我負責這一堤段的防汛搶險,堤內有一萬二千多畝的稻苗,要是有個什麼閃失,我怎麼向鄉親們交待、怎麼向上級交代呀!’」

這一段時期的大雨從6月30日下到7月3日,以後又斷斷續續地下了幾天,7月9日又是大雨、洪峰,7月10日——13日,張馬院泵站堤段多次出現險情,張友軍每次都是身先士卒,組織堅守的村干部及群眾和老師搶險,每次排除險情後,看到張馬院泵站排出渾濁的黃水,他疲勞的臉上現出欣慰的神色。

七月十四日晚上九點,張馬院泵站因停電而停機,四周一片寂靜。天黑之前已查看張馬院1。2萬畝良田院堤防護情況的張友軍主任和另外兩名村組干部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泵站吃晚飯。不一會,遠處傳來「咕咕」的流水聲,他們側耳細听,知道情況不妙,一定是月堤東邊有險情。張友軍把飯碗一推︰「跟我來!」邊說邊向出事地點跑去,村支書肖書記、小組王組長緊隨其後。只見距離泵站40米處的月堤穿了一個大洞,落差近兩米高的外河洪水翻滾著向院內涌來,情況萬分危急!張友軍連拖帶拉地丟下幾個早已預備好的麻包,可是都被巨大的漩渦吞噬了。他見勢不妙,急中生智,一邊抱起三根粗大的木樁,插在洞口的上游,一邊催促王組長迅速往洞口填麻包。由于水流湍急,木樁插下去,搖晃不定,張友軍立即吩咐肖書記去喊值班護堤的群眾,自己將整個身子伏在木樁上,拼命往下壓。王組長快速地朝洞口填麻包,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七個麻包填下去都被洪水沖走了。此時,洞口越來越大,洪水翻滾著漩渦,一個接一個往院內涌去。王組長急忙說︰「張主任,我們兩個不可能將這個口子搶起來,非常危險啦,趕快上來吧!」張友軍高聲喊道︰「不行,這泵站抽了幾天幾夜,只剩下60畝白水了,群眾已經開始下肥,打藥水,我們死也要堵住……」話音沒落,「轟」的一聲巨響,洪水把月堤拉開了一條近六米寬的口子,一人多高的浪頭將張友軍和王組長都卷走了。王組長被巨浪沖到月堤對面的內排河埂上,張友軍卻因頭部被木樁擊傷而被河水淹沒。王組長一邊哭喊著,一遍強忍著劇烈的腰痛躍入水中去搶救張友軍,在翻滾的浪濤中,張友軍終于奮力冒出頭來,喊了一個字︰「壩……」就被一個巨浪吞噬了……當人們打撈起他的尸體時,他頭部的血還在流,雙手還呈抱柱形。鎮黨委舒書記含淚月兌下自己剛穿上的襯衣輕輕地蓋在張友軍的遺體上,低頭默哀。周圍的群眾見狀都無不痛哭起來。有的群眾哭喊著︰「張主任,你是為我們而犧牲的啊!」「張主任,你一碗飯只扒了兩口就餓著肚子去了,我們心里疼呀!」

這個年青而可愛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他的第二十四個年輪這個抗洪搶險的悲壯而閃光的日子里。

張友軍,湖北省仙桃市陳場鎮印咀村人。母親生下他不久便患食道癌,只能靠喝麥芽子水和其他液態食物維持生命,17年臥床不起,臨終前對他說︰「友軍兒啊,媽沒有什麼給你,媽對不起你呀,你要吃苦,要好好讀書,生活上不要與別人家的孩子比呀!」友軍含著淚說︰「媽媽,你給了我人生,給了我一個博大的世界,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今後的路靠我自己走。媽媽,你就放心吧!」說完,他止不住淚水,伏在母親身旁悲傷地哭了起來。由于家境十分貧寒,他的姐姐曾多次賣血供他讀書。後來,他刻苦學習,考上湖北農學院,4年後,作為優秀畢業生分配到農村鄉鎮工作。他主動申請到最艱苦的邊遠地區工作。工作期間,他勤政愛民,艱苦樸素,嚴于律己,扎實肯干,任勞任怨,對老百姓和藹可親,深受老百姓歡迎……他犧牲前,沒有一塊手表,也沒有一套華麗的衣服。在他工作單位的寢室里,一貧如洗,箱子里沒有存折,沒有現金,只有榮譽證書和一套衣服。牆上掛著醒目的條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在追悼烈士的大會上,有好幾千人。有的鄉親是自發從十幾里遠的地方趕來參加追悼會的。追悼會進行時,鄉親們、干部們、老師們都淚灑衣襟,哭泣不止。陳愛琳也夾在開追悼會的人群中間,和秦小恆站在一起,她被張友軍烈士的壯舉深深感動,和在場的人們一樣,悲淚縱橫。

為紀念英雄,鄉親們將張友軍的遺體安葬在洛江河畔他工作過的辦事處的路旁,並將他生前日夜守護的張馬院泵站改名為張友軍泵站。

**湖北省委追認他為**黨員,省政府追授他為革命烈士,共青團中央授予他「抗洪救災模範青年」稱號。

在張友軍烈士紀念碑碑身下的基座上,刻著一首詞︰

沁園春

——挽張友軍烈士

戊申七月,英雄問世。陳場印咀,看母親病重。含辛茹苦,五內鐫感,黨恩民惠。志興學業,績冠同窗,金榜報得三春暉。進湖農,覽滿園秀色,宏願得遂。

四載學成榮歸,與洛江黎民共艱危。抗辛未洪澇,身經百戰,月堤堵口,榮立勛碑。新星隕墜,七月十四,秋風忽灑襄河淚。慰忠魂,楊烈士浩氣,英明永垂。

豆河鎮人民政府敬奠

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四日立

以後每年的清明節,秦小恆和老師們都帶著學生來到洛江河畔張友軍烈士紀念碑前,祭掃烈士陵園,向英雄雕像默哀致敬,緬懷英雄業績,進行傳統教育。

張友軍烈士的青春永駐在排湖之濱、洛江河畔!

張友軍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張友軍烈士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洛江河畔最新章節 | 洛江河畔全文閱讀 | 洛江河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