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說大唐 198.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豬出洞

作者 ︰ 小喬流水

[第1章正文]

第198節第一百九十八章引豬出洞

第一百九十八章引豬出洞

處決掉契丹俘虜之後,楊子返回下邳,兵馬休整,為攻打東海做準備。連日來,楊子都未能有時間去理會軍中之事,不過,有李靖這員大將在,也不用楊子去操心,誰也不是萬能的,作為一個領導者,只要具備駕馭屬下的能力就行,如今楊子得到下邳和駱馬湖,並有焦宏進在下邳坐鎮,翟嬌在彭城坐鎮,秦叔寶在梁都坐鎮,再加上駱馬幫的人熟悉水戰,和源源不斷運送軍備物資的東溟派,楊子已經穩如泰山。

楊子在下邳忙著接見附近各縣各鎮的頭臉人物,安定民心,忽然有人拜訪,自稱是楊子的故友,在下邳的城主府等候接見,雖然知道自己的唐幫勢力興起,肯定會有很多人想要自己的命,楊子卻是藝高人膽大,並不畏懼,來到大廳時,見那人根本就不認識,喝問之下,那人自稱是李星元,沐陽城的守將。

原來這李星元不但是下邳和東海之間另一個大城沐陽的主將,更是李子通的同鄉,他來見楊子是來投誠的,並答應把沐陽讓給唐幫。

楊子驚問其故,李星元提到東海城的主將李子雲,也是李子通的親弟弟,此人貪花,在東海郡早已是人人痛恨,仗著親兄李子通的權勢,欺男霸女,甚至連李星元的妹妹都霸佔了,李星元對他切齒痛恨,正好楊子奪得下邳,加上楊子的口碑極好,李星元便有了投誠的念頭,和沐陽的心月復將領一說,沒想到馬上就達成了一致,李星元便親自離城,秘密來下邳。

楊子鼓勵了他一番,讓他返回沐陽,等候調遣,李星元欣然離去。

不日,偵察營傳來最新情報,竇建德和徐圓朗打了一場惡戰,徐圓朗大敗,損兵折將,再無還手之力,被竇建德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蕭銑攻佔蒼梧和番禹,雄踞南方,在合並了數個小勢力之後,兵力增至四十多萬,兩湖之地無人敢攫其鋒。

而杜伏威和沈法興的聯軍和佔據江都的李子通還處在對峙的局面,楊子當然知道李子通將會戰敗,歷史上的李子通就是被杜伏威打敗的。

這最新情報對唐幫是不利的,如果杜伏威和沈法興的聯軍擊敗李子通,奪得江都,就將會形成和竇建德兩面夾攻梁都的局面。

當下,楊子便和李靖、洛其飛、焦宏進等將領商議,在這短短的半個多月時間,東海附近的瑯琊、良城、懷仁、蘭陵也均向楊子的唐軍表達了投誠的意願,自此東海的陸上交通完全斷絕,但東海一向以海上交通為主,陸地交通雖然封鎖,影響卻不大。

所以,要打下東海其實並不容易,現在下邳可供一戰的,除了李靖的五營混合營五千人之外,還有焦宏進的五千駱馬幫幫眾,一萬人的兵力要攻打東海那是不現實的,顯然李靖等人也都想到了此點,就算把秦叔寶的四營五千人也拉過來,也是不夠,況且東海是李子通的重要根據地,李子通佔據多年,不斷加強城防,要想攻克東海,短期內是很難辦到的,就算是使用高佔道統領的轟天雷投擲兵,強行打下東海,也會元氣大傷,這對剛剛成立的的唐軍是非常不利的。

看到大家的興致不高,楊子笑道︰「大家是否覺得東海很難打?」

李靖道︰「唐王是否已經有了計策?」

這句話雖然簡單,也間接的表明了李靖的意思,他只問有何計策,就證明他也不看好這次攻打東海的計劃,若沒有奇計,東海是很難啃的。

楊子笑道︰「我們現下最大的缺點,就是兵力薄弱,根基未穩,擴張過速,不過這也正是我們的優點。東海的李子雲乃好大喜功的狂妄之輩,而他的軍師童叔文則自負智計,這兩個人加起來,恰是最理想的敵人,只要善加處理,勝利可期。」

眾將均是心存疑問。

楊子道︰「奪取東海的關鍵,就是沐陽的李星元!若我沒有猜錯,他該是童叔文派來的奸細,因為照道理他怎都該先采觀望態度,看看我們是否真有前途,才會來歸降。要知沐陽與東海齒相依,李子通若信不過他,怎肯讓他座鎮沐陽,至少李星元的親屬會留在東海,若他背叛,李子雲可把他的家人殺得半個不留,故此事必然有詐!」

李靖訝然道︰「我以為唐王對李星元完全信任,原來你早有了打算。」

楊子淡淡的一笑,道︰「若騙不過你們,怎能騙得倒他?他最大的破綻,就是親自前來見我,從沐陽到這里,來回最少要三天吧?際此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他怎能隨意抽身離開,又怎樣向李子雲交待解釋?」

眾將均是心悅誠服。李靖道︰「既然如此,那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楊子自信的道︰「將計就計,引豬出洞!」

……

十五艘來自駱馬幫的戰船,駛離下邳,沿著沐水向沐陽方向起航。

楊子卓立主艦的看台上,瀟灑修長的英姿透出一股君臨天下的氣勢,身旁的「小呂布」焦宏進雖然高大威武,相貌也是英武不凡,但和楊子相比,仍是落了下乘,只能是襯托牡丹的綠葉。

手下兵將的眼中,楊子是一個運籌帷幄,戰無不勝的統帥領袖,也是一位所向無敵的宗師級高手。

驟眼看去,船上似乎滿載兵員,其實每艘船上都只是百余人,合起來也只有一千五百多人,自三天前洛其飛聯絡上沐陽李星元,告知攻擊東海的大計之後,楊子便命令唐軍作出弄虛作假的動員,以騙過敵人探子的耳目。

真正的作戰主力是由李靖率領的兩千輕騎兵和船上暗中由高佔道布置的五百名投擲兵,其他人只不過擺出佯攻的姿態。

兩岸綠野生機勃勃,朝陽在前方江面緩緩升高,楊子腦中忽然想起前世,暗暗感慨世事多變,若不是發生那件事,穿越到大唐世界,恐怕此時此刻還在飯館的廚房里削蘿卜呢,而現在自己已經在隋末時代成為了割據一方的領袖,實在是奇妙之極,也精彩之極。

楊子忽然道︰「宏進,你說李子雲和童叔文會否中計呢?」

焦宏進沉吟片刻,道︰「單論實力,東海擁有一支三十艘大戰船的水師,總兵力比我們多了好幾千人,加上我們是勞師遠征,又不熟悉當地的地勢,全賴李星元這根不可靠的盲公竹引路,假若我是童叔文,就算明知我們使詐,也樂于迎頭痛擊。」

楊子哈哈笑道︰「說得對!所以這次純粹屬于險中求勝,一是李靖的那支奇兵,二是我們的新式兵種,只要能破去東海的水軍船隊,就可以令東海部隊的靈活性完全癱瘓,不但不能從水路迅速支援沐陽,還令他們的海防崩潰,使我們能在水陸兩路封鎖東海城,哈!那時李子雲和童叔文只有跪地求饒的份兒。」焦宏進暗中舒一口氣,慶幸自己不是楊子的敵人。

任何超卓的統帥,即使是李密、李世民、杜伏威、竇建德之輩,其作戰方式總是有跡可尋。例如李密愛使詐用伏;李世民則是軟硬兼施,擅于把握形勢,以守為攻;杜伏威的江淮軍來去如風,以戰養戰。可是楊子的作戰方式卻全無成法,彷如天馬行空,教人全無方法測度,既集眾家之長,又別出樞機,膽大包天得叫人吃驚兼叫絕。

如此敵手,誰不生畏?

楊子淡淡的笑道︰「假若我沒有猜錯的話,敵人會等我們過沐陽後出海之前的河段迎擊我們,那時李星元斷去我軍後路,我們便只有全軍覆沒的結局。不過最好是東海水師傾巢而來,在兩岸伏下重兵,那我們不但可輕易偵查到他們截擊的正確位置,還可一舉摧毀敵人的主力,那是多麼理想!」

焦宏進連連點頭。

表面上,他們的計劃是分水陸兩路進迫東海,以沐陽作支援。水師在出海後,會配合陸路來的唐軍和李星元的沐陽軍,把東海重重圍困。但骨子里當然是另一回事。

當天下午,船隊抵達沐陽,作短暫的停留之後,楊子跟登船的李星元裝模作樣的商議了一下進攻東海的計劃之後,船隊再次起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艷說大唐最新章節 | 艷說大唐全文閱讀 | 艷說大唐全集閱讀